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边缘辅助和多尺度Transformer的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
1
作者 陈羽中 陈友昆 +1 位作者 林闽沪 牛玉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42-2256,共15页
与从现实场景中拍摄的自然图像不同,屏幕内容图像是一种合成图像,通常由计算机生成的文本、图形和动画等各种多媒体形式组合而成.现有评估方法通常未能充分考虑图像边缘结构信息和全局上下文信息对屏幕内容图像质量感知的影响.为解决上... 与从现实场景中拍摄的自然图像不同,屏幕内容图像是一种合成图像,通常由计算机生成的文本、图形和动画等各种多媒体形式组合而成.现有评估方法通常未能充分考虑图像边缘结构信息和全局上下文信息对屏幕内容图像质量感知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辅助和多尺度Transformer的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模型.首先,使用高斯拉普拉斯算子构造由失真屏幕内容图像高频信息组成的边缘结构图,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对输入的失真屏幕内容图像和相应的边缘结构图进行多尺度的特征提取与融合,以图像的边缘结构信息为模型训练提供额外的信息增益.此外,本文进一步构建了基于Transformer的多尺度特征编码模块,从而在CNN获得的局部特征基础上更好地建模不同尺度图像和边缘特征的全局上下文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指标上优于其他现有的无参考和全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方法,能够取得更高的主客观视觉感知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 高斯拉普拉斯算子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和结构的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魏乐松 陈俊豪 牛玉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49-2455,共7页
屏幕内容图像(SCI)是一种与传统自然图像不同的图像,具有更多的文本、图形以及特殊的布局。考虑文本、图形、图像和布局对屏幕内容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屏幕内容图像的基于边缘和结构的无参考质量评估(BES)算法。文本、图形和图像... 屏幕内容图像(SCI)是一种与传统自然图像不同的图像,具有更多的文本、图形以及特殊的布局。考虑文本、图形、图像和布局对屏幕内容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屏幕内容图像的基于边缘和结构的无参考质量评估(BES)算法。文本、图形和图像具有大量边缘,并且人类视觉系统对边缘高度敏感,因此BES算法首先使用Gabor滤波器的虚部提取边缘并计算每张屏幕内容图像的边缘特征。其次,提取一个结构特征来表示屏幕内容图像的布局。具体而言,利用Scharr滤波器计算得到一个局部二值模式(LBP)图,接着利用LBP图计算得到结构特征。最后,应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将边缘和结构特征映射为主观分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库SIQAD和SCID上,所提出BES算法性能的皮尔森线性相关系数(PLCC)相对于对比算法中最先进的无参考算法,分别提高了2.63%和11.22%,甚至高于一些全参考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幕内容图像 无参考质量评估 随机森林回归 边缘特征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的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冠妙 魏乐松 牛玉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2-380,共9页
屏幕内容图像是一种组合图像,由计算机将图形、文字和图像组合起来而形成.由于人类视觉系统是从粗略到精细进行图像信息的提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的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算法.屏幕内容图像中包含大量的图形和文本内容,... 屏幕内容图像是一种组合图像,由计算机将图形、文字和图像组合起来而形成.由于人类视觉系统是从粗略到精细进行图像信息的提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的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算法.屏幕内容图像中包含大量的图形和文本内容,以及色彩和布局结构信息,因此我们提取失真图像的边缘特征、结构特征和亮度特征.然后将多个图像尺度上提取的特征进行拼接,作为最终的失真图像质量感知特征.最后使用随机森林回归方法训练得到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引入的多特征和多尺度机制是有效的,相比较目前先进的无参考方法,本文模型可以取得与主观感知更高的一致性,甚至在整体性能上超过了多数全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幕内容图像(SCI)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 多尺度 随机森林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注意力机制的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算法
4
