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护理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倩 藏磊 +2 位作者 高学军 张巧红 赵颜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8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借助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各选入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借助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各选入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22%)相比于对照组(79.24%)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66%)相比于对照组(18.86%)显著降低(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减少疼痛及并发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短节段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鲜文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研究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 目的研究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胸腰椎后侧正中切口入路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短节段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1 a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短节段固定治疗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加快术后恢复,促进骨折愈合,改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技术短节段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型术应用于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疗效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华敏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8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给予观察组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椎弓根螺... 目的探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8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给予观察组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SIN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Deni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术前Cobb角、VAS评分、Den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以上指标均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创伤较小,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帮助其尽快恢复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型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卫良 宋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4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SINO)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治... 目的分析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SINO)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椎体前、后缘高度均高于治疗前, 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椎体前、后缘高度高于对照组, 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101.27±30.94)min短于对照组(147.49±42.34)min,术中出血量(87.48±32.16)ml少于对照组(200.36±56.5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降低Cobb角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短节段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建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1期3887-3889,共3页
目的研究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短节段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行后正中入... 目的研究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短节段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行后正中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研究组行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短节段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Cobb角(头侧上端锥上缘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垂线交角)畸形矫正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高于对照组,Cobb畸形矫正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短节段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矫正Cobb角畸形,减轻腰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无神经损伤 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 后正中入路伤椎置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肖劲松 张志跃 +1 位作者 王海龙 梁正忠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5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试...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更低,其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均更少,切口更小,P<0.05。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术后伤椎前缘的高度比、脊柱矢状位指数、脊柱Cobb’s角及脊柱后凸角相比,P>0.05。结论:与对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开放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相比,对其进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减小手术切口,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无神经损伤 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玉梅 陈刘珍 +2 位作者 韦丽萍 石换华 钟雪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8期162-162,164,共2页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精细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精细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手术进行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术后止痛剂应用量;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精细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地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止痛剂应用量比对照组少,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减轻疼痛,加速术后康复,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 治疗效果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尹利军 许建文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无神经损伤 腰椎骨折 非手术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奋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2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10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分别采用跨伤椎... 目的探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10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分别采用跨伤椎四钉固定法、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Cobb角在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明显较低,而伤椎前缘高度比在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在术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治疗效果较好,对患者脊柱的长期稳定作用优于跨伤椎四钉固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神经损伤 四钉短节段固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72例
10
作者 张道岩 宫国荣 +2 位作者 苗明浩 董丰路 汪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3期60-61,共1页
胸腰椎骨折、脱位伴有神经受损症状者,治疗意见比较一致,而无神经损伤症状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仍存有争议。1990~2001年,我院收治无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72例中男53例,女19例;年龄15... 胸腰椎骨折、脱位伴有神经受损症状者,治疗意见比较一致,而无神经损伤症状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仍存有争议。1990~2001年,我院收治无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72例中男53例,女19例;年龄15~55岁,平均31岁。爆裂性骨折33例,椎体压缩楔形变28例,单纯压缩无畸形1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74小时,平均4.8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神经损伤 适应证 患者 腰前凸 椎体复位 内固定 脊柱后凸畸形 楔形变 体位复位 爆裂性骨折 腰椎骨折 稳定性骨折 不稳定骨折 非手术治疗 爆裂骨折
全文增补中
神经减压术结合脊柱重建术与单纯神经减压术在治疗胸腰椎脊髓损伤中的效果对比
11
作者 张珂 杜习起 苏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5期1120-112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减压术合脊柱重建术与单纯神经减压术在治疗胸腰椎脊髓损伤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胸腰椎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 目的:探讨神经减压术合脊柱重建术与单纯神经减压术在治疗胸腰椎脊髓损伤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胸腰椎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单纯神经减压术;观察组采用神经减压术联合脊柱重建术。分析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脊椎功能[臀部和下肢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指数]、脊髓功能恢复情况、脊髓稳定性(Cobb角度,椎体滑动距离)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 m,两组的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m,观察组的脊髓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m,两组的凸Cobb角度明显下降,椎体滑动距离明显缩短,且观察组凸Cobb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椎体滑动距离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减压术联合脊柱重建术应用于胸腰椎脊髓损伤治疗中,能缓解疼痛,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提高脊柱稳定性,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减压术 脊柱重建术 腰椎脊髓损伤 脊髓功能恢复 脊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一体两翼照护模式在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尹夏 袁冬 +2 位作者 李倩 尼晓一 乔卫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一体两翼照护模式对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胸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一体两翼照护模式对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胸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一体两翼照护模式。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JOA及GQOLI-74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一体两翼照护模式在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术后心理及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可显著减轻其术后疼痛,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理论 一体两翼照护模式 椎压缩性骨折 心理状态 腰椎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29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忠磊 张家立 《现代医院》 2009年第7期47-48,共2页
目的评价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收治29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均获得随访,通过末次随访与术后早期X线片比较,发现伤椎椎体高度... 目的评价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收治29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均获得随访,通过末次随访与术后早期X线片比较,发现伤椎椎体高度无明显下降,矢状面角度无变化。均未发现椎体后凸现象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1例出现迟发型神经损伤,无1例出现顽固性腰背部疼痛。结论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可有效地矫正和防止脊柱后凸畸形,避免晚期腰背痛及迟发性神经损伤等后遗症,能减少卧床时间,为早期康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爆裂骨折 无神经损伤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守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锦波 沈铁成 +3 位作者 徐晓蜂 袁盛茂 狄东华 巫金龙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5期301-301,共1页
