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冬奥会前国家短道速滑队女子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检测及特征的辩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刘俊一 徐莹 +1 位作者 陶玉晶 张强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4,共5页
通过Short-term anaerobic,Intermediate-term anaerobic test,120 sec maximal test 3种无氧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对国家短道速滑队备战2010年冬奥会的7名主力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备战奥运会前... 通过Short-term anaerobic,Intermediate-term anaerobic test,120 sec maximal test 3种无氧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对国家短道速滑队备战2010年冬奥会的7名主力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备战奥运会前无氧运动能力的状态、特点以及规律,揭示了短道速滑运动员原发性、保持性和持续性无氧运动能力之间的基本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原发性和保持性无氧运动能力优于韩国女队,持续性无氧运动能力与韩国女队有很大差距,建议在未来的训练中把握三种无氧运动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持续性无氧运动能力为主,运用多种训练方法以及不同的滑跑速度和强度点分级进行训练将对专项无氧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短道速滑 无氧运动能力 冬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及其复合药对大鼠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晓莉 张琴 乔德才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1-13,共3页
通过建立大鼠无氧运动模型,观察补充刺五加及复合药对大鼠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服用刺五加及复合药后大鼠血中Hb含量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LD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体重增长幅度明显加快(P<0.05),... 通过建立大鼠无氧运动模型,观察补充刺五加及复合药对大鼠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服用刺五加及复合药后大鼠血中Hb含量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LD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体重增长幅度明显加快(P<0.05),负重游泳至力竭时间明显延长(P<0.05);M2、M4组大鼠血清BUN浓度较CG2明显降低(P<0.01)。从本实验结果证实,刺五加及复合药具有促生血和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改善体内的缺氧状况,提高大鼠的无氧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无氧运动能力 大鼠 抗氧化能力 复合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减重对优秀高校跆拳道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无氧运动能力及身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冯云辉 李爽 曾庆国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减重对跆拳道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及身体组成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大学12名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在减重前后分别测试有氧、无氧和身体组成的各项指标,并作指标自身前后t检验,α值设定为0.05。结果:快速减重前、后,... 目的:探讨快速减重对跆拳道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及身体组成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大学12名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在减重前后分别测试有氧、无氧和身体组成的各项指标,并作指标自身前后t检验,α值设定为0.05。结果:快速减重前、后,有氧运动能力指标VO2m ax、最大运动时间及无氧运动能力指标最高无氧动力、无氧能力、平均无氧动力、疲劳指数均未达显著影响;身体组成指标蛋白质重、骨质重、体脂肪率、脂肪重、脂肪分布(腰臀围比)、肌肉重均达显著影响,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未达显著差异。结论:一周内快速减重3-5 kg对优秀高校跆拳道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并不会造成显著影响,对最大运动持续时间也没有显著的影响;反而由于体重及体脂肪减少而增进了VO2m ax。因此,一周内快速减重3-5 kg(原体重5%-8%),体脂百分比控制在6%以上,对高校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而言仍是在适当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减重 跆拳道运动 有氧运动能力 无氧运动能力 身体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速度滑冰队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解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月华 杨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7,23,共6页
目的:对国家速度滑冰队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解析,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将45名国家速度滑冰队运动员分为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组,进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实验、30 s Wingate无氧实验,对测试结果做组间对比分析。... 目的:对国家速度滑冰队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解析,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将45名国家速度滑冰队运动员分为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组,进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实验、30 s Wingate无氧实验,对测试结果做组间对比分析。结果:(1)男子长距离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相对值及最大功率显著高于短、中距离组(P<0.01),短、中距离组乳酸阈功率显著低于长距离组(P<0.05),女子中、长距离组乳酸阈功率显著高于短距离组(P<0.05);(2)男子短距离组最大无氧功率绝对值及相对值、无氧功率递减率、峰值血乳酸显著高于中、长距离组(P<0.01或P<0.05),短、中距离组平均无氧功率相对值均显著高于长距离组(P<0.05),女子长距离组最大无氧功率绝对值显著低于短距离组(P<0.05),短、中距离组无氧功率递减率均显著高于长距离组(P<0.05);(3)短距离组男子运动员无氧功率递减率显著高于同组女子运动员(P<0.05)。