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无性系杉木球果及种子质量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琳 陈琴 +9 位作者 陈仕昌 戴俊 董利军 陈晓明 谭文婧 陈代喜 黄开勇 李魁鹏 蓝肖 杨科明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为掌握广西二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种子的品质特征及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质,对种子园28个无性系的球果总重、种子重、出籽率、种子千粒重、优良度、发芽率和发芽势7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个无性系的... 为掌握广西二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种子的品质特征及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质,对种子园28个无性系的球果总重、种子重、出籽率、种子千粒重、优良度、发芽率和发芽势7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个无性系的球果总重、种子重、出籽率、种子千粒重、优良度、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值分别为1.71 kg、0.16 kg、9.47%、7.525 g、71.57%、36.66%和11.06%;不同无性系各质量指标均存在极显著遗传差异;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和发芽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重和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出籽率与种子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其他6个指标均不存在单一的正相关性。根据综合评定,筛选出10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可作为优良的种质资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育种 球果质量 种子质量 杉木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无性系杉木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晓锐 刘云 +3 位作者 罗旭璐 李丽萍 张加研 赵平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132,共6页
为了阐明不同无性系杉木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特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浙江开化4个无性系杉木叶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了4个无性系杉木叶中挥发油的提取率、化... 为了阐明不同无性系杉木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特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浙江开化4个无性系杉木叶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了4个无性系杉木叶中挥发油的提取率、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的提取率(0.30%~0.52%)高于水蒸气蒸馏法(0.05%~0.11%),其中开化13号无性系的提取率最高。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无性系开化3号、大坝8、开化13号和F24x那1-1叶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2,59,60和54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在1.00%以上的化合物有26种,其中烯烃类17种、醇类6种、酮类1种和其他类型2种;主要化学成分为α-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β-榄香烯、β-石竹烯、β-可巴烯、β-桉叶烯和α-桉叶烯,其中β-石竹烯在F24x那1-1中的相对含量最高,为21.21%。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所得无性系开化3号、大坝8、开化13号和F24x那1-1叶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1,49,51和40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在1.00%以上的共16种,其中烯烃类10种、醇类4种和其他类型2种;主要化学成分为β-榄香烯、β-可巴烯、β-桉叶烯和α-桉叶烯。两种提取方式所得的4个无性系杉木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均有差异,鉴定出的共有成分分别为41种和24种,且在各无性系中含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 挥发性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水蒸气馏法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生长与材性测定的适宜无性系株数与小区株数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德活 伍伯良 +3 位作者 阮梓材 李建林 姚邦杰 朱报著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218,共7页
