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意识研究新进展:无意识思维理论述评 被引量:11
1
作者 庞捷敏 原献学 李建升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2,共5页
无意识思维理论(UTT)是近期对无意识思维研究的最新成果。该文主要从无意识思维原理、容量原理、自下而上对自上而下加工原理、权重原理、规则原理、聚合对发散原理等6个方面对UTT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简评了UTT的理论特点及存... 无意识思维理论(UTT)是近期对无意识思维研究的最新成果。该文主要从无意识思维原理、容量原理、自下而上对自上而下加工原理、权重原理、规则原理、聚合对发散原理等6个方面对UTT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简评了UTT的理论特点及存在问题,并进一步从信息编码、目标和无意识思维加工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思维 意识思维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识思维原理与编辑决策
2
作者 毕曼 毛正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充分认识无意识思维在编辑决策中的积极作用,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培养无意识思维能力,能增强编辑决策的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公正性。无意识思维能减少编辑决策中的刻板印象,促使编辑做出最优决策,怀疑、搁置与经验积累是编... 充分认识无意识思维在编辑决策中的积极作用,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培养无意识思维能力,能增强编辑决策的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公正性。无意识思维能减少编辑决策中的刻板印象,促使编辑做出最优决策,怀疑、搁置与经验积累是编辑无意识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思维 编辑决策 怀疑 搁置 经验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谎者的无意识加工对谎言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梅宏玉 吴嵩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35-2045,共11页
在谎言识别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人们在意识层面上识别谎言的正确率仅仅略高于随机水平。于是,大量的研究转而考察无意识加工对谎言识别的影响。本文从测谎者的角度出发,考察测谎者的无意识加工是否可以提高其谎言识别的正确率... 在谎言识别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人们在意识层面上识别谎言的正确率仅仅略高于随机水平。于是,大量的研究转而考察无意识加工对谎言识别的影响。本文从测谎者的角度出发,考察测谎者的无意识加工是否可以提高其谎言识别的正确率。本文梳理了关于无意识谎言识别的理论建构,总结了无意识谎言识别的实证研究,从无意识的信息接收、信息接收后的无意识思维以及无意识判断决策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的重要的成果和主要的争议。针对目前研究的困境,本文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理论建构、交互式谎言情境、线索加工匹配效应、测试生理和脑激活指标以及无意识谎言识别的应用等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加工 谎言识别 双加工 无意识思维理论 线索加工匹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思维的酝酿效应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子逸 张泽 +1 位作者 张莹 罗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1-307,共17页
酝酿效应是指当人们遭遇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暂时将其搁置,转而去完成其他无关任务,反而有利于原有问题解决的现象。近年来,研究者对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酝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同时提出了较多理论试图进一步解释酝酿... 酝酿效应是指当人们遭遇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暂时将其搁置,转而去完成其他无关任务,反而有利于原有问题解决的现象。近年来,研究者对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酝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同时提出了较多理论试图进一步解释酝酿效应。酝酿效应的代表性理论可分为"选择性遗忘理论"、"激活扩散和线索同化理论"、"无意识加工理论"等,它们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酝酿效应的机制,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有关现象各有预测。对心智游移和睡眠这些特殊形式的酝酿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酝酿效应的机制。认知神经研究表明,酝酿期的基本认知成分,即表征重构和激活扩散,涉及到前额叶、纹状体、海马体等多个脑区的协同合作。未来研究需要以深化理论建设为基础,利用认知神经方法进一步揭示酝酿效应的机制,从而更为深刻地认识创造性酝酿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酝酿效应 无意识思维 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信息超载损害决策?基于有限认知资源的解释 被引量:57
5
作者 车敬上 孙海龙 +1 位作者 肖晨洁 李爱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58-1768,共11页
信息超载是指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于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超载会降低决策质量,延长决策时间,降低决策满意度,引起慢性压力。信息超载损害决策的机制可以从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和工作记忆资源来解释。在信息超载条件下,一方面用于过滤和控制... 信息超载是指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于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超载会降低决策质量,延长决策时间,降低决策满意度,引起慢性压力。信息超载损害决策的机制可以从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和工作记忆资源来解释。在信息超载条件下,一方面用于过滤和控制信息的注意力资源总量被快速消耗,注意力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信息得不到高效加工;另一方面负责保持和加工信息的工作记忆在限定时间内不能充分加工海量信息,进而损害决策绩效。未来可以运用眼动赋权法探索信息超载下的信息加工e模式;发展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的动态耦合模型指导个体减轻信息超载;探索运用智能代理和交互记n忆系c统缓解组织中的信息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超载 信息加工过程 注意力资源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 无意识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