结论:(1)国家男子短距离运动员无氧能力优于中、长距离运动员,成绩已达世界级水平,中距离运动员无氧能力优于长距离者,但其有氧、无氧能力均低于世界水平,长距离运动员有氧能力优于短、中距离运动员,但与世界水平存在差距;(2)女子中、长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氧能力优于短距离运动员,但无论何种距离的女子速滑运动员,其专项运动能力均不突出,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3)男、女长距离运动员疲劳速率明显低于短、中距离运动员,国家速度滑冰队的疲劳速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队 速度滑冰 有氧运动能力 无氧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低氧抗阻训练对男子体操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贾钧 王晨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进行4周循环抗阻训练(CRT)对男子体操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6名男子体操运动员随机分为低氧训练(hypoxia training,HT)组和常氧训练(normoxia training,NT)组,每组n=8。N...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进行4周循环抗阻训练(CRT)对男子体操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6名男子体操运动员随机分为低氧训练(hypoxia training,HT)组和常氧训练(normoxia training,NT)组,每组n=8。NT组和HT组受试者分别于常氧和低氧(模拟3000 m高度)环境下进行4周CRT。实验前后利用递增负荷力竭实验(最大摄氧量、最大有氧功率等)测定有氧运动能力,利用运动场测试(300 m全力冲刺记时跑和300 m反复间歇跑测试)与实验室测试(股四头肌最大随意收缩、半蹲跳、下蹲跳和30 s Wingate实验)测定无氧运动能力,静脉取血测定血液学参数。结果:组内与实验前比较,实验后HT组300 m反复间歇跑完成次数、峰值LA含量(LApeak)、股四头肌最大随意收缩(MVC)、半蹲跳(SJ)、下蹲跳(CMJ)、峰值功率(PP)和平均功率(MP)显著性升高(P <0. 05),NT组LApeak、MVC、SJ、CMJ、PP和MP升高(P <0. 05);组间与NT组比较,实验后HT组300 m反复间歇跑完成次数、LApeak、MVC、SJ、CMJ、PP和MP升高(P <0. 05)。有氧运动能力参数和血液学参数在两组实验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P> 0. 05)。CRT过程中的平均心率(HRmean)在HT组高于NT组(P <0. 05)。结论:低氧环境下进行CRT能够显著改善男子体操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耐乳酸能力增强有关,但对有氧运动能力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训练 循环抗阻训练 体操运动 无氧运动能力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糖对中国式摔跤女运动员赛前训练自由基代谢和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孙红梅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茶多糖对中国跤女运动员自由基代谢和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名优秀中国跤女运动员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茶多糖组,进行4周赛前训练,每天睡前1小时两组均分别温开水冲服剂量为10 mg/kg体重的安慰剂和茶多糖,测试... 目的:探讨茶多糖对中国跤女运动员自由基代谢和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名优秀中国跤女运动员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茶多糖组,进行4周赛前训练,每天睡前1小时两组均分别温开水冲服剂量为10 mg/kg体重的安慰剂和茶多糖,测试4周赛前训练前、后血浆MDA、SOD、CAT、GSH-Px、GSH、GR和无氧运动能力指标PP、AP、PD、Cmax和Cmax-time。结果:4周赛前训练后,茶多糖组中国跤女运动员血浆MDA量极显著降低(P<0.01),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CAT、GR活性和GSH量均显著升高(P<0.05);PP和AP显著升高(P<0.05),PD和Cmax-time显著降低(P<0.05);血浆MDA与PP和A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SOD与PP和A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AT和GSH-Px均与PP和A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D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茶多糖可通过其蛋白质成分的直接氧化修饰、微量元素激活抗氧化酶活性和醛糖成分提高抗氧化物质量等途径提高中国跤女运动员的抗氧化能力,促进其无氧运动能力提高;可通过改善微循环有效灌注,加速运动中乳酸清除及CP和ATP恢复,促进无氧运动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中国式摔跤 自由基 抗氧化能力 无氧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滩足球训练与传统足球训练对足球运动员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70,共3页
选取反映足球运动员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的代表性指标乳酸阈、最大无氧功率,设计分组教学实验:将24名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长达17周(5次/周)的沙滩足球训练和传统足球训练。对分组教学实验前后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 选取反映足球运动员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的代表性指标乳酸阈、最大无氧功率,设计分组教学实验:将24名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长达17周(5次/周)的沙滩足球训练和传统足球训练。对分组教学实验前后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氧功率指标产生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指标显著提高,可知沙滩足球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足球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乳酸阈指标产生显著性差异;另外,通过分析跑动过程中各个时间段运动员心率的变化情况发现,分组教学实验后9 min^12 min心率开始产生变化,由此可知沙滩足球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足球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滩足球训练 足球运动 有氧运动能力 无氧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氨酸对篮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贺友平 《福建茶叶》 2018年第7期397-397,共1页
