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ii编码蛋白分子特性及转基因水稻的构建
1
作者 周小龙 符策纠 +4 位作者 李冰 丁晓雯 林晋军 刘雄伦 刘釐灵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为了解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ii在水稻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诱导的免疫反应(PTI)抗病分子信号调控中的功能,对AvrPii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结构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了AvrPii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幵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AvrPii蛋白由70个氨基酸组... 为了解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ii在水稻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诱导的免疫反应(PTI)抗病分子信号调控中的功能,对AvrPii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结构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了AvrPii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幵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AvrPii蛋白由70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 500,等电点为6.0,总平均亲水性值为–0.159;AvrPii蛋白包含1个信号肽、1个跨膜结构域和2个基序为LxAR和CxxCxxxxxxxxxxxH的保守结构域;利用农杆菌侵染转化法,获得AvrPii基因全长序列和不含信号肽AvrPiinsp的转基因株系13个,PCR扩增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结果表明,AvrPii和AvrPiinsp基因已成功转入受体品种日本晴幵得到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无毒基因avrpii 病原菌分子模式诱导的免疫反应 抗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广西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及其无毒基因分析
2
作者 颜群 岑贞陆 +5 位作者 农倩 李焜华 张月雄 韦丽丽 晏卫红 韦善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1287,共7页
【目的】探究广西稻瘟病菌的致病力、优势种群和优势生理小种,分析其无毒基因,了解其生理小种及无毒基因组成与分布情况,为水稻抗性育种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使用7个我国统一鉴别品种和26份已知抗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采用室内... 【目的】探究广西稻瘟病菌的致病力、优势种群和优势生理小种,分析其无毒基因,了解其生理小种及无毒基因组成与分布情况,为水稻抗性育种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使用7个我国统一鉴别品种和26份已知抗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采用室内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2021年从广西南部(桂南)、中部(桂中)、北部(桂北)和高寒山区4个不同生态稻作区分离得到的128株稻瘟病单孢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60.16%供试稻瘟病菌菌株表现出强致病力,128株稻瘟病菌株被划分为7个种群26个生理小种,ZB群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为69.53%,优势生理小种为ZB_(13)和ZB_9,出现频率分别为25.00%、14.84%。供试菌株对26个抗病基因的毒力频率为28.12%~100.00%,其中,供试病菌对Pik、Pikm、Pi1、Pi9基因的毒力频率较低,分别为28.12%、28.91%、35.94%、37.50%。供试的广西稻瘟病菌含有与测试抗病基因相对应的无毒基因,其中15个无毒基因在桂南、桂中、桂北和高寒山区4个不同稻作区均有分布,无毒基因Avr-Pia(1)、Avr-Pia(2)、Avr-Pii、Avr-Pik^(s)、Avr-Pib、Avr-Pit、Avr-Pish(2)、Avr-Pi3(t)、Avr-Pi5(t)、Avr-Pi12(t)、Avr-Pi19(t)出现频率均低于20.00%。携带有5、6、7、8、10个无毒基因组合的菌株较多,其在供试菌株中占比分别为19.53%、11.72%、11.72%、15.63%、10.16%。【结论】2021年广西稻瘟病菌致病力强,优势种群为ZB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B_(13)和ZB_9,无毒基因Avr-Pia(1)、Avr-Pia(2)、Avr-Pii、Avr-Pik^(s)、Avr-Pib、Avr-Pit、Avr-Pish(2)、Avr-Pi3(t)、Avr-Pi5(t)、Avr-Pi12(t)和Avr-Pi19(t)出现频率较低,在水稻抗病育种与品种布局中,与之对应的抗病基因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致病性 无毒基因 出现频率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无毒基因马铃薯抗晚疫病的研究 (英文)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希才 刘国胜 +3 位作者 王文慧 田波 居玉玲 罗智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70,共2页
