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压临界稳定状态下的无功电压分区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钟俊 焦兴伟 王志川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61-3768,共8页
考虑潮流分布不确定性因素对电网分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临界稳定状态下的无功电压分区方法。首先,将基于动态潮流方程推导出的系统节点U-λ灵敏度引入到电压/无功灵敏度定义中;然后以系统电压临界稳定状态点作为分区点构建电气... 考虑潮流分布不确定性因素对电网分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临界稳定状态下的无功电压分区方法。首先,将基于动态潮流方程推导出的系统节点U-λ灵敏度引入到电压/无功灵敏度定义中;然后以系统电压临界稳定状态点作为分区点构建电气距离矩阵,并利用自适应AP聚类方法实现电网统一分区;最后,从电源控制力指标、区域耦合度指标和无功储备裕度指标的角度评价分区质量。IEEE14和IEEE39节点系统仿真结果以及分区质量评价指标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的实现电网区域合理划分,并且保证分区内有充足的无功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分区 U-λ灵敏度 电压临界稳定 分区 自适应AP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聚类的无功电压分区和主导节点选择 被引量:23
2
作者 徐毅非 蒋文波 程雪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73-78,共6页
传统无功电压分区常采用基于潮流运算的聚类算法。该算法计算较复杂,且难以体现出电网拓扑结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谱聚类无功电压分区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电网的节点导纳矩阵构建无功电压分区模型,其次利用... 传统无功电压分区常采用基于潮流运算的聚类算法。该算法计算较复杂,且难以体现出电网拓扑结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谱聚类无功电压分区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电网的节点导纳矩阵构建无功电压分区模型,其次利用谱聚类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低维度聚类样本,再应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获取分区方案。为了确保分区方案的可行性,基于模块度、无功平衡与无功储备等三个指标建立了一个评价体系,并对分区方案进行校验。为了提高主导节点选择的准确度,引入了程度中心性评价指标。通过IEEE-39节点标准测试系统对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分区 复杂网络理论 谱聚类 K-MEANS聚类 主导节点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功电压分区的电压越限解决方案 被引量:6
3
作者 舒坤林 吴红斌 +2 位作者 叶斌 石雪梅 齐先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58-63,6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分区处理电压越限的解决方案。传统的无功电压分区往往需经过多次分区及调整过程,文中通过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得到灵敏度矩阵,将PV节点和平衡节点加入由灵敏度矩阵形成的电气距离矩阵中,利用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提出了一种分区处理电压越限的解决方案。传统的无功电压分区往往需经过多次分区及调整过程,文中通过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得到灵敏度矩阵,将PV节点和平衡节点加入由灵敏度矩阵形成的电气距离矩阵中,利用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聚类分析只需一次聚类求取初始分区结果,再按照每个分区含有无功源的原则对分区结果进行优化调整。针对节点无功电压调节灵敏度不同的特点,提出了由电气距离矩阵确定电容器最佳配置地点和系统发生电压越限时无功调节设备的动作次序的方案,将系统有功网损和电压合格率作为目标函数来确定无功设备的最优动作值。通过IEEE30算例系统表明分区处理电压越限可以减少无功设备的动作次数和加快越限节点电压的恢复,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分区 电压越限 分区优化调整 无功配置 动作次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两阶段电压控制分区方法
4
作者 杨爱纲 杨淼然 +1 位作者 谢立君 邵建伟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7,共9页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中数据量大,以及传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分区方法存在分区不合理、区域内部无功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两阶段分区方法。第一阶段基于映射分区的思想,依据“最小电气距离”原则...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中数据量大,以及传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分区方法存在分区不合理、区域内部无功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两阶段分区方法。第一阶段基于映射分区的思想,依据“最小电气距离”原则对负荷节点进行初始分区,使得无功源能够更好地协调和控制区内负荷节点,同时减小第二阶段的初始社团规模。第二阶段利用Louvain社团发现算法进行分区凝聚,通过改进分区模块度函数对初始分区进行调整,保证分区的无功调节能力。以IEEE 6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采用该方法分区后的分区数量、区域间无功转移量相较传统方法均有所减小,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分区方法的无功调节能力更强,更适用于配电网的区域电压无功自治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复杂网络理论 无功电压分区 负荷节点 映射分区 Louvai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映射分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 被引量:45