在现代茶叶科学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如今我们对茶叶产品的成分认知日益完善,尤其是其中对茶氨酸元素、茶多酚元素等诸多元素的价值研究不断完善,我们看到合理有效发挥茶叶产业的具体应用优势,其将为当前我国茶叶产业的优势转化提供重要... 在现代茶叶科学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如今我们对茶叶产品的成分认知日益完善,尤其是其中对茶氨酸元素、茶多酚元素等诸多元素的价值研究不断完善,我们看到合理有效发挥茶叶产业的具体应用优势,其将为当前我国茶叶产业的优势转化提供重要影响。本文拟从茶氨酸元素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篮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具体特征和价值理念,从而分析茶氨酸元素对篮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 篮球运动 无氧运动能力 发展影响 自由基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糖对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探究
9
作者 王焱源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25,共2页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茶多糖对人体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挑选20到23岁的30位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训练分成两组进行,其中一半受试者需要服用茶多糖试剂,另一半受试者服用安慰剂;训练完成后,研究人员需要对受试者的自由基代...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茶多糖对人体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挑选20到23岁的30位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训练分成两组进行,其中一半受试者需要服用茶多糖试剂,另一半受试者服用安慰剂;训练完成后,研究人员需要对受试者的自由基代谢指标以及无氧运动能力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服用茶多糖的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自由基代谢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其无氧运动能力也有所提升。相比之下,未服用茶多糖的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均不太明显。结论:茶多糖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无氧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无氧运动能力 受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周冲刺间歇训练对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也 冷波 +1 位作者 刘浩崇 包大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2-737,共6页
目的:观察8周冲刺间歇训练(sprint interval training,SIT)对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名北京体育大学羽毛球队男队员随机分成实验组(SIT组)8人,对照组(CG组)8人。SIT组每周进行2次功率自行车SIT训练和... 目的:观察8周冲刺间歇训练(sprint interval training,SIT)对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名北京体育大学羽毛球队男队员随机分成实验组(SIT组)8人,对照组(CG组)8人。SIT组每周进行2次功率自行车SIT训练和1次多球SIT训练(2+1模式),CG组每周进行2次一般体能训练和1次多球训练(2+1模式)。训练后基于每次训练的心率计算训练时间和训练冲量(TRIMP)。训练前、后分别测一次受试者的Yo-Yo间歇恢复测试2(Yo-Yo-IR2)、无氧功率,以及无氧功测试后的血乳酸值。结果:训练后,(1)SIT组在80%~90%HRmax区间和90%~100%HRmax区间的周训练时间和周训练TRIMP均明显高于CG组(P<0.05)。(2)SIT组YO-YO-IR2跑动距离从1083米增加到1217.5米,与CG组比有显著提高(P<0.01)。(3)与CG组相比,SIT组平均功率(MP)显著提高(P<0.05),SIT组达到峰值功率的时间(TTP)显著减少(P<0.05)。(4)SIT组的平均血乳酸峰值比训练前提高2.49 mmol/L,与CG组比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8周SIT训练明显提高了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刺间歇训练 无氧运动能力 运动表现 羽毛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氨酸对足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崔树胜 《福建茶叶》 2018年第7期23-23,共1页
在现代科学助推下,我们对茶的认知日益完善,尤其是关于茶元素的成分研究更为完善,茶氨酸元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对于足球运动来说,足球比赛的参与时间较长,这对足球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拟从茶氨酸元素的具体功... 在现代科学助推下,我们对茶的认知日益完善,尤其是关于茶元素的成分研究更为完善,茶氨酸元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对于足球运动来说,足球比赛的参与时间较长,这对足球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拟从茶氨酸元素的具体功效认知入手,结合足球运动的整体实施特点分析,根据足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表现状况认知,从而探究茶氨酸元素对足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整体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 足球运动 无氧运动能力 整体影响 价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氨酸对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黎明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24,共2页
茶氨酸作为茶叶中的特殊元素,其本质是氨基酸,通常在绿茶中,我们能够看到大量丰富的茶氨酸元素,而其具体含量的多少也决定了茶叶的品质。而对运动员来说,其以体育运动为主要生活内容,因此,其每天生活、训练往往消耗大量体力,如何才能有... 茶氨酸作为茶叶中的特殊元素,其本质是氨基酸,通常在绿茶中,我们能够看到大量丰富的茶氨酸元素,而其具体含量的多少也决定了茶叶的品质。而对运动员来说,其以体育运动为主要生活内容,因此,其每天生活、训练往往消耗大量体力,如何才能有效缓解运动员的疲劳状况,帮助其实现良好发挥,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有效研究茶氨酸对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从而为运动员训练和成长提供有效帮助。本文拟从茶氨酸的价值和内容入手,结合无氧运动能力的具体介绍,从而有效分析利用茶氨酸对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具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 运动 无氧运动能力 具体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氨酸对足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涛 《福建茶叶》 2018年第4期22-22,共1页
