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生法忍与陈洪绶的高古画境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良志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9-142,共14页
无生法忍是大乘佛学的重要思想,对中国艺术影响深远。本文以明末画家陈洪绶为例,来分析他高古奇骇、毫无生机的绘画中所包含的特别意味。本文从陈生平重要作品《隐居十六观》中的醒石、味象、缥香、寒沽四观,也即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陈洪绶... 无生法忍是大乘佛学的重要思想,对中国艺术影响深远。本文以明末画家陈洪绶为例,来分析他高古奇骇、毫无生机的绘画中所包含的特别意味。本文从陈生平重要作品《隐居十六观》中的醒石、味象、缥香、寒沽四观,也即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陈洪绶"高古"画境的内在精神。醒石论"古",侧重于时间性超越;味象论"高",从陈怪诞的形式结构中谈其空间性超越;缥香说"今",分析陈的古不是对今的否定,而是在生命超越境界中肯定当下直接的生命体验,陈绘画的冷艳风格便与此有关;寒沽说"活",分析陈高古画境所体现出的永恒寂寞的特点,是大乘佛学"无生法忍"的转语,它通过对绘画意象"无生命感"的处理,悬置了人们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执着,让世界自在显现。本文认为,陈洪绶的高古画境,是在禅宗影响下出现的独特创造,展现了元代以来文人画发展重视生命智慧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洪绶 文人画 高古 无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诗全编笺注》中的几处笺注错误
2
作者 常丽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Z期62-63,共2页
由王仲三收集笺注的《周作人诗全编笺注》一书,自1995年经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以来,以其搜罗宏富、注释恰切,更兼不惮繁琐、举周氏散文中相关文字与诗互证,有裨学林处甚夥,一编在手,颇有左右逢源之乐。虽则如此,该书亦有笺注失察或舛误之... 由王仲三收集笺注的《周作人诗全编笺注》一书,自1995年经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以来,以其搜罗宏富、注释恰切,更兼不惮繁琐、举周氏散文中相关文字与诗互证,有裨学林处甚夥,一编在手,颇有左右逢源之乐。虽则如此,该书亦有笺注失察或舛误之处,姑举一二,以与王仲三先生商榷,并求教于诸博雅君子。一、"左家情趣"《儿童杂事诗·乙之十八·高南阜》一诗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证 杂事诗 娇女诗 无生忍 诗云 南阜 钱仲联先 之乐 郑板桥集 文字蒙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