作者 周子镱 董武 +3 位作者 陆利坤 马倩 侯国鹏 张二青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9,共14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注意力机制的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算法(multi-task attention mechanism based no reference quality assessment algorithm for screen content images,MTA-SCI)。MTA-SCI首先使用自注意力机制提取屏幕内容... 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注意力机制的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算法(multi-task attention mechanism based no reference quality assessment algorithm for screen content images,MTA-SCI)。MTA-SCI首先使用自注意力机制提取屏幕内容图像的全局特征,增强对屏幕内容图像整体信息的表征能力;然后使用综合局部注意力机制提取屏幕内容图像的局部特征,使局部特征能够聚焦于屏幕内容图像中更吸引人注意的细节部分;最后使用双通道特征映射模块预测屏幕内容图像的质量分数。在SCID和SIQAD数据集上,MTA-SCI的斯皮尔曼秩序相关系数(Spearman's rank ord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RCC)分别达到0.9602和0.9233,皮尔森线性相关系数(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LCC)分别达到0.9609和0.9294。实验结果表明,MTA-SCI在预测屏幕内容图像质量任务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幕内容图像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 vision transformer 多级视觉感知特性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幕内容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综述
5
作者 周子镱 董武 +3 位作者 张艳 陆利坤 曾庆涛 马倩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7,共14页
在交互式多媒体中,屏幕内容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屏幕内容图像和自然图像的区别;然后分析了基于手工提取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自动提取特征两种屏幕内容图像评价算法;接着总结了常用的评价指标和屏幕内容图... 在交互式多媒体中,屏幕内容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屏幕内容图像和自然图像的区别;然后分析了基于手工提取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自动提取特征两种屏幕内容图像评价算法;接着总结了常用的评价指标和屏幕内容图像数据集,并对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最后对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算法的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有助于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推动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指导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幕内容图像 客观质量评价 深度学习 人眼视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图像质量评估指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邢润媚 常升龙 +3 位作者 何宽 朱曙光 高琼 胡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3,共11页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可为人类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生成服务,如何对AIGC进行准确的质量评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大模型生成图像的质量及其评估指标开展深入研究.首先,从技术方面概述了当前评估AIGC的常见方法,如深...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可为人类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生成服务,如何对AIGC进行准确的质量评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大模型生成图像的质量及其评估指标开展深入研究.首先,从技术方面概述了当前评估AIGC的常见方法,如深度学习方法和计算机视觉方法等,介绍并分析了准确性、相关性、一致性、可解释性等指标在不同类型生成内容评估方面的表现.然后,为了展示评估指标的实际作用,以百度文心一言为例,对其生成的图像进行评估实验:使用直方图和噪点数量等量化指标对生成图像进行客观评估;使用整体协调性和美观性等视觉感官指标对生成图像进行主观评估.最后,综合对比客观评估和主观评估的结果,筛选出色偏、噪点数量、心理预期等AIGC产品质量评估的高可靠性指标.实验结果验证了综合使用主客观评估指标进行AIGC产品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图像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映映 曹磊 王旭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3-986,共14页
