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patology Research|辅助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未能提升真正根治性切除后高危复发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一项目标试验模拟研究
1
作者 苏家勇 钟鉴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2-1082,共1页
不同国家的指南对术后辅助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疗效存在争议,尚未明确最佳获益人群。2025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钟鉴宏教授团队在Hepatology Research发表一项目标试验模拟研究,纳入根治性切除(均符合中国肝癌分期方... 不同国家的指南对术后辅助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疗效存在争议,尚未明确最佳获益人群。2025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钟鉴宏教授团队在Hepatology Research发表一项目标试验模拟研究,纳入根治性切除(均符合中国肝癌分期方案定义的根治性切除标准)术后的HCC患者,发现术后TACE治疗可以显著改善HCC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瘤生存率 TACE HCC 根治性切除 目标试验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移植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附109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冠中 张彤 +10 位作者 孟炜 许赤 李华 易述红 汪根树 张剑 易慧敏 杨扬 蔡常洁 陆敏强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的生存情况,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的109例肝癌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和无瘤...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的生存情况,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的109例肝癌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别进行无瘤生存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109例肝癌肝移植患者中,37例肿瘤复发,占总数的33.9%,复发时间2~25(中位时间8)个月。全部病例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66.1%、56.6%,而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3%、64.7%、53.1%。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有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血管及病理分化程度。Cox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侵犯血管及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肿瘤侵犯血管和术后病理肿瘤分化程度,应严格筛选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可有效降低术后肿瘤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移植 无瘤生存率 累积生存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学药物栓塞、B超引导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和微波射频消融在肝癌肝移植前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简志祥 侯宝华 +2 位作者 孙建 区应亮 区金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36-1737,1748,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学药物栓塞(TACE)、B超引导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EI)和微波射频消融(RFA)对肝癌病人在肝移植前等待期间的作用。方法将本组在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的27例肝癌肝移植病人分为术前抑瘤组(18例)和非抑瘤组(9例);抑瘤组TA...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学药物栓塞(TACE)、B超引导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EI)和微波射频消融(RFA)对肝癌病人在肝移植前等待期间的作用。方法将本组在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的27例肝癌肝移植病人分为术前抑瘤组(18例)和非抑瘤组(9例);抑瘤组TACE9例(其中TACE+PEI1例)、PEI7例和RFA2例。结果抑瘤组肝移植平均等待时间为14.56±5.29周(3-21周),非抑瘤组为4.67±2.74周(2-11周),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42);抑瘤组病人的肝移植手术率100%(18/18),非抑瘤组81.8%(9/11);抑瘤组肿瘤复发率50%(9例),非抑瘤组肿瘤复发率77.8%(7例);抑瘤组和非抑瘤组术后2年累计生存率49.3%和32.3%(P=0.065),而术后2年累计无瘤生存率为43.5%和11.8%(P=0.044)。结论肝癌病人在肝移植前等待期间行TACE、PEI和RFA等治疗有较好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癌 经肝动脉化学药物栓塞 无水酒精内注射 微波射频消融 无瘤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3
4
作者 泮葵芬 杨敏 朱卫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2-693,共2页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肾肿瘤被早期偶然发现。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已发生根本变化,其无瘤生存率与根治性肾切除相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体力恢复快等优点。我院从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收治肾脏外生...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肾肿瘤被早期偶然发现。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已发生根本变化,其无瘤生存率与根治性肾切除相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体力恢复快等优点。我院从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收治肾脏外生性实体肿瘤患者18例,行经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脏部分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肾单位手术 后腹腔镜 肾肿 手术配合 根治性肾切除 无瘤生存率 2009年 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例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脏肿瘤的临床报道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弛 黄海建 +9 位作者 陈煜羲 林乐 蔡旺海 彭俊铭 朱伟 杨风光 朱庆国 叶烈夫 陈实 李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肿瘤(MCRNLM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方法选择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2004~2018年期间收治的35例MCRNLMP患者,其中施行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RN)4例,开放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ONSS)19例,腹腔镜下(经...