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与病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的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预后对比 被引量:3
1
作者 林谦益 简志威 +2 位作者 彭竞源 林义乐 劳向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703-710,共8页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中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且未行淋巴结切除(clinically node-negative without lymphadenectomy,cN0/LND-)和病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pathologically node-negative,pN0)患者的...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中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且未行淋巴结切除(clinically node-negative without lymphadenectomy,cN0/LND-)和病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pathologically node-negative,pN0)患者的术后生存差异。从预后的角度探讨在ICC中cN0能否作为pN0的替代指标。方法:检索SEER数据库2004~2017年行部分肝切除术且无远处转移的ICC患者。经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score matching,PSM)后分为下述3个部分进行生存比较:cN0/LND-vs.pN0[淋巴结切除数(harvested lymph nodes,HLN)>0枚];cN0/LND-vs.pN0(HLN≥6枚);pN0(HLN≥6枚)vs.pN0(HLN<6枚)。结果:PSM后,pN0组(HLN>0枚)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显著长于cN0/LND-组[中位OS(median OS,mOS):54个月vs.44个月,P=0.038],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pN0(HLN>0枚)为预后良好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并且HLN≥6枚淋巴结的pN0患者mOS比cN0/LND-患者更长(72个月vs.44个月,P=0.037)。对T分期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T1/2期或T3/4期的pN0(HLN≥6枚)患者的mOS均长于相应的cN0/LND-患者。此外,pN0(HLN≥6枚)患者的mOS趋向于比pN0(HLN<6枚)患者更长(72个月vs.50个月,P=0.064)。结论:ICC术后pN0患者的OS优于cN0/LND-患者,且HLN≥6枚淋巴结的pN0患者比cN0/LND-患者预后更好。因此,从预后的角度看,在ICC中cN0并非pN0的理想替代指标。对于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的ICC患者仍建议常规行淋巴结切除/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手术治疗 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 病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检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江涛 冯笑山 +1 位作者 张洛 郭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34-635,共2页
背景与目的贲门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是发生在胃贲门部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贲门癌术后长期生存率较低,而淋巴结转移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淋巴结微转移是指常规病理学检查难以发现的直径小于2mm... 背景与目的贲门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是发生在胃贲门部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贲门癌术后长期生存率较低,而淋巴结转移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淋巴结微转移是指常规病理学检查难以发现的直径小于2mm的转移灶。而明确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对于临床分期、决定术后综合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有极其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CK19、CD44v6两种微转移标志物联合检测常规病理学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贲门癌淋巴结微转移,并探讨贲门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特点,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的之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贲门癌术 临床检测 无淋巴结转移 病理学检查 CARDIA 综合治疗方案 CD44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转移淋巴结的MRI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侃 欧阳汉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2期1347-1349,共3页
关键词 颈部转移淋巴结 MRI 无淋巴结转移 头颈部恶性肿瘤 胸腹部肿瘤 颈部淋巴结 转移部位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
4
作者 Mitani S Tomioka T +2 位作者 Hayashi R 刘仙花(摘译) 余英豪(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23-923,共1页
舌鳞状细胞癌(SCC)的5年生存率为50%~60%,其中延迟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是舌SCC最重要的负相关预后因素。本研究选取212例已接受部分舌截除术且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N 0)的SC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解剖学浸润深度(AID)与延迟CLNM... 舌鳞状细胞癌(SCC)的5年生存率为50%~60%,其中延迟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是舌SCC最重要的负相关预后因素。本研究选取212例已接受部分舌截除术且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N 0)的SC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解剖学浸润深度(AID)与延迟CLNM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浸润深度 舌下间隙 无淋巴结转移 对象分析 舌内肌 截除术 颈部淋巴结清扫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珂彦(综述) 张静 丁士刚(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2-416,共5页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癌症发病率,胃癌位列全球第5位[1]。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形式,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1%~35.8%[2~4]。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癌症发病率,胃癌位列全球第5位[1]。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形式,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1%~35.8%[2~4]。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早期胃癌患者。ESD应用的前提是无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 淋巴结转移 癌症发病率 内镜技术 无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mphPET 检测助力筛选豁免腋窝淋巴结活检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6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102-1102,共1页