随着多客户端交互多媒体应用的快速发展,屏幕内容图像(screen content image,简称SCI)的分发和处理与日俱增.图像质量评价课题的研究是其他许多应用的基础,至今图像质量评价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传统自然图像,因此,针对屏幕图像质量评价的... 随着多客户端交互多媒体应用的快速发展,屏幕内容图像(screen content image,简称SCI)的分发和处理与日俱增.图像质量评价课题的研究是其他许多应用的基础,至今图像质量评价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传统自然图像,因此,针对屏幕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就变得非常迫切和必要.客观图像质量评价算法提出的基础建立在标准图像质量评价数据库上.首先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的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数据库(immersive media laboratory screen content image quality database,简称IML-SCIQD).IML-SCIQD数据库包含参考图像25幅以及经过10种失真处理的1 250幅失真图像.以建立的IML-SCIQD数据库为基础,考虑到屏幕内容图像的图像区域与文本区域的视觉感知差异,在基于自然场景统计的无参考方法的启发下,提出了针对屏幕内容图像的无参考评价算法(natural scene statistics based no reference screen content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metric,简称NSNRS).NSNRS算法首先分别计算图像区域和文本区域的质量分数,再将这两个区域的质量分数结合起来得到整幅失真图像的质量分数.该算法与其他12种经典的客观评价算法,包括全参考算法、部分参考算法与无参考算法,在IML-SCIQD数据库和SIQAD数据库上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优于经典的无参考评价算法;就整个数据库而言,所提出的算法可以达到与全参考方法相当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主观质量评价 屏幕内容图像 无参考 自然场景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端人脸图像无参考质量快速评估方法
8
作者 何长婷 朱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7-412,共6页
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准确进行人脸识别的重要前提是,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数据足够清晰.正确的对人脸图像质量进行评估,能够为后期的人脸识别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本文针对移动端进行人脸识别时,由于人脸采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人脸图像模糊、姿态... 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准确进行人脸识别的重要前提是,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数据足够清晰.正确的对人脸图像质量进行评估,能够为后期的人脸识别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本文针对移动端进行人脸识别时,由于人脸采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人脸图像模糊、姿态不正、昏暗等情况,从而导致人脸识别错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端人脸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估方法.由于目前没有公开的用于评估人脸图像质量的数据集,本文采用自建数据集的形式进行实验.首先对数据集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局部归一化预处理,然后利用该数据集通过迁移学习的方式对轻量级网络MobileNet重新训练,并将训练得到的最终模型移植到手机上.为了证明本文提出算法的优异性,对算法准确率、运行时间和CPU占用率进行测量并和现有的优异算法DIIVINE和BRISQUE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对人脸图像进行评估同时CPU占用率较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参考质量评估 人脸图像 移动端 Mobile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观感觉理论的LED图像显示质量的简易测定评估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瑞光 陈宇 +2 位作者 金福寿 朴燕 张建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研究了LED视频显示大屏幕的测定和评估方法。实验表明 ,对LED视频图像显示质量的评估应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 ,才能对屏幕的主要技术参数做出有效的测定评估。本文从生理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屏幕亮度及全屏显示质量测定及评估理... 研究了LED视频显示大屏幕的测定和评估方法。实验表明 ,对LED视频图像显示质量的评估应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 ,才能对屏幕的主要技术参数做出有效的测定评估。本文从生理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屏幕亮度及全屏显示质量测定及评估理论。经过实验检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参数测定 评估方法 主观感觉 视频显示大屏幕 图像显示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差异性特征的图像质量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睿 李平 +3 位作者 盛斌 谯从彬 马利庄 吴恩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现有的图像质量评估只能判断单一失真方式下失真图像的质量优劣。为了改进这一缺点,根据自然场景统计信息的图像特征,提出基于高通滤波下RGB差异性的图像质量评估方法,通过局部归一化亮度,提取RGB通道差异性、图像梯度、图像锐度、及图... 现有的图像质量评估只能判断单一失真方式下失真图像的质量优劣。为了改进这一缺点,根据自然场景统计信息的图像特征,提出基于高通滤波下RGB差异性的图像质量评估方法,通过局部归一化亮度,提取RGB通道差异性、图像梯度、图像锐度、及图像对比度等特征,利用逻辑回归训练,最终得到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对各类型失真图像质量评估准确率较高,特别对多种失真类型混合的测试集时,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估 无参考 逻辑回归 自然场景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尺度不变性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金沙 韩永国 +2 位作者 吴亚东 赵小乐 张红英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9-794,832,共7页
