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罗茜 吴佳霓 李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66,72,共5页
无机固态电解质具有安全性高及电化学窗口高等优点,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介绍了无机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的特点和性能,综述了无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和改性研究进展,并重点阐述了无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掺杂改性、... 无机固态电解质具有安全性高及电化学窗口高等优点,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介绍了无机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的特点和性能,综述了无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和改性研究进展,并重点阐述了无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掺杂改性、包覆改性及复合改性方法,最后对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 制备方法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基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静媛 李妍 +1 位作者 周晗洁 李建刚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被认为是方便、有效的储能设备。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固态电解质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单一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存在如离子电导率低、工作电压窗口窄等问题,无法满足全固态...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被认为是方便、有效的储能设备。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固态电解质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单一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存在如离子电导率低、工作电压窗口窄等问题,无法满足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标准。PEO基复合电解质因其易加工、成本低,界面接触良好的优势,是目前最有前景的一类电解质体系。基于此,首先对复合固态电解质进行了基本介绍,并探讨PEO基的离子传导机理,然后根据无机填料的不同几何结构,如纳米粒子、纳米线/纳米管、二维片状材料、三维骨架结构,综述了近几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不同几何结构的无机填料对电解质性能尤其是离子电导率、全电池的循环性能等影响,最后对复合固态电解质面临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电池 复合固态电解质 无机填料 几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专利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明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6-1105,共10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液态电解质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固态电解质因其安全和能量密度优势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理想方向。然而由于无机电解质界面性能差和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低的固有缺陷,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兼...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液态电解质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固态电解质因其安全和能量密度优势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理想方向。然而由于无机电解质界面性能差和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低的固有缺陷,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兼具无机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高、力学性能好以及有机电解质柔韧性好且不与锂金属反应的复合体系固态电解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为了解有机无机复合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发展态势,本文基于智慧芽Patsnap专利数据库检索结果,总结了全球及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变化趋势和法律状态,对比了专利主要来源国和主要申请人情况,梳理了技术手段和技术效果之间的关系,重点从有机、无机、添加剂等材料组成,物理共混、三维、多层等复合方式以及特定制备工艺三个维度总结分析了专利技术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在有机无机复合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专利布局方面具有数量优势,但目前申请人较为分散,且技术保护更多限于材料本身,建议加强合作交流,以及对上下游产业的整体技术保护,技术发展方向方面,高无机相用量的三维复合体系具有更佳的综合性能,但从产业化角度,聚合物填充无机颗粒体系可能发展得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有机无机复合 固态电解质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电解质及聚合物对Mg-Al-混合金属氢氧化物-高岭土分散体系触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戴肖南 侯万国 李淑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研究了 3种无机解质 (Na Cl、Mg Cl2 、Al Cl3)和 1种聚合物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PHPA)对 Mg-Al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MMH) -高岭土分散体系触变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3种无机电解质的浓度在所研究范围内由小变大 ,均不改变 MMH/高... 研究了 3种无机解质 (Na Cl、Mg Cl2 、Al Cl3)和 1种聚合物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PHPA)对 Mg-Al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MMH) -高岭土分散体系触变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3种无机电解质的浓度在所研究范围内由小变大 ,均不改变 MMH/高岭土质量比 (R)为 0 .0 2 9体系的正触变性类型 ,但可使 R=0 .1 2 9的Mg-Al-MMA-高岭土体系由复合触变性转变为正触变性 .PHPA的浓度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由小变大 ,可使R=0 .1 2 9的体系由正触变性转变为复合触变性 ,使 R=0 .1 2 9的体系由复合触变性转变为负触变性 . 3种无机电解质和 PHPA都可降低各分散体系的粘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高岭土 触变性 流变学 无机电解质 聚合物 分散体系 混合金属氧化物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对固态电解质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倩 杜世远 边锐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3-1109,共7页
