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脂肪变性作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新预后因素
1
作者 顾天昊 李沣员 徐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1,388,共10页
目的:探讨基线身体成分参数(包括肌脂肪变性、肌肉减少症和恶病质指数等)在预测术后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 目的:探讨基线身体成分参数(包括肌脂肪变性、肌肉减少症和恶病质指数等)在预测术后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GIST切除术且病理确诊为中高风险的82例患者。通过CT影像量化第3腰椎层面的骨骼肌指数、皮下和内脏脂肪指数以及低衰减肌肉面积等指标,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肌脂肪变性或肌肉减少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与DFS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8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2个月,其中22例(26.83%)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复发。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脂肪变性(P=0.010)、高危险度(P=0.011)和C-KIT外显子13突变(P=0.002)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的列线图在3年和5年DF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和0.746,表明其预测效能较好。此外,DCA结果表明该列线图在临床决策中具有良好的效用。结论:肌脂肪变性、危险度分级和C-KIT外显子突变类型是GIST患者DFS的重要预测因素。肌脂肪变性相比肌肉减少症在预测GIST患者预后方面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GIST患者的新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脂肪变性 恶病质指数 肌肉减少症 无病生存时间 胃肠道间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程管理及关键技术问题的优化研究
2
作者 闫金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1,共1页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是利用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的治疗方法,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和非恶性血液肿瘤以及部分其他系统的疾病[1-3],它显著延长了疾病的无病生存时...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是利用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的治疗方法,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和非恶性血液肿瘤以及部分其他系统的疾病[1-3],它显著延长了疾病的无病生存时间,甚至部分疾病获得临床治愈。因此针对auto-HSCT进行全程管理,在提高auto-HSCT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肿瘤 患者负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 全程管理 临床治愈 无病生存时间 H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基于10年随访数据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桂芬 章倩 +2 位作者 刘娟 孙菁 林根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91-2097,共7页
背景局部进展期胃癌主要包括Ⅲ期胃癌,以综合治疗为主,患者术后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目的探究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201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 背景局部进展期胃癌主要包括Ⅲ期胃癌,以综合治疗为主,患者术后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目的探究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201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理结果根据国际癌症联合会(UICC)和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第八版胃癌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明确诊断Ⅲ期胃癌。术后所有患者在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之后2年内每6个月随访1次,而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12-15。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无病生存时间(DFS)的影响因素,列线图预测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的影响,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pTNM分期、年龄、转移淋巴结率(LNR)、胃切除方式患者生存差异。结果共纳入行术后辅助放疗的Ⅲ期胃癌患者135例,中位随访时间10.48年。5年内复发70例,死亡62例,5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48.1%(65/135)、54.1%(73/135);10年内复发74例,死亡74例,10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均为45.2%(61/13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pTNM分期、pT分期、LNR、癌结节、肿瘤位置、胃切除方式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pTNM分期、pT分期、LNR、神经浸润、胃切除方式患者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NM分期(ⅢA期,OS:HR=0.40,95%CI=0.19~0.83;DFS:HR=0.40,95%CI=0.19~0.92)、LNR(>50%,OS:HR=1.74,95%CI=1.03~2.94;DFS:HR=1.73,95%CI=1.02~2.94)、胃切除方式(全胃切除术,OS:HR=2.07,95%CI=1.22~3.50;DFS:HR=2.02,95%CI=1.20~3.41)是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OS和D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40岁,HR=2.19,95%CI=1.06~4.53)是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另外,列线图表明年龄、pTNM分期、LNR、胃切除方式对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预后有预测作用。胃癌术后患者复发情况:10例(7.4%)局部复发(放射野内吻合口和淋巴结的复发),35例(25.9%)患者出现腹、盆腔播散种植,37例(27.4%)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包括肺、肝、骨、脑等脏器);部分患者发现了2种类型以上的复发。不同pTNM分期、年龄、LNR、胃切除方式的Ⅲ期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复发或死亡主要在5年内。pTNM分期、LNR和胃切除方式是这类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D2切除术 辅助放化疗 预后 存活率 无病生存时间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倩 李劲高 +7 位作者 周茂华 廖鹏军 彭琪 陈景 陈少贤 魏姗姗 黄晖婷 佘妙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56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1例年龄14~60岁、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首次诱导化疗的初治AML(AML-M3除外)患...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56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1例年龄14~60岁、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首次诱导化疗的初治AML(AML-M3除外)患者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的表达。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研究患者CD56阳性率与总生存时间(OS)间的关系。根据CD56抗原表达将患者分为CD56+组(n=52)和CD56-组(n=119),同时根据CD56阳性表达率,以50%为界限,将CD56+组分为CD56阳性表达率≥50%组(n=39)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n=13),比较CD56+组和CD56-组、CD56阳性表达率≥50%组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R)、复发率、中位OS、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生存率。结果:CD56+组患者中位OS(14.2个月)低于CD56-组(39.4个月)、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中位OS(11.7个月)低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20.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61.5%、46.2%)低于CD56-组(75.6%、63.9%)(P〈0.05);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1年生存率(53.8%)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8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2年生存率(41.0%)明显低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61.5%)(P〈0.05)。