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温米油田采液、采油指数变化规律 |
孙欣华
刘永军
于锋
王前荣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2002 |
19
|
|
|
2
|
低渗透油藏采液采油指数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
赵静
刘义坤
赵泉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
3
|
河流相储层油藏无因次采液指数计算的典型通用公式 |
俞启泰
罗洪
陈素珍
|
《断块油气田》
CAS
|
1998 |
5
|
|
|
4
|
低渗透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归一化处理及应用 |
张承丽
魏明国
宋国亮
殷代印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11 |
10
|
|
|
5
|
采油井液面恢复指数计算方法及应用 |
敬国超
杨延明
任静
王新峰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
2002 |
3
|
|
|
6
|
非均质水驱油藏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的预测及应用 |
肖武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7
|
考虑流体分布差异的无因次采液指数计算方法 |
谷建伟
孔令瑾
刘志宏
魏明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5
|
|
|
8
|
2种无因次采液指数与含水率关系式的建立及优选 |
高文君
李宁
侯程程
张宁县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
9
|
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形态特征的影响因素 |
陈朝晖
柳茜茜
潘豪
梁丹
邹枫
|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
10
|
基于动态数据的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计算方法 |
孙鹏霄
朱高科
李红正
李堪运
李翠平
刘晨
周文胜
|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
11
|
低压特低渗透油藏采油、采液指数变化规律 |
王厉强
孙玉凯
刘曰强
崔英怀
罗阳俊
杨丹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
12
|
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建立水平井采液、吸水指数经验公式 |
王陶
朱卫红
杨胜来
白秋燕
李冀平
吴敏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9
|
|
|
13
|
不同含水条件下采液指数的预测方法研究 |
林江
李志芬
张琪
|
《石油钻探技术》
CAS
|
2003 |
40
|
|
|
14
|
聚合物驱产液指数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陈福明
张立有
李瑞章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8
|
|
|
15
|
不同类型井提液增产效果及有效途径 |
王志刚
俞启泰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21
|
|
|
16
|
聚合物/降黏剂复合驱产液能力动态预测方法 |
姜颜波
刘璐
元福卿
潘玉萍
祝仰文
魏翠华
李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
17
|
辽河油区注水开发油田产液量变化规律认识 |
蒋有伟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
2005 |
7
|
|
|
18
|
扎尔则油田F4底层油藏最大产液能力研究 |
王运海
夏洁
|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
2011 |
2
|
|
|
19
|
基于液油联合预测的聚合物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
耿站立
高亚军
张贤松
谢晓庆
张鹏
王守磊
|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20
|
大庆油田表外储层渗流特征实验 |
崔悦
石京平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