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肿瘤(MCRNLM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方法选择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2004~2018年期间收治的35例MCRNLMP患者,其中施行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RN)4例,开放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ONSS)19例,腹腔镜下(经腹或经腰)肾部分切除术(LNSS)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MCRNLMP总体发病率上,男性高于女性(1.92∶1)。患肾均为单侧单发,无偏极倾向。肿瘤平均直径为3.56 cm。术后共8例(22.8%)发生并发症,其中6例为轻微(17.1%),2例严重(5.7%),均转归良好。切缘残留阳性3例(其中ONSS组1例,LNSS组2例)。TNM分期中,31例(88.6%)为T 1 N 0 M 0 ,4例(11.4%)为T 2 N 0 M 0 ,未发现T 3及更高。Fuhrman核分级方面,Ⅰ级为23例(65.7%),Ⅱ级12例(34.3%),未发现Ⅲ或Ⅳ级。在平均随访期内(76.3月),仅1例局部复发,余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征象,无瘤生存率(DFS)为97.1%。结论 MCRNLMP患者术后短、中期预后极佳,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其预后趋势与瘤体大小、切缘阳性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推荐LNSS作为处理此特殊类型肿瘤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肾部分切除术 无瘤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性激素应用的风险和效益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冰 向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患者 恶性肿治疗 效益评价 激素应用 风险 围绝经期症状 性激素治疗 无瘤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临床预后相关分子因素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徐建达 施鑫 吴苏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194-2196,共3页
骨肉瘤作为一种在儿童和年轻人中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具有高度恶性、血运丰富、高转移率、预后差等特点。虽然已经使用了新辅助化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但总的5年无瘤生存率大约也只有65%。
关键词 骨肉 分子因素 预后相关 恶性骨肿 临床 新辅助化疗 无瘤生存率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单中心4167例资料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强 王保军 +6 位作者 李晓利 马鑫 王云鹏 刘志佳 徐俊楠 唐宇哲 张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416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6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416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随访40(2~99)个月,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学特征、TNM分... 目的分析单中心416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6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416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随访40(2~99)个月,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学特征、TNM分期、肿瘤直径、手术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术后转移情况、术后死亡情况,并分析肾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4167例肾癌中男3010例(72.2%),女1157例(27.8%),男女比例为2.6:1。发病年龄0.3~86(52.4±12.4)岁,高发年龄段为45~65岁。4167例肾癌中通过体检发现3304例(79.3%),通过症状就诊发现863例(20.7%)。病理类型中肾透明细胞癌3670例,占88.1%。4167例肾癌患者中行微创手术3821例(91.7%),开放手术346例(8.3%)。行肾部分切除术(NSS)1698例(40.7%),根治性肾切除术(RN)2466例(59.2%);经后腹腔入路3462例(83.1%),经腹腔入路705例(16.9%)。肾癌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1%、94.8%、92.0%;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8.6%、96.2%、94.6%;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4%、92.8%、90.7%。结论肾癌高发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2.6倍。无症状就诊率较高。肾癌的病理类型以肾透明细胞癌为主。微创手术是肾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肾癌5年总体生存率超过91%,远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特异性生存率 无瘤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中性/淋巴细胞比值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坚 潘海燕 +4 位作者 蔡潮农 关晓东 李培平 谢玉妍 张百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评价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82例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NLR大小分为低NLR组(NLR<5)和高NLR... 【目的】评价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82例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NLR大小分为低NLR组(NLR<5)和高NLR组(NLR≥5),Log rank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无瘤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导入Cox回归模型进行风险分析。【结果】所有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4%、66.5%、57.2%,其中高NLR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51.9%、37.0%,低NLR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0%、69.7%、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4%、59.1%、49.7%,其中高NLR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40.0%、26.7%,低1、3、5年NLR组生存率分别为89.1%、63.7%、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400μg/L、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数目>3个、NLR≥5、血管侵犯及切缘阳性是影响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癌无瘤生存及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术前NLR≥5、肿瘤数目>3个以及最大肿瘤直径>5 cm及切缘阳性是肝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术前高NLR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单独危险因素,对肝癌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无瘤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柯阳 钟鉴宏 +4 位作者 游雪梅 黄盛鑫 梁泳荣 向邦德 黎乐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评价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根治性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8例HBV-HCC根治性术后患者,分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141例和空白对照组337例,... 