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Breath Figure法制备具有Honeycomb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膜 被引量:6
1
作者 申延明 吴静 +4 位作者 卢欣 唐杨军 刘丹 李长龙 李天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64-1468,共5页
以聚苯乙烯和正硅酸乙酯的有机溶液为铸膜溶液,利用Breath Figure法制备了PS/SiO2 Honeycomb结构复合膜.采用SEM对复合膜进行了形貌分析,探讨了聚合物浓度、PS/TEOS配比、聚合物的结构、溶剂等对膜Honeycomb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 以聚苯乙烯和正硅酸乙酯的有机溶液为铸膜溶液,利用Breath Figure法制备了PS/SiO2 Honeycomb结构复合膜.采用SEM对复合膜进行了形貌分析,探讨了聚合物浓度、PS/TEOS配比、聚合物的结构、溶剂等对膜Honeycomb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在20~50mg/mL,PS/TEOS质量比大于2∶1的条件下可以制备结构完整的多孔膜,且制备的Honeycomb结构在0.8cm2内无缺陷;采用双羧基封端的聚苯乙烯成膜效果好于单羧基封端的成膜效果;以氯仿和苯作为溶剂均可以制备完全Honeycomb结构的复合膜,但以苯为溶剂制备的多孔膜孔径较大.成膜中TEOS水解不完全,复合膜中混杂着未完全水解的TEOS以及SiO2.EDS面扫描分析表明,Si和O均匀地分散在复合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TH Figure法 水辅助法 有序多孔 Honeycomb结构 有机/无机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复合膜催化材料 被引量:4
2
作者 盛梅 朱毅青 +2 位作者 吴泽彪 林西平 栗洪道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66-872,共7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硝酸铁和银酸铵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Si-O和Mo-O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法,分别制得了Fe-Si-O薄膜(以载玻片为基板)和MO-Fe-Si-O薄膜(以多孔α-Al2O3为基质材料).考察了制备工艺条件对Fe... 以正硅酸乙酯(TEOS)、硝酸铁和银酸铵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Si-O和Mo-O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法,分别制得了Fe-Si-O薄膜(以载玻片为基板)和MO-Fe-Si-O薄膜(以多孔α-Al2O3为基质材料).考察了制备工艺条件对Fe-Si-O成膜的影响,采用DTA、XRD和SEM等技术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Mo-Fe-Si-O薄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粘度、衬底材质、浸渍时间、提拉速度等是影响Fe-Si-O成膜的主要因素;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o-Fe-Si-O/α-Al2O3无机复合膜热处理温度达到650℃以上,即能形成比较明显的结晶相,薄膜经高温焙烧(700℃)-冷却反复5次,膜表面没有出现剥离和开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催化材料 氧化物 无机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ZrO_2无机复合膜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克铮 邱春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1-254,共4页
以硅酸乙酯和氧氯化锆为先驱体,用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于室温下在Al2O3基体上制备了ZrO2/SiO2无机复合膜.重点考察了涂膜温度、ZrOCl2摩尔百分含量、溶胶浓度及添加剂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温度下涂膜可以提高膜... 以硅酸乙酯和氧氯化锆为先驱体,用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于室温下在Al2O3基体上制备了ZrO2/SiO2无机复合膜.重点考察了涂膜温度、ZrOCl2摩尔百分含量、溶胶浓度及添加剂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温度下涂膜可以提高膜的性能;ZrOCl2的存在对渗透比的影响不大,但能够提高溶胶的交联度,从而提高制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渗透通量的提高;采用浓溶胶和稀溶胶结合的方式涂膜不但可以提高制膜效率,还可以提高膜的性能.添加剂TEABr能够均化膜孔径,提高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ZrO2/SiO2 渗透比 渗透通量 无机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反应型多层有机-无机复合膜组装及其渗透汽化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纪树兰 王路 +1 位作者 王乃鑫 张国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4-640,共7页
