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无机物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组分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宇艳 程欲晓 +1 位作者 蔡婧 金樱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2-515,共4页
采用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A-FTIR)联用技术分析无机物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组分。将试样研磨至粒径为0.1~0.5mm,取样品13~15mg,均匀装填于TGA样品盘中,以15℃·min-1升温速率进行热重分析,同时采用50mL·min-1氮气吹... 采用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A-FTIR)联用技术分析无机物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组分。将试样研磨至粒径为0.1~0.5mm,取样品13~15mg,均匀装填于TGA样品盘中,以15℃·min-1升温速率进行热重分析,同时采用50mL·min-1氮气吹扫流量将热分解后析出气体导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分析。通过解析红外光谱图,鉴别了样品中无机填充物及高分子基质的组分;分析热重曲线,测定了各组分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2%;分析比对红外光谱的Gram-Schmidt正交重构图和热重分析的失重百分比-温度微分曲线,评价了热重-红外光谱的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无机物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力学行为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白树林 陈建康 王建祥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7-516,共10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聚物复合材料界面微观结构的特点和界面破坏的微观形式,在此基础上,详细回顾了粒子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和共混高分子合金两类材料的界面力学性能实验研究的进展,总结了研究粒子/基体界面力学性能的实验方法和用这些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聚物复合材料界面微观结构的特点和界面破坏的微观形式,在此基础上,详细回顾了粒子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和共混高分子合金两类材料的界面力学性能实验研究的进展,总结了研究粒子/基体界面力学性能的实验方法和用这些方法获得的实验结果。介绍的实验方法从宏观拉伸实验到细观在位拉伸实验,从定性的断口形貌分析到定量的界面强度和粘结能计算,从不同层次和角度阐述了研究界面性能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作者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指出了实验研究界面力学性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来自实验仪器的局限性和实验方法的匮乏性,为了获得可靠的界面性能,一方面应该设计出利于表征的界面,另一方面需要在实验技术上有所创新,相信该文对于深入了解和研究共混/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界面问题,以及其它类型材料的界面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煤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谢克昌 卢建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01期173-178,共6页
根据煤的结构特点,对煤进行闭环的超细粉碎,脱除部分挥发分,表面傅 克烷基化化学改性,与塑料经强制排气式共混,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煤填充高分子复合塑料母料。将该母料用于聚丙烯,可制得具有较好强度、韧性和优良电绝缘性能的复合材料,在... 根据煤的结构特点,对煤进行闭环的超细粉碎,脱除部分挥发分,表面傅 克烷基化化学改性,与塑料经强制排气式共混,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煤填充高分子复合塑料母料。将该母料用于聚丙烯,可制得具有较好强度、韧性和优良电绝缘性能的复合材料,在煤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屈服强度大于24.0MPa,缺口冲击强度不小于8.0kJ/m2;同时,煤/聚丙烯复合材料在较大的煤含量范围内(0%~50%,质量分数),直流绝缘电阻率保持在1014Ω·cm以上。新型煤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电线电缆中的应用表明,加工性能良好,成品绝缘层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绝缘性能优良,并可有效降低材料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 烷基化改性 绝缘材料 塑料母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卢建军 谢克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对超细煤粉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煤和无烟煤经过脱除部分挥发分的预处理后,都可用于与塑料共混制备复合材料;偶联剂改性有利于煤粉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但对力学性能基本不起改善作用,而对在粉碎过程中被氧... 对超细煤粉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煤和无烟煤经过脱除部分挥发分的预处理后,都可用于与塑料共混制备复合材料;偶联剂改性有利于煤粉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但对力学性能基本不起改善作用,而对在粉碎过程中被氧化的煤与聚丙烯复合材料有增强作用;傅-克烷基化改性在煤表面接枝了烷基,使平均粒径小于10μm的煤与聚丙烯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普遍提高,且在较高含煤量情况下维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偶联剂改性 烷基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严满清 王平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2年第5期61-64,共4页
详细概述了采用纳米粒子直接填充分散法制备高分子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关键词 无机纳米粒子 表面处理 纳米粒子直接填充分散法 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拉伸断口的分形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基照 吴成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0,共3页
基于分形理论构建了颗粒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拉伸断口的分形模型,进而提出了分形维数计算公式。应用公式计算了体积分数为2%~30%颗粒填充高分子材料拉伸断口的分形维数,并分别与相关文献报道的碳酸钙和二氧化钛填充的ABS复合材料(C... 基于分形理论构建了颗粒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拉伸断口的分形模型,进而提出了分形维数计算公式。应用公式计算了体积分数为2%~30%颗粒填充高分子材料拉伸断口的分形维数,并分别与相关文献报道的碳酸钙和二氧化钛填充的ABS复合材料(CaCO3/ABS和TiO2/ABS)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测值较为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填充 高分子复合材料 拉伸断口 分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龚新怀 李明春 +3 位作者 辛梅华 赵瑨云 赵晓杰 吕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83-291,共9页
