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压-功率灵敏度的有源配电网数据驱动电压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波 文晓君 吴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随着分布式光伏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实现配电网电压的快速精确调控变得愈加重要。首先,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的电压-功率灵敏度BP神经网络回归预测模型,得到功率参数、节点电压与电压-功率灵敏度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其次,构建高比例光伏有源... 随着分布式光伏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实现配电网电压的快速精确调控变得愈加重要。首先,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的电压-功率灵敏度BP神经网络回归预测模型,得到功率参数、节点电压与电压-功率灵敏度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其次,构建高比例光伏有源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基于电压-功率灵敏度降序调控原则,通过无功补偿和有功削减结合的两阶段电压调控模式实现配电网节点电压的快速调控;最后,利用IEEE 33和IEEE 141节点典型配电系统的仿真,计算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数据驱动 电压-功率灵敏度 电压协调控制 有源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音频应用的改进型低电源电压灵敏度电阻-电容张弛振荡器
2
作者 唐展 黄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88,397,共6页
基于GSMC 90 nm BCD工艺,提出一种改进型低电源电压灵敏度的8 MHz高精度电阻-电容张弛振荡器,以解决传统振荡器在电源电压波动时频率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采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为振荡器核心电路提供稳定供电,并引入与电源电压无关的偏置电... 基于GSMC 90 nm BCD工艺,提出一种改进型低电源电压灵敏度的8 MHz高精度电阻-电容张弛振荡器,以解决传统振荡器在电源电压波动时频率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采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为振荡器核心电路提供稳定供电,并引入与电源电压无关的偏置电流电路,显著提升了电源的抑制能力.单比较器动态切换机制有效消除了失调电压的影响,实现了50%的功耗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3.3 V电源电压下,该振荡器的典型输出频率为8.008 MHz,当电源电压在2.5~5.5 V变化时,频率偏差为±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电容张弛振荡器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电源电压补偿 低电源电压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拓扑信息的配电网电压-功率灵敏度估计数据驱动方法
3
作者 刘舒 周敏 +2 位作者 高元海 徐潇源 严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5-862,I0001,共9页
为解决配电网量测数据多重共线性导致电压-功率灵敏度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融合拓扑信息的数据驱动方法.首先,将电压-功率灵敏度矩阵分解为主成分矩阵和次成分矩阵两部分,其中主成分与配电网拓扑密切相关,次成分为主成分与实际值的误差... 为解决配电网量测数据多重共线性导致电压-功率灵敏度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融合拓扑信息的数据驱动方法.首先,将电压-功率灵敏度矩阵分解为主成分矩阵和次成分矩阵两部分,其中主成分与配电网拓扑密切相关,次成分为主成分与实际值的误差.然后,分两阶段依次估计主成分和次成分,分别建立基于二次规划的数据驱动模型.第一阶段模型的关键是基于配电网拓扑信息的约束,第二阶段模型的关键是次成分与主成分比值为微小量的约束.最后,采用实际配电网量测数据和IEEE 33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精度和效率,并与常规最小二乘回归、岭回归、LASSO回归方法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精度具有数量级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功率灵敏度 配电网拓扑 多重共线性 数据驱动 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值灵敏度的共模-差模电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皇金锋 谢锋 李慧慧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针对单电感双输出(SIDO)Buck变换器控制参数设计困难的问题,对共模-差模电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结合雅克比矩阵和劳斯-赫尔维茨判据得到了共模-差模电压控制器控制参数的稳定范... 针对单电感双输出(SIDO)Buck变换器控制参数设计困难的问题,对共模-差模电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结合雅克比矩阵和劳斯-赫尔维茨判据得到了共模-差模电压控制器控制参数的稳定范围。指出支路a比例系数(k_(pa_))具有稳定下界,积分系数(k_(ia))具有稳定上界和下界;同时支路b比例系数(k_(pb))和积分系数(k_(ib))均具有稳定的上界和下界。通过对控制器参数的特征值灵敏度进行研究,发现增大k_(pa)、减小k_(ia)、减小k_(pb)以及减小k_(ib)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 共模-差模电压 稳定性分析 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雅可比矩阵 特征值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调节与STATCOM输出电压关系的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小然 吴新振 王海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78-83,共6页