对共价反应型多层有机-无机复合膜组装及其渗透汽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管式陶瓷膜作为基膜,通过动态层层吸附自组装(layer-by-layer,LbL)技术在管式陶瓷膜内表面分别组装聚丙烯酸(poly acrylic acid,PAA)/聚乙烯醇... 对共价反应型多层有机-无机复合膜组装及其渗透汽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管式陶瓷膜作为基膜,通过动态层层吸附自组装(layer-by-layer,LbL)技术在管式陶瓷膜内表面分别组装聚丙烯酸(poly acrylic acid,PAA)/聚乙烯醇(poly vinyl alcohol,PVA)/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再通过热交联引发层间反应,生成共价键,形成稳定性较强的多层复合分离膜,并将其用于渗透汽化领域.考察了组装层数、复合时间、交联温度和PVA相对分子质量等条件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组装层数为5层、进料液温度为75℃时,有机-无机复合膜对95%的乙醇/水体系,其透过液水的质量分数为99.5%,渗透通量可达102 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膜 共价键 层层吸附自组装(layer-by-layer LbL)技术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膜导电织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卞学海 赵亚萍 +1 位作者 孟云 蔡再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30,共6页
将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Fe3O4颗粒、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均匀分散在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水中形成的微胶束中,在酸催化条件下,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在纳米Fe3O4颗粒表面发生水解缩合,制备了包覆均匀的纳米SiO2/Fe3O4磁流体。通过二步法在涤棉织... 将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Fe3O4颗粒、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均匀分散在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水中形成的微胶束中,在酸催化条件下,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在纳米Fe3O4颗粒表面发生水解缩合,制备了包覆均匀的纳米SiO2/Fe3O4磁流体。通过二步法在涤棉织物表面沉积纳米磁性颗粒与聚苯胺导电聚合物的复合膜以制备有机无机复合膜导电织物,与聚苯胺单层膜导电织物相比,该有机无机复合膜导电织物具有更低的电阻率,且电阻率随着纳米磁性颗粒含量的增加呈现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Fe3O4磁流体 聚苯胺单层 有机无机复合膜 导电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膜对水中溴酸盐的电化学检测
6
作者 苗爱晶 张宏宇 +1 位作者 毕彩丰 范玉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通过层层组装技术,将聚丙烯胺盐酸(PAH)和磷钼酸(PMo12)2种组分组装到玻璃碳电极(GCE)上,制备了1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膜。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复合膜的电化学行为,证明了PAH/PMo12复合膜不仅可以均匀稳定地增长,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通过层层组装技术,将聚丙烯胺盐酸(PAH)和磷钼酸(PMo12)2种组分组装到玻璃碳电极(GCE)上,制备了1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膜。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复合膜的电化学行为,证明了PAH/PMo12复合膜不仅可以均匀稳定地增长,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此外,经研究发现此种复合膜对水中溴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污染物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为水体中污染物的电化学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膜 多层 多金属氧酸盐 化学修饰电极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膜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7
作者 杨钧淇 黄肖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52,54,共4页
简要介绍了有机-无机复合膜常用的制备方法,并综述了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最后对有机-无机复合膜在海水淡化领域中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膜 制备 技术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型抗污染油水分离膜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枢 褚良银 +3 位作者 陈文梅 顾雪林 李艳 王广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6,共6页
采用界面聚合法对具有陶瓷基膜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具有聚酰胺/聚乙烯醇(PVA)复合功能表层的抗污染有机/无机复合膜。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制备的复合膜对平均油... 采用界面聚合法对具有陶瓷基膜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具有聚酰胺/聚乙烯醇(PVA)复合功能表层的抗污染有机/无机复合膜。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制备的复合膜对平均油滴粒径为 2.365μm 的油水乳化液在 0.4MPa 操作压力下进行分离,并系统研究了在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过程中各反应物浓度对复合膜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油截留率随界面聚合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大;哌嗪与对苯二甲酰氯的浓度对于提高复合膜水通量存在最优值,分别为 15g·L-1和 40g·L-1,复合膜水通量随 PVA 浓度增加持续减小;优选性能参数的复合膜的水通量为 190L·m-2·h-1,滤液油含量小于 1.6mg·L-1,油截留率大于 98.5%,皆优于 PVDF 超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膜 抗污染 油水分离 乳化液 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亲水性有机-无机渗透蒸发分离膜——聚丙烯酰胺复合膜的制备 被引量:7
