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代理制度问题思考——以法定代理人与被代理人间器官移植效力为例
1
作者 冯烨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2-154,共3页
基于对被代理人利益的保护,各国立法中大都有对自己代理、双方代理的禁止性规定。但是这种规定在规范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器官移植的问题上,却显得无能为力。在此种情形中,由于监护人与受赠人、被监护人与赠与人身份的混同,形成了一系列的... 基于对被代理人利益的保护,各国立法中大都有对自己代理、双方代理的禁止性规定。但是这种规定在规范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器官移植的问题上,却显得无能为力。在此种情形中,由于监护人与受赠人、被监护人与赠与人身份的混同,形成了一系列的悖论,而在现有大陆法系制度下,这种悖论实在又难以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民事行为能力 代理制度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责任由谁承担
2
《云南农业》 2002年第10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致人损害 责任承担 《民法通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我国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宣告制度的思考
3
作者 吴斌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宣告制度 自然人 精神病人 被监护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利害关系人 申请人 德国民法典 禁治产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事故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工厂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63,共2页
学理上和立法上,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存在较多分歧;该类事故中的举证 责任分配原则的确定,应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整合的角度认识;表见证明是该类事故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适用规则, 表见证明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 学理上和立法上,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存在较多分歧;该类事故中的举证 责任分配原则的确定,应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整合的角度认识;表见证明是该类事故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适用规则, 表见证明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应符合其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分配 无民事行为能力 表见证明 适用规则 实体法 程序法 司法实践 力学 学生伤害事故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知识问答(4)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5
作者 王辉 《湖南农业》 2005年第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无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民事义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主体 民事权利 资格 知识问答 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 其监护人可将其送养吗
6
《农村百事通》 2005年第14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监护人 收养法 父母 严重危害 精神病患者 收养关系 抚养 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的教育惩戒权权利救济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1-83,共3页
教育惩戒是正面管教的必要补充方式。2020年12月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规定教师拥有教育惩戒权,与此相对,学生及家长也有权对教师的教育惩戒提起申诉。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自身缺乏足够的辨... 教育惩戒是正面管教的必要补充方式。2020年12月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规定教师拥有教育惩戒权,与此相对,学生及家长也有权对教师的教育惩戒提起申诉。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自身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比一般学生更容易受到惩戒,却难以保存相关证据提起申诉,从而容易引发纠纷。在此,文章建议通过建构校内外申诉机制,进一步明确申诉主体、提出申诉的条件、处理申诉的规范、提出处理意见的流程等等,厘清各条申诉路径之间的关系,充分保障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针对教师惩戒行为提起申诉的权利。最后,文章建议通过设置教师惩戒权权力清单、明确教师行使惩戒权不当的法律后果、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等来保障救济机制的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 教育惩戒权 权利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问题——兼评《民法通则》第143条
8
作者 朱学山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64-68,共5页
一、“人法”和它的效力现在我们所讲的国际私法,是本世纪初从西方辗转传过来的。这种国际私法,无论是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或重要的法学部门,它的产生和发展,巴托鲁斯(Bartolus,或Bartolo,又或Barthole 1314—1357)及其所创立的“法则区... 一、“人法”和它的效力现在我们所讲的国际私法,是本世纪初从西方辗转传过来的。这种国际私法,无论是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或重要的法学部门,它的产生和发展,巴托鲁斯(Bartolus,或Bartolo,又或Barthole 1314—1357)及其所创立的“法则区别说”,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人们常说,国际私法是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部门。其实,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未必就是国际私法;仅仅对涉外民事法律关系进行调整,也未必就会产生国际私法。罗马的万民法(jus gentium)是处理罗马人同外国人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间的法律关系的,然而它并不是国际私法,也没有由此就产生国际私法。只有承认一国法律的域外效力,并且承认在内国可以适用外国法,这才会有国际私法。巴托鲁斯首先提出法律的域内域外效力问题,并且主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适用外国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私法 属人法 无民事行为能力 罗马人 民法通则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 适用问题 巴托鲁斯 法则区别说 域外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 被引量:1
9
作者 扬华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5-76,89,共3页
意思表示在民法中是个特定的概念,即指行为人将其内在的进行某种民事行为的意志,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法律行为就是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 意思表示在民法中是个特定的概念,即指行为人将其内在的进行某种民事行为的意志,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法律行为就是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在民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探讨、弄清两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行为 民事法律关系 法律后果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事主体 民法通则 外部表示 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总则(草案)》自然人制度规定的进展与改进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立新 《法治研究》 2016年第5期3-9,共7页
《民法总则(草案)》第二章规定的自然人民事主体制度,与《民法通则》的规定相比,有三个较大的进展,即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上限改变为不满6周岁,规定全面的成年监护制度。《民法总则(草案)》规定这三个问题的进展,... 《民法总则(草案)》第二章规定的自然人民事主体制度,与《民法通则》的规定相比,有三个较大的进展,即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上限改变为不满6周岁,规定全面的成年监护制度。《民法总则(草案)》规定这三个问题的进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我国民法总则制度的重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本文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对其进展进行理论说明,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总则 部分民事权利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成年监护 进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理解“对学生权利的保护”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1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法》 学生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义务教育法》 无民事行为能力 人的主体性 教育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学(上)综合练习
