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O/CaO比对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热膨胀系数与低温特征粘度参考点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程金树 田英良 +1 位作者 张磊 孙诗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1,共4页
恒定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中碱土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不变,研究了SrO和CaO的相互替代对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应变点温度、玻璃转变温度、退火点温度、膨胀软化点温度等低温特征粘度参考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随着n(SrO)/n(... 恒定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中碱土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不变,研究了SrO和CaO的相互替代对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应变点温度、玻璃转变温度、退火点温度、膨胀软化点温度等低温特征粘度参考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随着n(SrO)/n(CaO)比值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低温特征粘度参考点在n(RO)/n(Al2O3)=0.96时达到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 土金属氧化物 热膨胀系数 低温特征粘度参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对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卢高 谢俊 +6 位作者 韩建军 吴孟鸣 汤何锐 王静 刘超 郑滔 王祥成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82-2786,2793,共6页
以SiO_2-Al_2O_3-B_2O_3-RO(R=Mg、Ca、Sr)系统为基础玻璃组成,采用传统的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主要研究了ZrO_2含量对玻璃结构、密度、热膨胀系数、低温黏度特征点、硬度以及光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rO_2含量从... 以SiO_2-Al_2O_3-B_2O_3-RO(R=Mg、Ca、Sr)系统为基础玻璃组成,采用传统的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主要研究了ZrO_2含量对玻璃结构、密度、热膨胀系数、低温黏度特征点、硬度以及光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rO_2含量从0mol%增加到5mol%,玻璃结构中的部分[BO_4]向[BO_3]转化,且非桥氧键增加;玻璃密度从2.39 g/cm^3呈线性增大到2.52 g/cm^3;热膨胀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在3mol%时达到极小值,但变化幅度不大,在28.0~31.5×10-7/℃之间;低温黏度特征点呈升高的趋势,其中应变点由666℃提高到689℃;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在4mol%时达到极大值为718 kgf/mm^2;在波长λ=550 nm处的光透过率均在8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 热膨胀系数 低温黏度特征点 硬度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碱高铝硼硅酸盐玻璃澄清工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青 王世岚 +1 位作者 周波 王丽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5-158,160,共5页
根据无碱高铝硼硅酸盐玻璃的黏度-温度曲线确定了澄清温度范围1 630~1 650℃,结合各澄清剂的澄清机理,选定满足该温度范围的SnO_2作为澄清剂,分析了SnO_2的热历史进程,选取了SnO_2最佳添加量;针对现有耐火材料无法长时间满足澄清温度,... 根据无碱高铝硼硅酸盐玻璃的黏度-温度曲线确定了澄清温度范围1 630~1 650℃,结合各澄清剂的澄清机理,选定满足该温度范围的SnO_2作为澄清剂,分析了SnO_2的热历史进程,选取了SnO_2最佳添加量;针对现有耐火材料无法长时间满足澄清温度,对澄清段材质进行了研究,选取了铂铑合金;针对铂铑合金的特点,并结合物理澄清理论,分别研究了气泡尺寸、玻璃液黏度对气泡上浮速度的影响,选择提升仓的最佳上倾角度为45~60°;澄清仓的长度为4~5 m等技术参数,为澄清段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硅酸盐玻璃 SNO2 澄清 铂铑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砂原料对无碱铝硼硅玻璃熔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田英良 程金树 +1 位作者 张磊 孙诗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硅砂原料对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即TFT-LCD基板玻璃)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熔制过程中"富硅氧层"的出现与石英砂颗粒粒径有关,当粒径小于75微米时,玻璃熔化质量良好;石英砂颗粒形态对于熔解特性也很重要,最佳的... 研究了硅砂原料对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即TFT-LCD基板玻璃)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熔制过程中"富硅氧层"的出现与石英砂颗粒粒径有关,当粒径小于75微米时,玻璃熔化质量良好;石英砂颗粒形态对于熔解特性也很重要,最佳的颗粒形态为圆形,并且粒径分布范围要相对集中,处于较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 硅砂原料 熔化特性 富硅氧层 粒径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