晚疫病菌 (Phytophthora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全球马铃薯生产的严重病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以增强抗病性被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能激活植物自身防御系统的无毒基... 晚疫病菌 (Phytophthora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全球马铃薯生产的严重病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以增强抗病性被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能激活植物自身防御系统的无毒基因与适合于植物背景、非专一性的病原物诱导启动子组合成嵌合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中。通过农杆菌或基因枪的介导转化植物 ,可筛选出高效广谱的抗真菌和细菌病害的转基因植株。本研究从病原细菌PseudomonassyringaePV .tomato中获得的无毒基因avrD (0·93kb)和从病原真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中获得的无毒基因Elicitin(0 2 94kb)分别与非专一性病原物诱导启动子Pill和BG组成含 2个嵌合基因 (Pill -avrD ,BG -Elicitin)的植物表达载体pYH144和pYHEt。通过农杆菌LBA4 4 0 4介导转化马铃薯 ,其中用pYH144载体转化 2个品种 (克新 1号 ,2号 ) ,用pYHEt载体转化 3个品种 (Desiree ,克新 2号 ,4号 ) ,通过组织培养分别获得潮霉素 (HygromycinB)标记的转基因马铃薯试管苗。将转基因试管苗扩繁 ,应用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技术获得转无毒基因微型薯 ,在温室 (15~ 2 5℃和湿度高 )条件下 ,观察转无毒基因马铃薯植株中对晚疫病菌自然感染的抗性。 1998年和 1999年 (每年的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毒基因 晚疫病 基因马铃薯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分析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祥晓 王倩 +4 位作者 罗生香 何云霞 朱苓华 周永力 黎志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92-2197,共6页
采用7个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177个来自黑龙江省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7个无毒基因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均有分布,但出现频率不同,其中频率最高的为ACE1,达到61.6%,最低的为Avr1-co39,只有31.6%;来源于不同... 采用7个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177个来自黑龙江省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7个无毒基因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均有分布,但出现频率不同,其中频率最高的为ACE1,达到61.6%,最低的为Avr1-co39,只有31.6%;来源于不同水稻品种的菌株无毒基因组成不同。采用国际水稻研究所20个已知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对48个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进行毒力分析,与PCR检测无毒基因结果一致。同时,对20个抗病单基因系采用多菌株人工接种发现Pi-9在黑龙江6个地区对稻瘟病菌的抗谱为80%~100%,在育种中具有较高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毒基因 毒力频率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C8菌株无毒基因的分离及功能鉴别 被引量:5
5
作者 纪志远 杨娟 +4 位作者 王寅鹏 周丹 李玉蓉 邹丽芳 陈功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3-469,共7页
白叶枯病菌与水稻间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模式,不同小种中存在特异的avrBs3/pthA家族基因。对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C8菌株基因组DNA进行BamHⅠ酶切和Southern杂交,发现了其特有的约6.0 kb大小、含avrBs3/pthA家族基因的信号条带。经... 白叶枯病菌与水稻间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模式,不同小种中存在特异的avrBs3/pthA家族基因。对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C8菌株基因组DNA进行BamHⅠ酶切和Southern杂交,发现了其特有的约6.0 kb大小、含avrBs3/pthA家族基因的信号条带。经文库筛选、Southern杂交和限制性酶切分析,获得了C8小种avr/pthC8 a基因。将该基因导入菲律宾小种6的代表菌株PXO99A中,发现avr/pthC8 a可使PXO99A丧失对水稻品种Asominori(携有成株期抗性基因Xa17)的毒性,暗示avr/pthC8 a可能是与Xa17相应的无毒基因。序列分析发现,avr/pthC8 a基因大小为3816 bp,编码1272个氨基酸,由102 bp编码的34个氨基酸重复单元在基因内的重复数为20.5个,其3′端的BamHⅠ酶切位点由GGATCC突变为AGATCC,其他特征均与avrBs3/pthA家族的成员相似,即C端存在1个亮氨酸拉链、3个核定位信号和1个酸性转录激活域。avr/pthC8 a基因3′端的BamHⅠ酶切位点发生突变在avrBs3/pthA家族基因中鲜有报道。中国C8小种avr/pthC8 a基因的发掘,为进一步了解水稻黄单胞菌毒性变异以及avrBs3/pthA家族基因的进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菌 无毒基因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鉴定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翔 任佐华 +3 位作者 陈娟芳 毛锐 戴良英 刘二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00-1505,共6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组成,为培育水稻新品种及合理布局抗稻瘟病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4年分离自湖南桃江病圃丽江新团黑谷(LTH)上的12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室内离体针刺接种于24个已知抗瘟基因的水稻近等... 