基于固态电解质的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优异的电学性能,因而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针对传统基于固态电解质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调控方式工艺复杂、制备时间长的问题,本文采用高k固态电解质Ta2O5作为栅绝缘层,透... 基于固态电解质的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优异的电学性能,因而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针对传统基于固态电解质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调控方式工艺复杂、制备时间长的问题,本文采用高k固态电解质Ta2O5作为栅绝缘层,透明氧化铟锡(ITO)作为有源层以及源漏电极,在沉积半导体层和电极之前,利用飞秒激光对Ta2O5绝缘层薄膜进行照射处理。探究了不同激光强度对固态电解质金属氧化物晶体管电学性能的影响。随着激光强度的提高,晶体管的开态电流提高,阈值电压负向漂移。同时,本文进一步探索了激光对固态电解质晶体管突触性能的影响,兴奋性后突触电流(EPSC)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加。XPS测试表明,Ta2O5薄膜中氧空位含量增多,从而导致器件电导的变化。本文利用激光优异的加工处理速度和对材料性能的精确控制,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1 s)、低温(<45℃)地调控晶体管性能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工艺研究现状与进展
6
作者 于乐乐 刘萌 王庆伟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7,共13页
固态电解质被认为是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无机固态电解质更是因其具有最高的离子电导率而被广泛研究。制备方法对无机固态电解质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为此,综述了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流延... 固态电解质被认为是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无机固态电解质更是因其具有最高的离子电导率而被广泛研究。制备方法对无机固态电解质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为此,综述了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流延法、磁控溅射法以及3D打印法等七种无机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对上述制备方法的原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无机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提供新思路、使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在工业生产上和科学研究中开辟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固态电解质 制备方法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石氧化物化学修饰增强聚偏氟乙烯基固态电解质 被引量:1
7
作者 谷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1-332,共2页
随着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发电等应用的快速发展,开发先进的储能技术已经成为迫切需求。在众多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储能技术之一。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其电解质采用液态有机电解液材料,可能产生泄露、... 随着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发电等应用的快速发展,开发先进的储能技术已经成为迫切需求。在众多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储能技术之一。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其电解质采用液态有机电解液材料,可能产生泄露、易燃易爆等问题,使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化学修饰 乙烯基 氧化物 石榴石 锂离子电池 储能技术 新能源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改性锂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家庆 张达 +2 位作者 陈昆峰 薛冬峰 梁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2,共9页
全固态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和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固态电解质作为全固态锂电池的核心部分,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其中,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因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力学性能优异... 全固态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和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固态电解质作为全固态锂电池的核心部分,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其中,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因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力学性能优异而备受青睐,所涉及的研究体系主要包括石榴石型、NASICON型以及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然而,烧结温度高、室温离子电导率低、结构不稳定使其难以满足实际应用。本文概述了石榴石型、NASICON型以及钙钛矿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近年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具有大离子半径、高价态、低电负性、可变配位数和4f5d电子结构的稀土离子在改性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时起到的增加致密度、提高离子电导率以及稳定高离子导电晶相的作用;分析了当前稀土改性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最后,对未来稀土改性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 改性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的无机固态锂电池电解质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洪 魏凤 吴永庆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001-1007,共7页
商业化的锂电池大多采用液态电解质作为电解质体系,存在电化学和热稳定性不足、安全性差等问题。无机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的液体电解质,可以解决传统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并具有高电化学稳定性、高机械强度等优点,是当前储能领域的研究热... 商业化的锂电池大多采用液态电解质作为电解质体系,存在电化学和热稳定性不足、安全性差等问题。无机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的液体电解质,可以解决传统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并具有高电化学稳定性、高机械强度等优点,是当前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全球无机固态电解质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利数据挖掘方法,梳理了主要机构技术布局、竞争优势、核心技术、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关注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技术研发、重视专利保护战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固态电解质 硫化物电解质 氧化物电解质 专利分析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硅烷在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子龙 肖凡凡 +2 位作者 尹玉华 李森雨 汪靖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002-5015,共14页
