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沸石@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1
作者 李婉君 李世敏 +1 位作者 马德彪 李换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0-537,共8页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Pb^(2+)的吸附性能。为了得到最佳的吸附性能,对制备条件中的沸石用量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比表面积表征。利用单一变量法,对固相萃取条件中的溶液pH值和振荡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吸附Pb^(2+)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模型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沸石用量为333 mg/g,溶液pH值为5和振荡时间为80 min时,复合材料的吸附效率最佳;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吸附Pb^(2+)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且在298.15 K时,热力学参数ΔH=15614.18 J/mol、ΔS=65.2 J/(mol·K)、ΔG=-1878.059 J/mol,是一个吸热且熵增的自发过程;此外,复合材料经过连续三次吸附和解吸实验,对Pb^(2+)的吸附量基本不变,且解吸率保持在89.7%以上,说明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固相萃取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PMMA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吉学 付永启 +2 位作者 赵晶丽 张文芳 单凤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7-428,共2页
应用溶胶 凝胶技术 ,采用预掺杂的方法 ,制备了SiO2 PMMA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 (ORMOSILS)。应用红外光谱分析、广角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差示扫描分析和热失重分析 ,对SiO2 PMMA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 (ORMOSILS)的显微结构... 应用溶胶 凝胶技术 ,采用预掺杂的方法 ,制备了SiO2 PMMA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 (ORMOSILS)。应用红外光谱分析、广角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差示扫描分析和热失重分析 ,对SiO2 PMMA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 (ORMOSILS)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制备的SiO2 PM MA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 (ORMOSILS) ,有机物均匀分布在无机物基体中 ,非晶基体SiO2 短程有序畴的大小与一般非晶玻璃短程有序畴的大小基本一致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结构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质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4
3
作者 邵鑫 田军 +1 位作者 薛群基 马春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0-53,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性质 应用 溶胶-凝胶法 插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M=Pb,Cd)/聚丙烯酸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柯昌美 汪厚植 +3 位作者 金义凤 胡云 赵惠忠 李轩科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7,共5页
以自制的高固含量的热固性聚丙烯酸酯为基质,以醋酸镉、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甲醇溶液中,原位一步法合成MS(M=Pb,Cd)/聚丙烯酸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 以自制的高固含量的热固性聚丙烯酸酯为基质,以醋酸镉、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甲醇溶液中,原位一步法合成MS(M=Pb,Cd)/聚丙烯酸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MS/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首先与聚合物的羧基络合,生成硫化物纳米微粒,聚合物又包覆在纳米微粒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硫化镉 硫化铅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1
5
作者 任杰 刘艳 唐小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8-62,共5页
分别阐述了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不同纳米复合体系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应用 溶胶凝胶法 插层法 共混 原位聚合 分子自组装 辐射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系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东风 刘增君 邱发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8-20,共3页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以聚苯乙烯为有机相的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 4种制备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常用方法 。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纳米材料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废弃物处置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德安 和盛鑫 +3 位作者 杨飞华 李彬 顾一帆 吴玉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8-519,527,共13页
