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藤本植物千里光的无性扦插繁殖技术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业社 杨贤均 +2 位作者 陈立军 段林东 罗丹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0-1125,共6页
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是一种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较高的园林藤本植物。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生根率、平均根长和平均生根数为扦插生根质量的指标,并构建生根质量指数,评价总的生根质量,研究NAA浓度、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 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是一种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较高的园林藤本植物。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生根率、平均根长和平均生根数为扦插生根质量的指标,并构建生根质量指数,评价总的生根质量,研究NAA浓度、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处理时间对千里光无性扦插繁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浓度对生根质量指数影响的效果最大,处理时间次之,插穗类型居第3位,扦插基质影响最小。当NAA浓度为600mg·L-1,扦插基质为红黄壤,插穗类型为带顶芽茎段,处理时间为1h时,千里光无性扦插繁殖的生根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藤本植物 千里光 无性扦插繁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莓无性扦插繁殖技术的优化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业社 陈立军 +2 位作者 杨贤均 段林东 周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2-125,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方法,以生根率、平均根长和平均生根数3个因子为生根质量的指标,对茅莓进行无性扦插繁殖技术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NAA浓度、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处理时间对茅莓扦插繁殖的生根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中,扦插基质对茅莓无...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方法,以生根率、平均根长和平均生根数3个因子为生根质量的指标,对茅莓进行无性扦插繁殖技术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NAA浓度、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处理时间对茅莓扦插繁殖的生根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中,扦插基质对茅莓无性扦插繁殖生根质量的影响最大,插穗类型次之,NAA浓度第3,处理时间影响最小。当NAA浓度为100 mg/L,扦插基质为菜园土,插穗为带顶芽茎段,处理时间为2 h时,茅莓扦插的生根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茅莓 无性扦插繁殖 优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叶悬钩子无性扦插繁殖技术的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业社 段林东 周双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61-1465,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方法,以生根率、平均根长和平均生根数3个因子为生根质量的指标,对粗叶悬钩子进行无性扦插繁殖技术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NAA浓度、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处理时间对粗叶悬钩子扦插繁殖的生根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中,扦插...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方法,以生根率、平均根长和平均生根数3个因子为生根质量的指标,对粗叶悬钩子进行无性扦插繁殖技术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NAA浓度、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处理时间对粗叶悬钩子扦插繁殖的生根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中,扦插基质对粗叶悬钩子无性扦插繁殖生根质量的影响最大,处理时间次之,NAA浓度第3,插穗类型影响最小。当NAA浓度为100 mg·L-1,扦插基质为菜园土,插穗为一年生带顶芽茎段,处理时间为2 h时,粗叶悬钩子扦插的生根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地被植物 粗叶悬钩子 无性扦插繁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茶无性扦插育苗繁殖技术
4
作者 杨明富 《农村实用技术》 2003年第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苗床管理 苦丁茶 无性扦插 育苗 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岳衡山粗叶悬钩子无性扦插繁殖技术探讨
5
作者 胡春梅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8期12-13,共2页
粗叶悬钩子无性扦插繁殖技术就是通过分析粗叶悬钩子的成活率、根茎的平均长度以及繁殖下来的根茎的平均个数,并进行正交试验的无性扦插繁殖技术的优化设计。试验结果发现,粗叶悬钩子的扦插繁殖中扦插的类型、扦插时间、扦插基质以及NA... 粗叶悬钩子无性扦插繁殖技术就是通过分析粗叶悬钩子的成活率、根茎的平均长度以及繁殖下来的根茎的平均个数,并进行正交试验的无性扦插繁殖技术的优化设计。试验结果发现,粗叶悬钩子的扦插繁殖中扦插的类型、扦插时间、扦插基质以及NAA浓度都会对粗叶悬钩子的种植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然而,其中扦插基质对粗叶悬钩子无性扦插繁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当粗叶悬钩子无性扦插达到一定条件时,即扦插基为菜园里的土质、扦插的根系是已经有1年活期的带有顶芽的茎段,扦插时间为2h时,粗叶悬钩子无性扦插繁殖处于最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叶悬钩子 无性扦插 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地区茶树良种无性扦插快繁技术