5
作者 赵晋泉 刘傅成 +3 位作者 邓勇 李可文 方朝雄 黄文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39,56,共5页
在应用传统聚类算法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时,存在可伸缩性不强的缺点,且分区结果难以保证被控节点与对它控制最灵敏的无功源节点属于同一个分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映射分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首先在电气距离的基础上通过凝... 在应用传统聚类算法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时,存在可伸缩性不强的缺点,且分区结果难以保证被控节点与对它控制最灵敏的无功源节点属于同一个分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映射分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首先在电气距离的基础上通过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得出最优分区数和无功源节点所在的分区号,然后通过映射分区算法确定被控节点的分区。该方法不依赖于状态估计结果,而仅基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参数。应用所述方法分别对IEEE 39节点、IEEE 118节点系统和福建电网进行了分析计算,分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保证被控节点与对它控制最灵敏的无功源节点属于同一个分区,计算速度快,占用内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分区 灵敏度 电气距离 映射分区 二级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目标量化评估特性的无功电压双阶段分区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邵雅宁 唐飞 +3 位作者 王波 杨楠 马志昊 赵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768-3776,共9页
针对现有无功分区中缺乏分区结果定量评价标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对分区结果进行量化评估的大电网双阶段无功电压分区方法。基于对数电压灵敏度计算各母线间的电气距离,利用K-均值对互联电网进行初始分区。提出表征无功电压分区标准的... 针对现有无功分区中缺乏分区结果定量评价标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对分区结果进行量化评估的大电网双阶段无功电压分区方法。基于对数电压灵敏度计算各母线间的电气距离,利用K-均值对互联电网进行初始分区。提出表征无功电压分区标准的指标体系,通过权重设置构建适用于多目标优化的适应度函数,满足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量化评估要求,最后,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帕累托最优分区。IEEE 118节点算例和某实际系统算例表明:所提出的双阶段无功电压分区方法在不同运行方式下都具有较好的分区效果,且计算结果可以量化评估,具有理论和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分区 多目标优化 电气距离 评价指标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分区动态无功储备的无功电压控制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晋泉 居俐洁 +1 位作者 罗卫华 赵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当前电网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算法未能很好地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以电压控制分区动态无功储备作为系统电压稳定性的量度,提出一种无功电压控制优化模型。通过计算各分区关键节点的电压-无功曲线得到无功源的有效无功储备,以故障下无功源... 当前电网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算法未能很好地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以电压控制分区动态无功储备作为系统电压稳定性的量度,提出一种无功电压控制优化模型。通过计算各分区关键节点的电压-无功曲线得到无功源的有效无功储备,以故障下无功源出力的最大变化量作为各分区最小无功储备,将分区动态无功储备作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加入优化模型中,以达到在保证电压稳定裕度的同时减少系统有功网损和实现电压控制的目的。IEEE 118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和在某实际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模型与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控制 电压控制 电压稳定 稳定性 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无功储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中心点聚类算法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被引量:36
8
作者 熊虎岗 程浩忠 孔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6,共5页
