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无形文化遗产绞染工艺的研究、展示与传承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金少萍 许金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4,共8页
绞染工艺是日本重要的无形文化遗产,其缘起与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绞染工艺的精致化和创造性并存,是日本绞染工艺传承、发展及其创新的重要特点。近现代以来,日本在传统绞染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并走向了... 绞染工艺是日本重要的无形文化遗产,其缘起与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绞染工艺的精致化和创造性并存,是日本绞染工艺传承、发展及其创新的重要特点。近现代以来,日本在传统绞染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并走向了世界绞染工艺研究的学术大舞台。日本无形文化财绞染工艺的传承、保护与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无形文化遗产 绞染工艺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语言问题的讨论——从甘青“小民族”语言说起 被引量:10
2
作者 郝苏民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74,65,共5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保护世界遗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国履行公约中喜忧参半。本文对其中现状做出分析 ;从无形文化之一的语言为切口 ,以甘青“小民族”语言的“两难”处境为实证 ,参照世界有关信息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保护世界遗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国履行公约中喜忧参半。本文对其中现状做出分析 ;从无形文化之一的语言为切口 ,以甘青“小民族”语言的“两难”处境为实证 ,参照世界有关信息 ,并以文化多样性和语言的文化载体、文化象征功能为视角 ,提出有关建立保护机制的认识与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小民族语言 文化象征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形文化遗产概念初探 被引量:38
3
作者 吴馨萍 《中国博物馆》 2004年第1期66-70,共5页
本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遗产对象演变为背景,介绍了“无形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由来、基本含义、表现形式及存在特征,并对这类遗产的本质和文化性征做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有形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民间文化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概念的进化与博物馆的变革——兼谈无形文化遗产对当代博物馆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诚如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4期9-13,共5页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博物馆 广度 变革 概念 发展阶段 过程 当代 交替 对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燮君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4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博物馆 无形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教育功能 文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形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贾文忠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4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文物修复 无形文化遗产 化学 金属工艺学 学科 技术 博物馆 石刻 金石学 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智力产权:现代性全球化的产物
7
作者 李春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62-68,共7页
在我国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一些与智力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有关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呼吁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法律的保护,尤其是对其智力产权的保护。国际社会关注对民俗进行智力产权保护的可能性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这不是一... 在我国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一些与智力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有关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呼吁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法律的保护,尤其是对其智力产权的保护。国际社会关注对民俗进行智力产权保护的可能性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它实际上正是世界被西方裹挟进入全球现代社会的整个历史之产物,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智力产权的保护这一想法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现代社会的无形文化"财产"。如此,再来考虑如何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智力产权维度的保护才可能做到心里明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智力产权 现代性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形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与培育 被引量:2
8
作者 齐全 张军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7期56-61,共6页
"无形文化遗产"一词自其出现就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广泛讨论。无形文化遗产具有准公共品特性。在开发和利用无形文化遗产过程中,个体理性的目标偏好行为可能会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果。从集体理性悖论视角对无形文化遗产相关属... "无形文化遗产"一词自其出现就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广泛讨论。无形文化遗产具有准公共品特性。在开发和利用无形文化遗产过程中,个体理性的目标偏好行为可能会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果。从集体理性悖论视角对无形文化遗产相关属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使无形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掘,促进社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集体理性悖论 准公共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12
9
作者 郑义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8-41,共4页
关于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韩国的一些做法却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出色,他们在认定、立项、保护、教育、传承等各个环节上都有不少亮点值得其它国家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形文化遗产对中国博物馆工作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向光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4期40-47,共8页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博物馆工作 积极作用 传统 职能 基础 范畴 对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形文化遗产与贵州生态博物馆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红光 《中国博物馆》 2004年第2期13-16,共4页
本文分析了贵州生态博物馆群所在社区的文化特性,认为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 本文分析了贵州生态博物馆群所在社区的文化特性,认为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的演变发展,是典型的无形文化遗产。贵州生态博物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贵州生态博物馆也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无形文化遗产对于它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贵州 生态博物馆 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宪章》的庄严承诺——博物馆应负起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重任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燮君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4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宪章 博物馆 历史使命 国际 任务 传播 上海 地区 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对无形文化遗产——粤剧南派武功的抢救和保护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虹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1期62-65,共4页
本文作者目睹独具地方特色的粤剧南派武功正面临日渐消亡的危机,对粤剧博物馆提出如何抢救、保护、传承这一珍贵无形文化遗产的新课题。文章从粤剧南派武功的历史与发展发端,纵论必须发挥博物馆优势,做好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让这一历... 本文作者目睹独具地方特色的粤剧南派武功正面临日渐消亡的危机,对粤剧博物馆提出如何抢救、保护、传承这一珍贵无形文化遗产的新课题。文章从粤剧南派武功的历史与发展发端,纵论必须发挥博物馆优势,做好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让这一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重放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粤剧 保护 武功 南派 抢救 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 博物馆 新课题 活化石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无形文化遗产与中国博物馆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文彬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关键词 全球化 无形文化遗产 中国 博物馆 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岭南民间文化 保护无形文化遗产 被引量:3
15
作者 黎丽明 《中国博物馆》 2004年第3期6-10,共5页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精粹,纳四海新风。融会升华,自成宗系,独树一帜。为更好地保护无形文化遗产,作者疾呼要继承与弘扬岭南民间文化艺术。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弘扬 民间文化 岭南文化 作者 升华 继承 中原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形文化遗产的载体化保护和博物馆的社会分工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莉 《中国博物馆》 2004年第2期4-6,共3页
本文论述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要通过有形的载体(人格化载体、物化载体、产业化载体)来实现及博物馆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社会分工:博物馆在启蒙阶段的倡导地位和应当发挥的推动作用,博物馆特定组织者地位及其与社会各方面联... 本文论述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要通过有形的载体(人格化载体、物化载体、产业化载体)来实现及博物馆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社会分工:博物馆在启蒙阶段的倡导地位和应当发挥的推动作用,博物馆特定组织者地位及其与社会各方面联系的“邻头羊”作用,博物馆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参与者地位和对“物化载体”的保护管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文化载体 载体保护 博物馆 社会分工 文化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无形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发展
17
作者 杨佩君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S2期333-334,共2页
无形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发展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并一直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因而对"利用与发展"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无形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发展在价值判断、利用方式与参与主体等方面应该多元化,... 无形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发展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并一直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因而对"利用与发展"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无形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发展在价值判断、利用方式与参与主体等方面应该多元化,在坚持开发中反思开发。通过核心概念的界定,现状的展示与分析,通过形成一些可操作的原则,为"利用"与"保护"二者的良性互动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利用 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博物馆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得水 石晓霆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4期75-79,共5页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博物馆 社会特性 期望 表达形式 展示 创作 传统 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加拉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4期7-8,6,共3页
关键词 博物馆 无形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博物院在无形文化遗产方面的新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宏 潘凌然 李一帆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4期71-74,13,共5页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博物馆 讲解员 文字说明 新探索 多媒体手段 演示 阐述 生命 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