6
作者 吴军舰 王思梅 郭明星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4期57-58,共2页
陕南是陕西的茶叶主产区,陕南茶叶生产对当地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母本园管理、苗床地的选择整理、扦插技术细节、苗圃管理和苗木的出圃6个方面概述了陕南地区茶树良种无性扦插快繁技术。以期能为茶叶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 茶树良种 无性扦插 快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湿加松无性扦插繁植育苗成规模
7
作者 林盛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4期122-122,共1页
全国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福建省尤溪县,结合配套林改,加大营造用材林树种调整。依靠科技自主创新,率先开展湿加松无性扦插繁植育苗及其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获得了成功。
关键词 无性扦插 湿加松 尤溪县 育苗 繁植 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产权制度改革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苦丁茶无性扦插繁殖栽培技术
8
作者 李华超 《福建茶叶》 2002年第4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黔北地区 苦丁茶 无性扦插 繁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叶杨无性扦插繁殖技术试验研究
9
作者 韩玉琴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5期81-84,共4页
在试验苗圃地上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寻各类型促生根剂及其浓度对彩叶杨扦插生根率、生根量的影响差别;探索了插穗3种底部剪刀口、3种插穗长度对彩叶杨扦插生根率、生根量的影响差别。结果表明:用550 mg/kg的ABT-1#效果最为显著,生根率... 在试验苗圃地上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寻各类型促生根剂及其浓度对彩叶杨扦插生根率、生根量的影响差别;探索了插穗3种底部剪刀口、3种插穗长度对彩叶杨扦插生根率、生根量的影响差别。结果表明:用550 mg/kg的ABT-1#效果最为显著,生根率达88.7%、单株生根量达7.3条;插穗长度选择12.5 cm且其底部剪刀口采用45°斜面时、对彩叶杨扦插生根效果最佳,平均生根率高达92.0%、平均单株生根量高达8.8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杨 无性扦插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樟无性系扦插林和实生人工幼林生长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富福 吴幼媚 +3 位作者 易平 黄开勇 韦颖文 覃子海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4期15-19,共5页
通过对2.5年生香樟组培幼态枝扦插无性系人工林和实生人工林,不同季节林木生长量、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香樟扦插无性系林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实生林具有优势;方差分析表明,香樟2种类型人工林树高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差异经... 通过对2.5年生香樟组培幼态枝扦插无性系人工林和实生人工林,不同季节林木生长量、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香樟扦插无性系林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实生林具有优势;方差分析表明,香樟2种类型人工林树高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差异经历"不显著-显著-极显著"的过程,而地径的生长差异不显著;2种类型香樟人工林四季的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数学方程的生长规律。2.5年生香樟实生林生物量达31 241.99 kg.hm-2,仅占无性系林的59.2%,净生产力的差异也相似;香樟无性系林分凋落物达9 145.45 kg.hm-2,是实生苗人工林的1.9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实生林 无性系林 生长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方式对杉木扦插无性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婷婷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9期76-77,共2页
该研究于2020年12月在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开展了不同育苗方式对杉木扦插扦插无性系的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杉木扦插大田苗明显优于杉木扦插轻型基质容器苗,采用大田扦插培育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为37.6cm、6.6mm和6.2g,而轻型基质... 该研究于2020年12月在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开展了不同育苗方式对杉木扦插扦插无性系的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杉木扦插大田苗明显优于杉木扦插轻型基质容器苗,采用大田扦插培育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为37.6cm、6.6mm和6.2g,而轻型基质培育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为17.8cm、4.0mm和2.9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育苗方式 无性 生长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马尾松无性系扦插繁殖技术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俊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期199-199,共1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重庆地区的马尾松无性系扦插繁殖技术,包括马尾松的扦插技术,马尾松无性系扦插繁殖抽穗技术、马尾松无性系扦插繁殖施药技术等,通过说明以上方法,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马尾松 无性 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金叶榆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被引量:22
