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路然 蔺勇 +3 位作者 赵节绪 高维滨 殷淑萍 刘世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7-698,共2页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取四神聪穴、肾俞穴、会阳穴,1次/日,30min/...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取四神聪穴、肾俞穴、会阳穴,1次/日,30min/每次;对照组为口服中药桑螵蛸散,2次/日,6g/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以治疗前后的排尿日记,B超膀胱最大容量为指标,进行组间与组内、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日排尿频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中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 电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楚佳梅 包烨华 +3 位作者 邹超 赵宏利 龚燕 王翀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93-2295,共3页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组56例,采用电针肾俞、会阳穴进行治疗,对照组55例,为空白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治疗,评测两组在...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组56例,采用电针肾俞、会阳穴进行治疗,对照组55例,为空白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治疗,评测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尿失禁程度,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尿失禁程度各组组内比较(P<0.01),各组疗后均优于疗前,各组组间比较(P<0.01),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卒中 神经原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杨舒涵 喻先海 +9 位作者 崔孔孔 刘秩源 陈静 余成军 蔡淼 张德迎 华燚 刘星 吴盛德 魏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6-441,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 NB)患儿发生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的危险因素, 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15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并诊...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 NB)患儿发生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的危险因素, 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15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并诊断为NB的16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泌尿系感染, 将患儿分为合并泌尿系感染组(n=90)和未合并泌尿系感染组(n=79)。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孕周、病程、住院时间、是否有肛门直肠手术史、是否有骶尾部手术史、是否有泌尿系手术史、是否有排尿困难、是否伴有尿频、是否伴有肾积水等临床症状, 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进一步识别导致NB患儿发生UTI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发热、泌尿系手术史、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尿浑浊度、C反应蛋白、尿白细胞、血尿素氮等指标与NB患儿发生UTI密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尿白细胞升高(OR=13.367, 95%CI:3.732~47.878)、血尿素氮升高(OR=1.102, 95%CI:1.019~1.193)、有泌尿系手术史(OR=2.118, 95%CI:0.999~4.490)、肾积水(OR=4.010, 95%CI:1.857~8.658)是NB患儿发生U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尿素氮、尿白细胞、泌尿系手术史、肾积水与NB患儿发生UTI的关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原 泌尿道感染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磁刺激与骶神经电刺激治疗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宁 陆敏 +2 位作者 陈忠 黄晓琳 丁新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比较功能性磁刺激(FMS)和骶神经电刺激(SNS)治疗神经原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经骶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对12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SNS治疗。结果患者接受FMS和SNS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 目的比较功能性磁刺激(FMS)和骶神经电刺激(SNS)治疗神经原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经骶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对12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SNS治疗。结果患者接受FMS和SNS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如残余尿、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除最大膀胱容量有明显变化(P<0.01);日排尿次数的减少、日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的增加,也有明显变化(P<0.01—0.001);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FMS与SNS可改善部分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刺激 神经原膀胱 神经刺激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与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洁 陈爱萍 +2 位作者 陈德清 左凌 邹选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超短波治疗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治疗作用。方法:61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治疗组33例,采用超短波电极对置于膀胱区治疗,针灸组28例,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膀胱最大... 目的:观察超短波治疗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治疗作用。方法:61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治疗组33例,采用超短波电极对置于膀胱区治疗,针灸组28例,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初感觉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残余尿增多、膀胱容量大、尿流率降低、膀胱顺应性降低,治疗后有显著改善。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超短波组比针灸组疗效更好。结论:超短波治疗对膀胱张力低下、收缩无力有改善作用,可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治疗 糖尿病神经原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壁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廖利民 李东 +6 位作者 韩春生 熊宗胜 史文博 黄悦 付光 鞠彦合 吴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19-721,共3页
目的:观察膀胱壁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男59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9岁。将300单位A型肉毒毒素溶解于15ml生理盐水,使用膀胱镜注射针分30个点注射于膀... 目的:观察膀胱壁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男59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9岁。将300单位A型肉毒毒素溶解于15ml生理盐水,使用膀胱镜注射针分30个点注射于膀胱壁,0.5ml/点。治疗前后均记录患者排尿日记,并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结果:78例患者经第1次治疗后平均尿失禁次数由13.5次/d降至2.7次/d、平均导尿量由131ml/次增至389ml/次,平均尿失禁量由1690ml/d降至281ml/d,起效的平均时间为7.6d。10例患者在第1次注射8.9个月后接受第2次注射,平均尿失禁次数由9.7次/d降至3.7次/d,平均导尿量由108ml/次增至387ml/次。6例患者在第2次注射后5.8个月接受第3次注射,平均尿失禁次数由9.2次/d降至3.9次/d,平均导尿量由116ml/次增至364ml/次。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经尿道膀胱壁内A型肉毒毒素注射是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有效、安全、可多次重复应用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膀胱 神经原膀胱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原性膀胱的治疗及康复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钦毅 杨有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04-306,共3页