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不仅具有聚合物电解质的柔韧性和界面相容性,还能显著提高离子传导性和力学性能。然而,构建良好的填料/聚合物分散体系是制备此类复合电解质的难点,设计新型有强相互作用的功能化填料以调控界面渗流结构也面临... 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不仅具有聚合物电解质的柔韧性和界面相容性,还能显著提高离子传导性和力学性能。然而,构建良好的填料/聚合物分散体系是制备此类复合电解质的难点,设计新型有强相互作用的功能化填料以调控界面渗流结构也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功能硅烷对无机填料进行化学键联改性或原位合成是解决无机填料与聚合物间分散性和界面相容性问题的有效策略。本文综述了在复合固态电解质中利用功能硅烷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和原位合成、功能硅烷作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交联中心和制备离子胶类复合固态电解质四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硅烷功能化填料与固态电解质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功能硅烷在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功能硅烷 纳米填料 表面改性 原位合成 离子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提升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少东 刘晓旭 盛大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50,171,共18页
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因其柔韧性、工艺兼容性、稳定性和低成本,有望引领固态锂金属电池成为下一代储能设备,实现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应用.高介电聚合物的特性能有效促进锂盐在电解质中的离解.本文梳理了介电性能与锂离子传输间关系的研... 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因其柔韧性、工艺兼容性、稳定性和低成本,有望引领固态锂金属电池成为下一代储能设备,实现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应用.高介电聚合物的特性能有效促进锂盐在电解质中的离解.本文梳理了介电性能与锂离子传输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并深入探讨了高介电聚合物基体及填料如何提升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最后,总结了介电材料在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推动高性能聚合物基固态电池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介电性能 锂离子电池 离子电导率 聚偏氟乙烯 无机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填料在复合固态电解质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国洪瑶 吴晓萌 +1 位作者 吴勇民 汤卫平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共8页
全固态锂电池以其良好的安全性和更高的能量密度受到广泛关注,而固态电解质是决定固态电池性能的关键材料。由聚合物基体和无机填料组成的无机/有机固体复合电解质因其优良的可设计性而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锂离子传导能力是复... 全固态锂电池以其良好的安全性和更高的能量密度受到广泛关注,而固态电解质是决定固态电池性能的关键材料。由聚合物基体和无机填料组成的无机/有机固体复合电解质因其优良的可设计性而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锂离子传导能力是复合电解质性能的决定性因素,而无机填料对提升锂离子传导有重要作用。本文列举了典型无机填料的种类,总结了不同种类填料对加速锂离子输运过程的作用机理,讨论了无机填料的添加量、颗粒大小、分散性、形态对提升离子电导率的影响规律。除此之外,还归纳了无机填料对电化学窗口、锂离子迁移数、力学性能等其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电池 复合固态电解质 无机填料 离子输运机制 纳米尺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固态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建锋 李林艳 +1 位作者 吴振岳 王开学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5期829-837,共9页
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以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碳酸甲乙酯等有机溶剂为溶剂,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存在电解液分解、锂枝晶生成和漏液等问题,从而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机固态锂电池电解质具有热稳定性高、电化学性... 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以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碳酸甲乙酯等有机溶剂为溶剂,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存在电解液分解、锂枝晶生成和漏液等问题,从而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机固态锂电池电解质具有热稳定性高、电化学性能稳定、与高电压正极材料相容性好、安全性高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目前储能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和开发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无机固态电解质是促进其在电池中应用的关键和难点,本文综述了几类目前研究较多的LiPON型、钙钛矿型、石榴石型、LISICON型电解质,重点关注了其在离子电导率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固态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陶瓷固体电解质基固态锂空气电池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继杨 崔忠慧 郭向欣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1-459,共9页
锂空气电池具有远高于锂离子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是新一代高比能储能体系研发的热点。其中,以有机液体电解液为基础的非水系锂空气电池具有优异的可充电性能,最受人们关注。但研究发现常用的有机电解液在工作时易自身发生分解形成碳酸盐... 锂空气电池具有远高于锂离子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是新一代高比能储能体系研发的热点。其中,以有机液体电解液为基础的非水系锂空气电池具有优异的可充电性能,最受人们关注。但研究发现常用的有机电解液在工作时易自身发生分解形成碳酸盐,严重损害电池的可逆性。同时,有机电解液的易燃性、易挥发性以及难以阻挡空气中H2O、CO2等非氧组分对锂负极的侵蚀等不足,更不利于高性能非水系锂空气电池的开发。使用无机陶瓷固体电解质构筑全固态锂空气电池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推动锂氧电池向锂空气电池发展。本文从电池结构、电极和电解质材料及反应机制等方面概述陶瓷电解质基固态锂空气电池近来的研究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空气电池 无机陶瓷固体电解质 电池结构 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ICON型无机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晓娟 杨东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2,共6页