本文综述了玻璃钢、风力发电复合材料、废弃印刷线路板三大典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特性,其中废弃印刷线路板极具代表性,是回收价值最高、处置最难、污染最重的部分,其处置技术备受关注。以废弃印刷线路为例分别综述了机械分离法、火法和... 本文综述了玻璃钢、风力发电复合材料、废弃印刷线路板三大典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特性,其中废弃印刷线路板极具代表性,是回收价值最高、处置最难、污染最重的部分,其处置技术备受关注。以废弃印刷线路为例分别综述了机械分离法、火法和湿法冶金、热解法、超临界流体法以及微生物法等六种处置方法,认为热解法和火法冶炼是未来此类材料回收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废线路板与低值废玻璃钢和废风机叶片协同规模生产状况下,能有效减容、有价物质回收及降低治理成本、提高回收工艺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玻璃钢 风力叶片 印刷线路板 处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淋洗方式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氮素溶出速率比较
8
作者 肖强 王甲辰 +4 位作者 左强 张琳 刘宝存 赵同科 邹国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7,共5页
应用采用水基成膜法研制的4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B2、PS、F2、F2F)进行土柱淋洗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的氮素溶出规律。结果表明:4种胶结包膜肥料氮素累积溶出率达到50%所需时间为B2 42 d左右、PS 36 d左右F、... 应用采用水基成膜法研制的4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B2、PS、F2、F2F)进行土柱淋洗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的氮素溶出规律。结果表明:4种胶结包膜肥料氮素累积溶出率达到50%所需时间为B2 42 d左右、PS 36 d左右F、2 30 d左右F、2F 18-24 d; B2的累积溶出率曲线最平缓,其后依次为PS、F2和F2F。同一种胶结包膜肥料在红壤、褐土和黑土中的氮素溶出率峰值出现时间一致(以B2为例); 氮素溶出峰值之前,瞬时溶出率在2-13 d内为红壤〉褐土〉黑土,峰值氮素溶出率为红壤(12.84%)〉褐土(10.15%)〉黑土(8.39%),而峰值过后,24-48 d氮素瞬时溶出率褐土最高,红壤与黑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包膜肥料本身释放氮素的速率受不同质地的土壤影响较小,但其淋出量受土壤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成膜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胶结 包膜 土壤类型 淋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膜内层叠制备新方法
9
作者 王乾 安瑛 +2 位作者 谢鹏程 杨卫民 丁玉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58,共4页
叙述了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溶胶-凝胶法、原位聚合法、共混法等制备方法。介绍了基于膜内层叠原理的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该方法可以避免无机基团分布不均匀、无机基团难可控取向的缺点,将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中发挥... 叙述了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溶胶-凝胶法、原位聚合法、共混法等制备方法。介绍了基于膜内层叠原理的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该方法可以避免无机基团分布不均匀、无机基团难可控取向的缺点,将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 有机基团 无机基团 膜内层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_(2)-NC/聚偏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10
作者 徐雪玲 李玲 +2 位作者 张哲 张丁匀 章晓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6,共6页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不仅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会危害人类健康。鉴于此,亟需开发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来解决电磁辐射污染。本文结合简单的水热法、原位化学...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不仅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会危害人类健康。鉴于此,亟需开发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来解决电磁辐射污染。本文结合简单的水热法、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和高温碳化工艺成功制备出一维异质纳米填料MoO_(2)-NC,并将其填充于柔性聚偏氟乙烯(PVDF)基体中,通过简单的溶液混合和热压技术制备出一系列MoO_(2)-NC不同质量分数下的MoO_(2)-NC/PVDF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整体的电磁屏蔽性能。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后,将前驱体聚吡咯(PPy)热解为碳材料,同时通过碳热还原法将MoO3还原成MoO_(2),使得纳米填料的电导率获得大幅提升,MoO_(2)-NC的电导率在20 MPa下最高能达到133.67 S/cm,比煅烧前的样品增加了28倍。当MoO_(2)-NC的质量分数为40%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这一复合物的总屏蔽效能在X波段范围内最高能达到32.2 dB,比商用标准(20 dB)高出60%,由此表明MoO_(2)-NC具有作为高效电磁屏蔽功能填料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结构 异质纳米填料 聚偏氟乙烯 可控制备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电磁屏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Tm^(3+)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谱参数计算 被引量:2
11
作者 庄晓波 夏海平 张约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09-1214,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与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Tm3+离子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从吸收光谱特性出发,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得到了Tm3+离子的J-O强度参量(Ω2,Ω4,Ω6)及Tm3+离子各激发能... 以正硅酸乙酯与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Tm3+离子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从吸收光谱特性出发,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得到了Tm3+离子的J-O强度参量(Ω2,Ω4,Ω6)及Tm3+离子各激发能级的自发辐射跃迁概率、荧光分支比及辐射寿命等光谱参量。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了Tm3+离子能级3H6←→3F4(1.8μm)跃迁的吸收截面和受激发射截面,同时,根据所获得的吸收截面、发射截面以及掺杂离子浓度等参数获得了Tm3+离子在凝胶玻璃中的增益截面函数。与其它玻璃掺杂基质比较可知,Tm3+掺杂的有机改良硅酸盐玻璃在~1.8μm和~2.0μm波段的中红外激光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3+离子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光谱参数 增益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水中重金属吸附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强 王轩 +1 位作者 王敬伟 王源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76,共6页
