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辨正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先胜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155-161,共7页
当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名称、定义及其使用在学术界尚处于不确定状态,甚至比较混乱,这显然不利于相关理论建设。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等有关概念和称谓、名词术语进行分析... 当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名称、定义及其使用在学术界尚处于不确定状态,甚至比较混乱,这显然不利于相关理论建设。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等有关概念和称谓、名词术语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在中国文化传统、环境和语境条件下,无论从法理还是学理上考察,目前均没有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称谓更恰当者。因此建议和呼吁学术界:放弃"无形文化遗产"而统一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称谓,与政府和官方保持一致,以便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学术讨论建立在明确可靠且恰当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之上,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形文化遗产 称谓 理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形文化遗产的异地保护与开发——以湖南大崇山文化生态园规划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谦 《中外建筑》 2006年第4期9-11,共3页
通过对无形文化遗产异地保护必要性的理解,对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异地保护 尝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近代沈阳商埠地城市遗产价值的再认识——基于《魁北克宣言》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奔腾 王鹤 《建筑与文化》 2012年第3期96-97,共2页
本文以近代沈阳商埠地为研究对象,在对商埠地发展和建设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城市历史空间中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关系的探讨。对商埠地的无形遗产价值进行了再思考,从而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 沈阳 商埠地 无形遗产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术麟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4年第3期87-89,共3页
内蒙古拥有丰富多彩、底蕴浑厚的无形文化遗产 ,它们迫切需要立法保护。内蒙古在立法时要注意解决好法律调整范围、调整对象、保护主体、保护方针、制度选择、域外保护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内蒙古 民族民间文化 无形文化遗产 立法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经济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道路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燕 《福建艺术》 2009年第6期42-44,共3页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产业化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人类文化遗址。“无...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产业化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人类文化遗址。“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产业化道路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经济时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无形文化遗产 精神 历史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绩效管理研究
6
作者 庄序莹 程北南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年第4期7-11,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整个社会也开始慢慢地反思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巾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种种做法的是非得失。作为一类重要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本文所称的历史文化遗产包...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整个社会也开始慢慢地反思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巾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种种做法的是非得失。作为一类重要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本文所称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是指以建筑、石刻、壁画等形式存在的文物)和无形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管理研究 不可移动文物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经济发展过程 绩效 无形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徐州方言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价值体现 被引量:1
7
作者 谭丽娜 《艺术科技》 2017年第11期153-153,共1页
徐州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兵家必争之地,商贾繁荣之地,因而被喻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了解徐州话,就要从徐州的地理位置说起。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邻连云港市,南... 徐州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兵家必争之地,商贾繁荣之地,因而被喻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了解徐州话,就要从徐州的地理位置说起。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邻连云港市,南接宿迁市。由于处于不南不北、不东不西的地理位置,南北融通对徐州方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徐州话成了全国各地的人民都能听懂的语言。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方言同时对文学创作以及文化创意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方言 五省通衢 文化创意 无形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三亚非遗美食的营销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谢镕键 袁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I0006-I0008,共3页
海南自贸港自2018年开始逐步建设海南特色美食街、夜市街区等,通过举办国际美食大赛等活动,推广海南特色美食与琼菜美食文化,打造“世界美食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 海南自贸港自2018年开始逐步建设海南特色美食街、夜市街区等,通过举办国际美食大赛等活动,推广海南特色美食与琼菜美食文化,打造“世界美食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旅游业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三大核心产业之一,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非遗旅游异军突起。因此,非遗美食对海南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三亚来说,选取合适的营销策略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食街 无形遗产 旅游目的地 特色美食 营销策略 物质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文化屏障 构建和谐社会——纪念5·18国际博物馆日 被引量:2
9
作者 甄朔南 《中国书画》 2005年第6期141-142,共2页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主题,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我个人认为作为文化桥梁的博物馆能够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与交融中消除屏障,共同发展,从而保护文...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主题,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我个人认为作为文化桥梁的博物馆能够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与交融中消除屏障,共同发展,从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构建人类的和谐社会。下面拟分三点作些简略的说明:一、国际博协一直强调博物馆在沟通文化中的作用博物馆是它所存在社会的自我表达,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的是人类和现实生活中的特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博物馆日 现实生活 自我表达 双重遗产 无形遗产 价值系统 人格教育 道德教育 人类社会 巴比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博物馆的教育维度思考
10
作者 潘菁菁 《教育视界》 2022年第6期62-65,共4页
