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对其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李颜苏 田昆儒 郭博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7,共6页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中无实际控制人企业数量的增多,无实际控制人现象日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以2007—2023年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无实际控制人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会降低企业财...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中无实际控制人企业数量的增多,无实际控制人现象日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以2007—2023年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无实际控制人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会降低企业财务报告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存在控股股东的无实际控制人企业而言,不存在控股股东的无实际控制人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更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下,前三大股东中国有股权参股能够改善财务报告质量。本文还发现,无实际控制人企业在内部控制水平较低、外部审计质量较差时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财务报告质量 机会主义 治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实际控制人影响企业现金股利分配吗?
2
作者 田昆儒 孙夫祥 刘冠辰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2,共9页
利用2007—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无实际控制人会抑制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特别是对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内外部监督环境较差、中小股东积极性较低、有多个大股东和前十大... 利用2007—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无实际控制人会抑制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特别是对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内外部监督环境较差、中小股东积极性较低、有多个大股东和前十大股东不存在一致行动人的企业抑制效果更好。机制分析发现,无实际控制人通过增加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降低盈利能力来抑制企业现金股利分配。进一步检验证实,无实际控制人虽然抑制现金股利分配,但留存收益并不会显著用于研发、并购等有增长机会的投资,而是倾向于过度投资;无实际控制人企业现金股利分配越少,越会促进中小股东用脚投票行为。鉴于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无实际控制人企业的监督,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发挥股东治理作用,投资者应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现金股利分配 管理层机会主义 盈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无实际控制人与投资效率
3
作者 孔亚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7,共9页
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无实际控制人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有实际控制人的企业相比,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投资效率显著降低;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在无实际控制人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过程中,两类股权代理... 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无实际控制人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有实际控制人的企业相比,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投资效率显著降低;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在无实际控制人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过程中,两类股权代理成本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股权集中度、两职分离、法律环境和外部审计能够有效抑制无实际控制人对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对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仅“无实际控制人—两类股权代理成本—投资不足—投资效率”的作用路径有效。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无实际控制人经济后果文献,亦为无实际控制人企业投资效率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投资效率 代理成本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实际控制人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促进还是抑制?
4
作者 张志红 王露露 张煜涵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5,共8页
中小股东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群体,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资本市场出现了无实际控制人的现象,探究股权结构高度分散的无实际控制人企业是否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具有重要现实... 中小股东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群体,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资本市场出现了无实际控制人的现象,探究股权结构高度分散的无实际控制人企业是否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无实际控制人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影响,结果发现,无实际控制人会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产生抑制作用,并且无实际控制人通过增加企业代理成本从而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但是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能够缓解无实际控制人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抑制作用。本文通过丰富无实际控制人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相关研究,为维护中小股东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 代理成本 信息披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与成长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晔 王世鹏 刘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3-58,119,共7页
随着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无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长。以2015—2019年沪深A股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无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研发决策及未来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 随着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无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长。以2015—2019年沪深A股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无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研发决策及未来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既能够提升研发强度,也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并且研发强度的提升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从研发与成长层面丰富了无实际控制人的治理效果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无实际控制人这一特殊股权结构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研发强度 成长性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案例视角下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探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宋力 华超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9-45,共7页
通过多案例研究视角探究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采用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嵌入非参数检验,发现与有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相比,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呈现出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 通过多案例研究视角探究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采用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嵌入非参数检验,发现与有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相比,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呈现出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即异常高管薪酬、异常在职消费、高管努力程度不足、投资效率不佳。通过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研究,以期对企业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经营效率、保障投资者利益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代理问题 高管薪酬 在职消费 多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无实际控制人与审计收费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佳伟 周中胜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61,共11页
