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固定资产无形损耗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力怡 郭必裕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为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揭示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规律 ,本文在阐明高校固定资产对高校事业发展积极意义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特征 ,以及由于无形损耗对高校事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无形损耗 损耗 折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的无形损耗问题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申长平 石常明 《经济问题》 1981年第9期22-23,21,共3页
关于商品的无形损耗问题是一个尚未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索.运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使工业企业原有设备的价值相对降低,这种非机器设备本身物理属性变化所带来的损失,政治经济学称为"无形损耗"... 关于商品的无形损耗问题是一个尚未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索.运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使工业企业原有设备的价值相对降低,这种非机器设备本身物理属性变化所带来的损失,政治经济学称为"无形损耗"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购买力 无形损耗 消费需求 削价 商业部 库存 消费者 纺织品 问题初探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进步·无形损耗·折旧政策
3
作者 陈云贤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6年第10期35-36,共2页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新材料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劳动手段从机械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984年,美国政府为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编制了约8000万美元的预算。日本政府对发展诸如机器人和微电子技术等领域...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新材料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劳动手段从机械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984年,美国政府为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编制了约8000万美元的预算。日本政府对发展诸如机器人和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自动化非常专心一意,其私营企业在这方面的经费支出比重比其他国家为多,现日本投入使用的工业机器人约为15万台,到1990年将超过目前的3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已把大笔金额拨给半自主的研究机构和进行与生产有关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集团。瑞典、挪威、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等国家也开始把资金用于程序编制自动化上,以邦助经济增长。劳动手段向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损耗 企业固定资产 科技进步 自动化技术 智能化 劳动手段 科技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工业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活消费品的无形损耗及其解决方法
4
作者 马小冈 王玲玲 《经济问题》 1984年第2期31-33,共3页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消费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日益缩短,其无形损耗问题①也逐渐引人注目。这个问题不仅与消费品生产的成本降低有关,而且与人民生活中消费效益的提高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 消费品的损耗...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消费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日益缩短,其无形损耗问题①也逐渐引人注目。这个问题不仅与消费品生产的成本降低有关,而且与人民生活中消费效益的提高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 消费品的损耗可分为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两种。有形损耗也称为物质损耗或自然损耗,是商品本身的物质特性所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品 无形损耗 使用价值 消费效益 物质损耗 生产力 有形损耗 消费者 商品 人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形损耗计提折旧辩正
5
作者 程民选 《经济问题》 1982年第8期21-24,20,共5页
关于无形损耗应否计提折旧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基本上有三种观点: (1) 无论何种形式的无形损耗均不能计入折旧。 (2) 对无形损耗要作具体分析,只有价值贬损不必计提折旧,若是固定资产提前报废造成了实际损失则应该计提。 (3) 无论何种形... 关于无形损耗应否计提折旧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基本上有三种观点: (1) 无论何种形式的无形损耗均不能计入折旧。 (2) 对无形损耗要作具体分析,只有价值贬损不必计提折旧,若是固定资产提前报废造成了实际损失则应该计提。 (3) 无论何种形式的无形损耗都应该计提折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损耗 计提折旧 折旧费 固定资产 劳动资料 价值决定 职能 折旧基金 《资本论》 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补偿
6
作者 郭志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2年第4期33-38,共6页
关于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方面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存在;【二】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是否应该补偿;【三】采取何种形式补偿。本文首先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论证无形... 关于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方面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存在;【二】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是否应该补偿;【三】采取何种形式补偿。本文首先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论证无形损耗的价值不能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其次,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无形损耗得到补偿的实质,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假象。最后,综合以往在这一问题上的各派观点,论述自己的观点和对整个争论过程的实质的认识。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是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剩余价值量 劳动价值论 价值转移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无形损耗 商品价值 资本家 商品货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资产无形损耗与折旧及折旧基金的关系初探