为定量分析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COM)传递功率与其交流侧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采用了基于灵敏度的分析方法。以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为基础,列写了STATCOM系统的电压相量方程,并根据实部与虚部得到两个独立等式。通过计算STATCOM交流侧输出电... 为定量分析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COM)传递功率与其交流侧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采用了基于灵敏度的分析方法。以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为基础,列写了STATCOM系统的电压相量方程,并根据实部与虚部得到两个独立等式。通过计算STATCOM交流侧输出电压有效值与相角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偏导数,求出了相应的灵敏度。灵敏度计算结果表明,当系统侧电压、线路参数均不变时,STATCOM交流侧输出电压有效值和相角均主要受无功功率的影响,受有功功率影响较小。同时用直接求取法计算STATCOM交流侧输出电压,通过与灵敏度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数值比较,验证灵敏度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COM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灵敏度 电压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与最优潮流的电网无功/电压考核方法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景亮 张焰 +4 位作者 王承民 孙建生 金钟鹤 徐风阁 杜晓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5-69,共5页
针对电网的无功/电压水平考核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灵敏度分析和最优潮流的实用化考核方法。当供电公司所辖电网内有节点电压越限时,通过计算各负荷节点的注入无功功率对节点电压变化的灵敏度,可以直接根据考核点的电压偏差求得相应... 针对电网的无功/电压水平考核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灵敏度分析和最优潮流的实用化考核方法。当供电公司所辖电网内有节点电压越限时,通过计算各负荷节点的注入无功功率对节点电压变化的灵敏度,可以直接根据考核点的电压偏差求得相应的无功功率偏差;当所有节点电压都在规定范围内时,以全网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最优潮流计算,求得各节点的最优无功补偿量。该方法考虑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考核结果可以为供电公司实施关于无功/电压水平考核的奖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以对供电公司合理进行无功补偿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灵敏度分析 最优潮流 无功功率 电压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对偶内点法的二次电压-无功功率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元明 王晓东 李乃湖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1-56,共6页
基于原对偶内点法对电力系统的电压无功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原对偶内点法进行了扩展,使之能处理电压无功优化控制中大量的不等式约束;此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壁垒参数和步长的控制策略,并采用了一种有效的预测校正方法来提高算... 基于原对偶内点法对电力系统的电压无功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原对偶内点法进行了扩展,使之能处理电压无功优化控制中大量的不等式约束;此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壁垒参数和步长的控制策略,并采用了一种有效的预测校正方法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实际电网中优化计算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 -对偶内点法 无功功率 优化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灵敏度和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直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薄弱区域评估方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潘学萍 李乐 +2 位作者 黄华 颜君凯 杨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提出综合无功-电压灵敏度与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直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薄弱区域评估方法,并在灵敏度及静态电压稳定计算中计及了负荷静态电压特性。以计及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方程为基础,计算交流节点电压相对于直流落... 提出综合无功-电压灵敏度与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直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薄弱区域评估方法,并在灵敏度及静态电压稳定计算中计及了负荷静态电压特性。以计及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方程为基础,计算交流节点电压相对于直流落点无功功率的灵敏度;基于连续潮流法,计算计及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直流受端交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综合这2个指标识别电压薄弱区域。并进一步地比较了不同ZIP负荷占比、不同直流控制方式对直流落点近区交流系统电压薄弱区域评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 无功-电压灵敏度 静态电压稳定裕度 负荷静态电压特性 电压薄弱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注入潮流模型的双极直流配电网的电压不平衡分析及传递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亦尧 王强钢 +2 位作者 匡江锋 廖建权 王洪彬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56-2667,共12页