基于企业年报中披露的实际控制人信息,利用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无实际控制人是否影响审计收费。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审计收费相对更高,这一结果在股权制衡度低、内控质量差的企业样本中尤为显著,同时... 基于企业年报中披露的实际控制人信息,利用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无实际控制人是否影响审计收费。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审计收费相对更高,这一结果在股权制衡度低、内控质量差的企业样本中尤为显著,同时当无实际控制人企业被国际"四大"事务所审计时,审计收费会更高。进一步分析作用机制后发现,企业无实际控制人会导致内部人代理问题更为严重,企业与管理者个人违规风险明显上升,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与成本,提升审计收费。本研究对如何保障无实际控制人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转,从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与风险,同时充分识别无实际控制人企业审计收费提升作为后续市场价值风险信号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代理问题 违规风险 审计收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实际控制人与中小投资者保护——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8
作者 毕立华 罗党论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129,共17页
以2003—2019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情景下的中小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表明,相比上市公司有实际控制人,当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时,这些公司更会通过资金占用与关联交易等方式来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 以2003—2019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情景下的中小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表明,相比上市公司有实际控制人,当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时,这些公司更会通过资金占用与关联交易等方式来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及法律环境和外部审计等能够抑制无实际控制人企业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侵害。此外,无实际控制人企业会存在更多的财务违规现象,公司业绩波动性也更大。研究发现有助于监管层加强对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中小投资者保护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实际控制人结构下企业家控制权的制度化——以格力电器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培友 张美玲 李青格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51-155,共5页
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由格力集团变更为珠海明骏后,公司变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文章以董明珠团队控制权在第一大股东变更后的变化及如何实现制度化控制为主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国有大股东格力集团控股下,董明珠团队通过为股东创造优秀... 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由格力集团变更为珠海明骏后,公司变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文章以董明珠团队控制权在第一大股东变更后的变化及如何实现制度化控制为主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国有大股东格力集团控股下,董明珠团队通过为股东创造优秀的业绩进而获得了股东支持并取得了董事会实质控制权,但这种控制是非制度化的,并不稳定。第一大股东变更后,董明珠团队通过珠海明骏的投资关系和协议约定得以对珠海明骏产生重大影响并获得部分董事决定权,由此董明珠通过制度化方式增强了对格力电器的控制。研究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为股东创造价值进而得到股东支持是增强控制权的基础,而通过合伙企业持股架构和董事的协议约定则是实现制度化控制的关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企业家控制 格力电器 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探讨 被引量:21
10
作者 干胜道 王杭 陈彦琼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0-159,共10页
在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高管薪酬粘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模型,采用我国沪深A股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呈正... 在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高管薪酬粘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模型,采用我国沪深A股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呈正相关关系;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存在高管薪酬粘性;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提升有助于抑制高管薪酬粘性,但独立董事规模或监事会规模扩大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不明显。我国企业在无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下为了抑制高管薪酬粘性,不仅需要机构投资者发挥"股东积极主义"的治理作用,强化对高管"薪酬与业绩"关系的质询机制,而且需要从证券监管部门、司法部门、新闻媒体等方面引入更有效的外界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高管薪酬粘性 企业业绩 委托代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无实际控制人与会计信息质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毕立华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3-48,共6页
本文以2003—2019年的中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无实际控制人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存在实际控制人的企业相比,无实际控制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更差,这一结果在高管集权的企业中尤为显著。但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和... 本文以2003—2019年的中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无实际控制人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存在实际控制人的企业相比,无实际控制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更差,这一结果在高管集权的企业中尤为显著。但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和更多的分析师跟踪则能够有效弱化这一负相关关系,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分析中介机制发现,企业无实际控制人会增加大股东掏空风险,进而降低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会计信息质量 大股东掏空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实际控制人公司如何突破治理藩篱——以金风科技为例
12
作者 张艳 周瑶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0-138,共9页
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由于股权分散,易形成管理层内部人控制或股东权力争夺,最终引发代理冲突与公司价值毁损。本文以金风科技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无实际控制人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及治理机制。研究表明,金风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 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由于股权分散,易形成管理层内部人控制或股东权力争夺,最终引发代理冲突与公司价值毁损。本文以金风科技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无实际控制人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及治理机制。研究表明,金风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经营和良好业绩,从股东层面和管理层面多方面结果分析均表明公司不存在明显代理冲突。进一步从权力运行与收益分配两大核心机制入手分析,发现以公司股权制衡性、股东资源合作性、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权利共享性为特征的治理模式实现了公司权力制衡与权益匹配,推动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信任机制的形成,这是公司不存在代理冲突、保持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公司治理 代理冲突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实际控制人与超额商誉研究
13
作者 石青梅 张赛男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5,共7页
近年来,无实际控制人企业呈爆发式增长,商誉“爆雷”事件也层出不穷,而无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特征是否是形成超额商誉的原因之一尚无定论。基于此,本文以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无实际控制人与超额商誉之间的关系及... 近年来,无实际控制人企业呈爆发式增长,商誉“爆雷”事件也层出不穷,而无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特征是否是形成超额商誉的原因之一尚无定论。基于此,本文以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无实际控制人与超额商誉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与超额商誉显著正相关。异质性检验发现,在股权制衡度较低、管理层风险偏好程度较高、处于较低的法治水平的企业中,无实际控制人对超额商誉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通过强化并购动机、提供寻租机会和操纵并购权力产生更多的超额商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实际控制人 股权结构 控制 内部治理 超额商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结构与企业金融化
14
作者 陈健 陈晓昱 贾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3,共11页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类主要动机,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更倾向于促进投机性金融化。另外,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无实际控制人通过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和加剧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金融化的行为。进一步对有实际控制人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样本进行单独研究发现,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后,存在更多的金融资产投资和金融渠道获利的金融化行为,且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高竞争行业的样本中更显著。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以及金融化的动机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改善公司治理、有效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结构 无实际控制人 企业金融化 投机动机 储蓄动机 内部控制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