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肌瘤患者行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对肌瘤体积的缩减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元敏 彭育立 +2 位作者 陈小轲 唐瑜亮 叶更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4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行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对肌瘤体积的缩减效果。方法6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月经异常、血红蛋白浓度低、下腹胀痛、压迫症状)改善情...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行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对肌瘤体积的缩减效果。方法6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月经异常、血红蛋白浓度低、下腹胀痛、压迫症状)改善情况及肌瘤缩减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6个月,患者的月经异常占比(66.15%、32.31%、6.15%)、血红蛋白浓度低占比(30.77%、12.31%、4.62%)、下腹胀痛占比(40.00%、23.08%、6.15%)、压迫症状占比(27.69%、16.92%、7.69%)均低于术前的92.31%、47.69%、58.46%、4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临床症状逐渐减少。术后1、3、6个月,患者的肌瘤均缩减,且术后3、6个月肌瘤缩减情况优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肌瘤缩减情况优于术后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5例患者均出现腹痛现象,23例患者出现发热,24例患者发生阴道少量出血,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有效缩减子宫肌瘤,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 肌瘤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张小兵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IA)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4年10月于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术的IA患者2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VS分为痉挛组(n=57)和非痉挛组(n=210)...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IA)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4年10月于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术的IA患者2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VS分为痉挛组(n=57)和非痉挛组(n=210)。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IA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发生CVS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吸烟、动脉瘤直径、动脉瘤破裂、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白细胞计数、术前血糖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60岁、动脉瘤直径>1 cm、Fisher分级>Ⅱ级、Hunt-Hess分级>Ⅱ级、白细胞计数>15.0×10^(9)/L、术前血糖水平>7 mmol/L是IA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发生CV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A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发生CVS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降低动脉瘤介入术后CVS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介入栓塞 脑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对脑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分析
3
作者 汪跃 万自成 +1 位作者 杨勇 祝斐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9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对脑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效果。方法4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视觉模拟... 目的研究对脑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效果。方法4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9.15±2.01)d短于对照组的(17.25±2.58)d,VAS评分(2.15±1.02)分以及mRS评分(1.42±0.2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36±1.24)、(1.64±0.29)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社会功能、躯体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实施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疼痛程度更轻,其临床运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栓塞 显微手夹闭 动脉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李笑天 刘芳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4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客观缓解率(ORR)为48.39%,高于对照组的22.58%(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低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低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PD-1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肝功能,不会额外增加不良反应,保证患者足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 靶向药物 动脉化疗栓塞 介入治疗 肝功能 不良反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华兵 朱恩锋 +3 位作者 杨明林 许海 杨德福 姚俊中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8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晚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8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晚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再破裂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NO为(53.15±8.05)μmol/L、vWF为(117.85±25.42)ng/ml、ET-1为(78.55±6.47)pg/ml,对照组NO为(53.95±8.51)μmol/L、vWF为(118.25±26.12)ng/ml、ET-1为(79.22±6.74)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O为(72.15±10.25)μmol/L、vWF为(69.45±7.23)ng/ml、ET-1为(43.41±7.20)pg/ml,对照组NO为(88.15±9.66)μmol/L、vWF为(94.33±8.01)ng/ml、ET-1为(56.23±6.81)pg/ml,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治疗效果良好,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 血管内皮因子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 并发症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心理痛苦状况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王楠 马惠贤 +1 位作者 谢云峰 徐晓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调查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后心理痛苦状况,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缓解患者心理痛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70例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6个月时使用心理痛苦... 目的调查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后心理痛苦状况,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缓解患者心理痛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70例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6个月时使用心理痛苦温度计问卷评估患者的心理痛苦状况,依据评分结果分为心理痛苦组与无痛苦组;同时使用症状体验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康复复原力调查表评估患者的症状负担、社会支持以及康复复原力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检验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心理痛苦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有40例患者存在心理痛苦,占比为57.14%(40/70)。两组患者在性别、症状负担水平、社会支持水平、康复复原力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检验显示性别、症状负担水平、社会支持水平、低等支持、康复复原力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心理痛苦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普遍存在心理痛苦,且其受性别、症状负担、社会支持以及康复复原力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介入栓塞 心理痛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产后出血患者并发症及再次妊娠围生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7
