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什么是自然的内在价值——批判视野下自然的内在价值概念 被引量:5
1
作者 郁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6,共6页
自然的内在价值概念在环境伦理话语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价值与内在价值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被恰当地澄清。价值概念只能被合理地定义为"合目的性",那么,理解内在价值与自然的内在价值也只能以此为基础;内在价值即&q... 自然的内在价值概念在环境伦理话语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价值与内在价值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被恰当地澄清。价值概念只能被合理地定义为"合目的性",那么,理解内在价值与自然的内在价值也只能以此为基础;内在价值即"合目的性"之根据并不存在于自身之外的价值,也就是作为目的而存在的价值。因此,当人们说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时候,只能理解为自然具有内在于人类实践与历史的价值,也就是自然对于人类来说的生成价值,而并非完全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内在价值 自然的内在价值 目的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卡奇和他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穗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7-53,共7页
《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是卢卡奇一生著述中的压卷之作。他在生命的最后10年(1961——1971)开拓了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研究,试图以此总结其毕生的哲学探索。然而,卢卡奇终于没有来得及完成他的心愿。他留下了一部尚未完工的手稿。这些... 《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是卢卡奇一生著述中的压卷之作。他在生命的最后10年(1961——1971)开拓了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研究,试图以此总结其毕生的哲学探索。然而,卢卡奇终于没有来得及完成他的心愿。他留下了一部尚未完工的手稿。这些遗稿已于70年代分三大卷用匈牙利文和法文出版:《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黑格尔的错误和真正的本体论》,1971年诺伊维特—柏林版;《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马克思的本体论的基本原理》,1972年达姆施塔特—诺伊维特版;《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劳动》,1973年达姆施塔特—诺伊维特版。根据卢卡奇原来的写作计划,全书共分两篇八章,这些已完成的部分只占其中八分之五的篇幅。值得庆幸的是,60年代末卢卡奇身罹重症自知不久于人世之后,在写完1000页手稿的基础上立即动手为该书写了一个长达30万字的导论,作为全书的内容提要,从而为后人掌握全书的理论线索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资料。这个导论现已作为德文《卢卡奇全集》的第三卷单独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社会存在本体论 因果 自然存在 康德 社会规律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自然界 自然规律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游戏在审美文化产品评价活动中的功能问题
3
作者 刘春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在审美文化产品评价理论研究中,意义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以审美为指向。审美文化产品的意义又是由审美、道德、宗教、政治等要素所建构起来的多元世界。在这诸多要素中,道德的、宗教的等非审美因素通过两个步骤完成了审美化... 在审美文化产品评价理论研究中,意义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以审美为指向。审美文化产品的意义又是由审美、道德、宗教、政治等要素所建构起来的多元世界。在这诸多要素中,道德的、宗教的等非审美因素通过两个步骤完成了审美化并对审美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产生影响:首先是将构成审美文化产品意义的所有因素都转化成了"游戏",从而实现了将伦理诉求等目的性的目标转换为"游戏"这种无目的的形式这一策略;其次,将"游戏"形式化、规范化,使得审美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产生审美期待,并最终在消费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产品 意义 游戏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记忆、仪式与治疗的文学--以阿来《云中记》为中心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大先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6,共7页
一在谈到文学的作用时,韦勒克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说:"整个美学史几乎可以概括为一个辩证法,其中正题和反题就是贺拉斯所说的‘甜美’(dulce)和‘有用’(utile),即:诗是甜美而有用的。这两个形容词,如果单独采用其中任何一个,就诗的... 一在谈到文学的作用时,韦勒克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说:"整个美学史几乎可以概括为一个辩证法,其中正题和反题就是贺拉斯所说的‘甜美’(dulce)和‘有用’(utile),即:诗是甜美而有用的。这两个形容词,如果单独采用其中任何一个,就诗的作用而言,都要代表一种趋向极端的错误观念。……如果说诗是‘游戏’,是直觉的乐趣,我们觉得抹杀了艺术家运思和锤炼的苦心,也无视诗歌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可是,如果说诗是‘劳动’或‘技艺’,又有侵犯诗的愉悦功能及康德所谓的‘无目的性’之嫌。我们在谈论艺术的作用时,必须同时尊重‘甜美’和‘有用’这两方面的要求。"(1)"甜美"当然是指艺术作品所能给予的非功利的快感,而它的"有用"则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未必非要强加给人以道德教训,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与知觉严肃性(seriousness of perception)不可分割的审美严肃性(aesthetic serious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书店 愉悦功能 《文学理论》 贺拉斯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韦勒克 美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