关键词 神经原膀胱 诊断 治疗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武富明 牛浩 +1 位作者 李江涛 宋连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观察利用脊髓正常反射通路重建人工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分级A级)患者行人工膀胱反射弧重建,其中28例脊髓圆锥上脊髓损伤患者(痉挛性膀胱),切断并显微吻合单侧S1... 目的:观察利用脊髓正常反射通路重建人工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分级A级)患者行人工膀胱反射弧重建,其中28例脊髓圆锥上脊髓损伤患者(痉挛性膀胱),切断并显微吻合单侧S1前根与支配膀胱最强的神经根(一般为S2或S3)前根;8例脊髓圆锥损伤患者(弛缓性膀胱)采用腓肠神经移植并显微吻合T10/T11神经根前根及支配膀胱最强的神经根前根。通过对34例(2例痉挛性膀胱患者死亡)患者术前、术后6、12、18个月随访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无菌生理盐水灌注速度25ml/s),评估痉挛性和弛缓性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两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均选其具有代表意义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指标,整理数据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例痉挛性膀胱患者,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术后3个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残尿量、膀胱顺应性不同时间点间比较两两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8例弛缓性膀胱患者,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残尿量由术前的495.1±56.6ml降至术后18个月时的264.4±30.8ml,且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逼尿肌压力由术前的6.3±3.9cmH2O升高到术后18个月时的82.9±4.3cmH2O,且术后3个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一例通过搔抓下腹部皮肤引起排尿。结论:利用脊髓正常反射通路重建神经原性膀胱人工反射弧改善膀胱功能是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原膀胱 排尿 反射弧 尿动力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在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峻 翟仁友 +3 位作者 潘振宇 王丽 付光 廖利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1期1024-1025,共2页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的磁共振(MRI)特征,评价MRI在脊髓栓系神经性原膀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MRI检查的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结论MRI可明确判断脊髓圆锥位置、终丝粘连部位,明确脊髓...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的磁共振(MRI)特征,评价MRI在脊髓栓系神经性原膀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MRI检查的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结论MRI可明确判断脊髓圆锥位置、终丝粘连部位,明确脊髓栓系的原因,并可准确显示伴发的脊髓畸形,对脊柱和椎体畸形也能较好显示。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MRI主要表现为脊髓圆锥低位,膀胱壁一处或多处局限性增厚并结节状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 神经原膀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原性膀胱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丽娟 董向竹 孙作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1期1028-1029,共2页
神经原性膀胱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膀胱的准备;术后的包括胃肠减压及各管道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前训练患者熟练掌握间歇导尿的方法及导尿的注意事项;出院后定期随访... 神经原性膀胱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膀胱的准备;术后的包括胃肠减压及各管道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前训练患者熟练掌握间歇导尿的方法及导尿的注意事项;出院后定期随访并给予健康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原膀胱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性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文立 廖利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1期1009-1010,共2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缓慢进展性运动障碍疾病。35%~70%的PD患者会出现排尿症状,且常出现于疾病的后期。尿流动力学表现为逼尿肌的过度活动和反射性尿失禁。目前治疗主要有抗胆碱能药物和膀胱内灌注药物或肉毒素膀胱逼尿...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缓慢进展性运动障碍疾病。35%~70%的PD患者会出现排尿症状,且常出现于疾病的后期。尿流动力学表现为逼尿肌的过度活动和反射性尿失禁。目前治疗主要有抗胆碱能药物和膀胱内灌注药物或肉毒素膀胱逼尿肌多点注射。其发生和治疗效果和多巴能神经元的损耗相关,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尿动力学 神经原膀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卫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67-1268,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法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82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补肾益气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瑞博思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法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82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补肾益气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瑞博思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补肾益气法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可以明显减少其膀胱残余尿量,这是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神经原膀胱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1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社莉 李士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80-81,共2页
