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无生法忍与陈洪绶的高古画境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朱良志
-
机构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9-142,共14页
-
文摘
无生法忍是大乘佛学的重要思想,对中国艺术影响深远。本文以明末画家陈洪绶为例,来分析他高古奇骇、毫无生机的绘画中所包含的特别意味。本文从陈生平重要作品《隐居十六观》中的醒石、味象、缥香、寒沽四观,也即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陈洪绶"高古"画境的内在精神。醒石论"古",侧重于时间性超越;味象论"高",从陈怪诞的形式结构中谈其空间性超越;缥香说"今",分析陈的古不是对今的否定,而是在生命超越境界中肯定当下直接的生命体验,陈绘画的冷艳风格便与此有关;寒沽说"活",分析陈高古画境所体现出的永恒寂寞的特点,是大乘佛学"无生法忍"的转语,它通过对绘画意象"无生命感"的处理,悬置了人们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执着,让世界自在显现。本文认为,陈洪绶的高古画境,是在禅宗影响下出现的独特创造,展现了元代以来文人画发展重视生命智慧的新趋势。
-
关键词
陈洪绶
文人画
高古
无生法忍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周作人诗全编笺注》中的几处笺注错误
- 2
-
-
作者
常丽洁
-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Z期62-63,共2页
-
文摘
由王仲三收集笺注的《周作人诗全编笺注》一书,自1995年经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以来,以其搜罗宏富、注释恰切,更兼不惮繁琐、举周氏散文中相关文字与诗互证,有裨学林处甚夥,一编在手,颇有左右逢源之乐。虽则如此,该书亦有笺注失察或舛误之处,姑举一二,以与王仲三先生商榷,并求教于诸博雅君子。一、"左家情趣"《儿童杂事诗·乙之十八·高南阜》一诗云:
-
关键词
互证
杂事诗
娇女诗
无生忍
诗云
南阜
钱仲联先生
之乐
郑板桥集
文字蒙求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