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碳-硅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长安 杨丽杰 +1 位作者 曹新龙 贾彦龙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生物质碳具有独特的孔结构,较大的层间距,可加速Li+在无定形碳中的扩散速度。采用纳米硅、沥青、生物质碳,通过喷雾造粒、高温热解法制备生物质碳-硅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RD、SEM、表面分析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特征;通过恒流充放电等实验... 生物质碳具有独特的孔结构,较大的层间距,可加速Li+在无定形碳中的扩散速度。采用纳米硅、沥青、生物质碳,通过喷雾造粒、高温热解法制备生物质碳-硅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RD、SEM、表面分析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特征;通过恒流充放电等实验研究电化学性能。该材料制备扣式电池的首次充电比容量达到1 692.5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90.7%。制备的18650型电池在2.75~4.20 V循环,以1.00 C循环616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1.44%;以0.50 C充电、1.00 C放电循环447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4.48%,高于沥青碳-硅复合材料的84.90%和91.98%,说明该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复合材料 生物质 沥青碳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方式对木纤维-聚乳酸生物质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郭文静 鲍甫成 王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为研究不同受热与剪切作用程度的复合方式对木纤维-聚乳酸(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常规混合、高速混合、熔融挤出法制备了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并用DSC、TGA、GPC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复合方式对... 为研究不同受热与剪切作用程度的复合方式对木纤维-聚乳酸(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常规混合、高速混合、熔融挤出法制备了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并用DSC、TGA、GPC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复合方式对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有显著影响。②受热与剪切作用时间最长的熔融挤出法制备的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低(25.39 MPa),密度最大(1.34 g/cm3),耐水性最好,熔点和热分解温度明显降低,聚乳酸相-Mw和-Mn分别只有聚乳酸原料的13.5%和14.6%。③受热与剪切作用时间最短的常规混合法制备的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密度最小(1.25 g/cm3),弯曲强度最高(50.98 MPa),但耐水性差,聚乳酸相-Mw和-Mn分别是聚乳酸原料的69.9%和67.3%。④受热与剪切作用适中的高速混合法制备的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密度、耐水性均居中,弯曲模量最高(5.13 GPa),综合性能最好,聚乳酸相-Mw和-Mn分别为聚乳酸原料的51.0%和51.9%。⑤不同复合方式引起聚乳酸分子降解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混合 高速混合 熔融挤出 木纤维 聚乳酸 木纤维-聚乳酸生物质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沸石@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3
作者 李婉君 李世敏 +1 位作者 马德彪 李换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0-537,共8页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Pb^(2+)的吸附性能。为了得到最佳的吸附性能,对制备条件中的沸石用量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比表面积表征。利用单一变量法,对固相萃取条件中的溶液pH值和振荡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吸附Pb^(2+)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模型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沸石用量为333 mg/g,溶液pH值为5和振荡时间为80 min时,复合材料的吸附效率最佳;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吸附Pb^(2+)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且在298.15 K时,热力学参数ΔH=15614.18 J/mol、ΔS=65.2 J/(mol·K)、ΔG=-1878.059 J/mol,是一个吸热且熵增的自发过程;此外,复合材料经过连续三次吸附和解吸实验,对Pb^(2+)的吸附量基本不变,且解吸率保持在89.7%以上,说明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固相萃取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加压浸渍法制备二氧化硅/生物质碳复合材料
4
作者 高龙飞 赵东林 +2 位作者 赵海静 李晓 李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2-1187,共6页
二氧化硅/生物质碳复合材料是溶胶-凝胶/碳热还原法制备生物质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关键。以尺寸为60mm×18mm×5mm的松木为原材料,在105℃下干燥24h,在不同真空/加压条件下浸渍二氧化硅溶胶,经过干燥和循环浸渍在松木孔道中填充二... 二氧化硅/生物质碳复合材料是溶胶-凝胶/碳热还原法制备生物质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关键。以尺寸为60mm×18mm×5mm的松木为原材料,在105℃下干燥24h,在不同真空/加压条件下浸渍二氧化硅溶胶,经过干燥和循环浸渍在松木孔道中填充二氧化硅凝胶,将二氧化硅凝胶/松木复合材料在500℃氮气气氛下碳化2h,制备出二氧化硅/生物质碳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二氧化硅/生物质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详细研究了浸渍压力和循环次数对二氧化硅/生物质碳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溶胶-凝胶法 松木 二氧化硅 生物质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生物质资源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沈华艳 谢东 +3 位作者 刘海露 李发勇 黄瑶珠 陈骏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55,共4页
综述了甘蔗渣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和无机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甘蔗渣燃烧后产生的灰烬在无机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甘蔗渣在复合材料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甘蔗渣 生物质资源 高分子复合材料 无机复合材料 甘蔗渣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插层镁铝水滑石新型药物-无机复合材料的超分子结构、热稳定性和缓释性能 被引量:39