茶叶在种植、生产、加工及消费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茶剩余物,茶生物质呈中空多孔隙结构,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及茶多酚、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在农牧业、医疗健康、食品、环境治理及复合板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尤其是茶生物... 茶叶在种植、生产、加工及消费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茶剩余物,茶生物质呈中空多孔隙结构,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及茶多酚、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在农牧业、医疗健康、食品、环境治理及复合板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尤其是茶生物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得到快速和广泛发展。该文首先概述了茶生物质资源特点及其化学组成,然后综述了茶生物质填充不同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茶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刨花板、仿木材料、吸声材料、制浆造纸、环境治理及功能食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须加强:1)茶生物质中多种组分的综合化、集成化利用研究;2)茶生物质木塑复合材料在阻燃、电学、热学及抗菌除臭等性能研究;3)茶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旅游、养生、装修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4)茶生物质生化成分变化对茶食品口味、外观及保健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生物质 环境保护 资源循环利用 茶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煤粉填充高分子绝缘材料 被引量:15
8
作者 卢建军 赵彦生 +1 位作者 鲍卫仁 谢克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对超细煤粉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进行了研究. 煤样X衍射测定表明, 煤中具有导电性的石墨晶区含量较低. 煤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电性能主要由基体材料性能决定. 直流电阻率测试表明, 煤/聚丙烯复合材料是绝缘材料, 烷基化改性煤/... 对超细煤粉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进行了研究. 煤样X衍射测定表明, 煤中具有导电性的石墨晶区含量较低. 煤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电性能主要由基体材料性能决定. 直流电阻率测试表明, 煤/聚丙烯复合材料是绝缘材料, 烷基化改性煤/聚丙烯复合材料在较大的煤含量范围内(质量分数0~50 % ), 直流绝缘电阻保持在1014Ω·cm以上. 超细煤粉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在10kV电缆中的应用表明, 产品绝缘层电阻大于190MΩ/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 绝缘材料 烷基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填充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邓艳文 张小平 杨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4,共3页
详细介绍了金属填料、无机物填料、有机物填料和纳米材料对聚四氟乙烯(PTFE)的填充改性研究,并提出填充改性PTFE研究建议。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 填充改性 金属填料 无机物填料 有机物填料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型聚合物基气敏导电复合材料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军荣 许家瑞 +1 位作者 章明秋 容敏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48-51,共4页
作为一种功能性复合材料,填充型聚合物基气敏导电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化学化工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填充型聚合物基气敏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制、影响因素及其近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填充型聚合物基气敏导电复合材料 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 气敏传感器 气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填充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五一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4-97,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和DSC两种方法,研究了炭黑填充HDPE与PP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微晶尺寸。实验结果发现,炭黑对HDPE的结晶度影响很小,对其正交晶系结构也未见影响,只是晶粒尺寸稍大。炭黑使PP的结晶度明显降低,对α晶体... 采用X射线衍射和DSC两种方法,研究了炭黑填充HDPE与PP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微晶尺寸。实验结果发现,炭黑对HDPE的结晶度影响很小,对其正交晶系结构也未见影响,只是晶粒尺寸稍大。炭黑使PP的结晶度明显降低,对α晶体有影响,而γ晶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填充 结晶 复合材料 性能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用导热有机硅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向略 张叶琴 +4 位作者 暴玉强 王哲 王韵然 毛云忠 周远建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5,共7页
本文对电子封装用导热有机硅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和常用导热填料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填充型高导热有机硅复合材料的制备策略和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电子封装用导热有机硅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有机硅 电子封装 复合材料 热导率 填充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热塑性聚合物材料性能的方法
13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75,共1页
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材料技术,具体为一种用高分子组装后的介孔分子筛填充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且提高热塑性聚合物材料性能的方法。用单分散的纳米介孔分子筛作为填充剂,用超临界的方法将具有不同柔顺性的高分子链引入到介孔分子筛... 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材料技术,具体为一种用高分子组装后的介孔分子筛填充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且提高热塑性聚合物材料性能的方法。用单分散的纳米介孔分子筛作为填充剂,用超临界的方法将具有不同柔顺性的高分子链引入到介孔分子筛的孔道内,得到具有软、硬结合的用高分子组装后的介孔分子筛复合填充剂,再与热塑性聚合物熔融共混制得聚合物/纳米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合物 材料性能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技术 介孔分子 分子组装 填充 高分子 单分散 柔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纳米填充技术通过鉴定
14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1,共1页
华东理工大学林嘉平教授等承担的上海市纳米科技项目“高分子/无机材料的加工流变行为研究”,已通过上海市科委的鉴定。目前,大多数高分子材料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而且使用价值远未得到充分挖掘。华东理工大学林嘉平教授等通... 华东理工大学林嘉平教授等承担的上海市纳米科技项目“高分子/无机材料的加工流变行为研究”,已通过上海市科委的鉴定。目前,大多数高分子材料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而且使用价值远未得到充分挖掘。华东理工大学林嘉平教授等通过在高分子材料中加入少量的纳米材料,开发出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高热变形温度的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专家认为该项目在氯乙烯一丙烯腈共聚物/二元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过鉴定 填充技术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华东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 塑料 丙烯腈共聚物 热变形温度 行为研究 无机材料 科技项目 石油资源 使用价值 纳米材料 上海市 可再生 高模量 氯乙烯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