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递增工作强度运动时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选取及与RPE等级值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6-71,共6页
本文研究证明,乳酸阈和通气阈双重拐点结合可作为判断VIATmax的简单可靠方法;较高VO2max相对值和较低心率可使受试者以更快VIAT-max运动而不伴随更多乳酸水平上升;RPE等级值与HLmax、VO2max速度、HRmax和VO2max相关提示RPE受上述生... 本文研究证明,乳酸阈和通气阈双重拐点结合可作为判断VIATmax的简单可靠方法;较高VO2max相对值和较低心率可使受试者以更快VIAT-max运动而不伴随更多乳酸水平上升;RPE等级值与HLmax、VO2max速度、HRmax和VO2max相关提示RPE受上述生理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 RPE等级值 通气无氧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氧阈理论中的几个问题(综述) 被引量:7
2
作者 洪长青 邓树勋 《体育学刊》 CAS 1997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无氧阈 乳酸强度 通气 最大吸氧量 几个问题 乳酸 耐力训练 运动生理学 sports 乳酸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氧阈理论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健 史烈 朱祖祥 《人类工效学》 1998年第3期52-60,共9页
无氧阈(AnaerobicThreshold,AT)概念是由Wasserman等于60年代提出的,它特指人体进行体力性负荷时,体内的能量代谢由以有氧代谢为主向以无氧代谢为主转变的临界点。由于该代谢性质的转变是以缺氧导... 无氧阈(AnaerobicThreshold,AT)概念是由Wasserman等于60年代提出的,它特指人体进行体力性负荷时,体内的能量代谢由以有氧代谢为主向以无氧代谢为主转变的临界点。由于该代谢性质的转变是以缺氧导致乳酸的生成为依据进行判别的,故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阈 无氧代谢 有氧代谢 体力 运动负荷 有氧工作能力 转变 机制 指标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男生“阳光长跑”个体无氧阈心率回归方程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国军 刘亚 刘石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38,共7页
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建立高中生"阳光长跑"个体无氧阈心率回归方程,使每个学生可以获得个体适宜负荷强度,并以此控制跑速。第1阶段通过文献初选,再通过专家问卷法对初选指标做进一步筛选,然后对确定的指标进行实验测试,以无氧阈... 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建立高中生"阳光长跑"个体无氧阈心率回归方程,使每个学生可以获得个体适宜负荷强度,并以此控制跑速。第1阶段通过文献初选,再通过专家问卷法对初选指标做进一步筛选,然后对确定的指标进行实验测试,以无氧阈心率为因变量,筛选出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建立个体无氧阈回归方程;第2阶段用回归方程计算的无氧阈心率与实测无氧阈心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回代检验;第3阶段以回归方程计算出的无氧阈心率作为负荷强度进行为期12周训练,以检验实践应用效果。结果显示:(1)实验对象推测值与实际观察值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推测值与实际观察值进行相关分析再次应证其一致性较高(r=0.889,P<0.001)。(2)12周训练后,实验组前后VO2max比较有显著提升(P<0.01),对照组VO2max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VO2max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高中男生"阳光长跑"活动推荐使用个体无氧阈心率作为负荷强度监控指标,个体无氧阈心率回归方程为:Y=111.537+6.076x1-0.2821x2-0.569x3+9.944x4(其中,x1为年龄,x2为身高、x3为基础心率,x4为体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无氧阈心率 靶心率 有氧耐力 回归方程 阳光长跑 高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无氧阈测试法在赛艇运动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宋高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65,76,共3页
采用两种不同的无氧阈测试方法(乳酸法和Conconi法)对赛艇运动员进行测试,并比较其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其无氧阈血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无氧阈心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率之间的差异有可能是由最大乳酸稳定状态下的个体乳酸阈最大速度... 采用两种不同的无氧阈测试方法(乳酸法和Conconi法)对赛艇运动员进行测试,并比较其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其无氧阈血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无氧阈心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率之间的差异有可能是由最大乳酸稳定状态下的个体乳酸阈最大速度引起的,在赛艇训练中以Conconi测试的心率拐点作为无氧阈训练的评定指标更有利于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阈 赛艇运动员 血乳酸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乳酸稳定状态下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可行性研究及与RPE等级值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立 郭永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6-88,116,共4页
本研究证明 ,VIATmax能较好地产生 ML SS;RPE等级值“1 3~ 1 5”能够反映 MLSS时的机能变化 ;VIATmax可自我控制和调节。
关键词 运动生理 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 最大乳酸稳定状态 RPE等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心率拐点确定无氧阈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葛新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7-71,共5页