针对传统分区方法电气距离定义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电气距离即空间电气距离。依据系统中各节点之间无功电压变化关系,将系统各节点映射到一个多维空间中,节点之间的空间距离便是其电气距离,依据此距离将各节点进行归类,从而把无功电压... 针对传统分区方法电气距离定义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电气距离即空间电气距离。依据系统中各节点之间无功电压变化关系,将系统各节点映射到一个多维空间中,节点之间的空间距离便是其电气距离,依据此距离将各节点进行归类,从而把无功电压控制分区问题转化为数学上的空间聚类问题。针对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的特点并借鉴聚类算法,提出免疫—中心点聚类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并将其运用于IEEE118节点系统,对分区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算法结果比较,验证所提出的算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空间电气距离 免疫-中心点聚类算法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区域耦合度指标及其在电压无功分区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霞 孙海顺 +5 位作者 隋先超 文劲宇 李小平 孙建波 李淼 李大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88,共6页
针对现有电压无功控制分区方法中缺乏定量评判分区结果优劣的问题,提出了以节点电压无功耦合度为基础的区域耦合度指标以及用于选择区域主导节点的节点区域耦合度指标。同时通过对节点进行模糊聚类,建立了一套集分区、评价、控制于一体... 针对现有电压无功控制分区方法中缺乏定量评判分区结果优劣的问题,提出了以节点电压无功耦合度为基础的区域耦合度指标以及用于选择区域主导节点的节点区域耦合度指标。同时通过对节点进行模糊聚类,建立了一套集分区、评价、控制于一体的电压无功VQ耦合度分区控制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湖北电网,对分区控制结果进行验证可得:该分区方式中各区域具有较强独立性,区域无功源扰动只对本区域电压影响较大,对其他区域影响较小,所提出的耦合度指标意义明确、计算简单、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无功分区控制 电压无功耦合度 节点—区域耦合度 区域耦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混合蛙跳-K均值聚类算法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联国 韩晓慧 宋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1,共4页
针对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的特点,并借鉴聚类算法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混合蛙跳-K均值聚类算法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依据无功源控制的思想,以电网中的节点为分类对象,每个无功源对其控制作用构成这个对象的特征指标,将系统各节点映射到一... 针对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的特点,并借鉴聚类算法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混合蛙跳-K均值聚类算法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依据无功源控制的思想,以电网中的节点为分类对象,每个无功源对其控制作用构成这个对象的特征指标,将系统各节点映射到一个多维空间中,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混合蛙跳-K均值聚类算法得出被控节点所在的分区号,最后通过发电机节点归并原则确定发电机节点的分区。应用所述方法对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分区结果与其它算法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所提出的算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混合蛙跳算法 K均值算法 电力系统 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被引量:21
11
作者 卢志刚 秦四娟 +1 位作者 常磊 马丽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104,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网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首先根据电气距离计算基本概率分配的分区支持度和模糊样本相似度的分区支持度;再对这2种支持度进行D-S融合,提高分类可靠性,形成客观分区证据。如果某节点客观分区证据不充分,还... 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网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首先根据电气距离计算基本概率分配的分区支持度和模糊样本相似度的分区支持度;再对这2种支持度进行D-S融合,提高分类可靠性,形成客观分区证据。如果某节点客观分区证据不充分,还可以考虑专家群的意见综合评判,融合主客观综合证据得到更符合实际的分区结果。IEEE-118节点系统的分区测试,证明了所提分区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D—S证据融合 主客观 电气距离 专家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群遗传改进FCM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杭 丁晓群 +1 位作者 邓吉祥 何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75,共5页
为充分考虑网架结构和各无功源的共同作用,提出一种新的电气距离计算方法。依据各节点间无功电压摄动变化关系和节点关联矩阵将系统各节点映射到一个n维空间中,在节点间构建一种新的电气距离。针对一般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不稳定的问... 为充分考虑网架结构和各无功源的共同作用,提出一种新的电气距离计算方法。依据各节点间无功电压摄动变化关系和节点关联矩阵将系统各节点映射到一个n维空间中,在节点间构建一种新的电气距离。针对一般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多种群遗传算法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然后将其分别运用于IEEE 30和118节点算例,并把分区结果与文献结论进行分析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摄动分析 新电气距离 多种群改进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潮流断面修正的含风电电网无功-电压分区方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旭 陈云龙 +2 位作者 王仪贤 岳帅 查效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8-54,共7页