6
作者 倪哲明 夏盛杰 +3 位作者 王力耕 邢方方 潘国祥 胡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14-1219,共6页
采用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方法将抗生素类药物诺氟沙星(Nor)插入到Mg-Al-LDHs层间,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药物-无机复合材料.借助XRD,FTIR,UV-Vis,TG-DTA和ICP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or-阴离子可取代层间的NO3-,组装得到晶体结构良好... 采用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方法将抗生素类药物诺氟沙星(Nor)插入到Mg-Al-LDHs层间,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药物-无机复合材料.借助XRD,FTIR,UV-Vis,TG-DTA和ICP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or-阴离子可取代层间的NO3-,组装得到晶体结构良好的Nor-LDHs.XRD表征得到Nor-LDHs的层间距为1·29~1·33nm,并与根据PM3半经验分子轨道法优化计算得到的Nor-三维尺寸进行比较,推测客体Nor-是沿短轴方向以单层垂直交替的方式排布于层间,与主体层板通过氢键与静电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该超分子结构诺氟沙星-水滑石复合材料与诺氟沙星相比,其热稳定性、耐酸性及缓释性能均有大幅度提高,缓释实验数据符合Bhaskar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诺氟沙星 药物-无机复合材料 热稳定性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7
作者 杨勇 朱子康 漆宗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种主要的纳米复合技术为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种主要的纳米复合技术为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分形结构理论等来研究.这类材料已在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宇航和生物仿生等领域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有机 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2
8
作者 曹立新 袁迅道 +2 位作者 万海宝 曾广赋 席时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溶胶-凝胶法以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尤其是低的反应温度成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根据合成路线的不同,分5个方面对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进行概要介绍.
关键词 有机-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秀梅 冯兆滨 +4 位作者 张树清 张夫道 王玉军 张建峰 肖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3,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低,F2(2~10μm)和F4(50~100μm)粒级含量增加。2)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可提高土壤及各粒级中C、N、P的含量,而增加幅度因材料而异;蒙脱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高岭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3)F3(10-50μm)粒级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较低,但该粒级复合体含量占土壤固相的比重最大,因此该粒径中C、N、P对土壤肥力的贡献较大。4)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使土壤的有机碳、氮、磷在各粒级复合体中分配系数的增加以F2(2~10μm)粒级最高,说明各养分进入F2粒级最多,表明该粒级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 粒级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质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邵鑫 田军 +1 位作者 薛群基 马春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0-53,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性质 应用 溶胶-凝胶法 插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_2的制备与显微结构 被引量:6
11
作者 邹小平 张良莹 +2 位作者 姚熹 王丽坤 张福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脂(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脂(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混合。凝胶后经干燥和热处理得到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差示扫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进行了显微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 显微结构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xy/Clay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3
12
作者 徐卫兵 何平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1,共6页
通过插层复合的方法可以制备环氧树脂 /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制备中 ,插层剂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 ,应加强插层剂的合成、筛选及插层工艺以及粘土层内层外插层剂、固化剂、单体、粘土片层之间相互作用即插层... 通过插层复合的方法可以制备环氧树脂 /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制备中 ,插层剂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 ,应加强插层剂的合成、筛选及插层工艺以及粘土层内层外插层剂、固化剂、单体、粘土片层之间相互作用即插层机理的研究。此外 ,环氧树脂 /粘土纳米复合体系最佳固化条件 (树脂 /固化剂比例 ,固化时间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xy/Clay 环氧树脂 蒙脱土 有机-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材料PMMA/Ti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明福 王野 +2 位作者 孙盘滔 郭怀新 韩杰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41-44,共4页
