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老子的哲学
- 1
-
-
作者
吴士栋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9,共9页
-
文摘
(一)问题与解决办法“老子”可指比孔子早一些的老聃,可指《老子》这本书的作者。本文采取后种用法。有关的年代不易断定,本文不拟涉及这个问题:仅仅为了免得每次写出‘《老子》的作者’,而以‘老子’简称之。本文着重的是书的内容,看那些章句可以懂得并当作何理解。对古时哲学家进行研究的人们对老子的解释十分不一致。汉朝的学者宣传黄老之道,晋代的士大夫用玄学的词句,宋时的道学家从理气方面着手。解放以来大家运用马列主义。
-
关键词
论老子
老聃
老子思想
无为而无不为
上德不德
去奢
为道日损
无名之朴
道论
损有余而补不足
-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浅谈老子的“无为而治”
- 2
-
-
作者
薛东
-
出处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10期19-21,10,共4页
-
文摘
'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理论是整个老子思想的核心。它反映了老子对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概括了老子关于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和重要方法。本文试从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重大影响诸方面来分析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积极'有为'性质和进步意义,以求教于大方。一、老子的'无为而治',体现了他的'天道无为'的朴素唯物主义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丰富辩证法的结合。
-
关键词
老子思想
天道无为
辩证法思想
反者道之动
无为而无不为
损有余而补不足
社会发展规律
无名之朴
政治理论
小国寡民
-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