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战大后方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重大惨案的时空分布考察
1
作者
吴光会
潘洵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4-193,197,共11页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为了彻底摧毁中国政府和人民抗战的意志和决心,对大后方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空中杀戮,制造了死亡100人以上或死伤500人以上的重大惨案共达86次。这些惨案在时空分布上呈相对集中的鲜明特征。具体来看,在时序分布上,惨案...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为了彻底摧毁中国政府和人民抗战的意志和决心,对大后方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空中杀戮,制造了死亡100人以上或死伤500人以上的重大惨案共达86次。这些惨案在时空分布上呈相对集中的鲜明特征。具体来看,在时序分布上,惨案集中在抗战相持阶段,1940年达到最高峰。另外,因为地形和天气的影响,夏季是惨案的高发期。在空间格局上,惨案集中在四川、重庆战略核心地区;水路、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干线所在区域是重灾区;县级及其以上城市最为惨重。这种时空分布格局彰显了侵华日军企图通过制造重大惨案,造成恐怖气氛,达到动摇抗战大后方民众意志,迫使国民政府妥协屈服,实现占领和殖民中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大后方
无差别轰炸
重大惨案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军对青海的无差别轰炸
2
作者
孟玉林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85,共2页
抗日战争期间,全国仅有位于西北和西南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7个省没有遭到日军侵占,但这些地区的不少城市却遭到了日军的无差别轰炸,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西宁就是其中之一。侵华日军轰炸青海情况1941年...
抗日战争期间,全国仅有位于西北和西南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7个省没有遭到日军侵占,但这些地区的不少城市却遭到了日军的无差别轰炸,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西宁就是其中之一。侵华日军轰炸青海情况1941年6月18日,日军48架飞机从山西运城日军空军基地飞抵青海的西宁、乐都、民和等地上空进行侵扰,并未投弹便逸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经济
无差别轰炸
侵华日军
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军民
地区经济
山西运城
乐都
人口不足
抗日战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面抗战初期日军轰炸广州与美英政府的因应
3
作者
高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3-133,178,共12页
全面抗战爆发初期,日军对广州的轰炸在美英与日本之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外交博弈。面对日本既希望通过轰炸达到以炸迫降的目的,又试图以行动化解对日本外交造成的负面影响,基于对日军轰炸性质的不同认识,在中国政府援华制日的呼吁下...
全面抗战爆发初期,日军对广州的轰炸在美英与日本之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外交博弈。面对日本既希望通过轰炸达到以炸迫降的目的,又试图以行动化解对日本外交造成的负面影响,基于对日军轰炸性质的不同认识,在中国政府援华制日的呼吁下,美英政府从人道主义及其自身利益出发,试图以外交手段阻止日军的轰炸行为。受自身利益、国际国内局势等因素的影响,英国流于外交抗议层面,美国则对日实施“道义禁运”,标志着其远东政策开始转变。美英政府对于日军轰炸之因应始终是以其国家利益为中心,深刻影响了美英与日本关系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军航空队
无差别轰炸
道义禁运
援华制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战大后方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重大惨案的时空分布考察
1
作者
吴光会
潘洵
机构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4-193,197,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史料整理与研究"(14ZDB048)
项目负责人:潘洵
+3 种基金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抗战大后方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重大惨案研究"(2017YBKZ01)
项目负责人:吴光会
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项目"中共中央南方局与国统区学生运动研究"(17SWUJDPYC11)
项目负责人:吴光会
文摘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为了彻底摧毁中国政府和人民抗战的意志和决心,对大后方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空中杀戮,制造了死亡100人以上或死伤500人以上的重大惨案共达86次。这些惨案在时空分布上呈相对集中的鲜明特征。具体来看,在时序分布上,惨案集中在抗战相持阶段,1940年达到最高峰。另外,因为地形和天气的影响,夏季是惨案的高发期。在空间格局上,惨案集中在四川、重庆战略核心地区;水路、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干线所在区域是重灾区;县级及其以上城市最为惨重。这种时空分布格局彰显了侵华日军企图通过制造重大惨案,造成恐怖气氛,达到动摇抗战大后方民众意志,迫使国民政府妥协屈服,实现占领和殖民中国的目的。
关键词
抗战大后方
无差别轰炸
重大惨案
分布特征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军对青海的无差别轰炸
2
作者
孟玉林
机构
青海省档案局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85,共2页
文摘
抗日战争期间,全国仅有位于西北和西南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7个省没有遭到日军侵占,但这些地区的不少城市却遭到了日军的无差别轰炸,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西宁就是其中之一。侵华日军轰炸青海情况1941年6月18日,日军48架飞机从山西运城日军空军基地飞抵青海的西宁、乐都、民和等地上空进行侵扰,并未投弹便逸去,
关键词
青海经济
无差别轰炸
侵华日军
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军民
地区经济
山西运城
乐都
人口不足
抗日战争时期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面抗战初期日军轰炸广州与美英政府的因应
3
作者
高佳
机构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3-133,178,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与美英两国的因应研究(1937—1941)”(21XJC770002)
第6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与美国政府的因应(1937—1941)”(2019M663427)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抗战工程项目“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国际反响研究(1937—1941)”(2020BYKZ0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全面抗战爆发初期,日军对广州的轰炸在美英与日本之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外交博弈。面对日本既希望通过轰炸达到以炸迫降的目的,又试图以行动化解对日本外交造成的负面影响,基于对日军轰炸性质的不同认识,在中国政府援华制日的呼吁下,美英政府从人道主义及其自身利益出发,试图以外交手段阻止日军的轰炸行为。受自身利益、国际国内局势等因素的影响,英国流于外交抗议层面,美国则对日实施“道义禁运”,标志着其远东政策开始转变。美英政府对于日军轰炸之因应始终是以其国家利益为中心,深刻影响了美英与日本关系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日军航空队
无差别轰炸
道义禁运
援华制日
分类号
K26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战大后方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重大惨案的时空分布考察
吴光会
潘洵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军对青海的无差别轰炸
孟玉林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面抗战初期日军轰炸广州与美英政府的因应
高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