在逐级增负荷运动的初始阶段,心率随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长,两者呈直线关系,当负荷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心率增长相对落后于负荷强度的增加,从而出现心率拐点。心率拐点输出功率与乳酸氧十分接近(r=0.97),与乳酿无氧阈具有相同的价值,可作... 在逐级增负荷运动的初始阶段,心率随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长,两者呈直线关系,当负荷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心率增长相对落后于负荷强度的增加,从而出现心率拐点。心率拐点输出功率与乳酸氧十分接近(r=0.97),与乳酿无氧阈具有相同的价值,可作为用于确定男子赛艇运动员无氧阈的一种简易方法。也可作为评定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和训练水平的一个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心率拐点 无氧阈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氧含量测定——一种测试无氧阈的新方法
8
作者 李红燕 张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2,55,共4页
阐述了无氧阈的形成机制及传统的测试方法,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无氧阈的方法:肌氧含量的测定,并对其在无氧阈时的变化及与血乳酸的关系作一介绍,最后指出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但目前尚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 肌氧含量 无氧阈 乳酸 通气 血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台阶递增负荷法”测定无氧阈的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郑红英 《体育科技》 1996年第4期31-32,共2页
采用台阶递增负荷法进行无氧阈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所测"心率-功率无氧阈"曲线形状与专家研究结果相一致,且测试重复性良好。
关键词 无氧阈 拐点心率 台阶递增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氧阈理论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健 顾越州 朱祖祥 《体育科技》 1998年第S1期7-17,共11页
关键词 无氧阈 乳酸 检测方法 通气 血乳酸 运动时 运动肌 相关系数 肌糖原 运动负荷
全文增补中
无氧阈前后的血乳酸值及其代谢特点
11
作者 肖震亨 《山东体育科技》 1984年第3期63-65,共3页
人体在以较小强度运动时体内血乳酸水平是很低的,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阈值时血乳酸开始迅速增加,这个阈值即为无氧阈。无氧阈时的血乳酸约为四毫克分子/升。这时的一切可以定量的生理指标都可以用来表示无氧阈值。比如强度,耗氧量。
关键词 无氧阈 血乳酸值 代谢特点 血乳酸水平 运动强度 毫克分子 有氧代谢 耗氧量 糖代谢 耐力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无氧阈在中长跑训练控制中的应用
12
作者 B.Coen 姜文凯 王立红 《山东体育科技》 1992年第3期42-46,共5页
逐级运动试验可以评估体能,无氧阈则能客观地反映耐力水平,为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特别是耐力训练。一般把4mmoL/L的乳酸或通气阈水平作为制定训练计划的基础,其条件是假定实验条件和训练相似。
关键词 个体无氧阈 通气 运动试验 耐力训练 中长跑训练 血乳酸浓度 训练计划 平板试验 耐力跑 耐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氧阈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13
作者 翁玉泉 徐光辉 《山东体育科技》 1986年第3期33-35,共3页
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运动生理学研究都证明,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及运动员的耐力性运动成绩,和无氧阈(即在运动中血乳酸浓度发生急剧增加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的利用率)有很高的相关性。由于这一特性在运动医学及康复医学等领域都... 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运动生理学研究都证明,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及运动员的耐力性运动成绩,和无氧阈(即在运动中血乳酸浓度发生急剧增加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的利用率)有很高的相关性。由于这一特性在运动医学及康复医学等领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很多医学者对无氧阈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些研究工作者对无氧阈的发生机制提出了五种不同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阈 血乳酸浓度 运动强度 耐力性运动 运动医学 医学者 康复医学 最大吸氧量 运动生理学 肌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于或低于无氧阈的长时间准备活动对最大运动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H.吉诺维里 BA.斯坦福德 邢华城 《体育科技》 1984年第1期45-48,共4页
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运动员通常都要进行准备活动。虽然一般都认为准备活动是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的,但是这一点并未得到证实。以往虽进行过一些研究,但结果却是相互矛盾的。例如阿斯马森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准备活动对运动成绩具有有利... 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运动员通常都要进行准备活动。虽然一般都认为准备活动是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的,但是这一点并未得到证实。以往虽进行过一些研究,但结果却是相互矛盾的。例如阿斯马森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准备活动对运动成绩具有有利的影响,而诺尔顿等人却认为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成绩 诺尔顿 无氧阈 马森 血乳酸浓度 最大吸氧量 毫克分子 肌乳酸 功率自行车运动 深部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无氧阈强度训练对青年男子竞走运动员有氧耐力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任博聪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第18期103-104,共2页
本文以有氧耐力、最大摄氧量以及无氧阈为根本,对男子竟走运动员展开训练,深入研究提升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方法及效果。研究对象为6名男子竟走运动员,测试内容包括最大摄氧量及个体无氧阈。通过对运动员进行为期16周无氧阈强度训练后参与... 本文以有氧耐力、最大摄氧量以及无氧阈为根本,对男子竟走运动员展开训练,深入研究提升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方法及效果。研究对象为6名男子竟走运动员,测试内容包括最大摄氧量及个体无氧阈。通过对运动员进行为期16周无氧阈强度训练后参与训练人员最大摄氧量及通气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最大摄氧量提高了5.73%,最大坡度提高了18%,最大通气量提高了11.45%;无氧阈时的摄氧量提高了7.02%,氧脉搏提高了11.36%,坡度提高了2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阈强度 竞走运动员 有氧训练 青年男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HiLo训练法与LoHiLo训练法对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春宽 乔柱 +1 位作者 高颀 李少丹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9-63,共5页
