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具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初步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研 印心奇 +5 位作者 徐根宝 顾小华 吴韦 孙万驹 尹峰 李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7-237,共1页
临床资料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我院收治单一节段的胸腰椎骨折(T11~L2)共32例。其中21例自愿参加本临床研究,均为爆裂骨折,无神经症状。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0.2岁(23~53岁)。卧床4周后... 临床资料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我院收治单一节段的胸腰椎骨折(T11~L2)共32例。其中21例自愿参加本临床研究,均为爆裂骨折,无神经症状。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0.2岁(23~53岁)。卧床4周后,佩戴仿Jewet支具(胸骨柄、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无神经症状 胸腰椎骨折 支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入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谢鹏 贺西京 +1 位作者 吕游 王笑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经皮入路与开放性椎旁入路两种术式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经皮入路与开放性椎旁入路两种术式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取开放性椎旁入路治疗,B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功能指标,采用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住院天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术后第1天VAS评分低于A组(P<0.05);术前及术后4、7、1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7、11个月ODI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4、7、11个月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11个月,两组患者Cobb角均小于本组术前(P<0.05),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均大于本组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微创经皮入路与开放性椎旁入路治疗均可有效减轻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前者术后短期疼痛改善程度更佳,后者手术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无神经症状 胸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脊柱畸形伴椎管内异常外科治疗策略的再认识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泽章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7-579,共3页
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中椎管内异常的发生率为15%~43%,主要包括脊髓纵裂、脊髓拴系以及脊髓空洞三类。如何处理先天性脊柱畸形半椎管内异常是脊柱外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目前,已公认有明显神经损害或神经损害进行性加重是外科手术干... 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中椎管内异常的发生率为15%~43%,主要包括脊髓纵裂、脊髓拴系以及脊髓空洞三类。如何处理先天性脊柱畸形半椎管内异常是脊柱外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目前,已公认有明显神经损害或神经损害进行性加重是外科手术干预椎管内异常的明确指征,但对于无神经症状或者神经症状稳定的患者,其外科治疗策略仍存在争论。根据多年来对先天性脊柱畸形伴椎管内异常患者的治疗体会,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此类疾病的相关报道,笔者认为有必要加深对无神经症状或者神经症状稳定的先天性脊柱畸形伴椎管内异常患者外科治疗原则的认识,从而制定合理的手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畸形 外科治疗原则 椎管内 无神经症状 神经损害 进行性加重 脊髓纵裂 脊髓空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