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液相平衡中无模型法的计算及应用
1
作者 项曙光 于萌萌 +1 位作者 王建平 孙晓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汽液相平衡计算是化工过程开发及优化设计的基础。汽液相平衡计算的核心是确定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时,温度T、压力p、液相组成x及汽相组成y 4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这4个变量中,汽相组成一般难以准确测定,低浓度汽相组成的测定偏差更为明显... 汽液相平衡计算是化工过程开发及优化设计的基础。汽液相平衡计算的核心是确定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时,温度T、压力p、液相组成x及汽相组成y 4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这4个变量中,汽相组成一般难以准确测定,低浓度汽相组成的测定偏差更为明显,因此一般实验测定T、p、x,用热力学方法推算y。由T、p、x数据推算y的方法分为模型法和无模型法两种,无模型法由于不需要考虑各种活度系数模型的使用限制条件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通过分析无模型法的原理,按照直接法和间接法两部分对目前无模型法的发展历程进行归纳综述,着重比较了各方法的适用体系、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等方面,总结了几种常用方法的应用情况,并对无模型法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 组成 热力学 无模型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F型聚芳醚腈的制备及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
2
作者 秦菁 胡鹏 +2 位作者 雷雅杰 罗世凯 邓昭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73,共4页
以六氟双酚A(BPAF)与2,6-二氯苯甲腈(DCBN)为主要原料,采用经典的亲核芳香取代缩聚反应,优化合成与纯化工艺,得到了高纯度双酚AF型聚芳醚腈(BPAF-PEN)树脂粉末,为制备聚芳醚类微孔材料提供了新思路。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法表征了... 以六氟双酚A(BPAF)与2,6-二氯苯甲腈(DCBN)为主要原料,采用经典的亲核芳香取代缩聚反应,优化合成与纯化工艺,得到了高纯度双酚AF型聚芳醚腈(BPAF-PEN)树脂粉末,为制备聚芳醚类微孔材料提供了新思路。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法表征了BPAF-PEN的结构,并通过热失重分析(TGA)研究了BPAF-PEN的热分解动力学。首先利用无模型的Friedman法确定了该热分解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活化能约为230~260 k J/mol。采用了基于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优化拟合方法揭示了反应机理,得到双酚AF型聚芳醚腈热分解过程可以通过连串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实验值和模拟值的相关系数为0.997。其中,第一步为成核生长反应,第二步为N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F型聚芳醚腈 热失重 无模型法 动力学模型 连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硫酸对三硝基均苯三酚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永昶 吴文倩 陈利平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6,共7页
三硝基均苯三酚(TNPG)在硝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酸根离子。为了探究硝酸、硫酸作用下TNPG的热分解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合适酸含量的样品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进行测试,并进行动力学分析与预测。DSC测试结果表明,TNPG... 三硝基均苯三酚(TNPG)在硝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酸根离子。为了探究硝酸、硫酸作用下TNPG的热分解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合适酸含量的样品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进行测试,并进行动力学分析与预测。DSC测试结果表明,TNPG的起始分解温度为198.35℃,硝酸和硫酸都能促进其热分解过程,随着酸含量的增加,起始分解温度降低。无模型法计算得到TNPG的活化能变化范围为97~103 kJ/mol,而酸作用下的TNPG较不稳定,活化能为20~94 kJ/mol(硝酸作用)和135~224 kJ/mol(硫酸作用)。等温预测结果说明,各样品具有自催化分解特性;绝热预测结果表明,每个样品的TD24分别为137.6℃(TNPG)、111.3℃(硝酸作用)和140.4℃(硫酸作用)。若在合成过程中发生热失控,采取控制措施的时间余量较大;需要将物质在阴凉、干燥、无酸根离子的环境中储存,避免外部火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硝基均苯三酚 差示扫描量热 无模型法 等温 TD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