13
作者 徐笑玥 佟兆庆 +2 位作者 闫文涛 陆秀君 李常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以中华金叶榆(Ulmus pumila‘Jinye’)为试材,剪取当年生枝条中上部做插穗,每个插穗保留2片叶子,用ABT 1 000 mg·L^(-1)溶液处理插穗10 s,分别扦插在河沙、珍珠岩、蛭石、草炭、V(珍珠岩)∶V(蛭石)=1∶1、V(珍珠岩)∶V(蛭石)=3∶1... 以中华金叶榆(Ulmus pumila‘Jinye’)为试材,剪取当年生枝条中上部做插穗,每个插穗保留2片叶子,用ABT 1 000 mg·L^(-1)溶液处理插穗10 s,分别扦插在河沙、珍珠岩、蛭石、草炭、V(珍珠岩)∶V(蛭石)=1∶1、V(珍珠岩)∶V(蛭石)=3∶1、V(珍珠岩)∶V(草炭)=1∶1、V(珍珠岩)∶V(草炭)=3∶1,8种基质上,探究不同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的影响;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即选用ABT、IBA、NAA 3种生根促进剂,每种生根促进剂设计500、1 000、1 500 mg·L^(-13)个质量浓度梯度,处理时间为10、30、60 s,扦插在V(珍珠岩)∶V(蛭石)=1∶1的基质中,筛选金叶榆嫩枝扦插最佳生根促进剂及处理时间。结果表明:蛭石为最佳基质,插穗生根率为89.17%,平均根数为10条,平均根长为12.92 cm,最长根长为38.5 cm。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为500 mg·L^(-1)的IBA生根促进剂处理30 s得到的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82.22%,平均根长为21.12 cm,平均根数为17条。通过spss软件中的多重比较法分析推测得出,采用1 500 mg·L-1IBA生根促进剂处理插穗基部30 s,得到的金叶榆插穗生根率将会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金叶榆 无性扦插繁殖 生根促进剂 基质 正交试验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高粱泡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业社 梁岚 +5 位作者 曹晓云 鲁庆 陈艳 王强 吕绮雯 段林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9期121-124,共4页
[目的]开展高粱泡扦插繁殖试验。[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处理时间为影响因子,开展高粱泡扦插繁殖试验。[结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高粱泡插穗,插穗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生根质量均... [目的]开展高粱泡扦插繁殖试验。[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处理时间为影响因子,开展高粱泡扦插繁殖试验。[结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高粱泡插穗,插穗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生根质量均明显高于清水对照组。萘乙酸(NAA)处理对高粱泡插穗生根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插穗类型对高粱泡生根率、平均根数、生根质量的影响最大,而扦插基质对高粱泡平均根长的影响最大。从总的生根质量来看,当插穗类型为顶芽茎段、扦插基质为菜园土、萘乙酸(NAA)浓度为300mg/L、处理时间为2h时,高粱泡无性繁殖的生根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为高粱泡种苗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繁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泡 无性扦插繁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突变枝无性繁殖群体中的反突变现象
15
作者 王柏龄 吴东生 +3 位作者 冷冬莲 樊启水 李烈国 冷述军 《蚕桑茶叶通讯》 2010年第5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突变现象 繁殖群体 茶树 繁殖苗木 无性扦插 第3代 茶园 新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区建立规模化规范化东北红豆杉药用林示范园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炳强 王永明 +3 位作者 徐录 张洪伟 吴炳成 崔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7期141-143,共3页
东北红豆杉属耐阴性树种,多生于腐殖质层较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上,常见于针阔混交林内,多散生,很少成纯林,多分布在长白山地区海拔500~1 000 m,气候冷湿、酸性土地带.该研究介绍了东北红豆杉植物学、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栽培管... 东北红豆杉属耐阴性树种,多生于腐殖质层较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上,常见于针阔混交林内,多散生,很少成纯林,多分布在长白山地区海拔500~1 000 m,气候冷湿、酸性土地带.该研究介绍了东北红豆杉植物学、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栽培管理和现代营林技术措施,通过无性扦插繁殖和现代组织培养相结合、建立标准化繁育基地,培育出东北红豆杉壮苗,并选择适宜东北红豆杉生长的立地类型,进行人工造林,以此建立规模化、规范化东北红豆杉药用林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无性扦插繁殖 组织培养 立地类型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本地自选茶树新品种——北茶36
17
作者 李玉胜 《农业知识》 2021年第21期48-49,共2页
北茶36是青岛市黄岛区选育的茶树新品种,经国家农业农村部第225号公告登记,获得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编号GPD茶树(2019)370035。该品种是从当地栽培50多年黄山群体种老茶园中,经系统选育法,对标记单株材料多代多年采取无性... 北茶36是青岛市黄岛区选育的茶树新品种,经国家农业农村部第225号公告登记,获得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编号GPD茶树(2019)370035。该品种是从当地栽培50多年黄山群体种老茶园中,经系统选育法,对标记单株材料多代多年采取无性扦插繁殖,开展对比试验观察,于2015年3月培育完成,并开始进行规模无性扦插繁殖示范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新品种 非主要农作物 老茶园 无性扦插繁殖 系统选育 示范推广 登记证书 青岛市黄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