本文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XRD、SEM、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等对纳米颗粒及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颗粒经偶联处理后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其红外特征峰... 本文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XRD、SEM、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等对纳米颗粒及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颗粒经偶联处理后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其红外特征峰均发生了红移,PMMA热分解温度随TiO2加入量增大而提高,PMMA/TiO2纳米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透过率随TiO2加入量增大而迅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纳米TIO2 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M=Pb,Cd)/聚丙烯酸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柯昌美 汪厚植 +3 位作者 金义凤 胡云 赵惠忠 李轩科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7,共5页
以自制的高固含量的热固性聚丙烯酸酯为基质,以醋酸镉、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甲醇溶液中,原位一步法合成MS(M=Pb,Cd)/聚丙烯酸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 以自制的高固含量的热固性聚丙烯酸酯为基质,以醋酸镉、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甲醇溶液中,原位一步法合成MS(M=Pb,Cd)/聚丙烯酸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MS/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首先与聚合物的羧基络合,生成硫化物纳米微粒,聚合物又包覆在纳米微粒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硫化镉 硫化铅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任杰 刘艳 唐小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8-62,共5页
分别阐述了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不同纳米复合体系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应用 溶胶凝胶法 插层法 共混 原位聚合 分子自组装 辐射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光谱与电子性质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磊 程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4,共8页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在当前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创了材料与催化科学研究的新纪元。自从10年前首次合成纳米孔无机材料MCM-41至今,该领域研究不断深入,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客体有机分子分散于纳米孔道内...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在当前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创了材料与催化科学研究的新纪元。自从10年前首次合成纳米孔无机材料MCM-41至今,该领域研究不断深入,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客体有机分子分散于纳米孔道内部时,其分子性质将产生明显变化。本文结合作者近期研究成果,力图从实验与理论两方面阐明在纳米复合体系中客体分子性质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 复合材料 光谱 电子性质 研究进展 纳米复合材料 -客体体系 电子限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气凝胶在木材-纳米无机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坚 邱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共2页
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多孔结构材料,具有可在纳米尺度控制和剪裁的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气凝胶的制备过程,阐述了气凝胶的概念、性能、CO2 超临界干燥工艺,探讨了硅气凝胶与木材的结合方式。... 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多孔结构材料,具有可在纳米尺度控制和剪裁的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气凝胶的制备过程,阐述了气凝胶的概念、性能、CO2 超临界干燥工艺,探讨了硅气凝胶与木材的结合方式。随着二氧化硅气凝胶在木材科学与技术中的应用,必将给无机质复合木材的研究带来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气凝胶 CO2超临界干燥 木材-纳米无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英辉 李晓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185-187,共3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纳米复合技术主要有3种: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分形结构理...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纳米复合技术主要有3种: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分形结构理论等来研究。这类材料已在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宇航和生物仿生等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聚物 溶胶-凝胶过程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中的纳米尺度、纳米木材及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80
19
作者 赵广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4-207,共4页
为将纳米科技导入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 ,把木材科学、木材 -无机复合材料学研究水平提升到纳米尺度的研究阶段 ,该文基于木材细胞壁的层构造及其主成分的堆积模型 ,提出了木材中的纳米空隙构造、纳米构造单元、纳米木材等新概念 ,并... 为将纳米科技导入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 ,把木材科学、木材 -无机复合材料学研究水平提升到纳米尺度的研究阶段 ,该文基于木材细胞壁的层构造及其主成分的堆积模型 ,提出了木材中的纳米空隙构造、纳米构造单元、纳米木材等新概念 ,并尝试性地讨论了纳米木材的制备方法 ,以及 0 - 2 ,0 - 3 ,2 - 3木材 -无机纳米复合的可行性 .作者指出 :①木材中的纳米空隙预示着木材具有收容纳米微粒、纳米管、纳米棒等纳米结构单元的空间 .②木材中的纳米结构单元从大到小可以划分为 :纳米层、纳米CMF和Matrix、纳米晶胞、纤维素分子链簇 .理论上由这些单元可以组合成纳米木材 .③木材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在 0 - 2 ,0 - 3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尺度 纳米木材 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在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上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符韵林 赵广杰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因素、溶胶-凝胶法在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上的应用、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 能等方面加以评述,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应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