在风电接入的背景下,为了获得相对稳定同时满足风电波动时电压控制要求的合理分区,在牛顿-拉夫逊法中雅可比矩阵的基础上,采用逐次递归方法得到系统的全维灵敏度矩阵,通过建立全维空间电气距离矩阵反映系统所有节点间电气耦合关系的强弱... 在风电接入的背景下,为了获得相对稳定同时满足风电波动时电压控制要求的合理分区,在牛顿-拉夫逊法中雅可比矩阵的基础上,采用逐次递归方法得到系统的全维灵敏度矩阵,通过建立全维空间电气距离矩阵反映系统所有节点间电气耦合关系的强弱;采用基于各潮流状态下风电概率模型和各节点电压值的电气距离矩阵修正系数,建立表征风电波动导致系统潮流状态动态变化的量化关系式,以修正后的各潮流状态下电气距离矩阵之和为分区依据,采用凝聚层次聚类方法进行全网分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修正后的电气距离矩阵进行降维,快速准确地得到系统分区数,以区域耦合度和区域无功平衡度2个指标对分区质量进行量化评估。对改进的IEEE39和IEEE118节点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分区方法能够有效地满足风电接入下获得稳定电网分区的要求,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分区 风电 主成分分析法 区域耦合度 区域无功平衡度 层次聚类 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时序特性的配电网电压无功分区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季玉琦 陈雪寒 +3 位作者 薛源 和萍 王佳琳 郭磊磊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6,共12页
分布式电源(DG)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其随机出力叠加负荷波动,增加了系统优化运行与控制的复杂程度。基于“源—荷”时序变化特性分析DG接入对配电网电压无功分区的影响,提出一种分区方案调整策略。首先,基于电压无功分区原则选取区域无功... 分布式电源(DG)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其随机出力叠加负荷波动,增加了系统优化运行与控制的复杂程度。基于“源—荷”时序变化特性分析DG接入对配电网电压无功分区的影响,提出一种分区方案调整策略。首先,基于电压无功分区原则选取区域无功平衡、区域间耦合度、区域内耦合度以及区域无功储备等指标作为分区评价指标,建立基于增广电压/无功灵敏度矩阵的模糊聚类分区模型,并通过分析风电、光伏时序出力特性,结合典型日负荷曲线划分“源—荷”典型时序场景;然后,分析在多个“源—荷”场景下四项分区评价指标的变化,进而针对“源—荷”时序变化导致的分区指标变化,提出分区调整方法;最后,利用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源—荷”的时序出力变化对电压无功分区影响较大,所提分区调整方法可以根据“源—荷”时序变化对分区方案进行动态调整,能较好地将各分区评价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源—荷”时序特性 电压无功分区 分区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功电压控制的区域无功辅助服务市场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鸣 邹建平 +1 位作者 马明娟 李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1-204,216,共5页
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功电压控制具有电力系统控制所固有的复杂性、非线性、不精确性等特点,很难用传统的数学模型和常规的控制方法描述和实现。针对传统聚类算法在无功电压分区时的可伸缩性不强,考虑合理无功定价对无... 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功电压控制具有电力系统控制所固有的复杂性、非线性、不精确性等特点,很难用传统的数学模型和常规的控制方法描述和实现。针对传统聚类算法在无功电压分区时的可伸缩性不强,考虑合理无功定价对无功投资的激励作用,引入电气距离建立基于区域电压控制的无功辅助服务市场,使各区域有各自的无功价格,既能激励无功投资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并结合CIGRE32母线仿真系统,辅以算例对比分析不同电压控制区域的无功价格及其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距离 无功电压分区 辅助服务 无功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信息加权复杂网络的社区挖掘电压控制分区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云 李华强 +2 位作者 黄昭蒙 林茂君 李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9-64,共6页
首先基于静态能量函数法,构建了一种改进后的支路无功势能数学模型。从支路能量信息出发,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量化无功势能的线路权重系数。其次,针对电压控制问题,建立了基于支路无功势能的电网加权拓扑模型。然后,利用社区网挖掘... 首先基于静态能量函数法,构建了一种改进后的支路无功势能数学模型。从支路能量信息出发,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量化无功势能的线路权重系数。其次,针对电压控制问题,建立了基于支路无功势能的电网加权拓扑模型。然后,利用社区网挖掘的分区理论,采用最大线路介数法对该加权拓扑网络进行电压区域划分。最后,通过IEEE30节点系统对此方法进行仿真,并将所得分区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信息 支路无功势能 复杂网络理论 社区网挖掘 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确定分区数量的无功控制分区最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博隆 孙维真 +3 位作者 叶琳 杨靖萍 李有春 付俊强 《广东电力》 2017年第2期70-74,80,共6页
