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无机生油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张景廉
曹正林
张宁
朱炳泉
张平中
王大锐
-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北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1,共4页
-
文摘
本文讨论了干酪根热解理论的困惑,论述了沥青、干酪根中Pb-Sr-Nd同位素的新证据,Pb-Sr-Nd同位素数据不支持沥青与干酪根同源,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沥青更多来自下地壳与上地幔,而原油中有机硅化合物的发现更进一步证实了它们更可能来自地壳深部,通过无机反应合成而生成。本文还提出有机质(及煤)加深部无机氢气的液化(或汽化)的生油(气)假设。本文指出,碳同位素作为油气物源判识需慎重对待。今天面对油气勘探的严峻局势,需重新认识油气无机生成理论。
-
关键词
无机油气
油气勘探
石油生成
无机生油理论
-
Keywords
kerogen, bitumen, Pb Sr Nd isotopes, organic silicon compound, inorganic petroleum
-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无机生油理论与2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战略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张景廉
冯有奎
李相博
-
机构
中国石油西北地质研究所
-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8-251,共4页
-
文摘
21世纪中国油气资源严重短缺,采用新的理论和技术寻找大油气田是中国石油地质学家面临的、不可回避的、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在简要阐述了无机生油的理论基础后,对碳酸盐岩(叠合盆地的古生界)油气勘探,特别是对盐下层油气、生物礁油气勘探做了深入的讨论。对中国油气的勘探战略做了详尽分析后指出:在北方,与中蒙古陆块有关的海拉尔盆地、开鲁盆地、二连盆地的深层均是有远景的靶区;准噶尔陆块的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的勘探目的层将不断扩大;在南方,康滇陆块的楚雄、陆良地区、浙江金衢盆地、湖南衡阳盆地是极好的油气聚集带。对海洋油气(南沙群岛油气、南海天然气水合物)也做了讨论。
-
关键词
无机生油理论
21世纪
油气勘探
无机成因
勘探方针
石油
天然气
中国
-
Keywords
Inorganic origin
exploration strategy
petroleum
natural gas
the21st century
China
-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苏南块体的深部构造及其油气前景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张景廉
李斌
李相博
张宁
-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
-
文摘
苏南块体中地壳存在一低速层,Vp约为5.8~6.0km/s,它与地下高导层相对应,电阻率仅4~20Ω·m,是中地壳塑性层的反映;苏南块体属于太平洋型块体,是有利的油气分布区块;它处在地球化学急变带上,壳幔相互作用比较强烈,故该区的油气受深部因素的影响或控制比较明显,是有利的深部无机成因油气分布区。中地壳低速高导层(蛇纹石化橄榄岩)构成油气“发生器”;上地幔则是“原料库”;沉积盆地是“存储器”。当地幔流体中H2缺失或不足时便没有烃生成,只能形成CO2或以CO2为主的气藏。黄桥CO2气藏已被公认是幔源无机成因气体,实质上是由在中地壳进行的不完整费-托合成反应所致。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昆山一带为油气富集带,具有深部成因油气的良好远景。
-
关键词
低速层
高导层
地球化学急变带
太平洋型块体
油气藏成因
无机生油理论
苏南块体
苏北油田
-
Keywords
Low velocity layer
High conductive layer
Geochemical Steep Zones
Origin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
Theory of inorganic origin
South Jiangshu Crust Block
Shubei Oilfield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42.5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