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蚀/隔热一体化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许亚丰 李明洋 +6 位作者 周鹏 殷雷 单清涛 焦萌萌 季平 杜美桃 崔林如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0,共8页
采用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混织布为增强体,苯并噁嗪(BZ)改性乙烯基聚硅氮烷(PSN)热熔型树脂为基体,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和玻璃粉,通过两步法双膜法预浸料工艺和热压罐工艺制备了低密度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热防护复合材料。通... 采用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混织布为增强体,苯并噁嗪(BZ)改性乙烯基聚硅氮烷(PSN)热熔型树脂为基体,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和玻璃粉,通过两步法双膜法预浸料工艺和热压罐工艺制备了低密度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热防护复合材料。通过隔热性能试验,0.9和0.6 g/cm^(3)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136和0.077 W/(m·K),优于同密度的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F酚醛复合材料。通过热氧稳定性表征,在空气气氛下低密度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TG)曲线由于可瓷化效应在800℃进入平台期后,无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且1000℃残炭率分别高达75.9%和68.1%。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微观结构分析、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表明低密度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在1000℃时发生明显的可瓷化转变。同时,空心玻璃微珠融化后在复合材料中留下大量非贯通的孔洞,形成多孔陶瓷结构,该结构直至1400℃仍保持稳定。综上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抗热气流冲刷能力,可以保证飞行器内部不受高温破坏和维持气动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隔热一体化 低密度 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 乙烯基聚硅氮烷 苯并噁嗪 可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沸石@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2
作者 李婉君 李世敏 +1 位作者 马德彪 李换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0-537,共8页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Pb^(2+)的吸附性能。为了得到最佳的吸附性能,对制备条件中的沸石用量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比表面积表征。利用单一变量法,对固相萃取条件中的溶液pH值和振荡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吸附Pb^(2+)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模型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沸石用量为333 mg/g,溶液pH值为5和振荡时间为80 min时,复合材料的吸附效率最佳;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吸附Pb^(2+)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且在298.15 K时,热力学参数ΔH=15614.18 J/mol、ΔS=65.2 J/(mol·K)、ΔG=-1878.059 J/mol,是一个吸热且熵增的自发过程;此外,复合材料经过连续三次吸附和解吸实验,对Pb^(2+)的吸附量基本不变,且解吸率保持在89.7%以上,说明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固相萃取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改性无机-有机水性富锌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4
3
作者 徐亮 唐一文 +2 位作者 龚书生 陈正华 冯双龙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9-312,共4页
在常见的水性无机硅酸盐富锌涂料中添加适量的硅丙乳液及碳纳米管,制成了无机-有机复合水性富锌涂料。对几种不同配比涂层的主要力学性能、电化学性能、耐盐雾性能及耐空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硅丙乳液和碳纳米管分别占基料的... 在常见的水性无机硅酸盐富锌涂料中添加适量的硅丙乳液及碳纳米管,制成了无机-有机复合水性富锌涂料。对几种不同配比涂层的主要力学性能、电化学性能、耐盐雾性能及耐空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硅丙乳液和碳纳米管分别占基料的20%和1%,颜基比为2:1时,涂料的基料稳定,喷涂粘度适中;同时涂层在保持了无机富锌涂料优异耐腐蚀性能的基础上,其耐空蚀性能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富锌涂层 碳纳米管 硅丙乳液 防腐蚀 耐空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敏褐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无机-有机亲和性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梁虎珍 曾凡桂 +1 位作者 相建华 李美芬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3-1183,共11页
