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源无损缓冲方式的单级电流型全桥PFC电压尖峰抑制策略(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朱良梅 孟涛 +1 位作者 贲洪奇 孙莹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5-51,16,共7页
研究一种基于无源无损缓冲方式的单相单级电流型全桥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变压器原边电压尖峰抑制策略。该缓冲主要由两个电容与两个电感构成。利用两个串联的电容来吸收电压尖峰,利用电感与电容的谐振工作... 研究一种基于无源无损缓冲方式的单相单级电流型全桥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变压器原边电压尖峰抑制策略。该缓冲主要由两个电容与两个电感构成。利用两个串联的电容来吸收电压尖峰,利用电感与电容的谐振工作实现能量传递,将电容上的能量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转移到变换器的输出侧。详细分析该无源无损缓冲在单相单级电流型全桥PFC变换器中的工作机理,分析关键参数对PFC变换器各开关管电压、电流应力的影响机制,给出了各参数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无损缓冲 功率因数校正 单级 电流型 全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PWM DC/DC变换器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 被引量:5
2
作者 伍瑶 张兴 +1 位作者 周小义 吴玉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01-1604,共4页
文章研究了适用于PWM DC/DC变换器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单元,仅通过在变换器中附加一些无源元件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流导通和零电压关断,并将缓冲元件的能量回馈给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端,达到了无损的效果。该缓冲电路单元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文章研究了适用于PWM DC/DC变换器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单元,仅通过在变换器中附加一些无源元件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流导通和零电压关断,并将缓冲元件的能量回馈给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端,达到了无损的效果。该缓冲电路单元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并能在软开关的情况下保持开关管的最小电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变换器 无源无损缓冲电路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无损缓冲型软开关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林周布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2年第1期33-37,共5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无源无损缓冲型软开关技术 ,这是在变换器中的电感器上附加一个耦合绕组 ,以感应电势自举提高吸收暂态能的电容器电势 ,直接实现无环流下谐振馈能复位。对此应用电路进行的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都表明该技... 提出一种新型的无源无损缓冲型软开关技术 ,这是在变换器中的电感器上附加一个耦合绕组 ,以感应电势自举提高吸收暂态能的电容器电势 ,直接实现无环流下谐振馈能复位。对此应用电路进行的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都表明该技术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开关 变换器 无源无损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耦合的CCM PFC无源无损缓冲电路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清林 张建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5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磁耦合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该电路能有效抑制主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减小开关管开通期间电压和电流的交叠面积,进而提高功率因数校正的效率和减小电磁干扰。缓冲电路中的缓冲电感和电容通过谐振方式进行能量的无...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磁耦合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该电路能有效抑制主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减小开关管开通期间电压和电流的交叠面积,进而提高功率因数校正的效率和减小电磁干扰。缓冲电路中的缓冲电感和电容通过谐振方式进行能量的无损吸收和传递,耦合绕组使得缓冲电感能量复位的条件更容易满足,且缓冲网络并未引入开关管额外的电压应力。详细介绍了缓冲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关键的无源元件参数设计方法。500 W样机的关键测试波形和效率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缓冲电路具有高效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电流连续模式 无源无损缓冲 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率的PFC无源无损缓冲电路 被引量:1
5
作者 郝炳金 姜光远 +1 位作者 王天龙 张建勇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36-240,共5页
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作为谐波补偿装置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有效措施已成为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且绝大多数PFC采用Boost电路,在中等及以上功率等级时PFC常采用电流连续模式,而功率二极管由于存在反向恢复特性,开关管的开通损耗被... 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作为谐波补偿装置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有效措施已成为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且绝大多数PFC采用Boost电路,在中等及以上功率等级时PFC常采用电流连续模式,而功率二极管由于存在反向恢复特性,开关管的开通损耗被大大增加,电磁干扰加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容型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其能够抑制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减小开关管的开通损耗,提高PFC的效率。电路结构简单,软开关实现范围大,500W实验样机验证了PFC在半载时效率能提高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BOOST CCM PFC 无源无损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采用无源无损缓冲电路的新颖充电器
6
作者 汤建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6-538,共3页
传统R.C.D吸收电路或称缓冲电路,利用电阻R吸收多余电能并转变成热量散发,降低了电路效率,增加了电子装置散热负担,不能适合许多要求高的场合。若能将此种损耗减少甚至消除,则将极大地改善整个装置的工作状况,提高可靠性。利用无源器件... 传统R.C.D吸收电路或称缓冲电路,利用电阻R吸收多余电能并转变成热量散发,降低了电路效率,增加了电子装置散热负担,不能适合许多要求高的场合。若能将此种损耗减少甚至消除,则将极大地改善整个装置的工作状况,提高可靠性。利用无源器件L.C和二极管D构成的无源无损缓冲器,没有电阻R,而且能将多余的能量反馈回电源,提高了电路的效率,增加了装置的可靠性。介绍了采用该种技术的单端反激式充电器的使用效果良好。实践证明,无源无损缓冲电路,较之传统的R.C.D缓冲电路,由于没有电阻R,发热少,效率高,工作可靠,比较适合一些高要求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器 无源无损缓冲电路 吸收电路 无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最小电压应力无源无损Buck电路软开关的设计 被引量:14
7
作者 姚绪梁 于乐 罗耀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672,共6页
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可分为:最小电压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和非最小电压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非最小电压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中缓冲电感与电容的比值不再受到限制,能实现更宽的占空比,且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因此本文针对非最小电压应... 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可分为:最小电压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和非最小电压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非最小电压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中缓冲电感与电容的比值不再受到限制,能实现更宽的占空比,且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因此本文针对非最小电压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展开研究,以Buck变换器为基础,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非最小电压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经研究验证了该缓冲电路可有效降低开关损耗,且具有将缓冲过程中存储的能量回馈给电源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无损软开关技术 最小电压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 非最小电压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 BUCK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