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镰游仆虫Euplotes harpa无性分裂时期形态发生的研究
1
作者
庞延斌
刘芳艳
任鸿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7-94,共8页
在显微和亚显微水平上,研究了镰游仆虫E.harpa的形态结构及其在无性分裂时期的形态发生。对无性分裂期间各种纤毛器原基的起源和发育作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着重注意了各种纤毛器原基的相互关系和发生的顺序性。同时,对基体在皮层上...
在显微和亚显微水平上,研究了镰游仆虫E.harpa的形态结构及其在无性分裂时期的形态发生。对无性分裂期间各种纤毛器原基的起源和发育作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着重注意了各种纤毛器原基的相互关系和发生的顺序性。同时,对基体在皮层上的“移动”及基体与“基体托架”的关系也作了研究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游仆虫
形态发生
纤毛器
皮层结构
无性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包囊游仆虫纤毛器微管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分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牛延宁
吴月华
+1 位作者
倪兵
顾福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11,共6页
应用FLUTAX染色及荧光显微术研究了包囊游仆虫的皮层微管胞器及其形成包囊和脱包囊过程中结构的分化:(1)细胞无性分裂过程中,棘毛基部的毛基体由紧密聚集状态逐渐分离、瓦解和消失;背纤毛基体逐渐膨大,基体内的周围微管散开成梅花形,之...
应用FLUTAX染色及荧光显微术研究了包囊游仆虫的皮层微管胞器及其形成包囊和脱包囊过程中结构的分化:(1)细胞无性分裂过程中,棘毛基部的毛基体由紧密聚集状态逐渐分离、瓦解和消失;背纤毛基体逐渐膨大,基体内的周围微管散开成梅花形,之后在相应皮层区发生由颗粒组成的条带形原基.(2)细胞形成包囊时,口围带、波动膜和额腹横棘毛等微管胞器经历了部分去分化的过程,伴随着细胞体的凝缩,其纤毛器相互聚集,定位于球形体包囊细胞腹面;背纤毛按原有模式排列,位于包囊细胞背面.(3)脱包囊过程中,细胞吸水膨大,细胞体分化成变形虫状并显示一致的弱荧光,但未见微管胞器的荧光图像;细胞通过包囊壁背面小孔脱囊而出,恢复成为正常形态的纤毛虫;此后,在细胞脱包囊后残留的包囊壁背壁尚保存有部分背纤毛的痕迹.根据所得结果推测,形态发生中,纤毛器微管对新结构的形成可能有物质联系或物质贡献;脱包囊时,细胞成变形虫状,其微管结构可能发生了解聚和再分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囊游仆虫
纤毛器微管
无性分裂
形成包囊
脱包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冠突伪尾柱虫前仔虫口围带小膜数的调节
被引量:
1
3
作者
金立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86-89,共4页
冠突伪尾柱虫无性分裂时,前仔虫的口围带由新旧小膜拼合而成。
关键词
冠突伪尾柱虫
无性分裂
口围带
小膜
前仔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镰游仆虫Euplotes harpa无性分裂时期形态发生的研究
1
作者
庞延斌
刘芳艳
任鸿林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7-9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470090
文摘
在显微和亚显微水平上,研究了镰游仆虫E.harpa的形态结构及其在无性分裂时期的形态发生。对无性分裂期间各种纤毛器原基的起源和发育作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着重注意了各种纤毛器原基的相互关系和发生的顺序性。同时,对基体在皮层上的“移动”及基体与“基体托架”的关系也作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镰游仆虫
形态发生
纤毛器
皮层结构
无性分裂
Keywords
Euplotes harpa morphogenesis cortex ciliature primordium
分类号
Q959.117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包囊游仆虫纤毛器微管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分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牛延宁
吴月华
倪兵
顾福康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1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201)
文摘
应用FLUTAX染色及荧光显微术研究了包囊游仆虫的皮层微管胞器及其形成包囊和脱包囊过程中结构的分化:(1)细胞无性分裂过程中,棘毛基部的毛基体由紧密聚集状态逐渐分离、瓦解和消失;背纤毛基体逐渐膨大,基体内的周围微管散开成梅花形,之后在相应皮层区发生由颗粒组成的条带形原基.(2)细胞形成包囊时,口围带、波动膜和额腹横棘毛等微管胞器经历了部分去分化的过程,伴随着细胞体的凝缩,其纤毛器相互聚集,定位于球形体包囊细胞腹面;背纤毛按原有模式排列,位于包囊细胞背面.(3)脱包囊过程中,细胞吸水膨大,细胞体分化成变形虫状并显示一致的弱荧光,但未见微管胞器的荧光图像;细胞通过包囊壁背面小孔脱囊而出,恢复成为正常形态的纤毛虫;此后,在细胞脱包囊后残留的包囊壁背壁尚保存有部分背纤毛的痕迹.根据所得结果推测,形态发生中,纤毛器微管对新结构的形成可能有物质联系或物质贡献;脱包囊时,细胞成变形虫状,其微管结构可能发生了解聚和再分化的过程.
关键词
包囊游仆虫
纤毛器微管
无性分裂
形成包囊
脱包囊
Keywords
Euplotes encysticus
ciliature microtubule
asexual division
encystment excystment
分类号
Q954 [生物学—动物学]
Q952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突伪尾柱虫前仔虫口围带小膜数的调节
被引量:
1
3
作者
金立培
机构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86-89,共4页
文摘
冠突伪尾柱虫无性分裂时,前仔虫的口围带由新旧小膜拼合而成。
关键词
冠突伪尾柱虫
无性分裂
口围带
小膜
前仔虫
Keywords
Pseudourostyla cristata, asexual division, AZM, membranelles, developmental programming
分类号
Q959.117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镰游仆虫Euplotes harpa无性分裂时期形态发生的研究
庞延斌
刘芳艳
任鸿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包囊游仆虫纤毛器微管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分化
牛延宁
吴月华
倪兵
顾福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冠突伪尾柱虫前仔虫口围带小膜数的调节
金立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