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铈基钝化法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方青 杨靖霞 +1 位作者 王金杰 徐菁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9-125,共7页
铈盐由于其自身无污染、成本低、性能好、用途广等优点,已成为代替铬酸盐钝化的重要方法之一。简要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发现,得出铈盐可以自行成膜,且铈盐有着良好的自愈能力。同时,也发现纯铈膜的防腐效果不是很理想,易出现裂纹、... 铈盐由于其自身无污染、成本低、性能好、用途广等优点,已成为代替铬酸盐钝化的重要方法之一。简要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发现,得出铈盐可以自行成膜,且铈盐有着良好的自愈能力。同时,也发现纯铈膜的防腐效果不是很理想,易出现裂纹、附着力差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可以将铈盐与其他金属盐结合,得到混合钝化液,所得到的复合膜效果较好,能减少裂纹的形成;也可以在铈盐钝化液中加入有机化合物,形成的有机和无机复合钝化膜效果更佳,防腐效果甚至高于铬酸盐技术。铈盐以及铈盐复合钝化膜能广泛地应用在各类金属及金属合金表面,极大程度地扩展了铈盐钝化液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在工业上的使用率。对铈盐钝化液的机理、钝化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简单地总结与探讨。为解决铈盐钝化液在钝化机理以及钝化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对最新的工艺方法或配方改善方法进行了提炼,并对未来铈盐钝化液能有效解决原铬基钝化液的污染问题和提高涂层的防腐能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酸盐 铈盐 机理 方法 无机-有机钝化 金属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聚苯胺/磷酸锌/聚硅氧烷复合涂层自修复和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夏继军 史智昊 黄艺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7-80,共4页
采用了微区交流阻抗技术、扫描电子显微技术与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由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钝化填料和环氧-聚硅氧烷树脂所制备的自修复涂层的修复和防腐性能。结果表明,环氧-聚硅氧烷清漆涂层具有自修复和优异的耐蚀性能,偶联... 采用了微区交流阻抗技术、扫描电子显微技术与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由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钝化填料和环氧-聚硅氧烷树脂所制备的自修复涂层的修复和防腐性能。结果表明,环氧-聚硅氧烷清漆涂层具有自修复和优异的耐蚀性能,偶联剂处理的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钝化填料可显著提升环氧-聚硅氧烷涂层的自修复和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 自修复 改性聚硅氧烷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磷酸锌/聚硅氧烷复合涂层自修复和耐蚀性能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甘志宏 廖圣智 +2 位作者 王浩伟 余剑英 邵亚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4-230,共7页
目的初步探索由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钝化填料和环氧-聚硅氧烷树脂制备的自修复涂层的修复和防腐性能。方法采用微区交流阻抗技术(LEIS)、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和电化学阻抗技术(EIS),研究了聚苯胺/磷酸锌/聚硅氧烷复合涂层的防... 目的初步探索由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钝化填料和环氧-聚硅氧烷树脂制备的自修复涂层的修复和防腐性能。方法采用微区交流阻抗技术(LEIS)、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和电化学阻抗技术(EIS),研究了聚苯胺/磷酸锌/聚硅氧烷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和在人工损伤部位的修复功能。结果由微区电化学阻抗和电化学阻抗测试可知,环氧-聚硅氧烷清漆具有自修复和优异的耐蚀性能;偶联剂处理的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钝化填料(HCE),可显著提升环氧-聚硅氧烷涂层的自修复和耐蚀性能。当HCE的添加量为0.3%(以占环氧-聚硅氧烷涂料质量的百分比计)时,涂层的自修复和耐蚀性能最佳,缺陷部位修复后的阻抗值最大达到70 k?,是环氧-聚硅氧烷清漆的9倍。涂层阻抗值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浸泡3750 h时,涂层阻抗值增至10^(11)?·cm^2。结论当涂层产生缺陷时,一方面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填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新的氧化膜;另一方面,聚苯胺与环氧-聚硅氧烷树脂发生交联固化反应,在基体缺陷处成膜,提高了涂层的致密性;二者协同作用使HCE3涂层试样具有最佳的耐蚀性能和自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 自修复 改性聚硅氧烷涂层 微区电学阻抗技术(LEIS) 交流阻抗技术(E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