一、以教育为使命的美术博物馆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的章程,“博物馆是服务于社会及其发展的,向公众开放的,为教育、研究与愉悦的目的而征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有形和无形遗产的非营利永久机构”。此定义明确... 一、以教育为使命的美术博物馆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的章程,“博物馆是服务于社会及其发展的,向公众开放的,为教育、研究与愉悦的目的而征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有形和无形遗产的非营利永久机构”。此定义明确了教育作为博物馆目的之首,是整个美术博物馆的基本使命。事实上,不以教育为背景的研究恐怕会丧失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样,不以研究为基础的教育也会丧失自身的创新和革命性力量,变得无营养和重复。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教育部分已经成立了80多年,公教部负责人温迪·伍恩同样也是博物馆的副馆长,可见其教育部门的分量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博物馆 副馆长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无形遗产 教育维度 非营利 向公众开放 国际博物馆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内蒙古地区民族艺术教育人才队伍的新模式
11
作者 王瑞刚 《北方音乐》 2013年第12期132-132,共1页
要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艺术教育中寻求内蒙古地区民族艺术教育的定位,必须建立起内蒙古地区民族艺术教育人才队伍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要“新”在有力挽狂澜的精神来保护和传承内蒙古民族艺术;具有繁衍内蒙古民族本土艺术文化的能力... 要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艺术教育中寻求内蒙古地区民族艺术教育的定位,必须建立起内蒙古地区民族艺术教育人才队伍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要“新”在有力挽狂澜的精神来保护和传承内蒙古民族艺术;具有繁衍内蒙古民族本土艺术文化的能力并将其发扬光大;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及对内蒙古民族艺术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并为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内蒙古民族艺术一一这一古老而又优秀的文化广泛传播,增进全世界人类文化的交融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 内蒙古民族艺术教育 新模式保护 传承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植民歌的现状与传承发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向佐绒 《艺海》 2010年第8期133-134,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体现着民间群众的知识、智慧、精神、信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民歌名列其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体现着民间群众的知识、智慧、精神、信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民歌名列其中。桑植民歌以它优美动听的旋律、贴切诙谐的歌词、丰富多变的曲调以及别具一格的衬词衬腔等独特艺术魅力感染和震撼着人们,吸引了来自英国、日本等国的国际友人前来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发展 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类文化遗产 现状 无形文化遗产 艺术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歌传承人传承现状与文化传播实录——以布朗族民歌国家级传承人岩瓦洛为个案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英 《民族音乐》 2015年第4期79-81,共3页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传承人的保护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自2007年来,国家命名了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相继发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传承人的保护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自2007年来,国家命名了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相继发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活动,而各民族的音乐一直是展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族民歌 布朗民歌 无形文化遗产 文化传播 文化多样性 瓦洛 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 布朗山 遗产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民族文化的活态瑰宝
14
作者 刘丽丽 《中国报道》 2007年第6期28-33,共6页
本文标题上方的图标鲜为人知,却有着较强的视觉;中击力,它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中国美学气派,这便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识。 相关部门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的解释,让这个抽象图标有了鲜活的内容:外部图... 本文标题上方的图标鲜为人知,却有着较强的视觉;中击力,它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中国美学气派,这便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识。 相关部门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的解释,让这个抽象图标有了鲜活的内容: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鱼纹,鱼纹隐含一“文”宇,”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文“宇,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然而,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却主要以人类的口头或动作作为传承方式。这一特殊的存在和传承方式,使这些文化遗产变得异常珍贵的同时,又面临着传承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族文化 中国美学 无形文化遗产 传承方式 文化底蕴 天圆地方 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非遗传承人的立体化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琴 《剧影月报》 2019年第5期87-88,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无形文化遗产,在维系一个民族或整个人类成为有机整体、了解民族历史、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艺术和科学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和社会等价值。在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无形文化遗产,在维系一个民族或整个人类成为有机整体、了解民族历史、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艺术和科学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和社会等价值。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培养 立体化 保护和传承 现状 无形文化遗产 民族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物修复,还守得住手艺吗?
16
作者 曾焱 《中国书画》 2009年第10期I0007-I0009,共3页
“这一行的老人都没了”从2002年开始,中国文物学会修复委员会秘书长贾文忠就在想办法为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申报国家无形文化遗产,今年已经是第7个年头。如果按照过去的师承规矩来排辈,贾文忠应该算传统修复行业北京“古铜张”派的第... “这一行的老人都没了”从2002年开始,中国文物学会修复委员会秘书长贾文忠就在想办法为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申报国家无形文化遗产,今年已经是第7个年头。如果按照过去的师承规矩来排辈,贾文忠应该算传统修复行业北京“古铜张”派的第四代传人。他父亲贾玉波曾在“古铜张”第二代传人王德山门下学徒,1949年后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第一代青铜器修复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修复 传统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无形文化遗产 青铜器 修复技术 秘书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在重大历史文化转型期的学术展望——15世纪到19世纪的紫禁城 20世纪的故宫博物院 21世纪的故宫学
17
作者 《紫禁城》编辑部 《中国书画》 2005年第11期142-143,共2页
《紫禁城》(以下简称《紫》):什么是故宫的学术成果?李文儒(以下简称李):故宫的学术成果,顾名思义,必须是与故宫有关系或关系密切的研究成果。这是个定位的问题。它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故宫内和故宫外的研究者以故宫为研究对象... 《紫禁城》(以下简称《紫》):什么是故宫的学术成果?李文儒(以下简称李):故宫的学术成果,顾名思义,必须是与故宫有关系或关系密切的研究成果。这是个定位的问题。它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故宫内和故宫外的研究者以故宫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其二,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博物馆学会 学术研究 博物馆馆长 耿宝昌 无形文化遗产 学术概念 学术责任 南京博物院 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植民族沃土绽开的奇葩——简评《中国纳西族歌曲选》
18
作者 雨铃 《民族音乐》 1998年第1期44-45,共2页
纳西族创作歌曲是指具有纳西音乐风格特征,并以纳西族为题材或以纳西族为内容而编创的新的歌曲作品。它和纳西族传统民歌同样是纳西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进一步利用和发挥无形文化遗产的作用,... 纳西族创作歌曲是指具有纳西音乐风格特征,并以纳西族为题材或以纳西族为内容而编创的新的歌曲作品。它和纳西族传统民歌同样是纳西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进一步利用和发挥无形文化遗产的作用,继《纳西族民歇集成》出版后,又一部全面展示纳西族声乐创作成果的歌曲集《中国纳西族歌曲选》,已于近期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面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风格特征 音乐文化 歌曲集 音乐艺术 重要组成部分 集成 无形文化遗产 出版社 民族音乐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