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的无源软开关功率逆变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邓焰 叶浩屹 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6,共7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功率桥式逆变电路的新型完全无源软开关拓扑 ,实现桥臂对管的零电流开通、零电压关断以及续流二极管反向恢复条件的改善。方案仅在主电路采用少量的电感、电容和二极管作为附加元件 ,不需要任何额外的电源、检测、控制 ,... 提出了一种针对功率桥式逆变电路的新型完全无源软开关拓扑 ,实现桥臂对管的零电流开通、零电压关断以及续流二极管反向恢复条件的改善。方案仅在主电路采用少量的电感、电容和二极管作为附加元件 ,不需要任何额外的电源、检测、控制 ,不影响原有控制策略 ,适用于高频功率逆变器场合。相应给出了换流分析、解析描述、参数灵敏度分析以及仿真、实验结果 ,验证了分析和方案的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软开关功率逆变器 逆变电路 电磁兼容性 电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无权重系数FCS-MPC策略
2
作者 刘春喜 林枝伟 +1 位作者 刘志乐 徐可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4,共13页
针对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时目标函数权重系数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无权重系数的FCS-MPC算法,避免了繁琐的权重系数调整过程。通过伏秒平衡原理分析电感周期性充放电的机理,在直通状态时对电感电流设... 针对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时目标函数权重系数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无权重系数的FCS-MPC算法,避免了繁琐的权重系数调整过程。通过伏秒平衡原理分析电感周期性充放电的机理,在直通状态时对电感电流设置一个中间值,根据中间值和预测值的比较来确定下一周期的开关状态,在非直通状态时则采用归一化思想将输出电流和电容电压的目标函数设计为基于动态变化的函数,将误差限制在[0,1]范围内,从而不需要任何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的调整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所提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无权重系数FCS-MPC策略与传统FCS-MPC策略相比,在无权重系数的情况下,系统的稳态性能相同,动态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感准Z逆变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无权重系数 目标函数 伏秒平衡 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类逆变器的机器人直流电机无线供电系统软开关
3
作者 毛玲 左孝磊 +2 位作者 尹伊凡 赵晋斌 张俊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406-4417,共12页
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但传统有线供电方式布线复杂、易损坏,且限制其运动灵活性,难以满足日益丰富的场景需求。因而,无线供电技术成为理想解决方案。针对基于E类逆变器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机器人直流电机起动... 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但传统有线供电方式布线复杂、易损坏,且限制其运动灵活性,难以满足日益丰富的场景需求。因而,无线供电技术成为理想解决方案。针对基于E类逆变器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机器人直流电机起动过程中因负载动态变化导致持续硬开关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副边电容动态匹配以实现电机起动过程中全时域开关零电压导通(ZVS)方法。首先,在对直流电机起动到稳态运行全时域等效负载变化特性展开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副边电容动态调整下的等效负载特性。其次,分析并获取E类逆变器软开关工作状态下的负载变化区间。再次,提出相应的动态匹配策略,以确保系统在起动过程中全时段维持软开关状态。最后,搭建一台功率为50 W的实验样机,在所提策略下,系统从起动瞬间到稳定运行保持全过程软开关,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供电 E类逆变 动态电容匹配 人直流电机 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开关有源钳位逆变器逐波限流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怡伟 陈敏 徐德鸿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0,共8页
软开关有源钳位逆变器能够实现功率器件的软开关,有利于提升逆变器功率密度和动态性能。但在发生过流故障时,若采用传统的逐波限流策略,即过流时封锁功率器件的方法,将使直流母线电流由流向逆变桥变为流向直流侧。由于软开关变换器谐振... 软开关有源钳位逆变器能够实现功率器件的软开关,有利于提升逆变器功率密度和动态性能。但在发生过流故障时,若采用传统的逐波限流策略,即过流时封锁功率器件的方法,将使直流母线电流由流向逆变桥变为流向直流侧。由于软开关变换器谐振电感的存在,直流母线电流与谐振电感电流叠加流过辅助开关器件,使辅助开关器件承受大电流应力。针对上述情况,提出1种改进逐波限流策略,通过改变逐波限流发生后的逆变桥开关状态,减少流向直流侧的直流母线电流,从而显著抑制电流应力,并通过3 kW软开关有源钳位逆变器实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钳位逆变 过流 逐波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十一电平逆变器功率与开关损耗双均衡倍频调制方法
5