9
作者 周立志 王星 +2 位作者 程晓维 龙英才 平郑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7-570,共4页
将纳米二氧化硅微孔膜用 γ-(甲基丙烯酰氧基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处理 ,再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丙烯酰胺单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亲水性有机 -无机复合膜 .用 TGA测定了单体在二氧化硅粉末上的接枝率 ;用SEM和 AFM观察了接枝反应前后膜表面形... 将纳米二氧化硅微孔膜用 γ-(甲基丙烯酰氧基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处理 ,再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丙烯酰胺单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亲水性有机 -无机复合膜 .用 TGA测定了单体在二氧化硅粉末上的接枝率 ;用SEM和 AFM观察了接枝反应前后膜表面形态的变化 ;系统研究了接枝单体浓度对膜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这种膜用于醇水和丙烯酸水溶液的分离有很好的选择性和渗透性 ;在丙烯酰胺质量分数为 3 %的溶液中接枝的膜有较好的分离性 ;溶液浓度和操作温度对膜渗透性的影响非常特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膜 二氧化硅 渗透蒸发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砜/纳米TiO_2有机-无机复合超滤膜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亚楠 张明耀 +2 位作者 金晶 王超宝 王喆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45-148,共4页
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纳米TiO2,加入到聚砜铸膜液中,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纳米TiO2分散均匀的聚砜/TiO2复合超滤膜。通过测定纯水通量、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水接触角、黏度、抗污染性、机械强度及处理模拟含油乳化废水等实验,研究... 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纳米TiO2,加入到聚砜铸膜液中,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纳米TiO2分散均匀的聚砜/TiO2复合超滤膜。通过测定纯水通量、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水接触角、黏度、抗污染性、机械强度及处理模拟含油乳化废水等实验,研究了不同TiO2加入量对膜的超滤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TiO2的加入量为2%时,膜的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纯水通量提高了69%,同时膜的抗压强度和断裂强度也分别提高了50%和26.7%,并且膜的亲水性也明显增强,水接触角由72.1°降低到41.4°,膜的抗污染性明显增强,对含油乳化废水实验中,实现了出油率和渗透通量同时提高。但进一步增加TiO2的浓度(3%以上)膜的机械强度、亲水性和超滤性能反而下降。因此在聚砜膜中适量地添加纳米TiO2粒子,可明显改善膜的亲水性和力学性能,提高膜的通量,增强膜的抗污染能力,从而拓宽了膜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纳米TIO2 有机-无机复合膜 抗污染性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TiO_2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膜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杜宏伟 孔瑛 +1 位作者 Ying Zheng 史德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钛酸丁酯作前驱物,NMP为共溶剂,在可溶性聚酰亚胺PI(HQDPA-DMMDA)中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TiO2含量的PI/TiO2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膜材料。TiO2的实际含量高达35.5%时仍能成膜,低于27.2%时为透明浅黄色纳米复合膜。并通过XPS、WAXD、TG... 以钛酸丁酯作前驱物,NMP为共溶剂,在可溶性聚酰亚胺PI(HQDPA-DMMDA)中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TiO2含量的PI/TiO2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膜材料。TiO2的实际含量高达35.5%时仍能成膜,低于27.2%时为透明浅黄色纳米复合膜。并通过XPS、WAXD、TG、DSC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TiO2含量为27.2%时,PI/TiO2复合材料中TiO2的平均颗粒尺寸为35nm左右;热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升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氧化钛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 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SiO2膜的制备及水蒸气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漆虹 韩静 +2 位作者 江晓骆 邢卫红 范益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8-764,共7页