现有的通用型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大多是利用失真图像及其主观值来训练回归模型预测图像质量指标,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并且评价效果依赖于训练图像库中的失真类型,通用性较差,很难应用到实际场合中。为了解决数... 现有的通用型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大多是利用失真图像及其主观值来训练回归模型预测图像质量指标,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并且评价效果依赖于训练图像库中的失真类型,通用性较差,很难应用到实际场合中。为了解决数据库依赖问题,提出一种归一化的基于图像尺度不变性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不依赖外部数据,将图像的统计特性及边缘结构特性作为图像质量评价的有效特征,利用图像多尺度不变性计算多尺度间的整体特征差异,从而预测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混合失真图像质量评价效果好,运行效率高,与目前现有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无参考 图像质量评估 自然场景统计特性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图像的质量评估策略:基于预恢复图像先验信息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琦 朱曼曼 +2 位作者 李丹阳 边兆英 马建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0-237,共8页
目的为有效提取更多无参考CT图像质量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预恢复图像先验信息的医用CT图像质量评估策略(PR-IQA),利用多信息融合输入提高IQA模型性能。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无参考医用CT图像质量评估策略。该方法利用图像恢复... 目的为有效提取更多无参考CT图像质量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预恢复图像先验信息的医用CT图像质量评估策略(PR-IQA),利用多信息融合输入提高IQA模型性能。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无参考医用CT图像质量评估策略。该方法利用图像恢复算法中的图像质量特征先验信息,将其以预恢复图像和恢复前后残差图像的形式,与原始失真图像信息融合输入到两个CNN中,通过多信息融合以提升CNN的特征提取能力和预测性能。实验使用基于Mayo诊所公开螺旋CT数据所建立的医用CT图像质量评估数据集。通过计算定量指标以及统计学检验对PR-IQA性能进行评估,分析了不同超参数设置对PR-IQA性能的影响。并将PR-IQA与基于单个CNN模型直接对原始失真图像进行NR-IQA的方法(BASELINE)以及8种经典的IQA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3种不同图像恢复算法先验信息(双边滤波、非局部均值滤波、三维块匹配协同滤波)的PR-IQA模型性能优于所有对比IQA算法。并且相比BASELINE方法性能均有提升,其中PLCC平均提升12.56%,SROCC平均提升19.95%,RMSE平均降低22.77%。结论本文提出的PR-IQA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图像恢复算法的先验信息,有效地预测医用CT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参考医用CT图像质量评估 图像恢复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码流的G-PCC压缩点云无参考感知质量评估
13
作者 宋辉 苏洪磊 +1 位作者 吕剑雨 元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09-1817,共9页
为了实现对采用G-PCC编码的点云质量的实时监控,提出一种基于码流的无参考点云感知质量评估模型。首先根据主观实验的结果分析确定几何无损时点云的感知质量与纹理量化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用纹理量化参数和纹理比特率来预测纹理复杂度... 为了实现对采用G-PCC编码的点云质量的实时监控,提出一种基于码流的无参考点云感知质量评估模型。首先根据主观实验的结果分析确定几何无损时点云的感知质量与纹理量化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用纹理量化参数和纹理比特率来预测纹理复杂度,结合空域掩盖效应建立几何无损时的点云质量评估模型。然后研究位置量化尺度对点云下采样质量的影响,发现纹理量化参数与位置量化尺度对点云质量的影响相互独立,并最终得到完整的点云质量评估模型。对该模型在WPC4点云数据库中进行测试,其SRCC为0.9447,PLCC为0.9465,RMSE为6.8252,表明该模型有良好的性能,与现有性能最好的GraphSIM客观指标相比,该模型指标的PLCC和SRCC分布分别提高了0.0223和0.0238,RMSE降低了1.18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点云质量评估 无参考 基于几何的点云压缩 图像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参考船舶立体图像的质量感知特征提取
14
作者 方银龙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45-148,共4页