通常,茶氨酸在绿茶中的含量高于其他类别的茶叶。同时,茶氨酸也是决定茶叶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茶氨酸元素具有镇静和舒缓神经的作用,因此,如果合理应用茶氨酸元素,将对服用者的身体素质状况有很大的好处。本文拟从茶氨酸的内... 通常,茶氨酸在绿茶中的含量高于其他类别的茶叶。同时,茶氨酸也是决定茶叶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茶氨酸元素具有镇静和舒缓神经的作用,因此,如果合理应用茶氨酸元素,将对服用者的身体素质状况有很大的好处。本文拟从茶氨酸的内涵及具体功效分析入手,结合足球运动员运动特点及无氧运动能力的应用概述,从而分析茶氨酸对足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元素 足球运动 无氧运动能力 价值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旋转磁场加快运动后血乳酸消除速度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健 杨红春 +1 位作者 楼中平 朱嘉瑞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永磁旋转磁场对人体剧烈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消除速度以及肌肉抗疲劳和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完成3次Wingate无氧功率负荷试验,30min恢复期内分别在有磁(实验组)与无磁(对照组)干预条件下保持静态... 目的:探讨永磁旋转磁场对人体剧烈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消除速度以及肌肉抗疲劳和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完成3次Wingate无氧功率负荷试验,30min恢复期内分别在有磁(实验组)与无磁(对照组)干预条件下保持静态休息。检测恢复期血乳酸浓度、Wingate无氧功率和股外肌表面肌电平均功率频率下降率的恢复。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磁处理和恢复时间对恢复期血乳酸浓度变化的主效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磁处理因素F=8.34,P=0.005;恢复期时间因素F=16.05,P=0.000);t检验结果表明,恢复期实验组(0.40±0.10)和对照组(0.32±0.13)血乳酸消除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2.95,P=0.011);但两组受试者Wingate无氧功率测试的评价参数PP、MP和△P和恢复期30min后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过程中股外肌表面肌电平均功率频率下降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永磁旋转磁场能够明显加快剧烈运动后血乳酸消除速度,但对于以股外肌表面肌电平均功率频率下降斜率表示的肌肉抗疲劳能力以及以PP、MP和△P表示的机体无氧运动能力的恢复却无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旋转磁场 无氧功率试验 血乳酸 无氧运动能力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超低温冷冻对专业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后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世涛 杨贤罡 李静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设计,对17名专业田径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中完成计划相同的高强度专项训练课后4h分别进行全身超低温(-100℃^-120℃)冷冻(whole-body cryotherapy,WBC)治疗和室温(22℃~23℃)条件休息,时间均为3min,两次试验间隔1周.... 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设计,对17名专业田径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中完成计划相同的高强度专项训练课后4h分别进行全身超低温(-100℃^-120℃)冷冻(whole-body cryotherapy,WBC)治疗和室温(22℃~23℃)条件休息,时间均为3min,两次试验间隔1周.结果发现,WBC治疗显著降低次日训练课前的CK、LDH水平(P<0.05,P<0.05)和试验后即刻的自主疼痛感(P<0.01),同时显著提高了次日训练课前的最大功率和最大功率/体重(P<0.05,P<0.05).因此,WBC能够有效地缓解肌肉的损伤程度,促进爆发性做功能力的快速恢复,对竞技体育训练实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超低温冷冻 无氧运动能力 肌肉损伤程度 疼痛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时运动对运动员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晨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174,共6页
目的:观察择时运动对青年男子运动员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为科学指导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5名青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两次Wingate实验(两次测试的间隔为3d),测试时间分别在清晨(7:00~9:00)和傍晚(17:00~19:00).测... 目的:观察择时运动对青年男子运动员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为科学指导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5名青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两次Wingate实验(两次测试的间隔为3d),测试时间分别在清晨(7:00~9:00)和傍晚(17:00~19:00).测定受试者口腔温度并取静脉血测定,测定血常规、血生化、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结果:1)受试者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以及RPE值在傍晚高于清晨(P〈0.05);2)安静时(运动前),傍晚口腔温度、WBC及其亚群、血生化(GLC和CRE)、组织损伤标志物(CK,LDH,AST和ALT)和氧化水平(MDA)高于清晨(P〈0.05),RBC,HCT和抗氧化水平(T-AOC,TBIL和UA)低于清晨(P〈0.05);3)清晨运动后除抗氧化参数外均显著性升高(P〈0.05),傍晚运动后所有指标均显著性增加(P〈0.05);(4)傍晚运动后除抗氧化参数和HCT外其他各指标均高于清晨运动后水平(P〈0.05).结论:1)青年男子足球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和运动性疲劳程度在傍晚高于清晨,其原因可能与安静状态下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具有日节律波动性有关;2)一次高强度运动后组织损伤与氧化水平的日节律变异依然存在,而抗氧化水平的日节律变异则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时运动 生物节律 Wingate实验 无氧运动能力 运动性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科技》杂志2011年(第47卷)分类总目
17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144,F0003,共4页
关键词 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 男篮世锦赛 男子排球 运动 体育工作者 中国男子篮球队 世界杯足球赛 技、战术 《中国体育科技》 总目 女子单打 世界强队 足球运动 球类运动 体育竞争情报 攻防能力 技战术 无氧运动能力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