目的:评价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根治性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8例HBV-HCC根治性术后患者,分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141例和空白对照组337例,比较两组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复发时再治疗措施选择和死亡原因。经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组间协变量,再次分析以上指标。结果:经平均28个月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1%、54.7%、44.5%和70.8%、58.2%、52.0%(P=0.778);总生存率分别为92.1%、84.4%、79.1%和86.9%、66.1%、54.5%(P=0.002);PSM后观察到相似结果;匹配后亚组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明显提高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al Liver Cancer staging system,BCLC)A/B期患者总生存率(P=0.035),但未能显著提高BCLC-C期患者总生存率(P=0.775);治疗组复发时获得再次根治性、姑息性治疗的例数分别为28例和24例,对照组19例和38例(P=0.031);治疗组死于肿瘤复发进展、肝功能衰竭的例数分别为18例和11例,对照组23例和36例(P=0.041)。结论:HBV-HCC根治性术后抗病毒治疗虽未能有效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但使患者在复发时获得更多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并减少肝衰竭发生,明显延长了术后生存时间,尤其对于早、中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肝细胞癌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无瘤生存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病人血浆循环DNA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任宁 钦伦秀 +3 位作者 屠红 刘银坤 张博恒 汤钊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 定量检测肝细胞癌 (HCC)病人血浆循环DNA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 79例肝功能正常的HCC病人术前血浆样本以及 2 0例健康志愿者、2 0例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和 2 0例活动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浆样本 ,抽提血浆循环DNA。将血浆循环DN... 目的 定量检测肝细胞癌 (HCC)病人血浆循环DNA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 79例肝功能正常的HCC病人术前血浆样本以及 2 0例健康志愿者、2 0例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和 2 0例活动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浆样本 ,抽提血浆循环DNA。将血浆循环DNA与荧光染料SYBRgreenⅠ按比例稀释并充分混匀后通过紫外与可见光成像分析系统定量。结果 HCC、肝硬化和肝炎病人血浆循环DNA浓度分别为 (47.1± 4 3.7)ng/mL、(30 .0± 1 3.3)ng/mL和 (6 5 .3± 71 .6 )ng/mL ,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血浆循环DNA浓度 (1 7.6± 9.5 )ng/mL ,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 (P =0 .0 0 0 ;P =0 .0 0 2 ;P =0 .0 0 1 ) ,而HCC和肝硬化病人以及病毒性肝炎病人两组之间的血浆循环DNA浓度无明显差异 (P =0 .1 91 ;P =0 .6 85 )。伴肝内播散灶或脉管癌栓的 4 1例HCC病人的血浆循环DNA浓度 (5 4 .3± 4 1 .6 )ng/mL明显高于不伴肝内播散灶或脉管癌栓的 38例病人 (39.3± 4 5 .0 )ng/mL(P=0 .0 0 2 )。血浆循环DNA浓度与HCC病人肿瘤大小、TNM分期、2年无瘤生存率、1年和 2年总体生存率密切相关 (P =0 .0 0 8;P =0 .0 4 0 ;P =0 .0 1 0 ;P =0 .0 1 6 ;P =0 .0 0 1 ) ,而与肿瘤数目、肿瘤包膜、肿瘤分化、血清AFP浓度及 1年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关系。多因素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循环 肝细胞癌病人 DNA定量 临床意义 分析及 DNA浓度 循环DNA 无瘤生存率 肝炎病人 血浆样本 肝内播散 HCC 健康志愿者 肝功能正常 green 肝硬化病人 TNM分期 血清AFP 多因素分析 临床价值 定量检测 病人术前 SYBR 荧光染料 分析系统 健康人群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肝细胞癌根治性手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泳荣 柯阳 +3 位作者 钟鉴宏 郭哲 姜经航 向邦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25-929,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Thymosin alpha 1,Tα1)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根治性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558例HCC根治性手术后患者,分为Tα1治疗组146例和空白对照组412例,经倾向...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Thymosin alpha 1,Tα1)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根治性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558例HCC根治性手术后患者,分为Tα1治疗组146例和空白对照组412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两组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共106对匹配成功,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TBIL、ALB、ALT、PT等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9.7%、70.8%、67.3%和69.9%、61.5%、51.6%(P=0.019);总生存率分别为87.2%、82.0%、68.4%和78.2%、64.2%、49.7%(P=0.011)。结论:HCC根治术后应用Tα1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肝功能,显著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生存率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无瘤生存率 胸腺肽Α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勤 刘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6月间584例乳腺癌,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中P53蛋白的表达状态,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作用。... 目的:探讨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6月间584例乳腺癌,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中P53蛋白的表达状态,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作用。