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覆膜秸秆还田对土壤氮库和氮饱和亏缺的影响
1
作者 张方方 薄其飞 +4 位作者 吴孔阳 白炬 高娜 岳善超 李世清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9-476,共8页
基于黄土高原长达7年的春玉米田间定位试验,选择覆膜尿素掺混控释肥处理(对照)和对照+秸秆还田(简称:覆膜秸秆还田)两个处理,探究了长期覆膜秸秆还田对表层(0~20 cm)和底层(20~40和40~60 cm)土壤氮库和氮饱和亏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 基于黄土高原长达7年的春玉米田间定位试验,选择覆膜尿素掺混控释肥处理(对照)和对照+秸秆还田(简称:覆膜秸秆还田)两个处理,探究了长期覆膜秸秆还田对表层(0~20 cm)和底层(20~40和40~60 cm)土壤氮库和氮饱和亏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覆膜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提高了各土层全氮含量和全氮储量,显著提高了2019年和2020年表层土壤的氮库管理指数;两年间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73%和176%,同时降低了表层土壤铵态氮含量;且不同程度提高了表层土壤水溶性有机氮、热水浸提有机氮、颗粒有机氮含量,略微提高了矿物结合态有机氮含量;此外,显著提高了两年间表层土壤细颗粒当前氮库,显著降低了两年间表层土壤氮饱和亏缺。综上,覆膜秸秆还田是旱作农业区提高土壤质量和增强土壤氮库的可持续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秸秆还田 无机氮组分 有机组分 库管理指数 饱和亏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黑土氮素转化特征对冻融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隽英华 田路路 +1 位作者 刘艳 孙文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43,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非生长季农田黑土氮素转化过程,采用室内冻融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冻融因子[冻融温度(冻结温度:-3、-6、-9、-12、-15℃;融化温度:2、5℃)、冻融循环次数(1、3、6、10、15;其中在-3℃冻结6 d、2℃融化1 d为1个冻融循环次... 为了深入了解非生长季农田黑土氮素转化过程,采用室内冻融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冻融因子[冻融温度(冻结温度:-3、-6、-9、-12、-15℃;融化温度:2、5℃)、冻融循环次数(1、3、6、10、15;其中在-3℃冻结6 d、2℃融化1 d为1个冻融循环次数)、水分含量(10%、20%、30%)]对农田黑土无机氮组分含量及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冻融温差(-15℃/2~5℃)、适宜的冻融循环次数(1~3)和水分含量(20%~30%)是影响农田黑土氮素转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冻融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净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均随着冻结温度降低显著增加,均随着融化温度升高无显著性变化。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冻融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净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均显著降低。随着水分含量增加,冻融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增加,这与硝态氮的变化趋势相反,而净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均无显著性变化。可见,冻融作用显著促进非生长季农田黑土氮素转化,有利于土壤有效氮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农田黑土 无机氮组分 素转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