对 1块 7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在不同无性系株数、小区株数抽样下 ,进行树高、胸径、材积及木材密度的无性系排序、遗传参数估算 ,并作效果比较 ,结果如下 :对于生长量测定 ,适宜无性系株数应在 2 0株以上 ,以 30株测定效果较佳 ;适宜... 对 1块 7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在不同无性系株数、小区株数抽样下 ,进行树高、胸径、材积及木材密度的无性系排序、遗传参数估算 ,并作效果比较 ,结果如下 :对于生长量测定 ,适宜无性系株数应在 2 0株以上 ,以 30株测定效果较佳 ;适宜小区株数在不同无性系株数下 ,结果不太一致 ,普遍表现为参试无性系株数少 ,宜采用少株小区 ;参试无性系株数多 ,则宜采用多株小区。试验株数为 6、12、2 4株时 ,分别采用 2、4、3或 4株小区的效果较好。对于测定木材密度的适宜无性系采样株数宜在 6株以上 ,而适宜小区采样株数为 1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 生长 材性测定 无性株数 小区株数 木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木材密度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32
4
作者 胡德活 阮梓材 +3 位作者 钱志能 黄越茂 黄小平 陈忠林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对3块7~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木材密度遗传变异情况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为无性系木材密度做出贡献的各因素中,有50%~60%来自于遗传因素;无性系木材密度的重复力介于...  对3块7~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木材密度遗传变异情况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为无性系木材密度做出贡献的各因素中,有50%~60%来自于遗传因素;无性系木材密度的重复力介于0.829~0.911之间,遗传变异系数介于4.86%~6.98%之间,木材密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介于1.25~1.47之间,无性系重复力较高,相对生长性状而言遗传变异及无性系间的差异较小;木材密度与树高、胸径、材积的表型、遗传和环境的相关性均呈现负相关,有近80%的木材其密度与生长性状的表型、遗传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这表明选择生长性状与材质兼优的无性系相当困难.讨论提出了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分两步进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 杉木无性 木材密度 遗传变异 生长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PD标记进行杉木无性系的识别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晓丽 马祥庆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0-273,共4页
针对目前杉木无性系管理和利用中存在识别困难的问题,利用RAPD标记技术进行杉木无性系的识别研究,19个S系列随机引物对8个杉木无性系的扩增结果显示:共得到157条DNA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8.26条带,其中91条带表现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5... 针对目前杉木无性系管理和利用中存在识别困难的问题,利用RAPD标记技术进行杉木无性系的识别研究,19个S系列随机引物对8个杉木无性系的扩增结果显示:共得到157条DNA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8.26条带,其中91条带表现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57.96%,扩增片段长度为200~2500bp,8个杉木无性系间表现了较丰富的DNA多态性;利用5个引物的13个分子标记完全可以对8个不同杉木无性系进行识别,谱带清晰,因此利用RAPD技术进行杉木无性系识别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 识别 RAPD标记技术 扩增片段长度 DNA多态性 RAPD技术 DNA扩增 随机引物 分子标记 S 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球果年龄段分布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林义辉 胡会先 +4 位作者 黄小平 林绪平 梁瑞友 胡德活 方乐金 《广东林业科技》 2000年第4期10-13,共4页
对嫁接 7年生的杉木 1 .5代种子园无性系球果进行年龄段分布调查 ,结果表明 :(1 )杉木种子园母树球果分布较为密集的是Ⅲ、Ⅳ、Ⅴ和Ⅵ 4个年龄段 ,占 7个年龄段总球果数的 78.8% ,其中Ⅳ年龄段结实量最多 ,其着果比例为 2 3.2 %。 (2 )... 对嫁接 7年生的杉木 1 .5代种子园无性系球果进行年龄段分布调查 ,结果表明 :(1 )杉木种子园母树球果分布较为密集的是Ⅲ、Ⅳ、Ⅴ和Ⅵ 4个年龄段 ,占 7个年龄段总球果数的 78.8% ,其中Ⅳ年龄段结实量最多 ,其着果比例为 2 3.2 %。 (2 )杉木无性系年龄段着果量变异由无性系的遗传因素和种子园的地理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平均变异系数无性系间为5 3.7% (38.9%~ 75 .2 % ) ,无性系内分株间为 5 9.2 % (6 .7%~ 1 41 .2 % )。无性系间、无性系内分株间的年龄段着果数均存在较大变异 ,但从平均变异系数来看 ,两者的变异幅度相差不大。 (3)结实量多的无性系分株在各年龄段着果多 ,特别是下部年龄段着果多 ,而且所占比例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 年龄段 着果数 着果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小鹏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2期120-121,共2页
