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临终关怀”问题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韩东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Z1期88-94,共7页
'临终关怀',顾名思义,是指对临终者所采取的不同于一般的生理关照和精神慰藉,是十九世纪后半叶出现于英国的一种特殊的公共医疗手段。自从英国成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以来,在发起国本地现已增至200所,美国则发展到2... '临终关怀',顾名思义,是指对临终者所采取的不同于一般的生理关照和精神慰藉,是十九世纪后半叶出现于英国的一种特殊的公共医疗手段。自从英国成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以来,在发起国本地现已增至200所,美国则发展到2000余所,而在中国,却仅仅有3、4家医院,刚刚起步。从形式上看,这似乎只是医学上的事,可实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慰藉 十九世纪 发起国 孟子说 无父无君 人生旅途 食肉衣帛 太子洗马 庶老 彭衙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不知父”的中国谱系
2
作者 周丹丹 李若晖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7-221,共25页
"知母不知父"的母系社会学说在西方和中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学术命运。在西方,它作为一个学术命题已被基本否定,但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界却被广泛接受。西方"母权社会"学说体系的坍塌,为我们反思中国自身"... "知母不知父"的母系社会学说在西方和中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学术命运。在西方,它作为一个学术命题已被基本否定,但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界却被广泛接受。西方"母权社会"学说体系的坍塌,为我们反思中国自身"知母不知父"之说的来龙去脉提供了契机。晚清民国之际,这一话语体系被引入中国,之后被历史学家用来构造了中国上古时代的一个特定时期,以期证明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外乎于人类之普遍历史。重新回到中国古代的经典文本自身,我们发现,在道家和法家的思想脉络中,"知母不知父"具有各自独特的思想内涵。先秦文献所展示的思想世界与20世纪套用西方学术术语对其进行的描述之间存在裂缝。本文将梳理"知母不知父"的中国谱系,反思这一断裂对当今探索社会学本土化的意义,并由此发掘与阐扬中国社会学的思想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不知父” 母权社会 无父无君 有母有国 社会学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