7
作者 肖立荣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4期61-62,共2页
无形损耗应不应计算折旧?应不应计提折旧基金?这是理论界长期以来有争论的问题.争论的主要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无形损耗不应计提折旧基金.理由是:(1)固定资产无形损耗是在劳动过程之外发生的,不向产品转移价值;(2)固定资产转移给... 无形损耗应不应计算折旧?应不应计提折旧基金?这是理论界长期以来有争论的问题.争论的主要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无形损耗不应计提折旧基金.理由是:(1)固定资产无形损耗是在劳动过程之外发生的,不向产品转移价值;(2)固定资产转移给产品的价值量是以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为标准,而不是按原值转移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固定资产无形损耗中的贬值损失不提折旧基金,而残值损失则要计提.理由是:固定资产折旧基金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实物简单再生产而设置的基金,而无形损耗中的贬值损失只是固定资产的价值降低,而使用价值不受丝毫的影响,无需补偿使用价值,也就不必提取这笔折旧基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损耗 折旧基金 固定资产价值 固定资产使用价值 简单再生产 转移价值 提取 贬值损失 重置价值 物化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厂资产评估中的有形和无形损耗
8
作者 言午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5,20,共3页
国有发电厂的资产评估中广泛采用了重置成本法,即评估值为重置全价扣除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作者结合姚孟、常熟、华能南京等电厂的燃煤300MW机组资产评估中的问题,分析了重置原价与有形损耗的关系。
关键词 发电厂 资产评估 有形损耗 无形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商品无形损耗初探
9
作者 陈德棋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6-59,共4页
损耗是物质的属性,这是自然的规律。在商品中也不例外,对一般商品或称物质商品来说,这是大家所公认无疑的。但对于知识形态的商品或称技术商品,是否也存在着损耗,其实质及表现的形式又如何,这些问题,有待人们去研究、探讨。一、损耗机... 损耗是物质的属性,这是自然的规律。在商品中也不例外,对一般商品或称物质商品来说,这是大家所公认无疑的。但对于知识形态的商品或称技术商品,是否也存在着损耗,其实质及表现的形式又如何,这些问题,有待人们去研究、探讨。一、损耗机理损耗本意是损失消耗,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运动的同时伴随着消耗。如两个物体接触表面,作相对运动,有相对运动就有摩擦,有摩擦必然有磨损。磨损不仅是材料消耗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机器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而且,两者相对运动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商品 无形损耗 物质商品 技术市场 寿命周期 技术进步速度 相对运动速度 有形损耗 使用价值 损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无形损耗的计算
10
作者 潘博 《财经问题研究》 1986年第3期62-66,共5页
我在《无形损耗新探》(见:《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一期.)一文中提出:无形损耗是两种使用价值相同或类似的机器没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技术水平的差距,一种与另一种在制造成本、使用成本、生产成果上的比较价值差。限于篇幅,拙... 我在《无形损耗新探》(见:《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一期.)一文中提出:无形损耗是两种使用价值相同或类似的机器没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技术水平的差距,一种与另一种在制造成本、使用成本、生产成果上的比较价值差。限于篇幅,拙文没能对机器设备的制造成本、使用成本、生产成果的內容和核算方法详尽论述,而这些多有不甚清楚、不甚完善之处,有必要再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设备 无形损耗 使用成本 制造成本 产品成本核算 科学技术进步 技术水平 生产过程 责任成本 制造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统计问题初探
11
作者 王训英 《统计与信息论坛》 1989年第1期26-28,共3页
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简称“无形损耗”(下同),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非实物磨损、自然损耗等原因而发生的价值损失。例如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以后,效率显著提高,原有的工艺技术明显落后,必须提前废弃... 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简称“无形损耗”(下同),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非实物磨损、自然损耗等原因而发生的价值损失。例如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以后,效率显著提高,原有的工艺技术明显落后,必须提前废弃原有的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损耗 固定资产 统计问题 价值损失 新技术 新设备 新材料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已经提出过流动资本也有无形损耗的问题
12
作者 曾晃农 《经济科学》 1984年第5期74-76,共3页
近年来,在企业的物资管理和仓储工作中,流动资产的无形损耗问题已经逐渐引起重视,有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在逐渐展开。这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主义经营管理科学的发展来说,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在这中间。
关键词 无形损耗 马克思 流动资本 流动资产 固定资本 物资管理 固定资产 社会主义 经济效益 企业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商品资金(库存商品)无形损耗的思考
13
作者 管海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7年第2期64-65,共2页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因经济生活中,多年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商品积压(包括商业库存商品和工业产成品的积压)是导致资金周转缓慢,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供的资料,去年上半年全国产成品资金比上年同期增加29.8...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因经济生活中,多年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商品积压(包括商业库存商品和工业产成品的积压)是导致资金周转缓慢,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供的资料,去年上半年全国产成品资金比上年同期增加29.8%,6月末国内商业和供销社商品库存总额中,有问题和滞销的商品约占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存商品 无形损耗 商品积压 商品资金 经济效益 国营工业 商品流通 产成品 资金周转 财政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无形损耗的探讨
14
作者 郑介甫 《经济问题》 1985年第9期49-51,共3页
