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无形之理 无法之法
- 1
-
-
作者
国亭
-
出处
《中国美术》
1995年第4期26-27,共2页
-
文摘
无形之理 无法之法国亭由刘宇甲、丁战合作编著的《中国写意山水画技法》,著名山水画家魏紫熙对之评价甚高。他认为近几十年来各地出版了不少有关山水画入门的教材,对初学者虽然起到一定的“端正手脚”的作用,但也存在副作用。那些技法书“大部分只停留在画谱式的编绘...
-
关键词
无法之法
魏紫熙
山水画家
画史
画理
江苏美术出版社
画论
山水画教学
立论有据
临习
-
分类号
J204.3
[艺术—美术]
-
-
题名展览
- 2
-
-
-
出处
《中国书画》
2024年第2期132-132,共1页
-
文摘
无中生有——况尉书法作品展。开幕时间:2024年1月6日。展览地点:山东青州美术馆。主办单位: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中共青州市委宣传部。展览汇集了况尉的近百幅书法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现了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创作魅力。展览以“无中生有”为主题,体现了作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创作意境和书法无法之法的归宿。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书记兼教学部主任葛玉君对况尉的学术点评值得回味:“况尉的书法,在貌似平稳的创作过程中,突显个体性经验。在我看来,他的创作着重强调一种理性前提下的感性书写,一种日常性书写下的情感注入。况尉的书法作品另一重要特点,则是表现出对周边生长世界的切身体会及对当下文化艺术生态的一种反思。”
-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书法作品
书法家协会
艺术生态
无中生有
日常性
无法之法
展览地点
-
分类号
J292.1-28
[艺术—美术]
-
-
题名论领导方法的变化规律
- 3
-
-
作者
赵泽洪
刘洪均
蒋丹
-
机构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Z期34-36,共3页
-
文摘
和谐社会对领导者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者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不仅在于对具体领导方法的正确运用,更需要从领导方法不断发展变化的表象中发现并掌握其内在规律。为此,本文对领导方法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领导者以启示,以便在领导活动中能准确把握和运用。
-
关键词
领导方法
领导活动
领导环境
领导学
领导行为
领导工作
无法之法
管理学理论
统领地位
《毛泽东选集》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百出新意,不践古人”的苏轼书法
- 4
-
-
作者
范涛
-
机构
河南焦作大学
-
出处
《美术大观》
2007年第10期15-,共1页
-
文摘
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十分辉煌的一个时期,中国书法艺术在宋代形成了一个新的高峰,在魏晋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作为"宋四家"之一的苏轼,他不仅在诗、词、散文方面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绘画方面开启文人写意画派的先河,其书法更以"百出新意,不践古人"成为尚意派的先锋;他的书法理论推动了宋代书法独立而寓于新意的发展历程.黄庭坚谓之:"本朝善书,当推为第一."
……
-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古人
化石人类
法度
新意
技道两进
无法之法
苏轼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浅论苏轼的书法美学观
- 5
-
-
作者
左国华
-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5期46-47,共2页
-
基金
黄冈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部分成果
项目名称:论苏轼书法的美学价值
项目编号:06cq90
-
文摘
苏轼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其文艺观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书法美学的主要内容是:提倡自出新意,推崇学养韵味,重视自然论,强调法度。
-
关键词
书法
自出新意
书法作品
苏轼
王羲之
书家
书法创作
美术创作
美学观
技道两进
黄庭坚
草书
书体
无法之法
-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
-
题名从傅舟画作所想到的
- 6
-
-
作者
王林
-
机构
四川美术学院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8年第1期108-111,共4页
-
文摘
傅舟画室自名"滋兰轩",在四川美术学院街对面501仓库的loft空间里,其实既无"兰"也无"轩",真真实实的存在就只有一个"滋"字。滋者,滋养、耕耘之义也。兰轩不在,时代变迁,坚守中国传统书画的画家,其实已是一批理想主义者。
-
关键词
傅舟
兰轩
中国传统书画
四川美术学院
没骨花
白石老人
当代艺术中心
水墨画家
无法之法
徐崇嗣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公安派的文学创作论与庄子美学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微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3期95-100,共6页