船舶立体图像的特征提取能够获取船舶的几何特征、视觉特征、纹理特征等,对于船舶识别、目标搜索等有重要的意义。获取过程受图像、视频设备、数据传输链路等影响,立体图像可能存在局部缺失等问题。本文首先介绍3种立体图像的质量评估方... 船舶立体图像的特征提取能够获取船舶的几何特征、视觉特征、纹理特征等,对于船舶识别、目标搜索等有重要的意义。获取过程受图像、视频设备、数据传输链路等影响,立体图像可能存在局部缺失等问题。本文首先介绍3种立体图像的质量评估方法,并针对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详细介绍基于颜色、自然度的无参考质量感知特征提取和基于局部分析的无参考船舶立体图像质量特征提取,对于改善船舶立体图像的识别效果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图像 无参考质量评估 自然度 局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VS的水下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鹿婷 侯国家 +1 位作者 潘振宽 王国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104,共7页
因为水的吸收和散射效应,导致水下图像普遍存在模糊、低对比度和色彩不均衡等问题,而自然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没有考虑水下成像的特殊性,难以应用于水下图像;同时目前有效的水下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较少,且存在一定局限性。针对此问题,提出... 因为水的吸收和散射效应,导致水下图像普遍存在模糊、低对比度和色彩不均衡等问题,而自然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没有考虑水下成像的特殊性,难以应用于水下图像;同时目前有效的水下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较少,且存在一定局限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与主观感知密切相关的无参考水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选择与视觉感知相关性高的色度特征(Col)、基于人类大脑视觉皮层的对比度特征(Con)、反映图像信息丰富程度的清晰度特征(Sharp)这3种属性,来构成水下图像质量评价模型,简称CCS。这些视觉特征对水的物理特性比较敏感,而且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HVS)易受色彩、对比度和边缘结构等视觉特性变化的影响。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在自建小型水下图像数据集上与CPDB,BRISQUE,UCIQE,UIQM这4种无参考评价算法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实验,在与主观评价相关性度量方面,CCS方法比UIQM方法的RMSE度量指标提升了大约13%,比UCIQE和UIQM方法的PLCC,SROCC和KROCC度量指标提升均超过10%。实验结果表明,CCS算法与人类视觉感知具有高度一致性,能有效、准确地评估水下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无参考 人类视觉系统 色度评估 对比度评估 清晰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主观感知相一致的颜色校正评估数据集建立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海锋 牛玉贞 薛雨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77-1685,共9页
为了获得与用户主观感知相一致的颜色校正算法和对校正结果进行客观评估,本文首先创建了一个针对颜色校正的数据集ICCD(Image Color Correction Database).ICCD数据集中的颜色差异涵盖了多种类型和粒度,其中颜色差异类型包括亮度、色相... 为了获得与用户主观感知相一致的颜色校正算法和对校正结果进行客观评估,本文首先创建了一个针对颜色校正的数据集ICCD(Image Color Correction Database).ICCD数据集中的颜色差异涵盖了多种类型和粒度,其中颜色差异类型包括亮度、色相、饱和度、曝光度、对比度以及RGB中的R和G通道,每类颜色差异包括3个修改粒度.本文挑选了6种具有代表性的颜色校正算法对目标图像进行校正,并通过用户调查获得校正结果图像的主观平均得分值.基于ICCD数据集,本文对6种颜色校正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估,得出在大多数颜色差异和粒度上,Pitie提出的迭代颜色分布转换算法的校正性能最好,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后,本文对14种图像质量评估方法进行评估,挑选出与已有的评估方法相比与主观感知一致性更好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校正 主观平均得分 迭代颜色分布转换 颜色一致性 参考图像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显式SURF特征保留的图像重定向算法
17
作者 赵亮 彭宏京 杜振龙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198,共7页
图像重定向是一种通过调整图像大小,使其适合于任意显示终端高宽比的数字媒体处理技术。现有的图像重定向研究大多集中在重要对象的形状保持上,而对人类视觉系统敏感的图像关键特征缺乏充分考虑,导致视觉接受度较低。由此,提出了一种新... 图像重定向是一种通过调整图像大小,使其适合于任意显示终端高宽比的数字媒体处理技术。现有的图像重定向研究大多集中在重要对象的形状保持上,而对人类视觉系统敏感的图像关键特征缺乏充分考虑,导致视觉接受度较低。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显式的SURF特征保留的图像重定向算法。不同于一般的基于顶点或轴对齐的网格编码形式的网格变形技术,该方法采用基于网格边的网格变形技术。首先定义一个仿射矩阵,使得每条网格边根据仿射矩阵进行变形,从而形成一个基本的基于网格边的变形模型;然后通过SURF特征检测得到SURF特征区域,再将网格边范围约束至SURF特征区域,以此达到特征保留的效果;最后得到一个新的网格变形模型。另外,通过在基本网格变形模型的基础上设置一个稀疏能量项,即给每条网格边赋初始权重以使网格线彼此稀疏,来解决网格线自交的问题;而且在必要时在迭代求解的过程中还可更新此权重。通过实验将所提方法与两种现有的图像重定向方法进行图像质量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图像重定向过程中最小化失真,同时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得分增益最高可分别达到16.0%和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感知图像重定向 图像翘曲方法 二维网格变形 SURF特征保留 图像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