以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出稳定的纳米复合SiO2溶胶,采用浸浆法在具有γ-Al2O3/α-Al2O3结构的片状载体上涂膜,然后在N2气氛下烧成得到完整无缺陷的有机-无机复合SiO2膜.以TG/DSC、BET和气体渗透性能测... 以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出稳定的纳米复合SiO2溶胶,采用浸浆法在具有γ-Al2O3/α-Al2O3结构的片状载体上涂膜,然后在N2气氛下烧成得到完整无缺陷的有机-无机复合SiO2膜.以TG/DSC、BET和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复合SiO2膜及粉体进行了表征.该膜对小分子气体(He、CO2、O2、N2、CH4和SF6)的分离表现出分子筛分效应,对He的渗透通量为(1.0~3.5)×10-7mol/(m2·s·Pa)(200℃,0.3MPa).500℃烧成的膜对He/CO2的理想分离因子为47,远远高于Knudsen扩散时He/CO2的理想分离因子(3.3).详细考察了烧成温度对膜水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500和550℃三个温度下烧成的膜水蒸气稳定条件(分压)分别为200、500和1000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陶瓷 有机-无机复合SiO2 水热稳定性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氰化镍/银复合无机膜修饰电极对肼的催化氧化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海燕 王艳玲 张国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0-332,共3页
在含有Ag+、Ni2+的胶体混合溶液中,多次循环扫描在电极表面形成复合无机膜(Ag/NiCHF),此复合膜修饰电极对肼有显著的催化氧化作用。N2H4的浓度在5.0×10-6~6.0×10-3mol/L范围内与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1.0×10-6mol/... 在含有Ag+、Ni2+的胶体混合溶液中,多次循环扫描在电极表面形成复合无机膜(Ag/NiCHF),此复合膜修饰电极对肼有显著的催化氧化作用。N2H4的浓度在5.0×10-6~6.0×10-3mol/L范围内与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1.0×10-6mol/L。该电极已成功的用于水样中肼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氰化镍 复合无机 修饰电极 催化氧化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膜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翠明 徐铜文 杨伟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6,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无机 -有机复合膜的研究情况 ,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 ,并对将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 应用 研究进展 气体分离 渗透汽化 离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膜的制备技术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翠明 徐铜文 杨伟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1-648,共8页
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无机-有机复合膜的研究情况,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相关论文;对其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 制备 技术进展 溶胶-凝胶 等离子体 有机聚合物 化学气相沉积 部分热解 纳米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无机膜管捕集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样品前处理新方法的研究
16
作者 凌达仁 吴国琪 钟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23,共4页
建立了一套用复合无机膜管捕集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 (VOCs)的实验室装置和流程 ,在此装置上研究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乙醇 )浓度、气体流速对用无机膜管捕集VOCs的截留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截留率随乙醇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与乙醇浓度的... 建立了一套用复合无机膜管捕集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 (VOCs)的实验室装置和流程 ,在此装置上研究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乙醇 )浓度、气体流速对用无机膜管捕集VOCs的截留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截留率随乙醇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与乙醇浓度的关系符合Boltzmann分布 ;截留率随气体流速的减小而增加 ,与流速关系符合指数衰减的趋势 .从改进膜管性能 ,使得膜管的毛细管冷凝作用成为截留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主控阶段的角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无机 捕集 大气 挥发性有机物 气体样品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膜澄清普洱茶提取液研究