CD56+组患者CRR(63.5%)与CD56-组(68.9%)以及CD56阳性表达率≥50%组(58.9%)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7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总复发率和1年内复发率(64.3%、37.5%)均高于CD56-组(34.3%、17.9%)(P〈0.05),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总复发率、1年内复发率(75.0%、42.9%)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37.5%、1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中位DFS(12.7个月)低于CD56-组(34.1个月)(P〈0.05);CD56阳性表达率≥50%组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中位D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阳性是AML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且阳性率越高,提示其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56 预后 生存时间 无病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脂肪肉瘤的预后相关因素及放化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佳勇 方志伟 +6 位作者 樊征夫 陈飞 白楚杰 薛瑞峰 李舒 张路 高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1-356,共6页
目的:统计分析肢体脂肪肉瘤的临床预后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辅助放疗、化疗对脂肪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综合治疗的肢体脂肪肉瘤患者,统计分析预后与年龄、部位、入院状态等临床因... 目的:统计分析肢体脂肪肉瘤的临床预后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辅助放疗、化疗对脂肪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综合治疗的肢体脂肪肉瘤患者,统计分析预后与年龄、部位、入院状态等临床因素的关系。分析辅助放疗和化疗对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结果:共82例患者接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失访9例,7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8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总生存率为83.6%(61/73),无病生存率为68.5%(50/7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部位、病理分级和入院状态是影响DFS的独立相关因素;年龄和病理分级是影响OS的独立相关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放疗能够显著改善G2、G3级脂肪肉瘤的DFS(59.1个月vs.28.4个月,P〈0.01),并且能改善OS(70.8个月vs.55.1个月,P〈0.05)。结论:脂肪肉瘤的预后与患者年龄、部位及病理分级相关。辅助放疗可改善G2、G3级肢体脂肪肉瘤的生存与预后,但化疗在脂肪肉瘤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预后因素 放疗 化疗 生存时间 无病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S分期系统在初发412例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海敏 韦苇 +5 位作者 彭嵘 石昊天 陈小玲 吴丽霞 周念 周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索R-ISS分期系统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412例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传统化疗和反应停或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化疗方案。根据ISS分... 目的:探索R-ISS分期系统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412例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传统化疗和反应停或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化疗方案。根据ISS分期、细胞遗传学、LDH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R-ISS-Ⅰ期、R-ISS-Ⅱ期和R-ISS-Ⅲ期,比较3期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412例患者中,R-ISS-Ⅰ期76例,R-ISS-Ⅱ期259例,R-ISS-Ⅲ期77例,3期患者的中位PFS时间分别是44、25和14个月(P=0.000),中位OS时间分别是未达到、54和25个月(P <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传统化疗组(P=0.042)、硼替佐米为基础化疗组(P=0.000)、以反应停为基础的化疗组(P=0.000)、移植组(P=0.034)、不同年龄分层组(≤65岁组P=0.000,66-75岁组P=0.001,≥76岁组P=0.000)、肾功能损害组(P=0.003)、髓外浸润组(P=0.000)中,不同R-ISS分期患者的OS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R-ISS分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PFS和OS时间不同,R-ISS分期系统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R-ISS分期系统 无病进展生存时间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与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黎立喜 张娣 马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ACCB)与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26例ACCB与216例三... 目的:比较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ACCB)与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26例ACCB与216例三阴性ID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疾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曲线,Log-rank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中位随访时间72.4个月,4例ACCB患者出现复发转移,肺和肝是常见的转移部位。与IDC相比,ACCB的发病年龄>60岁、Ki-67低表达、神经侵犯、分期早(Ⅰ期和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P<0.05)。与IDC相比,ACCB患者的5年DFS率和OS率有获益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67低表达ACCB患者的中位DFS显著高于Ki-67高表达者(χ^(2)=4.633,P=0.031)。无神经侵犯的患者较有神经侵犯者的DFS显著改善(χ^(2)=3.861,P=0.049)。结论:Ki-67高表达和神经侵犯是ACCB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与三阴性IDC相比,ACCB具有Ki-67低表达、神经侵犯、腋窝淋巴结阴性、分期早的临床病理特点和以保乳术为主、不行辅助化疗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无病生存时间 复发转移 治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IT-Rituximab示踪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四肢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佳勇 方志伟 +5 位作者 樊征夫 白楚杰 薛瑞峰 李舒 张路 高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研究99Tcm-IT-Rituximab示踪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探讨其在四肢皮肤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北京肿瘤医院骨与软组... 目的:研究99Tcm-IT-Rituximab示踪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探讨其在四肢皮肤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北京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收治的67例四肢皮肤MM患者接受99Tcm-IT-Rituximab示踪的SLNB。统计SLNB的检出率和阳性率,分析SLB状态与T分期、溃疡、年龄、性别、部位等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其对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结果:67例患者均通过γ探测仪检测到SLN,检出率为100%;SLN阳性15例,阳性率为22.4%。χ2检验提示SLN转移与患者年龄、原发灶T分期及是否溃疡有关(P<0.05)。6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3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LN阴性组的3年OS和DFS均优于SLN阳性组(OS:93.9%vs.57.1%,P<0.01;DFS:79.6%vs.28.6%,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SLN状态和T分期是影响黑色素瘤DFS的独立因素。结论:99Tcm-IT-Rituximab标记的SLNB能很好地反映恶性黑色素瘤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对判断预后、准确分期和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其操作简单,准确性良好,是一种方便可行的SLNB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前哨淋巴结活检 区域淋巴结清扫 生存时间 无病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