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头癣3例及其家属头皮无症状携带同一病原菌 被引量:1
1
作者 江情 陶小华 +3 位作者 罗云鹏 樊心怡 徐蕊 金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头癣患儿家属的头皮无症状携带情况。方法:取患儿病发及其家属头皮行真菌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并分析头癣类型、病原菌特点以及患儿及其家属的病原菌同源性情况。结果:3例头癣患儿包括2例脓癣和1例黑点癣。3例患儿家属(5例)均... 目的:探讨头癣患儿家属的头皮无症状携带情况。方法:取患儿病发及其家属头皮行真菌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并分析头癣类型、病原菌特点以及患儿及其家属的病原菌同源性情况。结果:3例头癣患儿包括2例脓癣和1例黑点癣。3例患儿家属(5例)均存在头皮无症状携带皮肤真菌,且病原菌均与患儿一致,其中1例为断发毛癣菌,2例为紫色毛癣菌。3例患儿予口服抗真菌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头癣患儿的家属可能存在无症状携带皮肤真菌的可能,不利于头癣疾病流行的防治,应引起关注并及时采取预防或治疗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癣 无症状携带 皮肤真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虚体质与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的联系 被引量:6
2
作者 肖丽娜 过建春 +5 位作者 荀运浩 王宇芳 王薇薇 石伟珍 李春青 施军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9期2054-205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体质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联系,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不同肝组织病理程度与HLA-DRB1、DQA1基因多态性的联系,通过调节病理体质,延缓或抑制病情进展。方法:临床选择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105例,进行中医体质...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体质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联系,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不同肝组织病理程度与HLA-DRB1、DQA1基因多态性的联系,通过调节病理体质,延缓或抑制病情进展。方法:临床选择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105例,进行中医体质分型:47例阴虚质和58例非阴虚质,105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术,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留取血标本,检测HBsAg、HBV-DNA、HBeAg及肝功能,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测定HLA-DRB1、HLA-DQA1等位基因型。结果: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质组与非阴虚质组间,HBsAg、HBV-DNA、HBeAg及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5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经病理诊断肝组织无炎症和(或)纤维化改变者仅11例(10.5%),轻度慢性肝炎80例(76.2%),中度慢性肝炎8例(7.6%),重度慢性肝炎6例(5.7%)。阴虚质组的肝组织纤维化病变的发生率为34.0%,显著高于非阴虚质组的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5);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DRB1、HLA-DQA1在不同肝组织病理程度间的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为轻度慢性肝炎,少数为中度和重度;阴虚体质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病变的发生率高于非阴虚体质,提示阴虚体质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感染HBV后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可能易发展为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 阴虚体质 病理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病原携带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被引量:1
3
作者 殷建华 张宏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6-408,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经形成了大流行,目前我国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防控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作为潜在的传染源,健康携带者及潜伏期携带者在疫情蔓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开展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特定人群病毒核酸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经形成了大流行,目前我国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防控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作为潜在的传染源,健康携带者及潜伏期携带者在疫情蔓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开展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特定人群病毒核酸检测,对COVID-19病例发生较为频繁的地点开展小规模的筛查工作,以及加强对不同聚集性疫情调查之间的横向交流等措施,对于聚集性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明确COVID-19的感染谱、传染期、是否存在恢复期携带者、院内感染问题及潜伏期的长短,将有助于在今后防控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防与控制 无症状携带者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基因型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弘 邹怀宾 +1 位作者 宓余强 刘勇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13-414,共2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病毒基因型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法检测139例血清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携带者的乙肝病毒基因型,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研究病毒基因型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病毒基因型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法检测139例血清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携带者的乙肝病毒基因型,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研究病毒基因型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139例HBV携带者中感染B基因型42例(30.2),C基因型97例(69.8)。