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新型含有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宏途 张宏文 +4 位作者 徐亚新 张开 金旭 周鑫 王静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81-1383,M011,共4页
The homopolymer brushes of polyacrylamide(PAAM) on spherical silicon gel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The silicon gel initiator was prepared by self-assemble. Utilizing these modifie... The homopolymer brushes of polyacrylamide(PAAM) on spherical silicon gel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The silicon gel initiator was prepared by self-assemble. Utilizing these modified silicon gel as the substrate, a kind of novel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was synthesized. The result of ESR indicates that the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based on silicon gel possesses well paramagne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31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聚合物金属配合物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对Pb^(2+)的吸附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树芹 侯万国 +2 位作者 路福绥 李丽芳 姜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6,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结晶度良好、具有纯水滑石相的Mg-Al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及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LDH无机-有机杂化物,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g-AlLDH和EDTA-LDH对Pb2+的吸附作用,其均有很好的吸附能力,EDTA在LDH通道中可...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结晶度良好、具有纯水滑石相的Mg-Al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及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LDH无机-有机杂化物,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g-AlLDH和EDTA-LDH对Pb2+的吸附作用,其均有很好的吸附能力,EDTA在LDH通道中可能以直立平行方式排列成单层。在相同条件下,EDTA-LDH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均高于Mg-AlLDH。结果表明,EDTA的插入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吸附等温线可分为吸附阶段和表面沉淀阶段,吸附阶段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初始pH值对Pb2+的吸附基本无影响。Pb2+在LDH和EDTA-LDH上的吸附机理主要为表面沉淀,并存在化学键合和静电键合作用,EDTA-LDH存在EDTA与Pb2+的络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PB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镇 吴庆银 钟芳锐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9-655,共7页
概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分类。主要以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杂化材料为例,综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着重阐述了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共混法和自组装法等制备方法。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优良性能及其在力学、电学、... 概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分类。主要以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杂化材料为例,综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着重阐述了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共混法和自组装法等制备方法。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优良性能及其在力学、电学、光学、催化、生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镉无机层和原位反应生成的吡啶基四氮唑有机配体构筑的两个层-柱状三维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地长 卢文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7-1184,共8页
以硫酸镉、叠氮化钠和4-氰基吡啶或3-氰基吡啶为反应物,在水热条件下,通过原位反应分别得到了2个基于硫酸根离子和5-(4-吡啶基)四氮唑(4-Hptz)或5-(3-吡啶基)四氮唑(3-Hptz)配体的,具有三维层-柱状框架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即[Cd2(H... 以硫酸镉、叠氮化钠和4-氰基吡啶或3-氰基吡啶为反应物,在水热条件下,通过原位反应分别得到了2个基于硫酸根离子和5-(4-吡啶基)四氮唑(4-Hptz)或5-(3-吡啶基)四氮唑(3-Hptz)配体的,具有三维层-柱状框架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即[Cd2(H2O)(OH)(SO4)(4-ptz)]n(1)和[Cd2(OH)(SO4)(3-ptz)]n(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在配合物1和2的结构中,每个镉髤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处于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SO42-和OH-阴离子连接镉髤离子扩展形成碱式硫酸镉的二维无机阳离子层结构[Cd2(H2O)(OH)(SO4)]nn+(1)或[Cd2(OH)(SO4)]nn+(2),相邻的二维无机阳离子层间再通过4-ptz-(1)或3-ptz-(2)进一步柱连接,形成三维层-柱状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框架结构。室温下的固体荧光实验表明,在350 nm的光激发下,配合物1和2分别在481和489 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5-(吡啶基)四氮唑 混合配体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材料[Co(C_4H_4N_2)(VO_3)_2]_n的溶剂热法合成