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当前临床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手术治疗方式,然而其存在一定的手术并发症,约80%患者活检后病理确认无淋巴结转移,提高临床腋窝淋巴结评估的准确性,特别是阴性预测值,从而筛选出能够避免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患者... 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当前临床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手术治疗方式,然而其存在一定的手术并发症,约80%患者活检后病理确认无淋巴结转移,提高临床腋窝淋巴结评估的准确性,特别是阴性预测值,从而筛选出能够避免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患者,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活检 淋巴结阴性 腋窝淋巴结 手术治疗方式 无淋巴结转移 手术并发症 阴性预测值 早期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淋巴转移与预后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介之 孔北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27-729,共3页
关键词 淋巴转移 宫颈癌 预后 单纯放射治疗 国际妇产科联盟 盆腔淋巴结 无淋巴结转移 单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4在7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熊正文 李永深 +4 位作者 李德炳 苏红 黄勇 胡海霞 李宏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 V D)与非小细胞肺癌(N SC LC)侵袭性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微波枸椽酸缓冲液抗原修复后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方法(LSA B)检测778例N SC LC中的M V D与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 V D)与非小细胞肺癌(N SC LC)侵袭性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微波枸椽酸缓冲液抗原修复后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方法(LSA B)检测778例N SC LC中的M V D与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关系。结果:78例N SC LC标本平均微血管计数为(65.8±14.3)条,实际范围18~112条。有淋巴结转移的微血管为(69.5±15.7)条,无淋巴结转移的微血管为(44.3±14.3)条,M V D与有无转移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1),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以及病理学分级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M V D高的病人侵袭性强、转移率高、病人预后差,M V D可作为检测N SC LC病人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CD34 微血管密度(MVD) 表达及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临床病理学特征 无淋巴结转移 肿瘤大小 组织学类型 微血管计数 病理学分级 分化程度 吸烟史 病人 性行为 修复后 缓冲液 枸椽酸 差异性 侵袭性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的现代治疗策略
9
作者 揭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799-2800,共2页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首先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得到公认,主要根据病变浸润深度,即病变位于黏膜及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均称EGC.EGC又分为黏膜癌(mucosal cancer)及黏膜下癌(submucosal cancer).
关键词 早期胃癌 现代治疗 黏膜下层 无淋巴结转移 浸润深度 黏膜癌 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开刀治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
10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I0001-I0001,共1页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ECG)是指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者。治疗早期胃癌传统的方法是外科根治切除术,手术切除病变以后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但外科手术由于破坏了胃的正常解剖结构,其生...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ECG)是指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者。治疗早期胃癌传统的方法是外科根治切除术,手术切除病变以后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但外科手术由于破坏了胃的正常解剖结构,其生理功能受到很大影响,且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慢,费用高。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治疗 carcinoma 无淋巴结转移 外科手术 根治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是内镜治疗还是外科治疗?
11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早期食管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食管黏膜下层以内,未累及肌层,无淋巴结转移。以往早期食管癌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开胸手术切除病变及消化道重建解决进食、改善症状最确实可靠,部分患者尚能达到长期生存,故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 早期食管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食管黏膜下层以内,未累及肌层,无淋巴结转移。以往早期食管癌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开胸手术切除病变及消化道重建解决进食、改善症状最确实可靠,部分患者尚能达到长期生存,故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过去只能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一些疾病如早期消化道肿瘤、黏膜下肿瘤等,通过消化内镜下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外科治疗 内镜治疗 消化道重建 无淋巴结转移 手术治疗 消化道肿瘤 黏膜下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胃癌根治术疗效的原因分析
12
作者 李德霖 江水 +3 位作者 李幼德 刘慧若 戴怀明 于金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91-91,共1页
本文对368例胃癌根治术,进行淋巴转移、被侵脏器、腹腔冲洗液查脱落癌细胞的临床和病理观察。随访5~10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根治术 腹腔冲洗液 淋巴转移 病理观察 淋巴结转移 胃体大弯 淋巴结清扫 脱落细胞检查 无淋巴结转移 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