建设供电容量大、灵活性高、对直流型源荷友好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是构建新型配电网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电压不平衡问题对双极直流配电网的推广和应用提出了挑战。该文分析电压不平衡的产生机理,并基于灵敏度定义了电压不平衡传递矩阵,... 建设供电容量大、灵活性高、对直流型源荷友好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是构建新型配电网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电压不平衡问题对双极直流配电网的推广和应用提出了挑战。该文分析电压不平衡的产生机理,并基于灵敏度定义了电压不平衡传递矩阵,该矩阵用于反映电压不平衡因子在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各节点的传递特性。在此基础上,推导电压不平衡传递矩阵中各元素的解析表达式,提出基于牛顿-拉夫逊法的潮流计算方法来确定电压不平衡传递矩阵,所提方法采用注入功率进行潮流建模,并考虑分布式发电的下垂控制模型和综合负荷模型。最后,采用改造的IEEE 33节点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电压不平衡传递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不平衡 传递 双极直流配电网 灵敏度 牛顿-拉夫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供电公司无功/电压水平考核
10
作者 王景亮 张焰 +3 位作者 金钟鹤 王德生 徐风阁 杜晓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21,共4页
在分析对供电公司所辖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水平考核的一些现行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实用化考核方法。通过分析计算供电公司所辖范围内各负荷节点的注入无功功率对节点电压变化的灵敏度,可以直接根据考核的节点电压偏差求... 在分析对供电公司所辖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水平考核的一些现行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实用化考核方法。通过分析计算供电公司所辖范围内各负荷节点的注入无功功率对节点电压变化的灵敏度,可以直接根据考核的节点电压偏差求得相应的无功功率偏差,进而算出各节点的无功电量偏差,为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对供电公司实施关于无功/电压水平考核的奖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以对供电公司合理进行无功补偿起指导作用,使整个电网处于优质运行状态。通过算例分析对此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 无功功率 电压水平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中低压一体化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俊逸 吉兴全 +1 位作者 王怀路 杨迪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减小光伏系统对中低压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并充分利用光伏逆变器的剩余功率,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中低压一体化配电网的电压控制策略.建立包含中低压的两级控制模型,以网损和电压偏移量为目标函数,融合传统的无功补偿控制与分布式... 为减小光伏系统对中低压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并充分利用光伏逆变器的剩余功率,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中低压一体化配电网的电压控制策略.建立包含中低压的两级控制模型,以网损和电压偏移量为目标函数,融合传统的无功补偿控制与分布式电源的功率控制.通过电压灵敏度和网损灵敏度,将传统的多目标控制转换为两阶段的单目标控制,选取灵敏度高的设备作为控制设备,用于电压控制和网损优化.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文策略能协调中低压一体化配电网中的各类控制设备,电压越限时能恢复电压、降低网损;相对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灵敏度指导算法优化效率高、优化后的电压水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压一体化配电网 电压控制 灵敏度分析 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特性的含E-SOP有源配电台区优化控制策略
12
作者 余炜徐 魏业文 +3 位作者 袁鹏 张思佳 周志鹏 张杰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9,共10页
针对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渗透率提高导致的潮流倒送、电压波动和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储能特性的三端智能软开关(three-terminal intelligent soft open point, E-SOP)有源配电台区优化控制策略。首先,深入分析E-SOP的拓... 针对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渗透率提高导致的潮流倒送、电压波动和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储能特性的三端智能软开关(three-terminal intelligent soft open point, E-SOP)有源配电台区优化控制策略。首先,深入分析E-SOP的拓扑,建立其数学模型,为后续优化控制奠定基础。其次,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功率灵敏度的ESOP选址规划模型,以确定其最佳安装位置。在此基础上,构建以综合费用和电压偏差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实现E-SOP容量配置。该模型通过锥松弛技术转换为二阶锥规划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最后,通过IEEE33节点柔性互联系统的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并在IEEE 69节点系统中进一步验证其适用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无E-SOP互联系统,所提策略可使电压偏差降低2.24%,日均损耗减少50.41%,综合成本下降21.74%,适用于不同规模的配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特性 三端智能软开关(E-SOP) 有源配电台区 电压-功率灵敏度 选址规划 二阶锥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Petri-net的配电网多层级节点电压混杂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伟 安佳坤 +3 位作者 刘洋 邵华 杨书强 窦春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0-148,167,共10页