作者 李国华 李应东 邬泽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0-4863,共14页
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可以利用较少的开关器件实现较高电平输出,进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实现高低压单元间功率均衡难度更大。直流侧采用电池组模块进行供电时,功率达不到均衡会使得各H桥单元对应的电池组模块处于不同的放电特性,增大了... 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可以利用较少的开关器件实现较高电平输出,进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实现高低压单元间功率均衡难度更大。直流侧采用电池组模块进行供电时,功率达不到均衡会使得各H桥单元对应的电池组模块处于不同的放电特性,增大了故障概率和维修难度且增加了后期的维修成本。针对此问题,提出2种1:1:1:2混合级联十一电平逆变器功率和开关损耗双均衡倍频调制方法。首先,2种方法分别对3个低压单元采用三角载波、重构载波进行移相,从而实现在全调制度范围内将逆变器的等效开关频率由fc提高至6fc/12fc;使得低压单元各开关器件开关次数均围绕在60次/174次左右上下浮动,实现了低压单元内开关损耗均衡;使得调制度M=0.9/0.6/0.3时低压单元输出功率均围绕在657.5 W/293.5 W/73.5 W上下浮动,实现低压单元间的功率均衡,其次对高压单元采用阶梯波低频调制,随调制度的变化对导通角进行动态调整,使得高压单元各开关器件开关次数均为1次,实现了高低压单元内开关损耗均衡;使得调制度M=0.9/0.6/0.3时高压单元与低压单元输出功率均围绕在1317 W/657.5 W、586 W/293.5 W、146.5 W/73.5 W上下浮动,实现了高低压单元间功率均衡,之后对比分析2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直流电压比为1:1:1:...:x的混合级联H桥逆变器双均衡的普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倍频调制 重构载波 等效开关频率 开关损耗均衡 高低压单元间功率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碳化硅与硅器件混合型三电平有源中点钳位零电压转换软开关变流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锦 党恩帅 +2 位作者 范雨顺 董航飞 刘进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96-2510,共15页
该文提出一种碳化硅与硅(SiC&Si)器件混合型三电平有源中点钳位零电压转换(3L-ANPC ZVT)变流器拓扑。该拓扑中每相主电路采用两个SiC MOSFET器件工作在高频,其余主电路开关为Si器件工作在低频,通过辅助电路使得SiC器件工作在ZVT软... 该文提出一种碳化硅与硅(SiC&Si)器件混合型三电平有源中点钳位零电压转换(3L-ANPC ZVT)变流器拓扑。该拓扑中每相主电路采用两个SiC MOSFET器件工作在高频,其余主电路开关为Si器件工作在低频,通过辅助电路使得SiC器件工作在ZVT软开关条件下,进一步降低SiC MOSFET高频开关损耗和开关应力。拓扑中辅助电路开关采用Si器件且仅在主器件换相过程工作,具有额定电流小且无开关损耗的特点。该文首先介绍该软开关变流器的电路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辅助电路参数的优化设计过程。然后基于双脉冲测试数据对变流器进行损耗建模,分析对比不同开关频率下硬开关和软开关有源中点钳位三电平变流器的损耗分布和效率变化,揭示所提出的软开关变流器拓扑在高开关频率下可以有效改善变流器的效率。最后通过搭建的单相变流器实验平台验证上述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耗建模 逆变 开关 零电压转换 多电平变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器件辅助换流的单相全桥软开关逆变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强 岳远韶 +1 位作者 王天施 刘晓琴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95-2298,共4页
为提高单相全桥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无源器件辅助换流的单相全桥软开关逆变器拓扑结构,通过在逆变器桥臂上增加辅助谐振电路,实现了开关器件的软开关动作.辅助谐振电路中无辅助开关器件,只含有电感、电容和二极管等少量无源器件... 为提高单相全桥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无源器件辅助换流的单相全桥软开关逆变器拓扑结构,通过在逆变器桥臂上增加辅助谐振电路,实现了开关器件的软开关动作.辅助谐振电路中无辅助开关器件,只含有电感、电容和二极管等少量无源器件,这有利于降低辅助电路的成本,而且不会使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复杂化.此外,在逆变器处于死区状态时,负载电流能通过辅助谐振电路续流,可以改善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的畸变率,减小了死区的不利影响.文中详细分析了电路的工作过程,在功率为4kW的单相实验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轻载和满载时逆变器的开关器件都能实现软开关,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的畸变率都得到了改善.因此,该无源器件辅助换流的单相全桥软开关拓扑结构对于提高逆变器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无源 开关 死区 开关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有源箝位软开关三相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睿 马智远 徐德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0-38,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三相并网逆变器,通过在逆变器直流侧增加1个由辅助开关、谐振电感和箝位电容组成的谐振支路,可以实现逆变器主开关和辅助开关的零电压开通,同时开关反并联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得到抑制。