无机固体电解质由于其安全性能高,机械强度大等特点在锂离子电池行业潜力巨大,其中NASICON型无机锂离子电解质因电导率较高、稳定性好、种类繁多的优势备受研究者关注。主要从NASICON型锂离子电解质材料的晶体结构、制备工艺和掺杂改性... 无机固体电解质由于其安全性能高,机械强度大等特点在锂离子电池行业潜力巨大,其中NASICON型无机锂离子电解质因电导率较高、稳定性好、种类繁多的优势备受研究者关注。主要从NASICON型锂离子电解质材料的晶体结构、制备工艺和掺杂改性方面综述了其目前的研究进展,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ICON 无机固态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固态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娇 怀永建 王海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08-2311,共4页
无机固态锂离子电池因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宽的工作温度范围,成为研究的热点。综述了Li PON、石榴石型和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及其应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研究。
关键词 无机固态电解质 LI PON 石榴石结构 硫化物电解质 固态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正极材料与无机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丽媛 卢鹏 石俊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42,47,共5页
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由于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而备受市场青睐,但其存在表面残碱高、安全性能差的缺点。无机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离子电导率、高结构稳定性的特点。将三元正极材料与无机固态电解质材料复合,可有效解决镍钴锰... 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由于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而备受市场青睐,但其存在表面残碱高、安全性能差的缺点。无机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离子电导率、高结构稳定性的特点。将三元正极材料与无机固态电解质材料复合,可有效解决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问题。简要介绍了三元正极材料分别与NASICON型、石榴石型、LISICON型、β-锂霞石型和硫化物型无机固态电解质复合的案例,综述了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应用过程中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 无机固态电解质 表面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型固态电解质无机相填料材料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依纯 刘学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6-30,共5页
在包含锂盐和聚合物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无机纳米材料通常用作填充材料,以改善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然而,这种复合型固态电解质通常具有低室温离子电导率。因此,无机材料的种类和几何形状的优化是进一步提高复合电解... 在包含锂盐和聚合物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无机纳米材料通常用作填充材料,以改善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然而,这种复合型固态电解质通常具有低室温离子电导率。因此,无机材料的种类和几何形状的优化是进一步提高复合电解质导电性的关键。本文对现有的无机填料种类及其衍生物进行简单介绍,分析了在复合型固态电解质中离子传导原理,综述了无机材料几何形状优化的方法,并对未来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固态电解质 无机相填料:几何形状优化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磷氧氮电解质在无机薄膜锂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胜利 贾江议 +1 位作者 文九巴 刘文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40,49,共4页
锂磷氧氮(LiPON,lithium phosphorous oxynitride)薄膜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极低的电子电导率,很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等优点而成为全固态无机薄膜锂电池首选的电解质材料。简要介绍了 LiPON 薄膜的特性与制备方法,综述了国内外 LiPON ... 锂磷氧氮(LiPON,lithium phosphorous oxynitride)薄膜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极低的电子电导率,很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等优点而成为全固态无机薄膜锂电池首选的电解质材料。简要介绍了 LiPON 薄膜的特性与制备方法,综述了国内外 LiPON 薄膜为电解质的薄膜锂电池的研究情况,并简要评述了目前薄膜锂电池制备中遇到的困难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锂电池 无机 电化学稳定窗口 应用 离子电导率 电子电导率 电解质材料 制备方法 研究情况 研究方向 固态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新能源汽车氧化物基固态电池界面阻抗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兵 钟志坚 翁培纯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4,共7页
氧化物基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能的优势。然而,较大的界面阻抗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障碍。采用金属铝与聚氧化乙烯修饰层分别处理正负极界面的高阻抗问题,从而降低电池极化。在负极侧,由于铝与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将界面阻... 氧化物基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能的优势。然而,较大的界面阻抗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障碍。采用金属铝与聚氧化乙烯修饰层分别处理正负极界面的高阻抗问题,从而降低电池极化。在负极侧,由于铝与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将界面阻抗由原始的632.5Ω/cm^(2)降低至31.2Ω/cm^(2)。在正极侧,由于聚氧化乙烯薄膜缓冲层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因此能够提供良好的界面柔性接触,使正极界面阻抗由原始的1457.2Ω/cm^(2)降低至60.3Ω/cm^(2);全电池总阻抗由最初的1638.1Ω/cm^(2)降低至298.7Ω/cm^(2)。得益于界面阻抗的降低,钴酸锂/金属锂全电池的循环寿命获得显著提升,0.1C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由最初的仅43.3%提升至95.1%。1C循环50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由未经处理的5.1%提升至7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电解质 固态电池 界面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