5
作者 白海丹 李增和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12-16,共5页
以氯化钴、吡嗪和偏钒酸铵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三维网状无机-有机杂化材料[Co(C4H4N2)(VO3)2]n.对影响溶剂热反应的主要因素如反应温度、pH值、反应溶剂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合成该化合物的较佳反应条件.同时还研究了不同... 以氯化钴、吡嗪和偏钒酸铵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三维网状无机-有机杂化材料[Co(C4H4N2)(VO3)2]n.对影响溶剂热反应的主要因素如反应温度、pH值、反应溶剂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合成该化合物的较佳反应条件.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的有机桥式配体吡嗪、2-吡嗪羧酸、4,4′-联吡啶和1,2-联(4-吡啶基)乙烷在钴钒体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溶剂热法 配位结构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机-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phen)_2Eu/MCM-41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丰祎 符连社 +5 位作者 林君 张洪杰 王淑彬 徐庆红 丁红 邹永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0-383,共4页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型的中孔材料 MCM-4 1的结构 ,且经组装后孔结构保持不变 ,在紫外光照射下 ,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谱线 ,但与纯稀土配合物相比 ,其激发光谱发生蓝移 ,稀土 Eu3+ 所处的格位对称性降低 ,荧光寿命延长 .另外 ,对光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稀土有机配合物 中孔材料 MCM-41分子筛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介孔材料组装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西忠 孙彦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6-319,共4页
利用表面活化剂诱导合成法和离子印迹技术,通过TEOS和AAPS酸性催化水解和缩聚反应,将氨基嫁接到介孔材料孔壁上,组装出一种新颖的有序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通过IR,XRD,TG,DTA,MIP和粒度分析测定,表征了该杂化材料的组成和孔结构。杂化... 利用表面活化剂诱导合成法和离子印迹技术,通过TEOS和AAPS酸性催化水解和缩聚反应,将氨基嫁接到介孔材料孔壁上,组装出一种新颖的有序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通过IR,XRD,TG,DTA,MIP和粒度分析测定,表征了该杂化材料的组成和孔结构。杂化材料对稀土La3+离子吸附量测定结果表明:杂化材料可对稀土离子有效捕集,La3+印迹杂化材料对模板镧离子比非印迹杂化材料表现出更好的识别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稀土离子 学识别 离子印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钼无机-有机杂化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催化环氧化性能研究
8
作者 贾明君 刘刚 +1 位作者 张文祥 吴通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9-60,共2页
对比了采用嫁接法和无机水热法制备的含钼无机-有机杂化介孔MCM-41型材料的结构、组成等物理化学性质,及对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的环辛烯的液相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制备出含有[3-(2-吡啶基)吡唑]... 对比了采用嫁接法和无机水热法制备的含钼无机-有机杂化介孔MCM-41型材料的结构、组成等物理化学性质,及对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的环辛烯的液相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制备出含有[3-(2-吡啶基)吡唑]官能团的无机-有机杂化介孔材料,嫁接法具有操作简单、配体利用率高等特点,水热法操作相对复杂,但可得到配体含量很高的杂化材料,且具有更高的有序性;另外,两种材料在适当引入过氧化钼物种后均可成为性能较好的多相环氧化催化剂,其中水热法制备出的催化剂具有相对较高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介孔MCM-41 钼催 多相环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结构组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心亚 黎永津 +2 位作者 傅和青 蓝仁华 陈焕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35,共4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结构组装、应用前景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结构组装原理、特点。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是杂化材料4种... 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结构组装、应用前景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结构组装原理、特点。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是杂化材料4种最主要的控制合成方法。与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ATRP等方法相比,自组装法合成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更便于精确调控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纳米材料 控制合成 结构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C_3H_5N_2)_4·PMo~ⅤMo_(11)^(Ⅵ)O_(40)·4DMF·2H_2O的合成、结构及抗前列腺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韩正波 常雅萍 +2 位作者 栾国有 李娟 王恩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60-1663,共4页
