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日本无形文化遗产绞染工艺的研究、展示与传承现状 |
金少萍
许金菁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
|
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语言问题的讨论——从甘青“小民族”语言说起 |
郝苏民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3
|
无形文化遗产概念初探 |
吴馨萍
|
《中国博物馆》
|
2004 |
38
|
|
4
|
文化遗产概念的进化与博物馆的变革——兼谈无形文化遗产对当代博物馆的影响 |
朱诚如
|
《中国博物馆》
|
2002 |
11
|
|
5
|
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 |
陈燮君
|
《中国博物馆》
|
2002 |
10
|
|
6
|
无形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 |
贾文忠
|
《中国博物馆》
|
2002 |
7
|
|
7
|
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智力产权:现代性全球化的产物 |
李春霞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0 |
|
8
|
无形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与培育 |
齐全
张军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5 |
2
|
|
9
|
韩国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郑义淑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2
|
|
10
|
无形文化遗产对中国博物馆工作的影响 |
宋向光
|
《中国博物馆》
|
2002 |
10
|
|
11
|
无形文化遗产与贵州生态博物馆 |
王红光
|
《中国博物馆》
|
2004 |
6
|
|
12
|
《上海宪章》的庄严承诺——博物馆应负起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重任 |
陈燮君
|
《中国博物馆》
|
2002 |
4
|
|
13
|
试论对无形文化遗产——粤剧南派武功的抢救和保护 |
黄虹
|
《中国博物馆》
|
2005 |
4
|
|
14
|
全球化、无形文化遗产与中国博物馆 |
张文彬
|
《中国博物馆》
|
2002 |
4
|
|
15
|
弘扬岭南民间文化 保护无形文化遗产 |
黎丽明
|
《中国博物馆》
|
2004 |
3
|
|
16
|
无形文化遗产的载体化保护和博物馆的社会分工 |
王莉
|
《中国博物馆》
|
2004 |
3
|
|
17
|
略论无形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发展 |
杨佩君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7 |
0 |
|
18
|
互联网博物馆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 |
张得水
石晓霆
|
《中国博物馆》
|
2002 |
2
|
|
19
|
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加拉
|
《中国博物馆》
|
2002 |
2
|
|
20
|
河南博物院在无形文化遗产方面的新探索 |
李宏
潘凌然
李一帆
|
《中国博物馆》
|
200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