探讨HiHiLo训练法与LoHiLo训练法对提高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HiHiLo组无氧阈功率指标显著性上升,AT功率平均水平上升了8.24%,RPE指标在各时间点均显著性降低,心率指标无显著性影响,血乳酸指标从150~240 W时段... 探讨HiHiLo训练法与LoHiLo训练法对提高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HiHiLo组无氧阈功率指标显著性上升,AT功率平均水平上升了8.24%,RPE指标在各时间点均显著性降低,心率指标无显著性影响,血乳酸指标从150~240 W时段显著性降低,O2max指标显著性升高,升高幅度达5.37%;LoHiLo组无氧阈功率指标无显著变化,上升幅度为6.24%,RPE指标只有在150~240 W两个时间点有显著性降低,其他时间点无显著性,心率指标无显著性,血乳酸指标无显著性,O2max指标无显著性,降低了1.08%.结果提示:在提高跆拳道女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上,HiHiLo训练法较LoHiLo训练法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HILO LoHiLo 有氧代谢能力 无氧阈 RPE 心率 血乳酸 VO2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冬 冯菲 李淑芬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0,共3页
采用自动气体分析仪和遥测心率计对20名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达3 6±0 32L/min(60 9±4 23ml/kg·min);无氧阈摄氧量占最大摄氧量的79 8%,接近优秀耐... 采用自动气体分析仪和遥测心率计对20名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达3 6±0 32L/min(60 9±4 23ml/kg·min);无氧阈摄氧量占最大摄氧量的79 8%,接近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水平;但一般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同比则有显著差异,提示武术基础训练中应注意加强有氧代谢能力训练,以有助于耐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套路 有氧代谢能力 最大摄氧量 无氧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代谢能力与耐力项目训练中运动强度的选择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陆绍中 李开刚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44,共4页
全面阐述了有氧代谢能力的概念 ,提出了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最大摄氧量平台的持续时间都应是耐力训练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发展此 3项目标应采用的训练强度。
关键词 最大摄氧量 无氧阈 最大摄氧量平台的持续时间 有氧能力 训练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近红外光谱学技术无损监测气体交换率的新途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国栋 高辛琳 +2 位作者 刘明 吕坤如 龚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49,共4页
为了探讨等级性递增强度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组织内肌氧含量相对变化的特点,以及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相对变化(ΔHbO2)与运动强度和通气无氧阈(VT)间的关系,利用基于光漫射理论研制的三波长近红外肌氧测量系统,对10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在跑... 为了探讨等级性递增强度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组织内肌氧含量相对变化的特点,以及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相对变化(ΔHbO2)与运动强度和通气无氧阈(VT)间的关系,利用基于光漫射理论研制的三波长近红外肌氧测量系统,对10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在跑台上作7级递增强度运动时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进行了在体、实时、连续监测,同时测定了受试者的VO2、二氧化碳呼出量(VCO2)、HR和RER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组织内肌氧含量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ΔHbO2与VO2和VT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线光谱术 男子中长跑运动员 肌氧含量 通气无氧阈(VT) 运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肺运动试验的医护人员健康状况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溪 蔡倩 +1 位作者 李际强 黄小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0期88-91,共4页
目的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EPT),探讨及研究当今医疗强度下医护人员的心肺运动功能变化情况,为不同的医护人员制订合理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59名医护人员,根据运动时间不同分为运动组3... 目的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EPT),探讨及研究当今医疗强度下医护人员的心肺运动功能变化情况,为不同的医护人员制订合理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59名医护人员,根据运动时间不同分为运动组30名与不运动组29名,分别对两组进行CEPT并监测心电图、血压、最大氧耗量(VO_(2max))、无氧阈(AT)、最大分钟通气量(VE_(max))、最大心率(HR_(max))、氧脉搏(O_(2pulse))等。运动过程中两组气促症状按Borg主观感觉疲劳程度评定表(RPE)分级。结果运动组AT低于不运动组,VO_(2max)、VE_(max)、HR_(max)、O_(2pulse)均高于不运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两组RPE分级均集中表现为很吃力(17~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动组医护人员的平均心肺功能水平明显高于不运动组医护人员,CEPT的结果为医护人员运动处方的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制订个体化的运动锻炼项目,提高健康水平,为医护人员应对抢救、手术以及值班等各种临床工作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心肺运动试验 无氧阈 氧脉搏 耗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