制备了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C3H5N2 ) 4PMo Mo 1 1 O4 0 · 4DMF· 2 H2 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 .2 42 3 (3 ) nm,b=1 .2 666(3 )nm,c=1 .3 3 41 (3 )... 制备了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C3H5N2 ) 4PMo Mo 1 1 O4 0 · 4DMF· 2 H2 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 .2 42 3 (3 ) nm,b=1 .2 666(3 )nm,c=1 .3 3 41 (3 ) nm,V=1 .742 3 (6) nm3,α=70 .5 6(3 )°,β=71 .1 6(3 )°,γ=64.1 8(3 )°,Z=1 ,R1 =0 .0 5 85 ,w R2 =0 .1 885 .结构解析表明 ,十二钼磷酸阴离子和质子化的咪唑分子通过静电引力和氢键相互作用 .采用 MTT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有机-无机材料 多金属氧酸盐 咪唑 晶体结构 抗前列腺癌活性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志强 马琦 +1 位作者 张宝柱 张智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7期389-393,共5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分类、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并对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机械、光学、电子、分离、催化、化学和生物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评述。这类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在未来的高科技领域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材料 制备技术 表征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胶体基石质文物防风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制备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绍军 孙敏 +2 位作者 高峰 肖亚 刘开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54,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含有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胶体材料。胶体材料的稳定性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主要受正硅酸乙酯含量、氨水浓度、水含量、无水乙醇含量和滴定速度等参数的影响,以具有良好综合防风化性能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有机物,...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含有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胶体材料。胶体材料的稳定性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主要受正硅酸乙酯含量、氨水浓度、水含量、无水乙醇含量和滴定速度等参数的影响,以具有良好综合防风化性能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有机物,通过与二氧化硅溶胶的机械混合而制备有机-无机防风化杂化加固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杂化材料中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分数为15%-20%时,防风化杂化材料的黏度低(接近于水的黏度)、凝胶时间短且稳定性好;胶体颗粒的添加有效地降低了单一有机物加固涂层的开裂概率;防风化杂化加固材料引起试样的色差变化较小,加固吸收率明显比单一有机物的吸收率高,且涂覆防风化杂化加固材料的石质试样,其耐酸和耐盐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文物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材料 防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非线性光学活性聚酰亚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晓霞 隋郁 +4 位作者 徐宏杰 印杰 马晓东 朱子康 王宗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618-1621,共4页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含二阶非线性光学发色团分散红 1 9(DR1 9)的硅氧烷染料与聚酰亚胺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利用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 SEM、 DSC和 TG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杂化极化后的序参数高达 0 .48,并具有优良的极化...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含二阶非线性光学发色团分散红 1 9(DR1 9)的硅氧烷染料与聚酰亚胺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利用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 SEM、 DSC和 TG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杂化极化后的序参数高达 0 .48,并具有优良的极化取向稳定性 ,42 3 K下处理 3 0 0 h后 ,序参数仍能保持初始值的 90 % .杂化薄膜有较好的表面平整性 ,其断面呈网络结构 .杂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为 5 61 K,比纯聚酰亚胺的 Tg(5 43 K)高 1 8K,表现出优良的高温热稳定性 ,其 5 %热失重温度为 691 K,1 0 %热失重温度为 75 8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非线性光学 聚酰亚胺 有机-无机材料 合成 表征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康振辉 王恩波 +6 位作者 王轶博 由万胜 胡长文 黄百渠 乌垠 历锡亮 焦明大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0-63,共4页
利用低温固相反应首次制备了 [(CH3 ) 4 N] 3 PW12 O4 0 ·6H2 O(Ⅰ ) ,[(CH3 ) 4 N] 6P2 Mo18O62 ·9H2 O(Ⅱ ) ,[HMTAH2 ] 2 ·SiW12 O4 0 ·7H2 O(Ⅲ )等纳米粒子 ,并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进... 利用低温固相反应首次制备了 [(CH3 ) 4 N] 3 PW12 O4 0 ·6H2 O(Ⅰ ) ,[(CH3 ) 4 N] 6P2 Mo18O62 ·9H2 O(Ⅱ ) ,[HMTAH2 ] 2 ·SiW12 O4 0 ·7H2 O(Ⅲ )等纳米粒子 ,并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粒子大小均一 ,平均粒子直径为 4~ 8nm ,并具有潜在的电荷转移盐性质及非线性光学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材料 室温固相反应 多金属氧酸盐 电荷转移盐 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15
作者 肖明艳 陈建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0,共5页