【目的】了解湖南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组成,为培育水稻新品种及合理布局抗稻瘟病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4年分离自湖南桃江病圃丽江新团黑谷(LTH)上的12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室内离体针刺接种于24个已知抗瘟基因的水稻近等基因系(NILs)上,对供试菌株进行无毒基因鉴定。【结果】120个稻瘟病菌含有全部24个无毒基因,在24个无毒基因中,出现频率高于40.00%的有Avr-Pita和Avr-Pish;出现频率在30.00%-40.00%的无毒基因有Avr-Piz、Avr-Piz5、Avr-Pi3和Avr-Pi9;其余无毒基因出现频率均较低,特别是Avr-Piks、Avr-Pikp、Avr-Pib、Avr-Pi12和Avr-Pi11出现频率均低于10.00%。【结论】含抗性基因Pi-ta和Pi-sh的水稻品种可在湖南省推广利用;含抗性基因Pi-z、Pi-z5、Pi-3和Pi-9的水稻品种在湖南推广时应慎重考虑;含抗性基因Pi-ks、Pi-kp、Pi-b、Pi-12和Pi-11的水稻品种不宜在湖南省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近等基因 离体接种 无毒基因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毒基因序列的稻瘟病菌指纹类型与致病型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建飞 鲍永美 +1 位作者 李培富 张红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基于已克隆的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序列和基因组序列,设计了4对特异性引物,对不同来源的31个菌株进行PCR扩增,得到13个指纹类型。同时将31个菌株在7个中国鉴别品种、7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和12个日本单基因鉴别品种... 基于已克隆的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序列和基因组序列,设计了4对特异性引物,对不同来源的31个菌株进行PCR扩增,得到13个指纹类型。同时将31个菌株在7个中国鉴别品种、7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和12个日本单基因鉴别品种上接种鉴定其致病型,分析菌株指纹类型与致病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病菌的指纹类型与基于日本单基因鉴别品种划分的致病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毒基因 DNA指纹类型 鉴别品种 致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序列变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姜华 余欢 +1 位作者 王艳丽 孙国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2-520,共9页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稻瘟病菌无毒基因与水稻抗病基因间符合基因对基因学说,当寄主的抗病基因产物直接或间接识别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产物时,可激发寄主产生过敏性坏死反应。在病原菌的致病系统中,无毒基因不稳定,经常发生变异...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稻瘟病菌无毒基因与水稻抗病基因间符合基因对基因学说,当寄主的抗病基因产物直接或间接识别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产物时,可激发寄主产生过敏性坏死反应。在病原菌的致病系统中,无毒基因不稳定,经常发生变异,无毒基因的变异导致其逃脱寄主抗病基因的识别,抗病品种丧失抗病性。因此,了解无毒基因的变异机制对于培育抗病品种是至关重要的。无毒基因的变异机制主要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复制、移码突变等。目前,无毒基因AVR1-CO39,PWL,AVR-Pita的变异机制报道较多,ACE1,Avr Piz-t,AVR-Pia,AVR-Pii,AVR-Pik/km/kp的变异机制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毒基因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兰波 李湘民 何烈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1-275,共5页
以30个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为材料,在水稻苗期接种,测定来自江西省水稻产区19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江西省稻瘟病菌群体含有29个与测试抗病基因相对应的无毒基因,但未检测到无毒基因Avr-a(2),其中60.00%... 以30个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为材料,在水稻苗期接种,测定来自江西省水稻产区19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江西省稻瘟病菌群体含有29个与测试抗病基因相对应的无毒基因,但未检测到无毒基因Avr-a(2),其中60.00%菌株表现出强致病性。病菌群体对抗瘟基因Pi-zt,Pi-1(1),Pi-z5和Pi-k表现出较低的毒力频率,表明这些抗瘟基因在江西省可作抗源单独或聚会使用。