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F-1和IGF-1R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志明 蒲九君 +5 位作者 孙彦龙 周辉 靳凯 阮伦亮 钟艾凌 杨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67-1372,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和复发性的关系。方法60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分为侵袭性复发性组(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和复发性的关系。方法60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分为侵袭性复发性组(16例)、侵袭性非复发性组(24例)和非侵袭性非复发性组(20例)。采用qRT-PCR检测IGF-1和IGF-1R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IGF-1、IGF-1R和其下游信号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GF-1和IGF-1R的mRNA表达水平及IGF-1、IGF-1R和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侵袭性复发性组高于侵袭性非复发性组(P<0.05),侵袭性非复发性组高于非侵袭性非复发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侵袭性复发性、侵袭性非复发性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组织中IGF-1和IGF-1R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85,r=0.80,P<0.05),IGF-1R和VEGF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74,r=0.70,P<0.05);在非侵袭性非复发性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组织中IGF-1和IGF-1R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73,P<0.05),IGF-1R和VEGF蛋白表达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GF-1、IGF-1R和VEGF在侵袭性和复发性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中表达上调,三者协调作用,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复发性恶性行为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 IGF-1R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侵袭性 复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老年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诊治 被引量:2
2
作者 廖声潮 黄玮 +2 位作者 杨雷霆 肖绍文 秦坤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老年 2004年2月 诊治 显微手术切除 生长缓慢 早期诊断 腺瘤 腺瘤 经蝶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垂体功能减退对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蓓 刘隆福 +4 位作者 冯松山 赵子进 陈慧玲 李臻琰 蒋铁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5,36,共6页
目的横断面调查成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NFPA)术后垂体功能减退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身体成分的改变,进一步分析BMD与身体成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中南大学... 目的横断面调查成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NFPA)术后垂体功能减退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身体成分的改变,进一步分析BMD与身体成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成人NFPA术后垂体功能减退患者43例,并收集年龄、性别比、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匹配的健康对照组56例,测量所有研究对象BMI、腰围、腰臀比,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评估腰椎及髋关节的BMD并分析骨骼肌质量及体脂含量。结果(1)垂体功能减退组腰椎L_(1~4)、股骨颈的BMD及Z值,全身总和骨矿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在男性,垂体功能减退患者的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躯干及全身脂肪百分比、脂肪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女性,垂体功能减退患者的腰围、腰臀比、躯干及全身脂肪百分比、A/G比率、躯干脂肪比/腿部脂肪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四肢骨骼肌质量(ASM)、骨骼肌质量指数(SMI)与男性患者各部位的BMD呈显著正相关,躯干及全身脂肪百分比与女性患者髋部BMD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SMI是男性患者腰椎L_(1~4) BMD、股骨颈BMD、全髋关节BMD、全身骨矿含量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1)成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发生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出现骨密度减低及腹部脂肪沉积的风险增加。(2)骨骼肌质量及体脂对骨密度有重要影响,SMI是男性垂体功能减退患者腰椎与髋部骨密度、全身骨矿含量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垂体功能减退 骨密度 脂肪含量 骨骼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联合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切除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呼虹宇 张天鼎 +2 位作者 赵君爽 李龙 景治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切除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切除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切除肿瘤(观察组),38例在无术中...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切除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切除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切除肿瘤(观察组),38例在无术中多模态神经系统导航辅助下对肿瘤进行切除(对照组)。对2组患者肿瘤的手术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垂体瘤全切率、术后住院时间、视野改善率和肿瘤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镜联合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再辅以术中多普勒超声和电生理监测等手段为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的手术切除及患者预后提供了更完善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