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期覆膜秸秆还田对土壤氮库和氮饱和亏缺的影响
1
作者
张方方
薄其飞
+4 位作者
吴孔阳
白炬
高娜
岳善超
李世清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9-476,共8页
基于黄土高原长达7年的春玉米田间定位试验,选择覆膜尿素掺混控释肥处理(对照)和对照+秸秆还田(简称:覆膜秸秆还田)两个处理,探究了长期覆膜秸秆还田对表层(0~20 cm)和底层(20~40和40~60 cm)土壤氮库和氮饱和亏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
基于黄土高原长达7年的春玉米田间定位试验,选择覆膜尿素掺混控释肥处理(对照)和对照+秸秆还田(简称:覆膜秸秆还田)两个处理,探究了长期覆膜秸秆还田对表层(0~20 cm)和底层(20~40和40~60 cm)土壤氮库和氮饱和亏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覆膜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提高了各土层全氮含量和全氮储量,显著提高了2019年和2020年表层土壤的氮库管理指数;两年间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73%和176%,同时降低了表层土壤铵态氮含量;且不同程度提高了表层土壤水溶性有机氮、热水浸提有机氮、颗粒有机氮含量,略微提高了矿物结合态有机氮含量;此外,显著提高了两年间表层土壤细颗粒当前氮库,显著降低了两年间表层土壤氮饱和亏缺。综上,覆膜秸秆还田是旱作农业区提高土壤质量和增强土壤氮库的可持续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秸秆还田
无机氮组分
有机
氮
组分
氮
库管理指数
氮
饱和亏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田黑土氮素转化特征对冻融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
6
2
作者
隽英华
田路路
+1 位作者
刘艳
孙文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43,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非生长季农田黑土氮素转化过程,采用室内冻融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冻融因子[冻融温度(冻结温度:-3、-6、-9、-12、-15℃;融化温度:2、5℃)、冻融循环次数(1、3、6、10、15;其中在-3℃冻结6 d、2℃融化1 d为1个冻融循环次...
为了深入了解非生长季农田黑土氮素转化过程,采用室内冻融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冻融因子[冻融温度(冻结温度:-3、-6、-9、-12、-15℃;融化温度:2、5℃)、冻融循环次数(1、3、6、10、15;其中在-3℃冻结6 d、2℃融化1 d为1个冻融循环次数)、水分含量(10%、20%、30%)]对农田黑土无机氮组分含量及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冻融温差(-15℃/2~5℃)、适宜的冻融循环次数(1~3)和水分含量(20%~30%)是影响农田黑土氮素转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冻融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净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均随着冻结温度降低显著增加,均随着融化温度升高无显著性变化。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冻融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净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均显著降低。随着水分含量增加,冻融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增加,这与硝态氮的变化趋势相反,而净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均无显著性变化。可见,冻融作用显著促进非生长季农田黑土氮素转化,有利于土壤有效氮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农田黑土
无机氮组分
氮
素转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期覆膜秸秆还田对土壤氮库和氮饱和亏缺的影响
1
作者
张方方
薄其飞
吴孔阳
白炬
高娜
岳善超
李世清
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
石家庄学院碳中和研究中心
出处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9-476,共8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ZDLNY-5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0700)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42102320148)资助。
文摘
基于黄土高原长达7年的春玉米田间定位试验,选择覆膜尿素掺混控释肥处理(对照)和对照+秸秆还田(简称:覆膜秸秆还田)两个处理,探究了长期覆膜秸秆还田对表层(0~20 cm)和底层(20~40和40~60 cm)土壤氮库和氮饱和亏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覆膜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提高了各土层全氮含量和全氮储量,显著提高了2019年和2020年表层土壤的氮库管理指数;两年间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73%和176%,同时降低了表层土壤铵态氮含量;且不同程度提高了表层土壤水溶性有机氮、热水浸提有机氮、颗粒有机氮含量,略微提高了矿物结合态有机氮含量;此外,显著提高了两年间表层土壤细颗粒当前氮库,显著降低了两年间表层土壤氮饱和亏缺。综上,覆膜秸秆还田是旱作农业区提高土壤质量和增强土壤氮库的可持续管理措施。
关键词
覆膜秸秆还田
无机氮组分
有机
氮
组分
氮
库管理指数
氮
饱和亏缺
Keywords
Film mulching with straw return
Inorganic nitrogen fractions
Organic nitrogen fractions
Nitrogen pool management index
Nitrogen saturation deficit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田黑土氮素转化特征对冻融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
6
2
作者
隽英华
田路路
刘艳
孙文涛
机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常德市农业委员会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43,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0702、2018YFD0300303)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FC18072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253)
文摘
为了深入了解非生长季农田黑土氮素转化过程,采用室内冻融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冻融因子[冻融温度(冻结温度:-3、-6、-9、-12、-15℃;融化温度:2、5℃)、冻融循环次数(1、3、6、10、15;其中在-3℃冻结6 d、2℃融化1 d为1个冻融循环次数)、水分含量(10%、20%、30%)]对农田黑土无机氮组分含量及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冻融温差(-15℃/2~5℃)、适宜的冻融循环次数(1~3)和水分含量(20%~30%)是影响农田黑土氮素转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冻融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净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均随着冻结温度降低显著增加,均随着融化温度升高无显著性变化。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冻融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净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均显著降低。随着水分含量增加,冻融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增加,这与硝态氮的变化趋势相反,而净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均无显著性变化。可见,冻融作用显著促进非生长季农田黑土氮素转化,有利于土壤有效氮的累积。
关键词
冻融作用
农田黑土
无机氮组分
氮
素转化速率
Keywords
freezing-thawing cycles
farmland black soil
inorganic nitrogen components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rate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期覆膜秸秆还田对土壤氮库和氮饱和亏缺的影响
张方方
薄其飞
吴孔阳
白炬
高娜
岳善超
李世清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农田黑土氮素转化特征对冻融作用的响应
隽英华
田路路
刘艳
孙文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