2006-2008年江西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分别出现了24,27,29个无毒基因,其中有24个无毒基因在各年份均有分布,Avr-a(1),Avr-a(2),Avr-i,Avr-ks(1),Avr-ks(2),Avr-ta,Avr-b,Avr-t,Avr-sh(2),Avr-km,Avr-ta(C),Avr-ta2,Avr-kp(C),Avr-b(C),Avr-3(1)和Avr-5(t)等16个无毒基因的出现频率均低于30%,提示在江西省内与之相对应的抗瘟基因在抗稻瘟病育种中应慎用。江西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无毒基因组合数目为0~18个,数字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毒力频率 无毒基因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毒基因在不同寄主梨孢菌中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余欢 姜华 +1 位作者 王艳丽 孙国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14-1421,共8页
梨孢菌除侵染水稻外,还可侵染禾本科和莎草科等多种植物,已有研究表明稻区草类寄主的梨孢菌与稻瘟病的发生有关。无毒基因在水稻—稻瘟病菌互作系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无毒基因经常发生变异,可以利用无毒基因变异的特性来研究梨孢菌... 梨孢菌除侵染水稻外,还可侵染禾本科和莎草科等多种植物,已有研究表明稻区草类寄主的梨孢菌与稻瘟病的发生有关。无毒基因在水稻—稻瘟病菌互作系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无毒基因经常发生变异,可以利用无毒基因变异的特性来研究梨孢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对35株草类寄主的梨孢菌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这些菌株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寄主为马唐的菌株,另一类是寄主为牛筋草和狗尾草的菌株。筛选了27对无毒基因引物,对这些草类寄主梨孢菌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无毒基因在这些菌株中的变异类型有完全缺失、插入、不完全缺失、多位点,其中完全缺失为主要的变异类型。进一步对无毒基因的扩出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没有菌株同时含有所有已克隆的无毒基因,此外,所有供试菌株均没有AVR-Pik/km/kp,PWL3和PWL4基因,以马唐为寄主的菌株中没有ACE1,AVRPiz-t,AVR-Pita1和PWL1;以牛筋草为寄主的菌株中没有AVR-Pia,AVR-Pita1,AVR-Pita2和PWL2;以狗尾草为寄主的菌株中没有AVR-Pii,AVR-Pia,PWL1和PW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孢菌 草类寄主 无毒基因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黄单胞细菌的无毒基因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平 龙菊英 +2 位作者 张燕 高学文 王金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9-124,共6页
水稻黄单胞细菌白叶枯致病变种与水稻品种的互作关系符合基因 基因假说。病菌无毒基因 (A)与寄主抗病基因(R)显性互作表现抗性反应。许多黄单胞细菌的无毒基因属于avrBs3/ pth家族。已报道的avrxa5、avrXa7、avrXa10以及本实验室从水... 水稻黄单胞细菌白叶枯致病变种与水稻品种的互作关系符合基因 基因假说。病菌无毒基因 (A)与寄主抗病基因(R)显性互作表现抗性反应。许多黄单胞细菌的无毒基因属于avrBs3/ pth家族。已报道的avrxa5、avrXa7、avrXa10以及本实验室从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JXOⅢ克隆的avrXa3均属于avrBs3/ pth家族。最近的研究还发现 ,PR6菌株中有2个硫同化基因簇成员raxP和raxQ对决定avrXa2 1活性是必需的。笔者在研究无毒基因avrXa3时 ,从JXOⅢ的基因组文库克隆中发现一个与甘蓝黑腐黄单胞菌烯醇化酶 磷酸酶基因的同源序列也具有无毒基因活性。在介绍黄单胞细菌无毒基因类群和avrBs3/ pth家族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单胞细菌 植物病原细菌 水稻白叶枯病菌 无毒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疫霉菌无毒基因AVR3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兰成忠 陈庆河 +5 位作者 汪进仕 胡方平 李本金 赵健 邱荣洲 翁启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35-238,共4页
根据GenBank中致病疫霉菌无毒基因AVR3a序列(AJ893357)及参考文献中的特异引物(Pex147F,Pex147R),以致病疫霉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了特异性扩增片段,并对特异片段进行纯化和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的长度为451 bp,经序列分... 根据GenBank中致病疫霉菌无毒基因AVR3a序列(AJ893357)及参考文献中的特异引物(Pex147F,Pex147R),以致病疫霉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了特异性扩增片段,并对特异片段进行纯化和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的长度为451 bp,经序列分析表明,其氨基酸编码序列为441 bp,共编码147个氨基酸。BLAST分析结果显示,该片段核苷酸序列与无毒基因AVR3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34%,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氨基酸序列在第19、80和103位存在着差异,这些核苷酸序列差异以及某些关键氨基酸的改变有可能是导致不同菌株中AVR3a毒性变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致病疫霉菌 无毒基因AVR3a 毒性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二个无毒基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进斌 李成云 +3 位作者 罗朝喜 尹良芬 周晓罡 陈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8-330,351,共4页