逆变器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具有... 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三相并网逆变器,通过在逆变器直流侧增加1个由辅助开关、谐振电感和箝位电容组成的谐振支路,可以实现逆变器主开关和辅助开关的零电压开通,同时开关反并联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得到抑制。逆变器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具有相同且固定的开关频率,主开关和辅助开关电压应力均等于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对逆变器的调制策略、软开关谐振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逆变器谐振参数的设计方法,设计了20 kW实验样机并完成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逆变 零电压开关 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相全桥无源软开关逆变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强 王有政 +1 位作者 王天施 刘晓琴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53-2656,共4页
为改善单相全桥逆变器的运行效率,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单相全桥无源软开关逆变器,在每个开关周期的换流过程中,利用逆变器的低损耗辅助谐振电路,使开关器件实现软切换以节约电能.辅助谐振电路只含有电感、电容和二极管等无源器件,不会使逆... 为改善单相全桥逆变器的运行效率,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单相全桥无源软开关逆变器,在每个开关周期的换流过程中,利用逆变器的低损耗辅助谐振电路,使开关器件实现软切换以节约电能.辅助谐振电路只含有电感、电容和二极管等无源器件,不会使逆变器的控制变复杂.此外,在逆变器处于死区状态下,负载电流可通过辅助电路进行续流,减小了死区状态对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的不利影响.文中分析了电路的工作过程,在功率为3kW的单相样机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开关器件能实现软开关,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的畸变率得到了改善.因此,该拓扑结构对于研发高性能单相全桥逆变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无源 开关 零电流开通 零电压关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流源型三相逆变器的软开关拓扑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志香 吕德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7-162,共6页
针对硬开关损耗大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应用于电流源型三相逆变器的软开关拓扑及其控制方法。对电流源型三相逆变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电流空间矢量控制技术,电流双向流动拓扑与控制,新型的软开关拓扑及其控... 针对硬开关损耗大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应用于电流源型三相逆变器的软开关拓扑及其控制方法。对电流源型三相逆变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电流空间矢量控制技术,电流双向流动拓扑与控制,新型的软开关拓扑及其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应用于电流源型三相逆变器中的软开关拓扑,明确了其控制逻辑,分析其各个模态的电压电流特征和工作波形图。最后使用Matlab仿真软件在电流空间矢量控制下进行总体仿真,验证了拓扑及其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开关的软化,降低了开关应力,并提高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三相逆变 电流空间矢量 双向拓扑 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源软开关三电平逆变器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灵芝 姜康宁 胡炎申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7,共7页
软开关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是满足工业应用高功率和高频化要求的最佳选择。但目前三电平逆变领域软开关技术鲜有应用且缺点尚多,如辅助开关器件繁多、控制复杂化、振荡以及开关管电压应力大等。提出一种新型无源软开关... 软开关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是满足工业应用高功率和高频化要求的最佳选择。但目前三电平逆变领域软开关技术鲜有应用且缺点尚多,如辅助开关器件繁多、控制复杂化、振荡以及开关管电压应力大等。提出一种新型无源软开关三电平逆变器,辅助电路简单且无需改变调制方式,能够平稳实现所有开关管的零电压关断和零电流开通。依据各模态的等效电路,详述了所提软开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总结了软开关实现的基本条件。最后,原理样机试验表明该软开关逆变器能够实现所有功率管的软开关动作,功率管电压应力限制在安全裕度以内,中点电压波动较小,换流过程不会出现高频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逆变 开关 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箝位软开关变压器型Z源逆变器
12
作者 丁新平 余岱玲 +2 位作者 张承慧 王伯荣 张民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126,共9页