作者 周巾 张英杰 +2 位作者 张翠杰 李亚光 肖凡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产后出血(PPH)患者并发症及再次妊娠围生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妇接收的79例UAE治疗的PPH患者作为UAE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子宫动脉结扎术(UAL)治疗的78例PP...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产后出血(PPH)患者并发症及再次妊娠围生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妇接收的79例UAE治疗的PPH患者作为UAE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子宫动脉结扎术(UAL)治疗的78例PPH患者作为UAL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妊娠围生期妊娠结局。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产后出血治疗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UAE组术中失血量[(959.70±203.15)mL]、止血时间[(30.59±5.81)min]、住院时间[(7.33±1.58)d]、产后月经恢复时间[(72.14±16.42)d]均少于UAL组,产后首次月经量/妊娠前平均月经量(1.13±0.35)多于U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L组术后抗缪勒氏管激素(AMH)、雌二醇(E_(2))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较术前增高(P<0.05),两组术前后AMH、E_(2)、FSH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组近期、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0%和5.06%,均低于UAL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是产后出血治疗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两组再次妊娠者瘢痕部位妊娠、自然流产、前置胎盘等围产期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UAL相比,UAE对PPH患者的止血更迅速,月经恢复时间更短,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更小,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再次妊娠者围生期妊娠结局方面,两种止血方式未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动脉结扎 产后出血 并发症 再次妊娠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8
作者 余瑞 刘现闯 +2 位作者 乔元岗 陈奉伟 王善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4期145-149,153,共6页
肝细胞癌(HCC)在临床治疗中,手术切除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及较高的复发率,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肝细胞癌最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其发展至今,在不同的治疗方向中创新发展出不同的TACE治... 肝细胞癌(HCC)在临床治疗中,手术切除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及较高的复发率,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肝细胞癌最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其发展至今,在不同的治疗方向中创新发展出不同的TACE治疗方式,以不同的TACE方式治疗不同的HCC人群,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本文简述了TACE的治疗原理、适应人群、治疗效果及预后以及TACE联合治疗的应用,总结了不同TACE治疗方式在HCC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介入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以C臂CT鉴别Adamkiewicz动脉的价值
9
作者 张克宁 宋景国 +3 位作者 张国栋 李继军 孙增涛 唐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中应用C臂CT成像技术鉴定最大前神经根髓动脉(AKA)的价值。方法选取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236例,其中28例患者(31支动脉)被2位操作医师根据DSA资料判定为疑似AKA,该31支疑似AKA接受...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中应用C臂CT成像技术鉴定最大前神经根髓动脉(AKA)的价值。方法选取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236例,其中28例患者(31支动脉)被2位操作医师根据DSA资料判定为疑似AKA,该31支疑似AKA接受了C臂CT成像,以鉴定其是否为真正AKA。结果其中3例患者的4支疑似AKA的C臂CT影像由于患者屏气欠佳而出现影像缺陷被摒弃。最终25例患者的27支疑似AKA的C臂CT成像资料纳入分析。其中15支疑似AKA被判定为真正AKA,9支疑似AKA被判定为非真正AKA,而是肌肉皮肤支;3支疑似AKA的C臂CT影像无法判定其是否为真正AKA。结论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中,C臂CT成像对于鉴定AKA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介入放射 神经根髓动脉 C臂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望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5期67-67,69,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7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和对照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各37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探讨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7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和对照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各37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无痛性介入治疗不仅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还可减少并发症,不会给患者造成任何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动静脉瘘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曼 戴薇 王菲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2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讨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动静脉瘘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2010年3月我院妇产科6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全部接受选择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包括患者首诊症状、婚育史、确诊依据、手术过程、术前术... 目的讨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动静脉瘘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2010年3月我院妇产科6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全部接受选择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包括患者首诊症状、婚育史、确诊依据、手术过程、术前术后护理及随访情况。结果选择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动静脉瘘,可以保留患者的子宫,优于传统的子宫切除术。结论正确了解子宫静脉瘘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静脉瘘 阴道出血 介入栓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潜在类别分析及护理策略
12
作者 张云鹏 陈赛赛 +1 位作者 刘永贵 刘丹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4期4577-4581,共5页
目的 了解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不同潜在类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之间的特征差异,以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88例接受颅内动... 目的 了解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不同潜在类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之间的特征差异,以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88例接受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进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影响因素对其不同分型的影响。结果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81.9±11.51)分,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可分为高不确定感组(43.6%)、中等不确定感组(36.2%)、低不确定感组(20.2%)。性别、受教育程度、动脉瘤数量是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实施精准干预,以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整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血管内介入栓塞 疾病不确定感 潜在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在中期妊娠胎盘前置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小丽 杨海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8期133-133,135,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在中期妊娠胎盘前置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收治中期妊娠胎盘前置患者3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并发症...