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极图辨与阴阳合抱图 被引量:4
1
作者 周伟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现在凡是出版有关《易经》、气功、神秘主义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书,都不会忘记印上一个“太极图”。但是,这不是真太极图,不符合太极这一概念的本义。这种由阴阳鱼状合抱组成的图形应称之为“阴阳合抱图”,简称阴阳图。由于阴阳图以简... 现在凡是出版有关《易经》、气功、神秘主义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书,都不会忘记印上一个“太极图”。但是,这不是真太极图,不符合太极这一概念的本义。这种由阴阳鱼状合抱组成的图形应称之为“阴阳合抱图”,简称阴阳图。由于阴阳图以简洁,对称、形象、旋转的图形表达了复杂、深奥、抽象、基本的人类智慧与认识,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社会的万事万物中。从辛亥革命的第一面旗帜到南朝鲜的旗帜,从泰国的篮球场到新加坡的空军机徽,从算卦先生的卦摊到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壁画,到处都有它的踪影。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无极图 周易参同契 气功 阴阳鱼 壁画 宇宙 泰国 八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敦颐《太极图》渊源审思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寒鸣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55-57,共3页
周敦颐《太极图》渊源审思陈寒鸣关于周敦颐《太极图》的承传,南宋的朱震有个说法:"陈传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愕昌,愕昌传刘牧;穆修以《太极... 周敦颐《太极图》渊源审思陈寒鸣关于周敦颐《太极图》的承传,南宋的朱震有个说法:"陈传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愕昌,愕昌传刘牧;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颜、程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太 《太说》 无极图 张伯端 渊源 陈景元 《河 《洛书》 陆九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道教太极图的两大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束景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59-64,共6页
道教文化是以太极图为象征的。道教学者借用道图来生动简明地描述道教最基本与最重要的思想,其中特别以太极图系统的道图最为有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的文化功能就是用来描述道教的宇宙演化思想与内丹修炼思想,而这种道教太极... 道教文化是以太极图为象征的。道教学者借用道图来生动简明地描述道教最基本与最重要的思想,其中特别以太极图系统的道图最为有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的文化功能就是用来描述道教的宇宙演化思想与内丹修炼思想,而这种道教太极图系统便是以举世闻名的道图为代表,它现在已经成了世界人类文化的象征。因此,研究道教文化必须首先研究太极图。然而道教太极图系统的道图的源流、分合、演变向来没有被弄清楚,至今在探讨道教文化乃至理学文化上造成很大的混乱。最明显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极图 大系统 道教文化 唐宋道教 道教史 文化 周敦颐 内丹派 理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孙叔平先生对道家哲学研究的推进
4
作者 孙亦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51,共5页
孙叔平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其所著《中国哲学史稿》在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正在起步、中国学术刚刚复苏之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分上下卷出版后,在当时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理论指导,以时... 孙叔平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其所著《中国哲学史稿》在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正在起步、中国学术刚刚复苏之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分上下卷出版后,在当时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理论指导,以时代为经,以人物为纬,对中国历史上的哲学流派,尤其是从先秦孔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叔平 道家哲学 中国哲学史稿 中国学术 庄子哲学 道教思想 无极图 陈抟 黄老道家 老子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陈抟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5
作者 李远国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3期76-80,共5页
陈抟是北宋著名的道教思想家。近年来,笔者曾对陈抟的生平事迹、著作文献、思想渊源以及理论学说,作了一些探讨。①这里,拟再就陈抟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试作论述。历史上的陈抟,本是一位儒生,后不求仕禄,师友高道异僧,既通佛法禅功,又精... 陈抟是北宋著名的道教思想家。近年来,笔者曾对陈抟的生平事迹、著作文献、思想渊源以及理论学说,作了一些探讨。①这里,拟再就陈抟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试作论述。历史上的陈抟,本是一位儒生,后不求仕禄,师友高道异僧,既通佛法禅功,又精内丹大道。由于他的这种经历和思想特征,故在他的后学中,儒释兼容,三教皆有。首先,陈抟运用佛教禅宗“唯心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 思想渊源 生平事迹 无极图 佛教禅宗 道教思想 张伯端 心法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陈抟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6
作者 张邦建 《安徽史学》 1998年第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文化史 无极图 陈抟 六十四卦 周敦颐 莱布尼茨 吕洞宾 二进制算术 道德经 先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与道家 被引量:6
7
作者 孙以楷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2-37,共6页
道家哲学在朱熹理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朱熹吸收并修订了被周敦颐儒化了的道教先天太极图和陈抟的无极图,在更高的程度上回复到“无极而太极”,奠定了其哲学的基石——有无统一的太极观。“无极而太极”意即无形与有理的统一... 道家哲学在朱熹理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朱熹吸收并修订了被周敦颐儒化了的道教先天太极图和陈抟的无极图,在更高的程度上回复到“无极而太极”,奠定了其哲学的基石——有无统一的太极观。“无极而太极”意即无形与有理的统一,这正是源自老子的无形而有物、有无相生的思想。在以气为化生万物的本源材料方面、在变化观方面,朱熹则明显受到庄子的影响。“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的形成也得力于道家归根曰静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极图 道家哲学 道家道教 核心命题 儒学 儒化 参同契 朱熹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抟与养生 被引量:4
8
作者 熊志冲 《体育文化导刊》 1991年第2期50-54,36,共6页
中国古代养生发展到宋代,出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这就是陈抟。本文拟对陈抟的生命、养生思想、养生方法以及在养生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作一探讨。 陈抟的生平 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生于公元871年,卒于公元989年。
关键词 养生方法 养生思想 陈抟 关键人物 公元 炼气化神 内丹思想 炼精化气 道教 无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丹道修炼的逆与返
9
作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共9页
丹道修炼讲求顺、逆、返、还功夫,顺能生生,逆成仙圣,原始返终,还虚合道。丹道的哲学意义,在于生命本源之追寻。道生万物,道为宇宙创生本体,道法自然,生生不息,从无到有,由生至老,可谓顺着成、住、坏、空历程而下,生老病死,终至于无。... 丹道修炼讲求顺、逆、返、还功夫,顺能生生,逆成仙圣,原始返终,还虚合道。丹道的哲学意义,在于生命本源之追寻。道生万物,道为宇宙创生本体,道法自然,生生不息,从无到有,由生至老,可谓顺着成、住、坏、空历程而下,生老病死,终至于无。故悟道体道,即在于归根复命,回归自然清静大道。丹道的修炼意义,在于性命双修,与道合一。其功夫境界,借由守中抱一、虚极静笃之无为法,以常保精气源源不绝之能量,从而导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之有为法功夫,此即逆、返之道的探求与实践。修炼丹道可趋吉避凶,能养生护身,达到性命圆满,回归本体,证得“我命在我不在天”之圆足小宇宙,达到超越形神、久视长生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道 无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
10
作者 李锦全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1期73-77,共5页
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李锦全周敦颐,字茂叔,原名实,"后避英宗旧名改颐"(《伊洛渊源录·濂溪先生事状》)。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谥元,称无公。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 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李锦全周敦颐,字茂叔,原名实,"后避英宗旧名改颐"(《伊洛渊源录·濂溪先生事状》)。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谥元,称无公。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终年五十七岁。他曾建书堂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哲理化 《太说》 《太 朱熹 儒学 中国传统文化 《通书》 心性义理 无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