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近年来在我国中南部杉木传统种植区的林业技术人员中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由于其对激素、光、热、水、肥、土壤等要求与杉木大田苗育苗有较大的区别,成活率较低,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化经营。文章介绍了高世代... 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近年来在我国中南部杉木传统种植区的林业技术人员中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由于其对激素、光、热、水、肥、土壤等要求与杉木大田苗育苗有较大的区别,成活率较低,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化经营。文章介绍了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过程中应注意的一般性问题,初步解决了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成活率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世代杉木无性 激素处理 扦插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和实生苗木造林对比试验
8
作者 惠超 罗兆安 黄万顺 《林业科技开发》 2001年第z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苗木造林 实生苗 杉木无性 对比试验 比较试验 可靠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新品种‘洋020’和‘洋061’10年生幼龄材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贾茹 孙海燕 +3 位作者 王玉荣 汪睿 赵荣军 任海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5-175,共11页
【目的】阐明杉木无性系间幼龄材的力学性能差异,筛选力学性能优良的无性系,探究影响杉木幼龄材力学性能的微观结构特征,为杉木优良无性系选育、杉木木材加工利用和加工工艺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洋口国有林场杉木无性系品... 【目的】阐明杉木无性系间幼龄材的力学性能差异,筛选力学性能优良的无性系,探究影响杉木幼龄材力学性能的微观结构特征,为杉木优良无性系选育、杉木木材加工利用和加工工艺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洋口国有林场杉木无性系品种比对示范试验林中2个经国家认定的杉木无性系新品种‘洋020’和‘洋061’10年生幼龄材为试验材料,各采伐8株标准株作为样木。按照国标加工、制备主要力学性能试件,测定木材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硬度,应用光学显微图像分析系统、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成像等技术观测样品显微构造并测量微纤丝角、结晶度和木质素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系统分析2个杉木无性系幼龄材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结果】杉木无性系‘洋020’早材管胞形态与‘洋061’较为接近,但年轮晚材区比‘洋061’宽,管胞壁较厚,管胞腔较小,壁腔比较‘洋061’约大25%。‘洋020’的平均微纤丝角为12.06°,较‘洋061’(14.97°)约小18%;平均结晶度为39.73%,较‘洋061’(35.88%)高11%左右;木质素含量特征峰高比的平均值较‘洋061’高8%左右;平均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硬度分别为51.36 MPa、10.18 GPa、30.27 MPa和1 497 N,较‘洋061’的平均抗弯强度(42.56 MPa)、抗弯弹性模量(8.98 GPa)、顺纹抗压强度(27.20 MPa)和硬度(1 391 N)分别高21%、13%、11%和8%。【结论】除结晶度外,杉木无性系‘洋020’与‘洋061’幼龄材在解剖构造参数、微纤丝角和木质素等微观结构因子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洋020’幼龄材的抗弯、抗压和硬度等力学性能均高于‘洋061’。杉木无性系幼龄材管胞壁厚度、壁腔比等解剖构造参数以及木质素含量与力学性能呈正相关,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角与力学性能呈负相关,这些微观结构因子的协同作用影响其力学性能。评价杉木无性系幼龄材木材力学品质性状,解剖构造参数和微纤丝角是最主要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 幼龄材 解剖构造 微纤丝角 结晶度 木质素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扦插苗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江功汝 莫若坚 +2 位作者 李洁钦 谭建中 袁兆启 《广东林业科技》 1994年第S1期27-29,42,共4页
杉木无性系采用扦插苗造林14年结果说明,无性系生长量平均树高可达12.87m,胸径达14.05cm,单株材积0.1146m3,每公顷蓄积量可达257.85m3。而无性林变异系数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实生林低32.47... 杉木无性系采用扦插苗造林14年结果说明,无性系生长量平均树高可达12.87m,胸径达14.05cm,单株材积0.1146m3,每公顷蓄积量可达257.85m3。而无性林变异系数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实生林低32.47%、24.75%及17.24%,可见无性林变异程度较小,林分结构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 无性 实生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邹桃龙 唐艳梅 董昌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291-292,324,共3页