-
文摘
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视角,考察公安派的文学创作论与庄子美学思想的异同:公安派一方面接受了庄子纯任自然等重要美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则否定了其“去欲”和神秘主义的倾向,深化和发展了庄子美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表现出新兴市民的识见和审美情趣,把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创作论推向了高峰。无论是接受还是否定,都与公安派所处晚明社会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追求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
关键词
公安派
文学创作论
袁宏道
庄子美学思想
浪漫主义
无意识心理
七子派
中国古代
中国文学
无法之法
-
分类号
I209.48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李白款《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考论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肖汉泽
-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
-
出处
《书画世界》
2022年第12期57-61,共5页
-
文摘
李白款《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惊现日本,不少文博专家为之考辨。专家们关于是“唐人墨迹”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书家是否为李白?本文拟从帖文与现存最早李白诗文刻本对照、用字与盛唐避讳法规比较、字体选择与所处境遇的关系、楷隶间杂与“无法之法”、李白诗稿与日本遣唐使递交时空及送达机缘等诸多方面加以考证,结论是否定的。尽管如此,作为“唐人墨迹”的《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依然是一件国宝级文物。
-
关键词
文献比较
避讳
字体选择
无法之法
遣唐使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支秃笔”与“一碗苦茶”──论蒋兆和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马振声
-
出处
《中国美术》
1994年第6期11-12,共2页
-
文摘
“一支秃笔”与“一碗苦茶”──论蒋兆和的艺术特色马振声为纪念蒋兆和诞辰九十周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型精美画册《蒋兆和作品全集》(上,下二卷)。集中展现了他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代表作品,较全面地记录下蒋兆和独具特色的艺术成就。蒋兆和于1941年...
-
关键词
蒋兆和
艺术特色
艺术成就
人物画创作
现实主义艺术
流民图
境象
墨分五色
李可染
无法之法
-
分类号
J21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在“会海”里“游泳”的技巧
- 10
-
-
作者
宋文建
-
机构
河南省洛阳耐火材料厂团委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5-25,共1页
-
文摘
当了领导干部就免不了要下会海。目前,相当多的领导过程是靠会议来实现的,加之组织和参加会议者的主观因素,会议不仅多而且长,据笔者对百余名处级干部的调查,他们的工作时间有50—60%被会议占去,三天两头泡在会上,搞得十分头痛,可又没有办法,谁家的会你不参加,人家就会认为你对人家的工作不支持、不重视、不配合。
-
关键词
处级干部
领导干部
参加会议者
领导过程
工作时间
工作计划
办公时间
思边
无法之法
关健时刻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坐忘斋三题
- 11
-
-
作者
任世杰
-
出处
《书画世界》
1994年第6期42-44,共3页
-
文摘
青年书法家张兆玉,对书法艺术倾注了不尽的情感。他以「坐忘」二字为其书斋命名,置身那几净窗明、笔精墨良的书斋里,任凭春华秋实、市声喧沸,却物我两忘。心灵不受尘世万物所系累。至此,「坐忘」之境界已全出也。恽南田题王石谷临九龙山人《枯槎竹石图》诗云:「心忘方入妙,意到不求工,点拂横斜处,天机在此中。」张兆玉于书法艺术不能忘情。和「忘」字结下了难解之缘。在他的艺术生命里,处处充满着「忘机」。
-
关键词
坐忘
张兆玉
恽南田
物我两忘
王石谷
忘机
艺术生命
二字
诗云
无法之法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石虎画语录
- 12
-
-
-
出处
《中国艺术》
1999年第1期53-53,共1页
-
-
关键词
现代主义
石虎
赋彩
艺术本体
原始艺术
无法之法
天人合
加减乘除
丹青
重彩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史希光画集》及创作思路
- 13
-
-
作者
史希光
-
出处
《中国美术》
1997年第2期37-39,共3页
-
文摘
《史希光画集》及创作思路史希光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史希光画集》已于1997年第一季度出版发行。画集中选择了我的部分代表作品,其中有《飞天系列》8幅、《妙音如意系列》8幅、《菩萨系列》3幅、《达摩系列》2幅和一幅肖像作品,这些作品主要采用传统工...
-
关键词
史希光
创作思路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发行
心灵美
艺术创造力
具象
佛教绘画
无法之法
拈花微笑
-
分类号
J221.8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