关键词 保守治疗 脊髓损伤 腰椎爆裂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兆勇 杨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导致神经功能损伤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骨折结构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10月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14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损伤节段...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导致神经功能损伤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骨折结构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10月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14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损伤节段、Denis分类、椎体压缩、后凸Cobb角、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椎管内占位与神经功能损伤有相关性(OR=1.727、1.869、1.859、1.698、2.168、2.216,P〈0.05),其中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椎管内占位是神经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68、2.216,P〈0.05)。T12和L1最易发生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T11和12则相对较少,Denis分类Ⅱ型、Ⅳ型最易发生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V型则相对较少。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与神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415,P〈0.05),椎管内占位程度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468,P〈0.05)。结论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完整性和椎管内占位程度与胸腰椎爆裂骨折神经功能损伤关系密切,T1:、L1和Denis分类Ⅱ型、Ⅳ型的椎体骨折发生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骨折 腰椎 神经功能损伤 后方韧带复合体 椎管内占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置单向椎弓根螺钉结合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金孝艺 樊新甫 +6 位作者 杨利跃 刘素明 蒋伟 程辉 赵祥 杨名 吴德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伤椎置入单向椎弓根螺钉结合十七味大活血胶囊口服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67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最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22)。对照组给予跨伤椎固定的基础... 目的观察伤椎置入单向椎弓根螺钉结合十七味大活血胶囊口服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67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最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22)。对照组给予跨伤椎固定的基础上再经伤椎置入单向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制十七味大活血胶囊口服。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椎前缘高度、椎中缘高度和后凸角度,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3个月椎前缘高度、椎中缘高度均明显增加(P<0.05),后凸角度均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椎前缘、椎中缘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在治疗后1周、3个月均明显减少(P<0.05),JOA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在治疗后1周、3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置入单向椎弓根螺钉结合十七味大活血胶囊口服更利于伤椎前中柱交界处的复位,临床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腰椎 神经损伤 椎弓根螺钉 十七味大活血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孟仪 于一民 刘沂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100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经皮微创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椎弓根切开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经皮微创治疗组患者采用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100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经皮微创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椎弓根切开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经皮微创治疗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Cobb角及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以及椎体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关节功能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本组治疗前,椎体Cobb角小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皮微创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1.21±0.21)分低于常规治疗组的(3.14±0.26)分,关节功能评分(96.21±2.11)分、椎体前缘高度比(92.12±5.21)%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4.68±2.17)分、(84.68±5.78)%,椎体Cobb角(6.11±1.02)°小于常规治疗组的(8.15±1.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微创治疗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常规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微创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失血和引流量,减轻疼痛和更好恢复椎体高度以及Cobb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固定 无神经损伤 腰椎骨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椎管减压并脊椎三柱重建技术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吴李勇 黄雪梅 +3 位作者 王越 杨朝勃 苏盛辉 王春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目的 :探讨后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后经椎管进行椎体前中柱减压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合并有神经损伤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胸腰椎爆裂性骨... 目的 :探讨后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后经椎管进行椎体前中柱减压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合并有神经损伤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21~52岁,平均37.6岁;均为单一节段骨折,T_(11)8例,T_(12)10例,L_112例,L_26例。按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严重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总评分为7~9分,平均7.4分。按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merica Spine Injury Association,ASIA)的神经病损分级,A级4例,B级10例,C级14例,D级8例。36例均采用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后经椎管进行椎体前中柱减压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分别对比评估术前、术后初期、末次随访时以下各项指标: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ASIA分级评估);后凸畸形矫正(Cobb角)情况;伤椎椎管容积变化情况;伤椎前缘高度变化情况;记录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及植骨面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3.5(2.8±0.3)h;术中出血量为550~1 350(880±120)ml;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8.4个月。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无假关节形成及内固定松脱、移位、断裂等情况发生。术后神经功能情况:除A级和B级各有1例无明显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ASIA分级为:A级1例,B级1例,C级7例,D级10例,E级17例。术后3 d伤椎前缘高度、后凸畸形、伤椎椎管容积恢复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各个指标在末次随访(术后12个月)结果与术后初期复查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后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后经椎管进行椎体前中柱减压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合并有神经损伤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经单一入路同时完成骨折复位、环脊髓360°减压和脊椎的三柱重建;其椎管减压彻底、即刻稳定脊柱、能达到前后联合入路所能取得的手术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爆裂性骨折 神经损伤 三柱重建 后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及腰椎爆裂骨折引发神经功能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少初 张昊 +4 位作者 菅新民 张弦 周建华 胡亚威 卢学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79-483,共5页
目的探讨引起胸腰椎及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其临床防治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02~2014-02收治126例胸腰椎及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有无神经功能损伤分为两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影响神经功能的相关... 目的探讨引起胸腰椎及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其临床防治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02~2014-02收治126例胸腰椎及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有无神经功能损伤分为两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影响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考察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损伤节段、Denis分类、椎体压缩、后凸Cobb角、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及椎管内占位均能够影响胸腰椎及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其中T12/L1节段、DenisⅡ/Ⅳ型、椎体压缩〉50%、后凸Cobb角〉30°的胸腰椎及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更易发生神经功能损伤(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和椎管内占位为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12/L1节段损伤、DenisⅡ/Ⅳ型、椎体压缩〉50%、后凸Cobb角〉30°的胸腰椎及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更易发生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及椎管内占位,从而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临床上应尽早处理解除压迫避免进一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腰椎 爆裂骨折 神经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锐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6期107-108,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使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均使用手术治疗,并进行内固定复位融合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对患者治疗... 目的研究临床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使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均使用手术治疗,并进行内固定复位融合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观察临床当中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均较为顺利,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等情况,完成手术之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通过为期2年的回访,结合患者的X线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患者当中骨融合情况较好,平均恢复正常的患者在95.8%左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手术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在临床治疗当中手术治疗是该病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腰椎爆裂性骨折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