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实践的无目的性与目的性的辩证统一”质疑——与胡义成同志商榷 |
陈广亮
高立胜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4 |
2
|
|
2
|
论实践无目的性同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
胡义成
|
《河北学刊》
|
1985 |
0 |
|
3
|
实践与实践目的 |
魏峰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4 |
1
|
|
4
|
就实践的目的性问题答陈广亮、高立胜同志 |
胡义成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5 |
1
|
|
5
|
也谈艺术的审美本质——与何新、涂途商榷 |
周来祥
栾贻信
|
《学习与探索》
|
1982 |
2
|
|
6
|
残冰检测中飞机图像特征点精确提取算法 |
高建树
杨涛
|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
2012 |
1
|
|
7
|
康德的二律背反论美 |
丁智琼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5
|
|
8
|
关于德国古典美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
曾繁仁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9
|
妙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谈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的主要特征 |
周来祥
栾贻信
|
《江汉论坛》
|
1981 |
2
|
|
10
|
试论想象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
姚劲超
|
《文史哲》
|
1987 |
1
|
|
11
|
实践属性之再探索 |
胡义成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3 |
2
|
|
12
|
郭沫若前期文艺观历史流变考论 |
孟文博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3
|
鲁迅的《呐喊》:与迦尔洵安特莱夫和尼采的创造性对抗(下) |
马里安.高利克
伍晓明
|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
1989 |
0 |
|
14
|
论《手稿》对实践二重性的多方面揭示 |
胡义成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