分析了 2个稻瘟病田间采集菌株Y95 - 2 2 3和Y94 - 6 4的杂交后代的 5 4个菌株对合系 35号、楚粳 3号及日本鉴别品种新 2号、梅雨明、PiNo .4和K6 0共 11个水稻品种致病性测定结果。结果表明 :陆稻菌株Y94 - 6 4对合系35号、楚粳 3号、P... 分析了 2个稻瘟病田间采集菌株Y95 - 2 2 3和Y94 - 6 4的杂交后代的 5 4个菌株对合系 35号、楚粳 3号及日本鉴别品种新 2号、梅雨明、PiNo .4和K6 0共 11个水稻品种致病性测定结果。结果表明 :陆稻菌株Y94 - 6 4对合系35号、楚粳 3号、PiNo .4分别持有 2个无毒基因 ,对新 2号、K6 0分别持有一个无毒基因 ;菌株Y95 - 2 2 3对梅雨明持有一个无毒基因 ,因为Y95 - 2 2 3对梅雨明不致病 ,Y94 - 6 4对它致病 ,而杂交后代非致病菌株与致病菌株比为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毒基因 致病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月娟 朱秀秀 +1 位作者 陈新 赵廷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8,共7页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Pseudomonas syringaepv.tomato(Pst)为其病原菌,其与番茄的互作系统是研究植物抗感病机理的典型模式系统。Pst存在2种无毒基因:avrPto和avrPtoB,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均能与番茄抗性基因Pt...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Pseudomonas syringaepv.tomato(Pst)为其病原菌,其与番茄的互作系统是研究植物抗感病机理的典型模式系统。Pst存在2种无毒基因:avrPto和avrPtoB,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均能与番茄抗性基因Pto编码的Ser-Thr蛋白激酶互作,符合Flor"基因对基因"学说。AvrPto和AvrPtoB在表达Pto的抗性植物中,与Pto互作,表现无毒功能,引发植物防御反应;而在缺失Pto的感病植物中,它们具有毒性,促进细菌的生长。本文综述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无毒基因avrPto及avrPtoB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这有助于了解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机制,对认识植物的感病性、抗病性以及植物防御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毒基因 抗病基因 植物防御反应 过敏性坏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及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丽丽 桑海旭 +6 位作者 马晓慧 毛艇 阙补超 王绍林 张战 于深州 李春泉 《北方水稻》 CAS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水稻—稻瘟病菌互作机制是目前研究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模式系统。关于稻瘟病抗性基因、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为水稻抗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及...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水稻—稻瘟病菌互作机制是目前研究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模式系统。关于稻瘟病抗性基因、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为水稻抗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及稻瘟病绿色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对稻瘟病菌侵染机制、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抗病基因和无毒基因的互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有待开展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株CH63和TH16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谱构建及无毒基因定位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艳丽 Claudia KAYE +5 位作者 Amandine BORDAT Henri ADREIT Jo■lle MILLAZZO 郑小波 沈瑛 Didier THARREAU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0-166,共7页
测定了CH63和TH16杂交后代(F1 代子囊孢子群体)在36个水稻品种上的致病性,依据F1 代子囊孢子群体在不同品种上的无毒性/毒性表型和SSR、SCAR和RAPD等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位点共分离构建了稻瘟病菌的遗传图谱。图谱共有151个标记位点,7个连... 测定了CH63和TH16杂交后代(F1 代子囊孢子群体)在36个水稻品种上的致病性,依据F1 代子囊孢子群体在不同品种上的无毒性/毒性表型和SSR、SCAR和RAPD等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位点共分离构建了稻瘟病菌的遗传图谱。图谱共有151个标记位点,7个连锁群,全长1038.4 cM。由杂交后代在不同品种上的无毒性/毒性分离鉴定出CH63菌株持有多个无毒基因,在该遗传图谱中初步定位了Avr2 K59、Avr C105 TTP1、Avr Zh156、Avr Xuan1641、Avr Xuan6392 和Avr C103 TTP 6个无毒基因,分别定位在第1、第4和第7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毒基因 稻瘟病菌 遗传图谱构建 杂交后代 杂交组合 子囊孢子 标记位点 SCAR 连锁群 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z-t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亚玲 何璘 +2 位作者 靳学慧 王宝玉 付迪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6,共6页