综述了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影响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因素 ,并对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在力学、光学、电学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评述。这类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在未来的高科技领域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材料 溶胶-凝胶法 插入法 自组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TiO_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熊明娜 周树学 +1 位作者 游波 武利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1-195,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成功制备了均匀透明的丙烯酸树脂 TiO2 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电子拉力机 (InstronTester)、热失重分析仪 (TGA)和紫外可见光谱 (UV VIS)等手段表征了杂化材料的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能。结果发... 采用溶胶 凝胶法成功制备了均匀透明的丙烯酸树脂 TiO2 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电子拉力机 (InstronTester)、热失重分析仪 (TGA)和紫外可见光谱 (UV VIS)等手段表征了杂化材料的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能。结果发现丙烯酸树脂与TiO2 杂化后 ,聚合物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紫外屏蔽性能均有显著提高。与原位聚合法相比 ,共混法合成该杂化材料可获得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增加丙烯酸树脂中的丙烯酸含量能显著降低相分离 ,从而使其各种性能 ,特别是力学性能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丙烯酸树脂 有机-无机材料 交联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骨架微孔材料Cd(HBTC)(EG)·8(H_2O)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8
17
作者 方千荣 朱广山 +7 位作者 石鑫 辛明红 吴刚 田歌 叶玲 王春雷 张震东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6-778,共3页
由于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材料在选择性催化、分子识别和可逆性主客体分子(离子)交换等方面存在潜在的应用前景, 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传统的沸石和分子筛微孔晶体材料以硅酸盐、硅铝酸盐、磷铝酸盐和无机金属磷酸盐为骨架[1... 由于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材料在选择性催化、分子识别和可逆性主客体分子(离子)交换等方面存在潜在的应用前景, 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传统的沸石和分子筛微孔晶体材料以硅酸盐、硅铝酸盐、磷铝酸盐和无机金属磷酸盐为骨架[1,2], 新型的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材料用刚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的有机分子和金属离子作为结构单元[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无机-有机骨架微孔材料 Cd(HBTC)(EG)·8(H2O) 合成 结构 镉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Na_(2)(H_(2)O)_(4)]_(2)[γ-Mo_(8)O_(26)·(Gly-Gly)_(2)]}·4H_(2)O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正波 安海艳 +3 位作者 王力 栾国有 王恩波 韩正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58-1560,共3页
多金属氧酸盐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较高的抗肿瘤及抗病毒活性[1~6],蛋白质和肽是氨基酸的聚合体,氨基酸侧链官能团能与多金属氧酸盐形成新型配合物.了解氨基酸和肽与多金属氧酸盐的相互作用对于深入研究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及抗病毒机理... 多金属氧酸盐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较高的抗肿瘤及抗病毒活性[1~6],蛋白质和肽是氨基酸的聚合体,氨基酸侧链官能团能与多金属氧酸盐形成新型配合物.了解氨基酸和肽与多金属氧酸盐的相互作用对于深入研究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及抗病毒机理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材料 多金属氧酸盐 甘氨酸二肽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海红 史铁钧 宋秋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共3页
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原理、分类和制备方法,对杂化材料性能研究的表征手段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简要的论述,这类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在未来的高科技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与开发前景。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材料 溶胶-凝胶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DFT拓扑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C_2N_2H_(10))[Zn_2(PO_4)_2]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毛少瑜 解瑜 谢兆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以氯化锌和磷酸为原料,二亚乙基三胺(DETA)为模板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空旷骨架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磷酸锌化合物.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四方晶系,P42bc空间群,晶胞参数a=b=1.46850(2)nm,c=0.89274(2)nm,α=β=γ=90... 以氯化锌和磷酸为原料,二亚乙基三胺(DETA)为模板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空旷骨架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磷酸锌化合物.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四方晶系,P42bc空间群,晶胞参数a=b=1.46850(2)nm,c=0.89274(2)nm,α=β=γ=90°,V=1.92519(6)nm3,Z=8,Dc=2.641g/cm3.并对其进行了IR光谱和TG-DTA热分析研究.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C2N2H10)[Zn2(PO4)2]用451nm的光激发时,发射峰位置在665~688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材料 磷酸锌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