将 36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均用西药控制高血糖 ,治疗组用补肾益气活血中药 ,对照组予维生素 B族 ,12周后观察排尿次数、尿量、膀胱残余尿量、糖化血清蛋白、空腹及餐后 2 h血糖。结果 :每日平均排尿次数、平均尿量... 将 36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均用西药控制高血糖 ,治疗组用补肾益气活血中药 ,对照组予维生素 B族 ,12周后观察排尿次数、尿量、膀胱残余尿量、糖化血清蛋白、空腹及餐后 2 h血糖。结果 :每日平均排尿次数、平均尿量、膀胱残余尿量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糖化血清蛋白、空腹及餐后 2 h血糖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提示 :补肾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 糖尿病 神经原膀胱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初步观察(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利民 鞠彦合 李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评估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BAT)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脊髓损伤患者(男性59例、女性19例)采取BAT(300U溶于15ml生理盐水)经尿道膀胱壁注射(分30个点,0.5ml/点),治疗前后均记录排尿日记,并观察毒副作用... 目的评估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BAT)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脊髓损伤患者(男性59例、女性19例)采取BAT(300U溶于15ml生理盐水)经尿道膀胱壁注射(分30个点,0.5ml/点),治疗前后均记录排尿日记,并观察毒副作用。结果78例患者经第1次治疗后,平均尿失禁次数由13.5次/d降至2.7次/d,平均导尿量由131ml/次增至389ml/次,平均尿失禁量由1690ml/d降致281ml/d,起效的平均时间为7.6d;10例患者在第1次注射8.9个月后接受第2次注射,平均尿失禁次数由9.7次/d降至3.7次/d,平均导尿量由108ml/次增至387ml/次;6例患者在第2次注射后5.8个月接受第3次注射,平均尿失禁次数由9.2次/d降至3.9次/d,平均导尿量由116ml/次增至364ml/次。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经尿道膀胱壁BAT注射是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有效、安全、可行、可多次重复应用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BAT) 膀胱 神经原膀胱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痉挛型神经原性膀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敖丽娟 李咏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55-857,共3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患者 神经原膀胱 毒素治疗 痉挛型 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肉毒 A型 injury 泌尿系统感染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原性膀胱及其泌尿系管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兰芳 李京力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0期77-79,共3页
截瘫病人多为神经原性膀胱 ,其泌尿系功能障碍导致的肾衰竭是其晚期的首要死因。就神经原性膀胱的分类及泌尿系管理进行综述。提出控制或消除泌尿系感染 ,降低膀胱内压 ,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 ,防止膀胱—输尿管反流 ,保护肾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神经原膀胱 泌尿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神经吻合对自主性神经原性膀胱排尿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马虎升 孙正义 +3 位作者 王栓科 夏亚一 张俊 李志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59-862,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腰骶神经吻合恢复或改善神经原性膀胱排尿功能的可行性。方法:10只家犬手术前先行尿流动力(包括膀胱容量、压力、顺应性)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MG)测定,作为对照组数据。检测完后处死2只,取其S1、S2神经根,共8根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通过腰骶神经吻合恢复或改善神经原性膀胱排尿功能的可行性。方法:10只家犬手术前先行尿流动力(包括膀胱容量、压力、顺应性)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MG)测定,作为对照组数据。检测完后处死2只,取其S1、S2神经根,共8根作为对照组,行HE染色观察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数量。其余8只犬为实验组,将L4与S1、L5与S2神经根分别端端吻合。术后4个月行尿流动力学测定,术后7个月再次行尿流动力学测定后处死动物,取L4、L5和S1、S2神经根吻合口段和骶神经干段行HE染色,观察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数量。结果:术后4个月,实验组犬膀胱容量、顺应性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膀胱压力、肛门括约肌EMG的电压明显降低(P<0.05)。术后7个月,实验组犬膀胱压力和肛门括约肌EMG的电压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降低(P>0.05);而膀胱容量和顺应性明显增加(P<0.05)。神经根吻合口段及骶神经干段无髓神经纤维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而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用L4、L5和S1、S2神经根吻合的方法修复主要支配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S1、S2神经,可明显恢复或改善犬神经原性膀胱的排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髓 损伤 神经原膀胱 尿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神经原性膀胱X线表现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18
作者 张谦 单岩 姜建华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小儿神经原性膀胱X线表现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张谦1)单岩2)姜建华3)1)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郑州4500522)平顶山矿务局总医院平顶山4670003)滑县人民医院滑县4564000关键词小儿;神经原性膀胱;手... 小儿神经原性膀胱X线表现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张谦1)单岩2)姜建华3)1)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郑州4500522)平顶山矿务局总医院平顶山4670003)滑县人民医院滑县4564000关键词小儿;神经原性膀胱;手术治疗1992年4月至1995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原 膀胱机能失调 X线分析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一种新分类及其治疗规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6年第3期117-118,共2页
脊髓损伤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一种新分类及其治疗规律中国人民解放军57003部队卫生科高兰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出现神经原性膀胱是十分常见的,但对于SCI性神经原性膀胱一直缺乏一种与临床紧密... 脊髓损伤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一种新分类及其治疗规律中国人民解放军57003部队卫生科高兰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出现神经原性膀胱是十分常见的,但对于SCI性神经原性膀胱一直缺乏一种与临床紧密结合而又简明实用的分类方法,相应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原膀胱 分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继发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临床治疗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哲明 唐达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881-885,共5页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由调节排尿功能的中枢和(或)周围神经系统发生异常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是NB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继发于NB的VUR病因复杂,且每个致病因素随着...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由调节排尿功能的中枢和(或)周围神经系统发生异常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是NB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继发于NB的VUR病因复杂,且每个致病因素随着病程的进展相互影响并转化。一直以来该疾病的治疗是临床工作的难点。本文概述了NB继发VUR的总体治疗策略,并从原发病治疗、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三方面介绍了NB继发VUR的具体治疗方法,讨论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临床争议点以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原 输尿管镜检查 尿道疾病 肾功能不全/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