利用NCBI中公布的Avrpiz-t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黑龙江省四个作物种植区的108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PCR扩增,明确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z-t在黑龙江省四个作物种植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供试108个菌株中有82%的菌株是正常基因,广泛分... 利用NCBI中公布的Avrpiz-t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黑龙江省四个作物种植区的108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PCR扩增,明确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z-t在黑龙江省四个作物种植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供试108个菌株中有82%的菌株是正常基因,广泛分布于黑龙江省四个作物种植区,在供试的菌株中10.4%的菌株未扩增出条带,分布于Ⅰ、Ⅱ和Ⅲ作物种植区,第Ⅳ作物种植区的菌株均能扩增到条带;高带型菌株(有转座子Pot3插入)10个,占供试菌株的9.4%,在四个作物种植区内均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毒基因 群体结构 作物种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AFLP结合BSA研究马铃薯晚疫病菌小种特异无毒基因差异表达片段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军 屈冬玉 +4 位作者 王晓武 金黎平 谢开云 Rays Jiang Francine Govers 《中国马铃薯》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通过对具有 6个无毒基因不同表型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构建的 4个混合池进行cDNA AFLP分析 ,得到与 6个与无毒基因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 (TDFs) 85条 ,其中与无毒基因Avr1相关的为 2 0条 ,Avr2 2 8条 ,Avr3 Avr10 Avr1116条 ,Avr4 2 1条。差... 通过对具有 6个无毒基因不同表型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构建的 4个混合池进行cDNA AFLP分析 ,得到与 6个与无毒基因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 (TDFs) 85条 ,其中与无毒基因Avr1相关的为 2 0条 ,Avr2 2 8条 ,Avr3 Avr10 Avr1116条 ,Avr4 2 1条。差异表达片段大小主要分布在 10 0bp和 30 0bp之间 ,最小片段为 6 0bp ,最大片段 4 40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晚疫病菌 生理小种 特异无毒基因 差异表达 CDNA-AFLP BSA 垂直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文联 李向红 +1 位作者 张学君 王金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9,共5页
报道了用基因标签法克隆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过程。通过接合实验,将Tn5引入水稻白叶枯病菌日本系统5号小种中去,在LB+Km平板上筛选了2500个接合子;用剪叶接种法,将接合子接种水稻品种IR26,得到了4个无... 报道了用基因标签法克隆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过程。通过接合实验,将Tn5引入水稻白叶枯病菌日本系统5号小种中去,在LB+Km平板上筛选了2500个接合子;用剪叶接种法,将接合子接种水稻品种IR26,得到了4个无毒基因突变体,分别用粘粒载体pSa747和质粒载体pUC19构建了JXOV核基因文库和无毒基因探针,采用菌落原位杂交法在基因库中钓取了13个无毒基因克隆。该无毒基因片断在此病原的不同小种中均有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菌 无毒基因 突变体 基因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9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兆远 刘晓梅 +8 位作者 李莉 邹晓威 任金平 袁媛 张铁新 王继春 吴宪 朱峰 孙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29,共3页
为了明确无毒基因AvrPi9在吉林省不同稻区的分布及变异情况,将PCR检测技术与接种鉴定技术相结合,分析2014年吉林、长春、通化、四平、延边、松原、白城、辽源等稻区的24株优势单孢菌株中无毒基因AvrPi9的情况。结果表明,24个优势稻瘟病... 为了明确无毒基因AvrPi9在吉林省不同稻区的分布及变异情况,将PCR检测技术与接种鉴定技术相结合,分析2014年吉林、长春、通化、四平、延边、松原、白城、辽源等稻区的24株优势单孢菌株中无毒基因AvrPi9的情况。结果表明,24个优势稻瘟病菌株含无毒基因AvrPi9的比率较高,5个稻区的优势菌株100%含有无毒基因AvrPi9,松原稻区1株优势菌株PCR检测到无毒基因AvrPi9,但对Pi9单基因品系IRBL9-W仍有致病性,说明该菌株无毒基因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他PCR结果均与接种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抗病基因 无毒基因 AvrPi9 接种鉴定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