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瘟病菌无性重组体若干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艳丽 张正光 +1 位作者 陆凡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7,共5页
将营养体亲和的、携带抗药性标记的稻瘟病菌不同小种的菌株对峙培养 18d后 ,对交界处产生的菌丝融合带进行单菌丝片段群体分离 ,从 5个配对组合中获得的 75个无性重组体中筛选出 2 0个稳定的无性重组体。对它们的生长速率、产分生孢子... 将营养体亲和的、携带抗药性标记的稻瘟病菌不同小种的菌株对峙培养 18d后 ,对交界处产生的菌丝融合带进行单菌丝片段群体分离 ,从 5个配对组合中获得的 75个无性重组体中筛选出 2 0个稳定的无性重组体。对它们的生长速率、产分生孢子能力、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性状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供试重组体在 5种常规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 ,部分重组体的生长速率显著超过亲本 ;在玉米稻汁培养基上均具有较好的产孢能力 ,产孢量每皿 (直径 6 0mm)为 1 0 8× 10 5~ 8 18× 10 6个 ,部分菌株产孢量显著超过亲本 ;分生孢子萌发率为 6 5 %~ 97% ,与亲本无显著差异 ;大多数重组体均可对水稻致病 ,且无性重组还导致毒性发生复杂的变异。来自同一配对组合的无性重组体后代在日本 13个已知抗性基因品种上显现出与双亲不同的毒性表型 ,部分重组体丧失了亲本所具有的毒性 ,而有部分重组体表现出亲本所没有的毒性 ,提示双亲的遗传物质在重组体内存在复杂的互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稻瘟病菌不同小种菌株间通过菌丝融合产生的无性重组体具有较强的适生性 ,提示无性重组可能是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性重组体 生物学性状 生长速率 分生孢子萌发率 致病力 产孢能力 遗传多样性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