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在中期妊娠胎盘前置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收治中期妊娠胎盘前置患者3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期妊娠胎盘前置引产中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能够降低阴道大出血,对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中晚期妊娠 胎盘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力源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河池市宜州区中医医院收治的2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1例。研究组给予支... 目的:分析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河池市宜州区中医医院收治的2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1例。研究组给予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因子、疼痛应激因子水平及内皮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NSE、S100-β、M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缓激肽(BK)、P物质(S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NPY、β-EP、BK、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1(ET-1)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NOS、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因子水平,减轻其疼痛应激程度,促进内皮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介入栓塞 颅内动脉瘤破裂 疼痛应激因子 神经因子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均 姜容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4Z期38-38,共1页
子宫腺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疾病但具有恶性行为的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往往需切除患者子宫。我科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瘤37例患... 子宫腺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疾病但具有恶性行为的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往往需切除患者子宫。我科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瘤37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就其护理体会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路路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1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22例)、B组(14例)、C组(10例)和D组(10例),采用...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22例)、B组(14例)、C组(10例)和D组(10例),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清宫术为22例A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全身甲氨蝶呤(MTX)肌注联合B超引导清宫术为14例B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全身甲氨蝶呤(MTX)肌注联合B超引导抽吸减胎术及B超引导清宫术为10例C组患者进行治疗,单纯采用B超引导清宫术为10例D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这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这4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A组、B组及C组患者中,均未出现中转进行开腹手术的病例,在D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中转进行开腹手术。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C组和D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A组、B组和C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β-HCG指标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C组和D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妊娠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联合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的手术配合
17
作者 陆谢娜 覃小梅 +2 位作者 廖海迪 韦柳霞 黄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6期134-135,共2页
总结了17例剖宫产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手术配合要点。通过规范术前准备,制定术中配合流程,掌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及剖宫产术的术中配合要点等,17例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750~980 ml,平均(820.50±100.6... 总结了17例剖宫产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手术配合要点。通过规范术前准备,制定术中配合流程,掌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及剖宫产术的术中配合要点等,17例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750~980 ml,平均(820.50±100.60)ml,无子宫切除病例,无产妇和胎儿死亡。认为专科护士熟练掌握手术相关知识,术中精准的手术配合是成功完成手术、产妇及胎儿安全的关键和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研究
18
作者 周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病灶清除术或药物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病灶清除术或药物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25±13.05)ml少于对照组的(85.35±14.00)ml,手术时间(1.02±0.54)h、住院时间(4.95±2.05)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时间(16.85±3.80)d短于对照组的(1.65±0.68)h、(7.50±2.15)d、(27.05±5.85)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月经不调2例、下腹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6);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月经不调5例、大出血3例、下腹痛2例、低热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11/36)。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675,P=0.017<0.05)。结论临床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的不适感减轻,且术后血清中β-HCG恢复正常水平较快,该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清宫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对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19
作者 田晓金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对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是2022年6月—2023年7月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86例。随机分组,一组是对照组(43例,实施动脉瘤夹闭术),一组是... 目的:观察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对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是2022年6月—2023年7月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86例。随机分组,一组是对照组(43例,实施动脉瘤夹闭术),一组是观察组(43例,实施介入栓塞术)。结果:术后两组的Hunt-Hess分级分布情况均比术前得到改善(P<0.05)。术后观察组的Hunt-Hess分级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的血清NF-κB、ICAM-1、MMP-9、NSE低于术前(P<0.05)。术后观察组的血清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低于术前,Barthel指数评分表(B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高于术前(P<0.05)。术后观察组的NDS评分低于对照组,BI、MMSE、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血管及脑组织损伤,提高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认知水平、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颅内动脉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
20
作者 孙玉萍 曾慧荣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34-36,53,共4页
目的 分析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UAE治疗,对比评价两组... 目的 分析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UAE治疗,对比评价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生育功能(卵巢动脉血流信号)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脉搏峰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其阻力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P<0.05。结论 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可保持良好卵巢动脉血流信号,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子宫动脉栓塞 产后大出血 凝血功能 生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