[目的]研究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方法]选取重庆市渝北区国有林场苗木基地的杉木优良无性系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研究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和不同土壤基质等因素对杉木穗条生根的影响。[结果]以河沙作为杉木扦插穗条的基质,在扦插前后... [目的]研究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方法]选取重庆市渝北区国有林场苗木基地的杉木优良无性系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研究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和不同土壤基质等因素对杉木穗条生根的影响。[结果]以河沙作为杉木扦插穗条的基质,在扦插前后5个月内,随时间推移,插床内半木质化或木质化插穗的生根与发芽能力呈上升趋势;IBA、IAA对杉木扦插苗生根率影响显著。[结论]50μg/g IBA+50μg/g IAA生长激素有很好的促进生根作用;河沙是较适合作为杉木扦插穗条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优良无性 育苗技术 激素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及重复力估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清堤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6期140-144,共5页
引进浙江省12个杉木无性系扦插苗在Ⅱ、Ⅲ类立地的不同坡位上与福建省大田桃源国有林场初级种子园实生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 a生时12个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冠幅、单株平均材积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枝下高因造林密度原... 引进浙江省12个杉木无性系扦插苗在Ⅱ、Ⅲ类立地的不同坡位上与福建省大田桃源国有林场初级种子园实生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 a生时12个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冠幅、单株平均材积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枝下高因造林密度原因差异不显著;不同坡位造林对无性系的影响,除冠幅显著外,其它各生长性状均极显著;与实生苗对比,适宜本地发展的杉木无性系首选57号、28号,其次为38号、A1、110号,可作为建立采穗圃的优良种源.无性系各生长性状重复力测算结果表明,20 a生时各无性系与原株之间的遗传特性保持极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 造林对比试验 生长性状 生长量 坡位 重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选择和利用
13
作者 杨国华 《江西林业科技》 1991年第4期26-27,共2页
杉木无性系的选择,既要考虑当前生产需要,又要考虑将来有较大的增产效益。现就如何选择和合理利用无性系,提几点看法。一、优良遗传型的复制用未经测定的表型优树投入生产,不能保证良种的增产效益,为尽快解决当前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 杉木无性系的选择,既要考虑当前生产需要,又要考虑将来有较大的增产效益。现就如何选择和合理利用无性系,提几点看法。一、优良遗传型的复制用未经测定的表型优树投入生产,不能保证良种的增产效益,为尽快解决当前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急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 选择 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市国营林场系统杉木无性系选育推广策略
14
作者 黄休 《广东林业科技》 1994年第S1期24-26,共3页
肇庆市国营林场公司在属下的12个林场中,采用广泛收集杉木优良无性系材料、群策群力进行在采萌圃、扦插育苗和造林测定,抓住重在筛选这一关键环节,使杉木无性系选育推广工作得到很大发展,并提出了今后设想。
关键词 杉木 无性育种 杉木无性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召开杉木优良无性系推广现场会
15
作者 陈外菊 《林业与生态》 1995年第8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优良无性 杉木无性 长沙市 采穗园 示范林 林业科技推广 推广应用 现场会 生长量 平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增产显著
16
作者 谭忠良 《广西林业》 1999年第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无性造林 杉木无性 杉木良种 优良无性 增产效果 优良家 林业技术推广 随机区组设计 西山林场 整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品种‘洋020’无性系生长对比分析
17
作者 杨全西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6期23-26,44,共5页