开发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是推进“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而由于分布式发电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其规模化接入会导致低压配电网电压越限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混杂Petrinet的混杂控制方法。上层采用基于节点电压越限条... 开发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是推进“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而由于分布式发电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其规模化接入会导致低压配电网电压越限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混杂Petrinet的混杂控制方法。上层采用基于节点电压越限条件触发的变压器挡位智能切换控制策略,以实现大幅度电压越限的粗调;下层采用基于功率-电压灵敏度的虚拟电厂有功功率优化动态调节策略,以实现电压频繁越限的细调。该方法在挖掘利用低压配电网自身变压器以及分布式可调节资源聚合调节潜力的同时,大大节省配置治理设备的资金投入,对助推分布式新能源的规模化消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PETRI-NET 双层混杂控制 电压越限 功率-电压灵敏度 分布式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动态无功控制影响的风电汇集地区高电压脱网原因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谢欢 吴涛 +3 位作者 赵亚清 蓝海波 刘海涛 刘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5,共7页
回顾电网实际发生的某次风电机组高电压脱网事故典型特征,总结提出:研究导致事故深层原因应充分考虑风电场汇集地区动态无功补偿控制的影响。基于简单系统推导出计及风电场感性支路恒无功控制影响的无功功率—电压灵敏度表达式,从原理... 回顾电网实际发生的某次风电机组高电压脱网事故典型特征,总结提出:研究导致事故深层原因应充分考虑风电场汇集地区动态无功补偿控制的影响。基于简单系统推导出计及风电场感性支路恒无功控制影响的无功功率—电压灵敏度表达式,从原理上阐明目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所广泛采用的感性支路恒无功控制方式将导致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电网无功功率—电压灵敏度增大,其增大的幅度取决于感性支路的初值,并最终指出风电场感性支路恒无功控制方式导致的无功功率—电压灵敏度增大是导致"5·14"风电大规模脱网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结合实际系统的典型案例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动态无功补偿控制 电压脱网 无功功率-电压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电压稳定预防控制的在线并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寅生 鲍颜红 +2 位作者 阮晶晶 徐光虎 段慧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7-91,104,共6页
为满足大电网在线分析和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集群并行的静态电压稳定预防控制计算方法。基于P-V曲线计算分岔点附近的电压模态分析结果筛选无功功率控制措施。基于电压薄弱区节点有功-电压灵敏度信息,补充有功功率调整措施。以... 为满足大电网在线分析和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集群并行的静态电压稳定预防控制计算方法。基于P-V曲线计算分岔点附近的电压模态分析结果筛选无功功率控制措施。基于电压薄弱区节点有功-电压灵敏度信息,补充有功功率调整措施。以控制代价最小为目标,基于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形成多种控制方案。采用P-V曲线计算与控制方案枚举相结合的并行计算模式提高收敛速度。通过对华东电网某实时运行断面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稳定 预防控制 并行计算 模态分析 有功-电压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对偶内点法的电压无功实时优化控制算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乃湖 丁恰 王晓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0-23,6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稀疏技术的基于原—对偶内点法的电压无功实时优化控制算法。通过引入模糊约束对不可行的探测和处理,并结合电力系统的稀疏特性,提出旨在满足实时控制要求,提高算法速度和可靠性的措施。所提算法在华东电力系统中的... 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稀疏技术的基于原—对偶内点法的电压无功实时优化控制算法。通过引入模糊约束对不可行的探测和处理,并结合电力系统的稀疏特性,提出旨在满足实时控制要求,提高算法速度和可靠性的措施。所提算法在华东电力系统中的试算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大规模电力系统中带有大量不等式约束的电压无功优化控制问题,对不可行能快速、准确地探测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内点法 电压 无功功率 优化控制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北高电压脱网事故中风电场动态行为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红婷 谢欢 +4 位作者 吴涛 宋玮 范伟捷 李长宇 夏雪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60,共7页