采用脱矿物质、提取腐殖酸等方法结合ICP-MS对伊敏15上、16下煤中的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地壳克拉克值及中国侏罗-白垩纪煤和世界褐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相比,伊敏褐煤中微量元素没有明显富集。脱矿物质处理后,Ni... 采用脱矿物质、提取腐殖酸等方法结合ICP-MS对伊敏15上、16下煤中的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地壳克拉克值及中国侏罗-白垩纪煤和世界褐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相比,伊敏褐煤中微量元素没有明显富集。脱矿物质处理后,Ni明显富集,As略比原煤高,其他微量元素都低于原煤。原煤提取腐殖酸和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中Ni、Mo、Cd、Sn、W明显富集,这表明Ni、Mo、Cd、Sn、W和腐殖酸形成了稳定的有机态化合物。原煤提取腐殖酸残煤和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V、Ni、As富集,表明V、Ni、As与煤的大分子结构形成了稳定的有机态化合物。根据微量元素和灰分的相关性系数,把微量元素分为以下几类:无机富集元素Cr、U;亲无机元素Cu、Cd、In、Sn、Ga、Y、Zr、Hf、Bi、Th;偏无机元素Be、Sc、Rb、Sr、Nb、Cs、Ta、Pb;偏有机元素V、As、Tl、Ba、Se;亲有机元素Li、Co、W;有机富集元素Ni、Zn、Mo、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煤大分子结构 微量元素 无机-有机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缕石/聚丙烯酰胺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合成、表征与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猛 钱锦文 +4 位作者 郑宝庆 杨骛远 蒋唯峰 方佐 叶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67-1571,M008,共6页
将酸活化坡缕石 ( PGS)与氯化乙醇胺 ( EACl)所得氯化乙醇胺改性坡缕石 ( PGS-EACl)与高价铈盐( Ce4 +)组成氧化还原非均相引发体系 ,引发丙烯酰胺单体聚合得到了坡缕石 /聚丙烯酰胺 ( PGS/ PAM)无机 -有机杂化物 .用 1 H NMR、FTIR、... 将酸活化坡缕石 ( PGS)与氯化乙醇胺 ( EACl)所得氯化乙醇胺改性坡缕石 ( PGS-EACl)与高价铈盐( Ce4 +)组成氧化还原非均相引发体系 ,引发丙烯酰胺单体聚合得到了坡缕石 /聚丙烯酰胺 ( PGS/ PAM)无机 -有机杂化物 .用 1 H NMR、FTIR、粘度法和电导法对杂化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表明杂化物中存在PGS NH3R离子键合作用 .考察了 PGS-EACl用量、聚合反应时间和单体浓度对杂化物特性粘数的影响 .由 PGS/ PAM杂化絮凝剂分别处理高岭土和氧化铁红两种配制废水 ,发现杂化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物 坡缕石 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钼磷、钒钼磷多酸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13
6
作者 巫平松 张宏宇 +3 位作者 许林 德格吉日呼 胡长文 王恩波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6,共6页
通过对V2 O5 ,Na2 MoO4·2H2 O ,HF ,Ni(NO3) 2 ·6H2 O ,H3PO4和吡啶体系水热反应的研究 ,合成并表征了无机 -有机杂多酸化合物 [C5 H6 N] 3[C5 H5 N][PMo12 O40 ] ( 1 ) ,[C5 H6 N] 4[PVMo11O40 ] ( 2 )和 [C5 H6 N] 4[HPV2 M... 通过对V2 O5 ,Na2 MoO4·2H2 O ,HF ,Ni(NO3) 2 ·6H2 O ,H3PO4和吡啶体系水热反应的研究 ,合成并表征了无机 -有机杂多酸化合物 [C5 H6 N] 3[C5 H5 N][PMo12 O40 ] ( 1 ) ,[C5 H6 N] 4[PVMo11O40 ] ( 2 )和 [C5 H6 N] 4[HPV2 Mo10 O40 ] ( 3 ) .化合物( 1 )属单斜晶系 ,C/ 2c空间群 ,a =2 .1 867( 6)nm ,b =1 .3 978( 4)nm ,c =1 .663 3( 3 )nm ,β =1 0 5.73 ( 1 0 )°,V =4 .893nm3,R =0 .0 60 4 ,Z =4 ;化合物 ( 2 )属单斜晶系 ,C/ 2c空间群 ,a =2 .1 858( 4)nm ,b =1 .3 971 ( 3 )nm ,c =1 .663 5( 3 )nm ,β =1 0 5.83 ( 3 )°,V =4 .8873 ( 1 7)nm3,Z =4 ,R =0 .0 4 63 ;化合物 ( 3 )属单斜晶系 ,P2 1n空间群 ,a =1 .1 1 2 2 ( 2 )nm ,b =1 .94 1 2 ( 3 )nm ,c=1 .2 4 84 ( 3 )nm ,β =99.89( 3 )°,V =2 .6565( 9)nm3,Z =2 ,R =0 .0 6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多金属氧酸盐 晶体结构 无机-有机杂多酸化合物 磷钼酸盐 磷钼钒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Ⅰ.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运法 金联明 +1 位作者 张国昌 谢裕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9-451,455,共4页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制日益引起材料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它的性能决定于其制备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微观网络结构。本文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主要途径和产物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 溶胶-凝胶 制备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PACSAM的制备及其脱色性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曾媛 蒋文举 +1 位作者 金燕 刘红娅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67,共5页
以聚合氯化铝(PAC)和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ST-AM)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PACSAM)。考察了PACSAM对活性染料、直接染料模拟印染废水及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初步探讨了絮凝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很宽的pH... 以聚合氯化铝(PAC)和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ST-AM)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PACSAM)。考察了PACSAM对活性染料、直接染料模拟印染废水及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初步探讨了絮凝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很宽的pH范围内,PACSAM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脱色性能;在PACSAM加入量为25m g/L时,PACSAM对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率、COD去除率、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6.4%,92.1%,98.5%,废水处理效果明显好于壳聚糖和PAC。PACSAM的絮凝机理包括化学反应、分子间氢键、电中和及架桥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 制备 印染废水 脱色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螺旋链的新型二维无机-有机骨架晶体材料Ni(PDC)(H_2O)_2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10