针对逆变电路中出现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EMI)问题,依托变压器型Z源逆变器,通过加入有源箝位电路,提出一种有源箝位变压器型Z源逆变器,实现了电路所有有源器件的软开关功能,降低了开关损耗和EMI的影响。根据设计需要,对一个开关周期中具... 针对逆变电路中出现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EMI)问题,依托变压器型Z源逆变器,通过加入有源箝位电路,提出一种有源箝位变压器型Z源逆变器,实现了电路所有有源器件的软开关功能,降低了开关损耗和EMI的影响。根据设计需要,对一个开关周期中具体的工作模式和升-降压功能进行了研究,借助稳态分析法分析电路各部分之间的电压关系,分析具体的ZVS工作过程,推导出各开关ZVS环境的辅助电路参数条件。实验室设计1 kW实验样机波形表明:有源箝位软开关变压器型Z源逆变器可以实现大范围升压功能、同时减少开关损耗并改善EMI影响。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提出电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逆变 准Z逆变 箝位 开关 变压型Z逆变 单级可升压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收功率管变频控制的软开关逆变器研究
13
作者 肖岚 李启明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9-573,共5页
针对正激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提出一种新的吸收功率管变频控制策略 ,给出了变频控制逻辑 ,详细分析了逆变器的工作模态 ,给出了实验波形。通过仿真进行了吸收功率管定频和变频运行特性对比分析。该控制方案有助于降低逆变桥功率管的电... 针对正激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提出一种新的吸收功率管变频控制策略 ,给出了变频控制逻辑 ,详细分析了逆变器的工作模态 ,给出了实验波形。通过仿真进行了吸收功率管定频和变频运行特性对比分析。该控制方案有助于降低逆变桥功率管的电压应力、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变频控制 开关 吸收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开关-二极管基本单元多电平逆变器及其功率均衡调制策略研究
14
作者 叶满园 喻生铭 +3 位作者 刘文芳 邵云鹏 陈银波 邢瑞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3,共12页
针对级联H桥型多电平逆变器开关器件随逆变器输出电平数增加显著增多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功率开关器件-二极管为基本单元的新型多电平逆变器。该逆变器仅使用较少开关器件即可实现高质量电平输出,且该拓扑开关损耗低、效率高,不仅易于扩... 针对级联H桥型多电平逆变器开关器件随逆变器输出电平数增加显著增多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功率开关器件-二极管为基本单元的新型多电平逆变器。该逆变器仅使用较少开关器件即可实现高质量电平输出,且该拓扑开关损耗低、效率高,不仅易于扩展还能有效避免级联单元间电流倒灌等问题。针对传统正负反向层叠载波调制策略调制下逆变器存在级联单元间输出功率不均衡的问题,在传统调制策略基础上推导分析区域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载波循环的功率均衡调制策略,并验证了载波循环规律的普适性,所提调制策略能在保持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载波仅变换2(n-1)次即可在nT_(o)/2内实现级联单元输出功率均衡以及开关损耗平均分配,并提高电源利用率。最后搭建两单元七电平逆变器实验平台对所提调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多电平逆变 开关损耗 电流倒灌 载波循环 区域功率重组 功率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储能型准Z源并网逆变器有限开关序列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程俊 肖先勇 +3 位作者 马俊鹏 杨翔宇 游云峰 曹子恒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47-1655,共9页
以三相储能型准Z源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以提高逆变器的响应速度,实现多目标协同控制为研究目标。首先,推导了三相储能型准Z源并网逆变器的离散化数学模型;然后,介绍了传统的有限集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 以三相储能型准Z源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以提高逆变器的响应速度,实现多目标协同控制为研究目标。首先,推导了三相储能型准Z源并网逆变器的离散化数学模型;然后,介绍了传统的有限集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direct power control, FCS-MPDPC)策略。为了克服传统FCS-MPDPC策略开关频率不固定,电流谐波分布无规律,控制精度依赖于高采样频率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有限开关序列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finite switching sequence model predictive direct power control,FSS-MPDPC)策略;最后,通过实验对FCS-MPDPC策略和FSS-MPDPC策略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Z逆变 模型预测控制 直接功率控制 有限集 有限开关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密度碳化硅MOSFET软开关三相逆变器损耗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何宁 李雅文 +1 位作者 杜成瑞 徐德鸿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1-9,共9页