基于计及动态无功控制影响的无功-电压灵敏度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张北各风电场内动态无功源所采用的送出线路恒无功、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DFIG)及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恒无功等多种控制方式在"5.14"高压连锁脱网事故中的动... 基于计及动态无功控制影响的无功-电压灵敏度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张北各风电场内动态无功源所采用的送出线路恒无功、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DFIG)及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恒无功等多种控制方式在"5.14"高压连锁脱网事故中的动态行为及影响因素,得出了DFIG及SVG采用恒感性无功控制同样会增大风电场母线的无功-电压灵敏度,且增大程度取决于风电场初始容性、感性无功及短路容量比的结论。结合简单系统以及"5.14"事故,在PSS/E中仿真分析不同控制方式及初始状态下的风电场受到电容扰动后对场侧35 kV母线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得出结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动态行为 高压脱网 恒无功控制 无功-电压灵敏度 稳定性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风电场群并网地区电压稳定的无功协调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振浩 葛津铭 +1 位作者 李国庆 陈洪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83-990,共8页
研究一种旨在提高风电场群并网地区的电压稳定的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各风场的无功输出,维持接入点电压稳定。提出包含综合灵敏度信息的风电场的电压修正方程,该方程通过雅可比矩阵的降阶方法可消去对电压影响较小的风场远区... 研究一种旨在提高风电场群并网地区的电压稳定的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各风场的无功输出,维持接入点电压稳定。提出包含综合灵敏度信息的风电场的电压修正方程,该方程通过雅可比矩阵的降阶方法可消去对电压影响较小的风场远区的有功功率波动,得到更为精确的无功/电压灵敏度。依次选取具有较大的灵敏度系数的风场作为补偿节点参与系统的无功调节,计算无功调整量的分配,在满足运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网络损耗。同时考虑不同类型补偿设备的特性,充分利用每个风场的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调节能力完成电压无功协调控制。基于RT-LAB数模仿真实验平台,搭建某实际风电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对风速扰动和负荷跌落两种情况下仿真实验,验证控制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群 无功功率 电压 灵敏度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波动性负荷接入的D-STATCOM滞回运行策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轩 张勇军 周俊煌 《广东电力》 2018年第4期108-114,共7页
为了使D-STATCOM能适用于含波动性负荷接入的配电网,基于变动值的指标,建立了含D-STATCOM及波动性负荷的配电网运行模型,研究关口无功功率与负荷、D-STATCOM目标电压的关系,在电压调差率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D-STATCOM的目标无功功率-电... 为了使D-STATCOM能适用于含波动性负荷接入的配电网,基于变动值的指标,建立了含D-STATCOM及波动性负荷的配电网运行模型,研究关口无功功率与负荷、D-STATCOM目标电压的关系,在电压调差率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D-STATCOM的目标无功功率-电压滞回运行策略,并给出不同运行模式的切换条件。最后基于实际的负荷数据对所提策略的运行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配电网运行量随机变化时,D-STATCOM滞回运行策略能有效减少无功功率与电压的波动,提高D-STATCOM的无功裕度,降低配电网网损,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压波动 D-STATCOM 无功功率-电压 滞回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代理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模型在含风电场电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鹏 刘文颖 +1 位作者 许园园 张建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8,共6页
利用多代理技术的智能性、分布性及协调性等特点,结合灵敏度法和向量—距离算法,提出基于多代理的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模型,以解决约束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电压稳定问题。该模型综合节点间物理距离和电气距离,建立区域级、地区级多代理(Ag... 利用多代理技术的智能性、分布性及协调性等特点,结合灵敏度法和向量—距离算法,提出基于多代理的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模型,以解决约束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电压稳定问题。该模型综合节点间物理距离和电气距离,建立区域级、地区级多代理(Agent)无功协调控制模型,使其能够根据电网实测数据计算电压无功灵敏度,并据此动态更新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区域划分,使分区内的无功电压强耦合,分区间的无功电压弱耦合,从而优化无功补偿设备的控制策略,以降低因无功流动而引起的网损,该模型能够在全局范围内对控制策略寻优,突破了分布式Agent局部求解的局限性。在甘肃某含风电场电网中的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控制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含风电场电网 多代理技术 无功电压 协调控制 动态分区 灵敏度 向量-距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