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无机矿物应用于包膜复合肥的氮素释放特征及其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牟林 韩晓日 +2 位作者 于成广 聂大杭 吴正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9-1188,共10页
探讨了不同无机矿物用于膜材料后的包膜复合肥氮素养分释放特性、生物效应和评价方法。采用了土壤淋溶和土壤盆栽试验两种方法。试验方法的不同造成土壤盆栽与淋溶试验中各处理养分释放拟合曲线的差异。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都能说明:无... 探讨了不同无机矿物用于膜材料后的包膜复合肥氮素养分释放特性、生物效应和评价方法。采用了土壤淋溶和土壤盆栽试验两种方法。试验方法的不同造成土壤盆栽与淋溶试验中各处理养分释放拟合曲线的差异。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都能说明:无机矿物材料能有效地保持N素养分较长时间处于NH_4^+-N形态,减少了因转化为NO_3^--N形态造成的养分淋溶损失,但是各种材料彼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盆栽试验中养分累计释放量与释放速率虽然快于作物的生理需求,但是受矿物材料和土壤缓冲作用的影响,作物氮素供应状况良好。与普通复合肥相比,各无机矿物用于包膜肥后能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蒙脱土效果最好,其次为高岭土,且差异显著。滑石粉、硅粉、硅藻土与前两者相比效果稍差,差异显著,但三者间差异不显著。无机矿物材料的耐水程度,养分吸附、固定能力和离子交换量等理化性质会影响包膜肥的养分释放性能。对于膜层疏松、耐水性差、主要靠养分吸附和固定机理控释的包膜肥来说,采用土壤作为养分释放介质更接近真实释放性能。评价包膜肥料的性能应该充分考虑养分形态、膜材特性、包膜工艺、土壤环境、供试作物等各方面因素,重点在"肥料-土壤-作物"系统中考察,从多种角度制定不同方案,通过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其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矿物包膜肥 缓/控释复合 控制释放材料 氮素利用率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