相比硅IGBT,碳化硅MOSFET拥有更快的开关速度和更低的开关损耗。碳化硅MOSFET应用于高开关频率场合时其开关损耗随着开关频率的增加亦快速增长。为进一步提升碳化硅MOSFET逆变器的功率密度,探讨了采用软开关技术的碳化硅MOSFET逆变器。... 相比硅IGBT,碳化硅MOSFET拥有更快的开关速度和更低的开关损耗。碳化硅MOSFET应用于高开关频率场合时其开关损耗随着开关频率的增加亦快速增长。为进一步提升碳化硅MOSFET逆变器的功率密度,探讨了采用软开关技术的碳化硅MOSFET逆变器。比较了不同开关频率下的零电压开关三相逆变器及硬开关三相逆变器的损耗分布和关键无源元件的体积,讨论了逆变器效率和关键无源元件体积与开关频率之间的关系。随着开关频率从数十kHz逐渐提升至数百kHz,软开关逆变器不仅能够维持较高的转换效率,还能取得更高的功率密度。最后,在1台9 kW软开关三相逆变器和1台9 kW硬开关逆变器上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MOSFET 开关 三相逆变 高效率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临界电压控制的单相电流型逆变器研究
17
作者 王立乔 李翀 +2 位作者 黄海文 邢晓珊 汤兆曌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3,共9页
该文提出一种临界电压控制策略,可实现单相电流型逆变器开关管的零电流关断,同时可有效降低直流侧电感取值。该文给出临界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实现零电流关断的原理和条件,以面积等效原理为基础,通过数学关系的推导分析其降低电... 该文提出一种临界电压控制策略,可实现单相电流型逆变器开关管的零电流关断,同时可有效降低直流侧电感取值。该文给出临界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实现零电流关断的原理和条件,以面积等效原理为基础,通过数学关系的推导分析其降低电感取值的原因。该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临界电压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零电流开关 光伏发电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开关型脉冲激光电源逆变器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意仲 王学礼 +2 位作者 张锐 吴峰 姚建铨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971-975,共5页
对高功率开关型脉冲激光电源逆变压的工作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些说明开关电源逆变器电参数变化的方程,这些方程给出了电容充电时逆变回路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以及逆变器输出功率与逆变器参数的关系.
关键词 开关 脉冲激光电 逆变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率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强 王天施 +2 位作者 孙海军 刘晓琴 侯利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9-226,共8页
为降低传统硬开关逆变器的开关损耗,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率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通过在传统硬开关逆变器的直流环节添加辅助谐振单元,使直流母线电压周期性地归零,可以实现逆变桥主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开关,而且辅助开关器件也可... 为降低传统硬开关逆变器的开关损耗,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率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通过在传统硬开关逆变器的直流环节添加辅助谐振单元,使直流母线电压周期性地归零,可以实现逆变桥主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开关,而且辅助开关器件也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关和零电流开关。此外,辅助谐振单元中的器件都位于直流母线的并联支路上,有利于降低辅助谐振单元的损耗,从而实现逆变器效率的明显改善。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给出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软开关的实现条件和控制策略。制作一个5kW的实验样机,通过实验结果验证该软开关逆变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 直流环节 并联谐振 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直流环节并联谐振软开关逆变器 被引量:37
20
作者 杨迎化 谢顺依 +1 位作者 钟祺 王占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0-54,共5页
电力电子装置开关频率的提高带来了开关损耗与器件损坏问题、感性关断和电磁干扰等一系列新问题。有效克服这些缺陷的方法是采用谐振软开关技术,然而,传统的直流环节谐振型逆变器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大;电压过零点与... 电力电子装置开关频率的提高带来了开关损耗与器件损坏问题、感性关断和电磁干扰等一系列新问题。有效克服这些缺陷的方法是采用谐振软开关技术,然而,传统的直流环节谐振型逆变器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大;电压过零点与逆变器开关策略难以同步,使逆变器输出有大量次谐波。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直流环节并联谐振软开关技术,重点分析了此种软开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原理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 直流环节 并联谐振 逆变 正弦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