结果:乳腺癌患者中P53的阳性表达率为27.6%(161/584),其中三阴性乳腺癌中P53阳性表达率为35.9%,明显高于非三阴组24.8%(P=0.010)。在组织学Ⅲ级乳腺癌患者中,P53的阳性表达率为41.2%,明显高于Ⅰ和Ⅱ级中P5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阴性乳腺癌组P53阳性者较阴性患者易发生复发和转移(40%和18.7%,P=0.006),5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降低(61.3%和78.6%,P=0.022)。在发生复发转移的三阴组和非三阴组乳腺癌患者中P5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6)。P53的表达在年龄、月经状态、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等方面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可以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三阴性乳腺癌 无瘤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密度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世君 王月华 +2 位作者 常苗苗 赵蒙 王学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密度与手术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资料,按淋巴结转移密度分为ND>40组、ND=0组和ND≤40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临床病理特征及淋...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密度与手术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资料,按淋巴结转移密度分为ND>40组、ND=0组和ND≤40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密度评价手术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价值。结果 ND>40组、ND=0组和ND≤40组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Ⅲ期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密度提供良好的分层意义,ND>40组Ⅲ期乳腺癌与Ⅳ期乳腺癌预后无差异(P=0.453)。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密度、TNM分期、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及p N分期均与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度是影响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均<0.05);淋巴结转移密度是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密度是手术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提示其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标准,ND>40组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 浸润性导管癌 淋巴结转移密度 无瘤生存率 生存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肝癌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斌玉 张金辉 温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是许多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治疗选择;LT术前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肿瘤进展、患者生存及肿瘤复发的影响仍不确定。... 目的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是许多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治疗选择;LT术前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肿瘤进展、患者生存及肿瘤复发的影响仍不确定。文中对HCC患者LT术前TACE对预后的影响作一评价。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中的相关文献,语种为英语和汉语,时间为1989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15日。收集比较在HCC行肝移植术前TACE与未行TACE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或非随机对照研究(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N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肝癌LT纳入研究7篇,均为NRCT,5篇英文,2篇中文;术前TACE与未做TACE比较,1、2、3、5年无瘤生存率的RR值分别为1.05、1.02、0.99和0.99,95%CI分别为(0.94,1.17)、(0.90,1.16)、(0.85,1.15)和(0.83,1.17);1、2、3、5年总生存率的RR值分别为1.09、1.11、1.04和1.15,95%CI分别为(0.97,1.22)、(0.96,1.29)、(0.88,1.22)和(0.94,1.40)。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RR值分别为1.05和0.74,95%CI分别为(0.84,1.31)和(0.19,2.96)结论肝癌LT术前TACE不能明显提高移植后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但可抑制等待LT肝癌患者病程进展并使肿瘤降期,不增加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对化疗栓塞的反应可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移植 Meta分析 无瘤生存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方案治疗卵巢上皮性癌178例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晓军 丰有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 分析178例接受CAP(环磷酰胺、卡铂/顺铂、多柔比星)方案化疗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上皮性癌I~IV期患者术后接受CAP方案化疗疗效。分析比较各期、各病理类型及不同年龄患者术后... 目的 分析178例接受CAP(环磷酰胺、卡铂/顺铂、多柔比星)方案化疗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上皮性癌I~IV期患者术后接受CAP方案化疗疗效。分析比较各期、各病理类型及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结果Ia、Ib c、Ⅱ、Ⅲ期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 .4 %、73.0 %、5 3.6 %、2 5 .8%。IV期4年无瘤生存率为0。Ⅱ期以上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4年生存率与浆液性细胞癌(P =0 .0 189)、内膜样腺癌(P =0 .0 35 8)差异有显著意义。各年龄组无瘤生存率(P =0 .0 917)无显著差异。结果 CAP方案仍可作为早期卵巢上皮性癌的常规治疗方案,但对透明细胞癌、铂类治疗后复发性癌及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应选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结论 CAP方案仍可作为早期卵巢上皮性癌的常规治疗方案,但对透明细胞癌、铂类治疗后复发性癌及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应选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无瘤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化疗和单纯手术治疗胰腺癌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
17