17
作者 郑瓛 彭书传 吴翠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34-1739,共6页
文章考察了不同膜孔径的无机-有机复合膜和陶瓷膜对普洱茶提取液的澄清效果。通过比较通量的衰减、有效成分的选择性以及膜清洗后的水通量恢复率,筛选出适合普洱茶澄清的膜。结果表明,相同孔径0.20μm的复合膜比陶瓷膜具有更好的抗污染... 文章考察了不同膜孔径的无机-有机复合膜和陶瓷膜对普洱茶提取液的澄清效果。通过比较通量的衰减、有效成分的选择性以及膜清洗后的水通量恢复率,筛选出适合普洱茶澄清的膜。结果表明,相同孔径0.20μm的复合膜比陶瓷膜具有更好的抗污染性能和选择性,最佳的操作条件如下:操作温度为30℃,操作压力为0.1MPa,膜面流速为2.1m/s,稀释料液质量分数为80%。膜污染后,采用0.5%NaOH和0.5%Na-ClO清洗可以恢复纯水通量,复合膜比陶瓷膜具有更好的清洗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 普洱茶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TiO_2复合平板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斯维 文晨 +1 位作者 朱愉洁 肖长发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采用自制纳米TiO2溶胶、商品化纳米TiO2粒子溶胶表面涂覆PVDF膜制得PVDF/TiO2复合膜.通过纯水通量、截留率、接触角以及抗污染性能等实验,考察了不同粒径、浓度的纳米TiO2溶胶对PVDF膜性能的影响,并利用FT-IR和SEM表征了该复合膜的微观... 采用自制纳米TiO2溶胶、商品化纳米TiO2粒子溶胶表面涂覆PVDF膜制得PVDF/TiO2复合膜.通过纯水通量、截留率、接触角以及抗污染性能等实验,考察了不同粒径、浓度的纳米TiO2溶胶对PVDF膜性能的影响,并利用FT-IR和SEM表征了该复合膜的微观构造.结果表明:复合膜的分离性能得到提高,且自制纳米TiO2溶胶改性的PVDF膜综合性能较优异,其接触角由改性前的85.0°降至46.0°,并且去离子水清洗50min后,通量恢复率稳定在95%以上;FT-IR分析显示,复合膜表面羟基数有所增加;SEM观察表明,在PVDF膜表面镶嵌和吸附有一定量纳米TiO2粒子使复合膜呈现出良好的抗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TIO2溶胶 复合平板超滤 有机-无机复合膜 表面改性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孔玻璃膜的研制──Ⅰ多孔陶瓷基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9
作者 凌爱莲 桑鸿勋 +2 位作者 焦庆影 武青 谭红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74-81,共8页
用氧化铝或堇青石超细粉为骨料,混合玻璃粉,碳粉润滑剂压成坯料,在1250℃时烧成得到表面光滑强度较好的多孔基体.透水率为1000~3000mL/cm2·h,孔隙率为30%~40%.电镜观察表明,表面和断面孔隙为(... 用氧化铝或堇青石超细粉为骨料,混合玻璃粉,碳粉润滑剂压成坯料,在1250℃时烧成得到表面光滑强度较好的多孔基体.透水率为1000~3000mL/cm2·h,孔隙率为30%~40%.电镜观察表明,表面和断面孔隙为(0.2~6)μm,孔隙大小及分布均匀,是一种能做无机复合玻璃膜的较好的多孔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玻璃 多孔陶瓷基体 无机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羟基四配位硅/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热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建华 张建华 +1 位作者 李宝惠 许家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40-741,共2页
A high reactive penta-coordinated organic silicon compound(KSi(OCH 2CH 2O) 2(OCH 2CH 2OH))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silica with ethylene glycol and potassium hydroxide, and di-hydroxy tetra coordinated silicon... A high reactive penta-coordinated organic silicon compound(KSi(OCH 2CH 2O) 2(OCH 2CH 2OH))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silica with ethylene glycol and potassium hydroxide, and di-hydroxy tetra coordinated silicon (OCH 2CH 2O)Si(OCH 2CH 2OH)(OCH 2CH 2OCH 2CH 2OH)(DHTS) was prepared by reacting penta-coordinated silicon complex with ClCH 2CH 2OH. Composite film of DHTS/polyvinyl butyral(PVB) was prepared by a sol-gel method. The thermal property, including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composite film were examined. When the mass ratio of PVB to tetra coordinated silicon was 1∶1.7, the on set mass loss temperature of the composite film was increased by 27 ℃ in comparison with PVB. The transparency and tenacity of the composite film were all increased. But increase of the mass fraction of DHTS could decrease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有机硅 有机-无机复合膜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