12
作者 叶志宏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8年第7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诉讼时效 单方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通则 无效民事行为 民事权利能力 综合练习 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学(上)综合练习
13
作者 叶志宏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9年第7期34-38,共5页
1 名词解释 1)民法学 2)民法 3)财产关系 4)人身关系 5)人格关系 6)身份关系 7)民法的渊源 8)民法的适用范围 9)民法的基本原则10)平等原则 11)等价有偿原则 12)自愿原则 13)公平原则 14)诚实信用原则 15)法律关系 16)民事法律关系 17)... 1 名词解释 1)民法学 2)民法 3)财产关系 4)人身关系 5)人格关系 6)身份关系 7)民法的渊源 8)民法的适用范围 9)民法的基本原则10)平等原则 11)等价有偿原则 12)自愿原则 13)公平原则 14)诚实信用原则 15)法律关系 16)民事法律关系 17)财产法律关系18)人身法律关系 19)绝对法律关系 20)相对法律关系 2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22)民事主体 2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24)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25)民事法律事实 26)民事权利 27)民事义务28)财产权 29)人身权 30)公民 31)公民民事权利能力 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时效 单方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通则 民事权利能力 无效民事行为 被代理人 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学(上)综合练习
14
作者 叶志宏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7年第7期39-45,共7页
1 名词解释 1)民法学 2)民法 3)财产关系 4)人身关系 5)人格关系 6)身份关系 7)民法的渊源 8)民法的适用范围9)民法的基本原则 10)平等原则 11)等价有偿原则12)自愿原则 13)公平原则 14)诚实信用原则 15)法律关系 16)民事法律关系 17)... 1 名词解释 1)民法学 2)民法 3)财产关系 4)人身关系 5)人格关系 6)身份关系 7)民法的渊源 8)民法的适用范围9)民法的基本原则 10)平等原则 11)等价有偿原则12)自愿原则 13)公平原则 14)诚实信用原则 15)法律关系 16)民事法律关系 17)财产法律关系 18)人身法律关系 19)绝对法律关系 20)相对法律关系 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时效 单方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通则 无效民事行为 民事权利能力 被代理人 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监护的几个法律问题浅谈
15
作者 李群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50,共3页
关于监护的几个法律问题浅谈李群生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因监护而引发的民事纠纷日益增多。由于监护所涉及到的社会关系和法律问题量多、面广,而且较为复杂,我国法制目前又不够健全和完善,所以纠纷发生之后,常常难以处理和解决,甚至... 关于监护的几个法律问题浅谈李群生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因监护而引发的民事纠纷日益增多。由于监护所涉及到的社会关系和法律问题量多、面广,而且较为复杂,我国法制目前又不够健全和完善,所以纠纷发生之后,常常难以处理和解决,甚至形成旷日持久的讼争,这于当事人,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监护人 法律问题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精神病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未成年人住所地 监护职责 法定代理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事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生伤害事故责任问题的答辩
16
作者 王仁海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33,共1页
我校于1998年12月4日收到固始县人民法院送达的高××要求损害赔偿的民事起诉状,经校委会集体研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我们作了如下答辩。一、事实经过:1998年9月21日下午第1节课后,学生高××(以... 我校于1998年12月4日收到固始县人民法院送达的高××要求损害赔偿的民事起诉状,经校委会集体研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我们作了如下答辩。一、事实经过:1998年9月21日下午第1节课后,学生高××(以下简称高)和王××(以下简称王)与本班另外几个同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伤害事故 安全教育 责任问题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学校保护 班主任工作 学校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法律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一方擅改子女姓氏该咋办
17
《农村百事通》 2005年第13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姓名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程序 姓氏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我国法律 父母 男女平等原则 子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怎样申请法律援助?
18
作者 晓月 《农村农业农民》 2006年第11期27-,共1页
  编辑同志:   我的儿子叫尚晨希,1987年2月24日出生,他是一个多发性的残疾孩子,患有先天性巨结肠、脊髓纵裂,椎板裂脊髓空洞症,右下肢发育不全,脊柱侧弯等疾病.在孩子生下11个月时,孩子的父亲便嫌他有病,与我离婚了.孩子先后住过...   编辑同志:   我的儿子叫尚晨希,1987年2月24日出生,他是一个多发性的残疾孩子,患有先天性巨结肠、脊髓纵裂,椎板裂脊髓空洞症,右下肢发育不全,脊柱侧弯等疾病.在孩子生下11个月时,孩子的父亲便嫌他有病,与我离婚了.孩子先后住过四次院,做过7次大手术,最后住院是在2001年9月30日,在儿童医院做脊柱侧弯手术.9万元的手术费,着实急坏了我,因为住院费全部是借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 申请人 义务 代理 请求 人民法院 法律帮助 诉讼费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监护人”的特殊保护制度
19
作者 严永 《湖南农业》 2022年第3期53-53,共1页
“被监护人”指未成年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原来“被监护人”只规定了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现在除了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智力障碍者以及因疾病等原因丧失或者部分丧失... “被监护人”指未成年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原来“被监护人”只规定了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现在除了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智力障碍者以及因疾病等原因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辨识认知能力的成年人,都在“被监护”范围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第四款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这是为应对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等“紧急情况”出现时的补充说明。当然,该款规定是抽象的,对疫情之外的其他情形也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监护人 民政部门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村民委员会 住所地 精神病人 监护职责 疫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龄童玩耍致人失明 其父母被判赔偿损失
20
作者 李海平 《农业开发与装备》 1997年第1期40-40,共1页
一起7岁孩童诉8岁孩童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日前在淮阴市清浦区法院审结。 原告陈雷,现年7岁。被告陈兆明,现年8岁。去年2月,他俩和一群幼童一起玩耍,陈兆明用自制的木棒弓箭向天空射去,幼童们遂向天空张望,孰料木棒弓箭落入陈雷左眼。
关键词 外伤性白内障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角膜穿通伤 人身损害赔偿 经济损失 残疾赔偿金 淮阴市 法医鉴定 生活补助费 赔偿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