9
作者 田歌 朱广山 +4 位作者 方千荣 辛明红 郭晓丹 薛铭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0-1022,共3页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Ni(PDC)(H2O)2] was synthesized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XRD) analysis,elemental analysis,IR analysis,TG(analysis.)...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Ni(PDC)(H2O)2] was synthesized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XRD) analysis,elemental analysis,IR analysis,TG(analysis.) Crystal data for(C7H7NO6Ni) were obtained,(i.e.,) monoclinic(P21/c(No.14),)(a=)(0.720 2(3)) nm,b=0.917 2(4) nm,c=0.128 79(4) nm,β=90.46(3)°,Z=4.The compound was a 2D layered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helical chains.In the compound,there are two helical Ni-O-C and Ni-pdc chains in one layer,and the opposite orientation of the helical chains in the adjacent layers.The layers are connected via hydrogen bonds into 3D supramolecular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链 吡啶类羧酸 无机-有机骨架晶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机-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phen)_2Eu/MCM-41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丰祎 符连社 +5 位作者 林君 张洪杰 王淑彬 徐庆红 丁红 邹永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0-383,共4页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型的中孔材料 MCM-4 1的结构 ,且经组装后孔结构保持不变 ,在紫外光照射下 ,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谱线 ,但与纯稀土配合物相比 ,其激发光谱发生蓝移 ,稀土 Eu3+ 所处的格位对称性降低 ,荧光寿命延长 .另外 ,对光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稀土有机配合物 中孔材料 MCM-41分子筛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结构组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心亚 黎永津 +2 位作者 傅和青 蓝仁华 陈焕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35,共4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结构组装、应用前景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结构组装原理、特点。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是杂化材料4种... 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结构组装、应用前景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结构组装原理、特点。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是杂化材料4种最主要的控制合成方法。与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ATRP等方法相比,自组装法合成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更便于精确调控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 控制合成 结构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微孔化合物Mn_3(BTC)_2(DMF)_4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8
12
作者 方千荣 朱广山 +7 位作者 辛明红 薛铭 张志杰 姬长征 石鑫 吴刚 田歌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25-1427,M010,共4页
The title compound Mn 3(BTC) 2(DMF) 4 (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DMF=dimethyl formamide) was synthesized under the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mpound Mn 3(BTC) 2(DMF) 4 (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DMF=dimethyl formamide) was synthesized under the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and belongs to space group P2 1/c with a =1.787 6(4) nm, b =1.179 7(2) nm, c =1.884 8(4) nm, β =116.35(3)°, V = 3.561 9(12) nm 3, Z =4, D c=7.413 Mg/m 3, M r=871.43, μ =5.081 mm -1 , F (000)=8 082, R = 0.045 6 , wR =0.106 3. Its structure reveals that each asymmetric unit of the title polymer contains three Mn(Ⅱ) ions,six BTC and four DMF ligands. The coordination of BTC ligands with Mn(Ⅱ) ions forms a 3D infinite framework having helical chains composed with 2 1 axes and about 0.6 nm× 0.8 nm channels along the [100]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骨架结构 晶体结构 微孔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新型含有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宏途 张宏文 +4 位作者 徐亚新 张开 金旭 周鑫 王静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81-1383,M011,共4页
