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桦甸盆地始新统桦甸组黏土矿物和无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晓峰 刘招君 +4 位作者 柳蓉 孙平昌 许圣传 孟庆涛 柳世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6-423,共8页
根据119个油页岩和泥岩样品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查明了桦甸盆地始新世桦甸组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和无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桦甸组的黏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蒙脱石占据优势,偶见伊蒙混层;垂向上Mn,Sr... 根据119个油页岩和泥岩样品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查明了桦甸盆地始新世桦甸组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和无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桦甸组的黏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蒙脱石占据优势,偶见伊蒙混层;垂向上Mn,Sr,P,Cd,Sr/Cu,B/Ga,Sr/Ba,Ca/(Ca+Fe)等具有相似的曲线变化趋势,Cu,Cs,Rb/Sr,V/(V+Ni),δCe等具有相似的曲线变化趋势。黏土矿物和无机地球化学两方面证据揭示了桦甸组下部含黄铁矿段和上部含煤段为温暖潮湿气候下的低盐度陆相沉积环境,偶有湖水咸化;中部含油页岩段为气候湿润-干旱频繁交替的淡水-咸水交替的沉积环境。研究区湖盆最大扩张阶段,气候湿润-干旱频繁交替变化、盐度分层的还原环境条件下,半深湖-深湖形成油页岩;湖盆萎缩阶段,气候温暖潮湿,扇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化聚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甸盆地 黏土矿物 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微量元素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