对于电力系统无功分级控制的分区划分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确定分区数量的无功控制分区方案最优化方法,使用加权电气距离表征无功源、受控点及控制分区间的耦合度,使分区方案更为均衡,并在降低分区之间耦合度的同时增强分区内部耦合度。... 对于电力系统无功分级控制的分区划分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确定分区数量的无功控制分区方案最优化方法,使用加权电气距离表征无功源、受控点及控制分区间的耦合度,使分区方案更为均衡,并在降低分区之间耦合度的同时增强分区内部耦合度。所提方法首先将受控点分配至各个无功源,进而构建线性整数规划模型,最后使用成熟算法进行求得最优解。对IEEE39节点标准测试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实际电力系统的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整数规划 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无功 加权 电气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数字化挖掘的电网拓扑结构辨识 被引量:18
18
作者 魏震波 刘俊勇 +2 位作者 朱觅 戴婷婷 王佳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7,共6页
在分析电网物理与运行特性基础上,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对电网拓扑模型进行网络数据挖掘,实现对电网拓扑模型的结构辨识。提出了基于有功和无功网络分解的有向加权电网拓扑模型,给出了线路方向选取与线路权重计算的方法;重新定义了最短电气... 在分析电网物理与运行特性基础上,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对电网拓扑模型进行网络数据挖掘,实现对电网拓扑模型的结构辨识。提出了基于有功和无功网络分解的有向加权电网拓扑模型,给出了线路方向选取与线路权重计算的方法;重新定义了最短电气路径及相关网络参数,提出了平均贡献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电网进行了骨干网与社区网的数据挖掘。IEEE 39节点算例结果表明:基于有功和无功网络分解的有向加权拓扑模型更好地反映了电网的本质特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复杂网络的结构分析能快速、有效地对网络重要单元及区域进行划分,为电网安全性分析及无功区域划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网络 网络数据挖掘 电网拓扑结构辨识 无功网络分解 无功电压分区 复杂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混合储能的交直流配电网日经济优化运行 被引量:34
19
作者 张雯雯 魏震波 +3 位作者 郭毅 胡蓉 刘俊 蒋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5-574,共10页
针对高渗透可再生能源接入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经济性和灵活调节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配合降压变压器(step down transformer,SDT)和电压源型变换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调压策略的含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 针对高渗透可再生能源接入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经济性和灵活调节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配合降压变压器(step down transformer,SDT)和电压源型变换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调压策略的含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交直流配电网日级别经济运行优化方法。首先,基于有功/无功-电压综合灵敏度对配电网进行分区,确定HESS的接入容量与位置;其次,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原理对由锂电池和超级电容构成的HESS进行功率分配;然后,建立了计及HESS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成本和主网购电成本的交直流混流配电网日级别经济运行优化模型;最后,对该典型二阶锥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改进IEEE33节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实验表明:在合理选址定容基础上,HESS在平抑系统高频功率信号及经济性上优势明显;HESS联合SDT及VSC电压控制,可以有效降低HESS运行中出现的电压偏离程度,减小了电压约束对HESS充放电过程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升了含储能配电网经济运行能力及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SS 交直流配电网 HHT VSC /无功电压灵敏度分区 Affinity Propagation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弱耦合关系的全维灵敏度矩阵快速VCA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英量 王康 +2 位作者 王德明 朱豪 武晓朦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6,共8页
传统电压控制区域(Voltage Control Area,VCA)划分中,先进行负荷节点分区,后利用灵敏度方法实现人工PV节点归并的过程较为繁复,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包含无功源节点的快速VCA划分方法。该方法通过节点类型转变的思想,在传统负荷节点的灵... 传统电压控制区域(Voltage Control Area,VCA)划分中,先进行负荷节点分区,后利用灵敏度方法实现人工PV节点归并的过程较为繁复,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包含无功源节点的快速VCA划分方法。该方法通过节点类型转变的思想,在传统负荷节点的灵敏度矩阵中加入无功源节点的灵敏度元素,从而构建全维灵敏度矩阵;在考虑雅可比子矩阵中功率和电压弱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传统灵敏度矩阵结构进行修改,更准确地体现了节点之间电气联系的紧密程度,增强了分区结果的合理性;通过凝聚的层次聚类方法得到了包含无功源节点的全网分区结果。文中所提新方法简化了分区的计算步骤,在实现无功源节点与负荷节点同步分区的同时优化了传统PV节点的归并过程。通过对IEEE9节点、IEEE39节点系统的仿真实验,佐证了所提分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弱耦合关系 凝聚的层次聚类 全维灵敏度矩阵 电气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