The homopolymer brushes of polyacrylamide(PAAM) on spherical silicon gel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The silicon gel initiator was prepared by self-assemble. Utilizing these modifie... The homopolymer brushes of polyacrylamide(PAAM) on spherical silicon gel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The silicon gel initiator was prepared by self-assemble. Utilizing these modified silicon gel as the substrate, a kind of novel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was synthesized. The result of ESR indicates that the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based on silicon gel possesses well paramagne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31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聚合物金属配合物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合成含镧的层状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军舰 张庆敏 +2 位作者 金钟 褚海斌 李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1-1415,共5页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模板制备了含稀土元素La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SEM、HRTEM、EDX等的表征,证明所得的稀土复合物为层状结构,且十二烷基磺酸钠与La的比例为1∶1。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对复...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模板制备了含稀土元素La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SEM、HRTEM、EDX等的表征,证明所得的稀土复合物为层状结构,且十二烷基磺酸钠与La的比例为1∶1。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对复合物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磺酸钠 层状 无机-有机复合物 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骨架微孔材料Cd(HBTC)(EG)·8(H_2O)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8
15
作者 方千荣 朱广山 +7 位作者 石鑫 辛明红 吴刚 田歌 叶玲 王春雷 张震东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6-778,共3页
由于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材料在选择性催化、分子识别和可逆性主客体分子(离子)交换等方面存在潜在的应用前景, 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传统的沸石和分子筛微孔晶体材料以硅酸盐、硅铝酸盐、磷铝酸盐和无机金属磷酸盐为骨架[1... 由于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材料在选择性催化、分子识别和可逆性主客体分子(离子)交换等方面存在潜在的应用前景, 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传统的沸石和分子筛微孔晶体材料以硅酸盐、硅铝酸盐、磷铝酸盐和无机金属磷酸盐为骨架[1,2], 新型的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材料用刚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的有机分子和金属离子作为结构单元[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骨架微孔材料 Cd(HBTC)(EG)·8(H2O) 合成 结构 镉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F@淀粉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爱民 白妮 +3 位作者 孙志勇 王金玺 亢玉红 赵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74-1479,1486,共7页
将粉煤灰与固体氢氧化钠混合焙烧活化,经酸浸、静置后引入淀粉和引发剂K_2S_2O_8,通过水解、缩聚等步骤一步法合成聚硅酸铝铁(PSAF)-淀粉杂化絮凝剂,考察了淀粉添加量和引发剂用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淀粉添加量为40%,引发剂... 将粉煤灰与固体氢氧化钠混合焙烧活化,经酸浸、静置后引入淀粉和引发剂K_2S_2O_8,通过水解、缩聚等步骤一步法合成聚硅酸铝铁(PSAF)-淀粉杂化絮凝剂,考察了淀粉添加量和引发剂用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淀粉添加量为40%,引发剂用量为1%时,对低浊度模拟水样的浊度去除率最高可达76.3%。PSAF@淀粉杂化絮凝剂电导率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086 cm^(-1)处保留更为明显的淀粉葡萄糖C-O-C伸缩振动吸收峰,半衰期温度也较PSAF-淀粉混合物要高,热稳定性更好,表明PSAF-淀粉杂化产物无机-有机间以共价键形式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聚硅酸铝铁 淀粉 无机-有机杂化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对Pb^(2+)的吸附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树芹 侯万国 +2 位作者 路福绥 李丽芳 姜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6,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结晶度良好、具有纯水滑石相的Mg-Al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及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LDH无机-有机杂化物,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g-AlLDH和EDTA-LDH对Pb2+的吸附作用,其均有很好的吸附能力,EDTA在LDH通道中可...