B基因型感染者中肝组织病理正常者5例,符合慢性肝炎轻度34例,中度3例;而C基因型组中肝组织病理正常者仅2例,符合慢性肝炎轻度47例、中度39例、重度5例,肝硬化2例;两组的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对于临床诊断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C基因型者较B基因型者肝组织损伤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无症状携带 基因型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穿刺活检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太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0年第4期349-351,共3页
肝穿刺活检术在诊断和研究肝脏疾病方面已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项技术的应用,对于国内。
关键词 肝穿刺活检 疾病特点 常规组织学 肝穿组织 整合状态 肝脏疾病 急性肝炎 病理医师 戊型肝炎病毒 无症状携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抗体阳性的乙型肝炎活动与静息HBV X基因变异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彭劼 骆抗先 +3 位作者 侯金林 林裕龙 孙剑 阎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03-506,共4页
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X基因变异是否与e抗体阳性的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现象相关 ,对 14例e抗体阳性的无症状携带 (AsC)及 14例e抗体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 (CAH)病人的血清HBVX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研究。结果显示 ,14例AsC中 ,12例 (8... 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X基因变异是否与e抗体阳性的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现象相关 ,对 14例e抗体阳性的无症状携带 (AsC)及 14例e抗体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 (CAH)病人的血清HBVX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研究。结果显示 ,14例AsC中 ,12例 (85 .7% )X基因上出现核苷酸插入、缺失、点突变 ,导致X基因编码的框移而提前终止 ,或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 ,从而使X蛋白被截短 ;而 14例CAH均编码 15 4个氨基酸的完整的X蛋白 ,没有出现上述X基因的变异 (P <0 .0 1)。本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基因变异 无症状携带 慢性肝炎 HBe抗体 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抗体阳性的肝炎静息与活动者HBV X及C基因变异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彭劼 骆抗先 +3 位作者 侯金林 章廉 郭亚兵 阎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65-668,共4页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X及C基因变异是否与e抗体阳性的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现象相关。方法 对e抗体阳性14例无症状携带(AsC)者及e抗体阳性1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的血清HBV X及前C/C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AsC组中...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X及C基因变异是否与e抗体阳性的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现象相关。方法 对e抗体阳性14例无症状携带(AsC)者及e抗体阳性1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的血清HBV X及前C/C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AsC组中,12例(85.7%)X基因上出现核苷酸插入、缺失、点突变,导致X基因编码的框移而提前终止,或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从而使X蛋白被截短,而14例CAH均编码154个氨基酸的完整X蛋白,没有出现上述X基因的变异;AsC与CAH组中,前C终28变异分别为7例和10例;CAH组C区平均发生氨基酸替代数量(5.71±2.20)显著高于AsC组(2.71±1.73,P<0.001);C区Val60、Gly87、Leu97变异仅出现于CAH组而不见于AsC病例中,Gln79、Gln135变异多见于CAH而罕见于AsC病例中。结论 X基因的变异所致X蛋白的截短与e抗体阳性肝炎静息的无症状携带临床现象密切相关;C基因的热点变异与e抗体阳性的HBV感染肝炎活动的临床现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基因变异 C基因变异 无症状携带 慢性活动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炎的院内感染预防问题
8
作者 姚桢 《中国医院管理》 1983年第4期15-17,14,共4页
一、输血后肝炎和透析肝炎的预防措施在采用HBs 抗原筛选血源以前,输血后肝炎的发病率相当高。据日本1951~1963年间资料统计,黄疸发生率为4.4~42%,肝功异变率则达4.4~63.7%。美国普遍推行HBs 抗原筛选供血经验以后,输血后肝炎大为减... 一、输血后肝炎和透析肝炎的预防措施在采用HBs 抗原筛选血源以前,输血后肝炎的发病率相当高。据日本1951~1963年间资料统计,黄疸发生率为4.4~42%,肝功异变率则达4.4~63.7%。美国普遍推行HBs 抗原筛选供血经验以后,输血后肝炎大为减少,乙型已极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乙肝病毒 无症状携带者 检诊 病毒携带者 供血者 慢性携带者 慢性乙肝 持续阳性 慢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的基因治疗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修丹 于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16-217,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基因治疗 抗病毒 病毒性肝炎患者 无症状HBV携带者 反义寡核苷酸 小干扰RNA 核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