水中重金属的处理方法多样如物理化学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净化法等,其中吸附法因其材料来源广、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吸附材料是吸附法处理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核心要素。详细表述了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分类和研究进展,... 水中重金属的处理方法多样如物理化学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净化法等,其中吸附法因其材料来源广、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吸附材料是吸附法处理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核心要素。详细表述了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分类和研究进展,尤其是以某种方式结合而成的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阐述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重金属吸附方面的应用前景,展望了介孔分子筛材料在吸附水中重金属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介孔分子筛 重金属 吸附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婷婷 许可欣 +4 位作者 金梦甜 葛世洁 高国洪 蔡一啸 王华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5-183,共9页
为改善传统纳米粉体光催化剂易团聚导致催化活性降低,且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针对性地开发具有高活性位点暴露、高分散性和稳定性的纤维素基光催化复合材料是推动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国内外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 为改善传统纳米粉体光催化剂易团聚导致催化活性降低,且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针对性地开发具有高活性位点暴露、高分散性和稳定性的纤维素基光催化复合材料是推动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国内外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从纤维素的不同制备形态角度出发,分析了纳米纤维素、纤维素膜材料、纤维素气凝胶材料与纳米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制备机制,重点阐述了其在环境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最后提出纤维素基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为纤维素基功能材料今后的规模化制备和在环境修复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功能材料 环境修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高级氧化技术 印染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组织器官工程材料的微纳制造 被引量:1
14
作者 仇志烨 王江林 +1 位作者 周娇娇 张胜民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6-22,29,共8页
无机-有机复合组织器官工程支架的微纳制造是近年来兴起的生物材料研究领域,相对传统的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微纳制造整合了微纳米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制造等先进技术手段,为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开发以及生物材料制... 无机-有机复合组织器官工程支架的微纳制造是近年来兴起的生物材料研究领域,相对传统的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微纳制造整合了微纳米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制造等先进技术手段,为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开发以及生物材料制造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综述了生物医用材料、特别是组织器官工程与组织修复材料微纳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生物材料的微纳米化及实现途径、组织器官工程支架材料的数字化设计、组织器官工程支架材料的数字化制造新技术等,对我国组织器官工程(修复)材料数字化微纳制造新技术的优先发展领域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组织工程支架 微纳制造 数字化制造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锆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石保 陈朝辉 +3 位作者 王忠义 胡海峰 唐立辉 郑文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6,共5页
将氧化锆纳米粉体冷等静压成型,经部分烧结制备成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部分烧结体,然后经真空浸渍,将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渗透入部分烧结体的开孔中,原位聚合,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预聚甲基丙烯酸甲... 将氧化锆纳米粉体冷等静压成型,经部分烧结制备成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部分烧结体,然后经真空浸渍,将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渗透入部分烧结体的开孔中,原位聚合,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经真空浸渍能完全浸入部分烧结陶瓷的开孔中并固化.当部分烧结体相对密度为63%~82%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为154~287MPa、断裂韧性为3.68~4.81MPa·m1/2;与部分烧结体比较,有明显提高.