从经济学范畴意义上来看,劳动力与其他各种物质生产要素是并存的。劳动力和其他物质生产要素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但物质生产要素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属性,劳动力也表现为价值与使用价值,在这个最基本问题上... 从经济学范畴意义上来看,劳动力与其他各种物质生产要素是并存的。劳动力和其他物质生产要素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但物质生产要素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属性,劳动力也表现为价值与使用价值,在这个最基本问题上,二者是有共同点的。劳动力无形损耗可以与其他物质生产要素的无形损耗相类比而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物质生产要素 无形损耗 生产过程 使用价值 资本主义 经济学 相互结合 生产领域 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软件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及其对策
15
作者 陈云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在生产中运用科技成果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科技成果是商品,它应与企业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因此,如何认识科技成果商品,并加强对它们的管理,这成...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在生产中运用科技成果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科技成果是商品,它应与企业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因此,如何认识科技成果商品,并加强对它们的管理,这成为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此浅谈点滴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价值 新技术革命 生产力发展 固定资产 劳动生产率 经济利益 决定性因素 机器设备 商品 无形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条件下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
16
作者 吴尚云 《经济问题》 1983年第3期11-15,共5页
(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分析了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他指出:“机器除了有形损耗以外,还有所谓无形损耗。只要同样结构的机器能够更便宜地再生产出来,或者出现更好的机器相竞争,原有机器的交换价值就会受到损失。”(《资本论》... (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分析了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他指出:“机器除了有形损耗以外,还有所谓无形损耗。只要同样结构的机器能够更便宜地再生产出来,或者出现更好的机器相竞争,原有机器的交换价值就会受到损失。”(《资本论》第一卷,第443页。)这是因为固定资本在它们的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即使原有的机器还十分年轻和富有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损耗 固定资产 社会主义条件下 固定资本 《资本论》 有效使用期 交换价值 生产技术 马克思 劳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流动资产的无形损耗
17
作者 杨秋宝 《人文杂志》 1985年第5期46-49,60,共5页
无形损耗理论是马克思固定资产再生产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理论界对这一理论展开了长期的讨论。但是,这一理论对流动资产有何意义,流动资产是否也有无形损耗,应该如何看待流动资产的无形损耗等问题,却很少为人们研究。本文试图对这... 无形损耗理论是马克思固定资产再生产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理论界对这一理论展开了长期的讨论。但是,这一理论对流动资产有何意义,流动资产是否也有无形损耗,应该如何看待流动资产的无形损耗等问题,却很少为人们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损耗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马克思 再生产费用 价值损失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产成品 科学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流动资产无形损耗问题的探讨
18
作者 邵汉瑾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89年第1期51-54,共4页
关于流动资产无形损耗问题,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未获承认的问题。我认为,它是一个关系几千亿元资产的大事,深入地进行这项工作的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实践。
关键词 无形损耗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经济体制改革 流动资金 价值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产品标准 工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本质及计量
19
作者 于吉全 高宏扬 《财会月刊》 1995年第9期18-19,共2页
当前,对固定资产有形损耗的认识比较统一,而且也比较容易计量;而对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目前看法不一,并且计量比较困难。本文拟对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本质进行探讨,并给出计量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方法。 一、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概念及本质 ... 当前,对固定资产有形损耗的认识比较统一,而且也比较容易计量;而对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目前看法不一,并且计量比较困难。本文拟对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本质进行探讨,并给出计量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方法。 一、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概念及本质 固定资产无形损耗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经济现象,固定资产价值的贬值是这种现象的经济内容。它与固定资产有形损耗不同,是人的视觉感受不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损耗 固定资产 机器性能 旧机器 旧固定资产 科学技术进步 生产率提高 机器生产率 有形损耗 原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与技术改造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伯海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1期49-74,共26页
无形损耗与有形损耗是相对的。有形损耗系指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运转磨损与自然耗损,使在物理形态上逐步衰老减退,最后退出生产领域,在价值形态上,通过折旧处理,将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无形损耗则不然,它是因为生产上出... 无形损耗与有形损耗是相对的。有形损耗系指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运转磨损与自然耗损,使在物理形态上逐步衰老减退,最后退出生产领域,在价值形态上,通过折旧处理,将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无形损耗则不然,它是因为生产上出现了更便宜的机器,或者创造出更新的、更完善的、效率更高的机器,固有的设备虽然可以照常使用,但是相对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前更新 没备 社会主义制度 无形损耗 机器 再生 效率 大修理 自动化 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