作者 曾维威 张献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辅助化疗和单纯手术对可切除胰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MEDLINE、EBM、CBM数据库及ASCO论文集检索1969年至2011年相关文献。Jadad质量记分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治疗组为可切除胰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照组仅...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辅助化疗和单纯手术对可切除胰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MEDLINE、EBM、CBM数据库及ASCO论文集检索1969年至2011年相关文献。Jadad质量记分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治疗组为可切除胰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照组仅行根治性手术,Meta分析评价两组生存率(1、3、5年)及无病生存率(1、3、5年)的差异。结果:6项研究入选,共101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15例,对照组50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1年生存率提高4%(P=0.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年生存率分别提高8%(P=0.001)、6%(P=0.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提高23%(P<0.000 01)、8%(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年无瘤生存率提高3%(P=0.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手术相比,辅助化疗可提高胰腺癌根治术后的3、5年生存率和1、3年无瘤生存率,但不能提高1年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辅助化疗 META分析 生存率 无瘤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对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林国桢 代天星 +6 位作者 刘荣强 邓铭彬 汪国营 易述红 李华 杨扬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对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肝癌复发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接受肝移植的肝癌受者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3年的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采用Cox比例风... 目的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对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肝癌复发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接受肝移植的肝癌受者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3年的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复发及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5.6个月,3年总的DFS和OS分别为68.4%和65.7%。Child-Pugh A、B级肝癌患者(113例)的3年DFS和OS分别是68.6%和66.2%,Child-Pugh C级肝癌患者(12例)的3年DFS和OS分别是66.7%和65.6%,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管侵犯(P=0.001)和肿瘤数目>3个(P=0.025)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甲胎蛋白(AFP)>400μg/L(P=0.035)、血管侵犯(P=0.031)和肿瘤数目>3个(P=0.008)是影响肝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hild-Pugh C级与A、B级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预后无显著性差异,AFP、血管侵犯和肿瘤数目是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肝移植可作为Child-Pugh C级肝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移植 CHILD-PUGH分级 肝功能 预后分析 无瘤生存率 复发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因素与MYB基因融合及蛋白表达相关性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Xu B Drill E +2 位作者 Ho A 赵芳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8-798,共1页
腺样囊性癌是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复发率高和远期预后差。该文回顾性分析135例腺样囊性癌中MYB—NFIB基因融合和MYB蛋白的表达,并评估腺样囊性癌的预后因素,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3年。5、10年局部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和78%,5、10... 腺样囊性癌是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复发率高和远期预后差。该文回顾性分析135例腺样囊性癌中MYB—NFIB基因融合和MYB蛋白的表达,并评估腺样囊性癌的预后因素,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3年。5、10年局部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和78%,5、10年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7%和58%,5、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和44%。单变量分析显示无瘤生存率的预后不利因素包括:肿瘤较大、实性生长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预后因素 基因融合 临床病理 蛋白表达 相关性 无瘤生存率 恶性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PGDH表达水平与肝癌肝移植临床预后关系研究
20
作者 李海波 汪国营 +4 位作者 曾凯宁 张剑文 唐晖 刘炜 杨扬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7-252,281,共7页
目的探讨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肝癌肝移植术的94例受者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受者病理组织切片中15-PGDH表达情况;分析15-PGDH蛋白表达水平与... 目的探讨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肝癌肝移植术的94例受者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受者病理组织切片中15-PGDH表达情况;分析15-PGDH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各项临床参数的关系;计算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5年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析可能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5-PGDH的表达水平与受者的年龄、Child-Pugh分级和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相关(均为P<0.05)。15-PGDH低表达组受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低于15-PGDH高表达组受者(均为P<0.05)。15-PGDH表达水平、肿瘤分化程度、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分期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15-PGDH表达水平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移植 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 临床预后 危险因素 无瘤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