该复合材料经牙科CAD/CAM系统切削加工,可制作牙科修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牙科材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锫复合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凝胶模板法制备具有特殊表面形貌的CdS有机-无机复合微球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超良 王斌科 +1 位作者 梁颖亮 李晔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94,共4页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包埋有Cd2+的中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和阴离子型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P(NIPAM-co-MAA))微凝胶。以这2种微凝胶为微反应器,通过外源导入法通入H2S气体,引发CdS沉积反应,制得具...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包埋有Cd2+的中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和阴离子型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P(NIPAM-co-MAA))微凝胶。以这2种微凝胶为微反应器,通过外源导入法通入H2S气体,引发CdS沉积反应,制得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有机-无机复合微球。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微球表面图案结构形貌与模板的性质有关,微球的尺寸在50μm左右,且具有类核-壳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复合微球中的CdS呈晶态,属立方晶形。微球具有CdS荧光特征,模板本性对微球荧光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 模板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硫化镉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相拓扑结构对有机-无机复合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综述
17
作者 李磊 刘晓莲 +2 位作者 王利媛 康卫民 庄旭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21-627,共7页
作为一种可持续能源转换装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受到了广泛关注。质子交换膜作为其中的核心部件,对提升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降低成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单一Nafion膜或非氟有机基质膜存在的燃料穿梭率高和质子传导率对... 作为一种可持续能源转换装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受到了广泛关注。质子交换膜作为其中的核心部件,对提升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降低成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单一Nafion膜或非氟有机基质膜存在的燃料穿梭率高和质子传导率对温度或湿度依赖性大等问题,基于有机-无机的复合策略的质子交换膜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本文选取三类典型无机添加物,从不断优化添加物自身拓扑结构的角度,对近年来国内外有机-无机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对新兴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添加物进行了重点论述;最后,对有机-无机复合质子交换膜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拓扑结构 金属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交联有机无机硅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弘华 李海洋 +4 位作者 李玉亭 王芳 任祥忠 李润 罗仲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8-220,224,共4页
本文采用含有C=C双键的烷氧基硅(KH-570)和正硅酸乙酯(TEOS)的共同水解,在SiO2无机网络结构中引入了不饱和键,并在引发剂存在下与苯乙烯交联形成一种键合型有机无机复合溶胶。键合后KH-570的C=C红外特征吸收峰完全消失,同时,材料的力学... 本文采用含有C=C双键的烷氧基硅(KH-570)和正硅酸乙酯(TEOS)的共同水解,在SiO2无机网络结构中引入了不饱和键,并在引发剂存在下与苯乙烯交联形成一种键合型有机无机复合溶胶。键合后KH-570的C=C红外特征吸收峰完全消失,同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提高。结果表明,苯乙烯的含量在相当大的变动范围内,均可在金属表面形成高硬度、具有良好附着力的透明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涂层 溶胶-凝胶法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M=Cd,Pb)/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19
作者 柯昌关 汪厚植 +3 位作者 赵惠忠 罗炬 袁媛 李轩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05期186-188,共3页
以环氧树脂E51为基质,醋酸镉、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甲醇的水溶液中,一步法制备了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单分散的CdS、PbS纳米粒子;对CdS、PbS/环氧树脂E51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 以环氧树脂E51为基质,醋酸镉、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甲醇的水溶液中,一步法制备了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单分散的CdS、PbS纳米粒子;对CdS、PbS/环氧树脂E51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高粘度的环氧树脂对纳米粒子的形成和分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硫化镉 硫化铅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明明 赵雄燕 孙占英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1-824,共4页
综述了溶胶凝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溶胶-凝胶态物质的制备工艺及该技术在纳米粉体材料、薄膜及涂层材料、纤维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新型溶胶-凝胶反应机理以及溶胶向凝胶转化过程中体系微结构变化规... 综述了溶胶凝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溶胶-凝胶态物质的制备工艺及该技术在纳米粉体材料、薄膜及涂层材料、纤维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新型溶胶-凝胶反应机理以及溶胶向凝胶转化过程中体系微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将是今后该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薄膜及涂层 纤维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