基于福建省邵武故县水北管护站13年生‘洋020’无性系和杉木2代实生苗人工试验林,通过对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材积、红心比率、木材基本密度的调查,对不同杉木良种在试验区内的各坡位上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中坡... 基于福建省邵武故县水北管护站13年生‘洋020’无性系和杉木2代实生苗人工试验林,通过对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材积、红心比率、木材基本密度的调查,对不同杉木良种在试验区内的各坡位上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中坡位及下坡位的生长量均优于上坡位,但2代实生苗大部分性状在坡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而‘洋020’无性系在中坡位生长表现显著优于上坡位。在中坡位,‘洋020’无性系的平均树高可达18.4 m,平均胸径达15.1 cm,单株立木材积为0.2157 m^(3);2代实生苗平均树高为17.1 m,平均胸径为16.5 cm,单株立木材积为0.2158 m^(3)。总体上‘洋020’无性系平均树高较2代实生苗高,2代实生苗平均胸径高于‘洋020’无性系,两者在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上并无差异。‘洋020’无性系红心比率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在20%~30%之间。2代实生苗红心比率分布较为分散,在15%~45%之间均有分布。除了木材基本密度,‘洋020’无性系各主要生长性状变异系数均大幅度低于2代实生苗,表现出更优的林分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洋020’无性 不同坡位 生长量分析 材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杉木管胞形态与基本密度径向变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超 王哲 +2 位作者 郭宇 姚利宏 张俊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33,共4页
对浙江省开化县遗传改良无性系杉木(Cuninghamia lanceolata)“F24x那1-1”的管胞形态特征及径向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管胞处于幼龄期时,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在髓心附近较小,随着生长轮龄的增加,指标值呈明显的增大趋势,在第13... 对浙江省开化县遗传改良无性系杉木(Cuninghamia lanceolata)“F24x那1-1”的管胞形态特征及径向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管胞处于幼龄期时,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在髓心附近较小,随着生长轮龄的增加,指标值呈明显的增大趋势,在第13年轮时增至最大值,之后趋于稳定或略有降低;管胞宽度、管胞双壁厚及管胞壁腔比径向变异规律一致,随着生长轮龄的增加,指标值先增至最大值,之后趋于平缓或略有降低,变异幅度较小;杉木基本密度径向变异规律与管胞长度变异规律基本一致,基本密度在第2年最小,为0.283 g/cm3,随着树龄增加,基本密度逐渐增大,第13年时达到最大值,为0.348 g/cm3。研究结论可为木材精准加工利用及遗传改良木材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系杉木 人工林 管胞形态特征 基本密度 径向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两类不同生长速率类型的杉木硝酸还原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苏梦云 周国璋 +1 位作者 阙国宁 诸葛强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8-92,共5页
硝酸还原酶(NADH:NR E.C.1.6.6.1,以下简称NR)是植物体内硝酸盐同化过程中的关键酶。在植物氮素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NR的酶量及活力控制着硝态氮转化的速率,不同生长速率类型的树木,NR活力表现不同,速... 硝酸还原酶(NADH:NR E.C.1.6.6.1,以下简称NR)是植物体内硝酸盐同化过程中的关键酶。在植物氮素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NR的酶量及活力控制着硝态氮转化的速率,不同生长速率类型的树木,NR活力表现不同,速生类型的NR活力要大于生长慢的类型。NR可望成为早期鉴定的指标。林木一般多栽培于山地,立地条件难以做到均一,必然使得各个个体植株的NR活力产生差异。为了正确评价NR活力在不同生长速率类型间的差异(即:在大田条件下,不同生长速率类型无性系植株所表现出的NR活力差异,是本身的特性还是由外界环境,特别是土壤肥力条件所造成。),除了在测定技术上增加诱导处理措施可以克服环境差异外,本文主要研究氮素水平对不同生长速率类型的杉木NR活力的影响,为大田鉴定指标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 氮肥 硝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生长性状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德活 阮梓材 +6 位作者 吴青 林义辉 凌文昌 韦战 覃冀 梁瑞友 庄县喜 《广东林业科技》 1998年第2期7-13,共7页
报道了杉木6个优树无性系半双列交配设计在两个试验点造林5.5年的试验结果:在遗传控制方式中,杉木生长同时受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控制,特殊配合力效应不低于一般配合力效应;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家系的广义遗传力0... 报道了杉木6个优树无性系半双列交配设计在两个试验点造林5.5年的试验结果:在遗传控制方式中,杉木生长同时受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控制,特殊配合力效应不低于一般配合力效应;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家系的广义遗传力0.731~0.801,狭义遗传力0.228~0.481;杂种优势只有少量组合具有正向优势,其中材积杂种优势最高达26.06%;亲本配合力效应及组合生长在亲本间、组合间和地点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评选出1号、2号和6号3个亲本为较优良亲本,1×6、3×6、1×2、2×3和4×6共5个组合为较优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 配合力效应 杂种优势 组合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