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结晶度良好、具有纯水滑石相的Mg-Al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及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LDH无机-有机杂化物,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g-AlLDH和EDTA-LDH对Pb2+的吸附作用,其均有很好的吸附能力,EDTA在LDH通道中可能以直立平行方式排列成单层。在相同条件下,EDTA-LDH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均高于Mg-AlLDH。结果表明,EDTA的插入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吸附等温线可分为吸附阶段和表面沉淀阶段,吸附阶段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初始pH值对Pb2+的吸附基本无影响。Pb2+在LDH和EDTA-LDH上的吸附机理主要为表面沉淀,并存在化学键合和静电键合作用,EDTA-LDH存在EDTA与Pb2+的络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PB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镇 吴庆银 钟芳锐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9-655,共7页
概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分类。主要以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杂化材料为例,综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着重阐述了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共混法和自组装法等制备方法。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优良性能及其在力学、电学、... 概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分类。主要以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杂化材料为例,综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着重阐述了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共混法和自组装法等制备方法。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优良性能及其在力学、电学、光学、催化、生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多盐[Bmim]_5PMo_(10)V_2O_(40)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坤 张维维 +3 位作者 尹盛 钱静 郭军祥 李华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6,共5页
合成了Keggin型磷钼钒1-丁基-3-甲基咪唑无机-有机杂化多金属氧酸盐([Bmim]5PMo10V2O40),并用元素分析、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和差热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0.5 mol/LH2SO4溶液中,考察了邻苯二酚和H2O2在[Bmim]5P... 合成了Keggin型磷钼钒1-丁基-3-甲基咪唑无机-有机杂化多金属氧酸盐([Bmim]5PMo10V2O40),并用元素分析、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和差热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0.5 mol/LH2SO4溶液中,考察了邻苯二酚和H2O2在[Bmim]5PMo10V2O40修饰的碳糊电极(B-PMo10V2O40-CPE)上的电化学行为。与空白碳糊电极对比发现,在B-PMo10V2O40-CPE上,邻苯二酚的氧化和还原峰的峰电位差减小了108 mV,氧化还原峰的峰电流明显增大;在-65和-200 mV出现了H2O2的不可逆还原峰,且还原峰的峰电流也明显增大。结果表明,[Bmim]5PMo10V2O40对邻苯二酚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还原作用,对H2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同时该修饰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易表面更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钼钒杂多酸盐 无机-有机杂化 碳糊修饰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Cd_3(BDC)_(0.5)(BTC)_2(DMF)(H_2O)·3DMF·H_3O·H_2O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9
20
作者 石鑫 方千荣 +8 位作者 辛明红 吴刚 田歌 朱广山 李亚丰 王立锋 王春雷 商铁存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40-2042,共3页
A new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framework microporous material Cd 3(BDC) 0.5(BTC) 2·(DMF)(H 2O)·3DMF·H 3O·H 2O, in which two kinds of carboxylate ligands coordinate with cadmium ions synchronously, ... A new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framework microporous material Cd 3(BDC) 0.5(BTC) 2·(DMF)(H 2O)·3DMF·H 3O·H 2O, in which two kinds of carboxylate ligands coordinate with cadmium ions synchronously, was obtained under a mild synthesis condition. The titled compound is crystallized in a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a=1.584 7(7) nm, b=1.426 7(6) nm, c=1.936 3(6) nm, β=113.186(7)°, V=4.024 6(3) nm 3, Z=4, D X=1.947 mg/m 3, M r=1 179.92, μ=1.662 mm -1, F(000)=2 344, R=0.074 8, wR=0.215 1. Three cadmium centers link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BDC or BTC ligand to form a 3-D open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 Cd3(BDC)0.5(BTC)2(DMF)(H2O)·3DMF·H3O·H2O 合成 结构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